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最新

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最新

發布時間: 2021-03-16 18:06:29

Ⅰ 福建將修訂華僑定居政策是怎麼回事

是真的。繼去年施行《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在僑務法制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後,福建省今年立法立規保護華僑權益仍不停歇。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僑(台)工委相關負責人5月2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知名僑鄉福建將在保護華僑權益方面將持續發力,督促《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進一步落實。


葉康勇還透露,在探索建立華僑權益保護協調機制方面,福建還將繼續完善「五僑」聯席工作會議機制,適時推動僑務工作領導小組的建立,聘請政府法律顧問,發揮僑務法律顧問團作用,形成維護華僑權益有效協調機制。

以上內容引自中國新聞網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本法所稱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扶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第三條 歸僑、僑眷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權利,並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義務,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歧視。國家根據實際情況和歸僑、僑眷的特點,給予適當照顧,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僑務工作的機構,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的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回國定居的華僑給予安置。
第六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歸僑人數較多地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應當有適當名額的歸僑代表。
第七條 歸僑、僑眷有權依法申請成立社會團體,進行適合歸僑、僑眷需要的合法的社會活動。 歸僑、僑眷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八條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地方歸國華僑聯合會代表歸僑、僑眷的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 國家對安置歸僑的農場、林場等企業給予扶持,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權益。在安置歸僑的農場、林場等企業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據需要合理設置學校和醫療保健機構,國家在人員、設備、經費等方面給予扶助。
第十條 國家依法維護歸僑、僑眷職工的社會保障權益。用人單位及歸僑、僑眷職工應當依法參加當地的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對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或者生活確有困難的歸僑、僑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救濟。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和引導歸僑、僑眷依法投資興辦產業,特別是興辦高新技術企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十二條 歸僑、僑眷在國內興辦公益事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歸僑、僑眷境外親友捐贈的物資用於國內公益事業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第十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歸僑、僑眷在國內私有房屋的所有權。
依法徵用、拆遷歸僑、僑眷私有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歸僑、僑眷就業給予照顧,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升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照顧。
第十五條 國家保護歸僑、僑眷的僑匯收入。
第十六條 歸僑、僑眷有權接受境外親友的遺贈或者贈與。
歸僑、僑眷繼承境外遺產的權益受法律保護。歸僑、僑眷有權處分其在境外的財產。
第十七條 歸僑、僑眷與境外親友的往來和通訊受法律保護。
第十八條 歸僑、僑眷申請出境,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手續。歸僑、僑眷確因境外直系親屬病危、死亡或者限期處理境外財產等特殊情況急需出境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有效證明優先辦理手續。
第十九條 國家保障歸僑、僑眷出境探親的權利。
歸僑、僑眷職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出境探親的待遇。
第二十條 歸僑、僑眷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出境定居,經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損害其合法權益。 離休、退休、退職的歸僑、僑眷職工出境定居的,其離休金、退休金、退職金、養老金照發。
第二十一條 歸僑、僑眷申請自費出境學習、講學的,或者因經商出境的,其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應當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條 國家對歸僑、僑眷在境外的正當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國際慣例,給予保護。
第二十三條 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十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致使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應當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害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造成歸僑、僑眷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非法佔用安置歸僑的農場、林場合法使用的土地,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退還;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非法侵佔歸僑、僑眷在國內私有房屋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退還;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停發、扣發、侵佔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歸僑、僑眷的離休金、退休金、退職金、養老金的,有關單位或者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補發,並依法給予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
施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 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和國務院的實施辦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 本法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

(資料來源: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辦公室法案室《僑務法律法規實用手冊》)

Ⅲ 為什麼憲法規定保護華僑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合法的權利和利益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兩者的區別在於:保護對象不同、所處地域不同、保護的權利和利益不同。內

一、保護對象不同容

1、「華僑」是指居住在國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享有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

2、「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親屬,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僑眷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二、所處地域不同

華僑定居於國外,而歸僑和僑眷則是已經回到中國,他們所處的地域不同,一方處於國外,而另一方則處於國內。

三、所保護權利和利益不同

1、「華僑正當的權利和利益」是指按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我國華僑旅居外國所應當享有的一切權利和利益。

2、「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是指歸僑和僑眷依據憲法和法律享有的各項公民權利,以及國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所規定的特殊的權利和利益。

Ⅳ 國家對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證明僑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的權益。如專各級人民政屬府應當對歸僑、僑眷就業給予照顧,提供必要的指點和服務。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升學,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照顧。歸僑、僑眷申請自費出境學習、講學的,或因經商出境的,其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應當提供便利。歸僑、僑眷申請出境,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手續。歸僑、僑眷確因境外直系親屬病危、死亡或限期處理境外財產等特殊情況急需出境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有效證明優先手續。僑眷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等等等等。查看原帖>>

Ⅳ 各位朋友,國家保護華僑的正當權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是否正確

《憲法》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Ⅵ 歸國華僑有哪些優惠政策

歸國華僑享有的優惠政策:

1、華僑子女參加高考可享受加10分的優惠政策

2、減免華僑辦廠的場地使用費、企業所得稅、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稅費

3、中國內地居民與華僑結婚在中國內地生育,應遵守其戶口所在地人口與計劃生育的有關規定。如所生育子女均在境外定居,可在中國內地再生育子女

4、回國讀書的華僑子女享受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入學(園)的同等待遇,在監護人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入園。如有需要,市僑辦可以出具《華僑子女身份證明書》

(6)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最新擴展閱讀:

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華僑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華僑合法權益保護活動。

本條例所稱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第三條華僑權益保護應當遵循平等保護的原則。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華僑權益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華僑權益保護政策措施並依法公開,督促有關部門執行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本省的有關政策,為華僑提供法律、法規和政策咨詢。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僑務工作的部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華僑權益保護工作,並加強對華僑權益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華僑權益保護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對華僑權益保護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

第二章華僑權益

第六條華僑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公民權利,並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公民義務,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七條華僑的身份需要界定和確認的,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華僑可以依法憑本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住宿登記等事務,其護照具有與居民身份證同等的身份證明效力。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第23條第1款規定移民可以享受社保待遇

可以繼續由單位繳納繼續享受醫社保待遇。
根據《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版會保險暫權行辦法》(人社部〔2011〕第16號令)的規定第五條 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前離境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中國就業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Ⅷ 我爺爺是華僑。[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僑眷的土地

啥土地呀?中國現在所有的土地都是國家的,你爺爺估計也不可能牛到擁有自己的私人領地吧,所有的土地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但是在中國這個客觀現實下,使用權,很容易就會被剝奪了,因為咱沒有所有權,就想租房子一樣,房東不想讓你住了,你就要滾蛋,合同房東說了算,對吧。

Ⅸ 僑眷拆遷額外的30%補償究竟怎麼來的,各種華僑權益保護的實施細則都沒有提到30%,是否只是一個潛規則

就拆遷項目來講呢,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那麼每個地方相對應的補償專安置方案也不同更多的都是屬一些當地政策,包括一些獎勵或者是一些其他的項目補償項目,可能都是一些當地提供的福利。所以說這個沒有辦法衡量他是不是一個潛規則或是不是合法的。因為它是政策性的規定,所以沒有辦法從法律角度來衡量是不是合法的,或者說這個比例對不對。

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自2004年( )起施行。

B、7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共三十條,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