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稽查工作規章

稽查工作規章

發布時間: 2021-11-16 13:15:13

❶ 稽查部門規章制度應該怎麼制定,主要是哪幾方面

儀征市衛生監督稽查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強化內部制約機制,規范衛生行政執法行為,根據衛生部《關於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衛生監督稽查工作規范》和《儀征市衛生局行政執法責任制(試行)》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衛生監督稽查是指本級市衛生局對其內部及下級衛生監督機構及其衛生監督員在衛生行政執法活動中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情況進行的監督和檢查活動。
第三條 衛生監督稽查工作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重證據、重調查研究。
第四條 衛生監督機構負責人主管衛生監督稽查工作。市衛生監督所監督稽查與綜合業務科負責衛生監督稽查工作。
第五條 市衛生監督所對本機構和下級衛生監督機構執法行為進行稽查。

第二章 稽查職責和人員

第六條 衛生監督稽查的職責是:
(一)制訂稽查工作制度、計劃;
(二)檢查衛生監督機構和監督員執行衛生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情況;
(三)檢查衛生監督員執法行為、文書製作、著裝、證件證章使用等是否規范;
(四)對衛生監督機構內部管理工作作出評價,提出建議;
(五)調查處理對有關衛生監督機構和人員執法活動的投訴和舉報;
(六)承擔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監督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七條 市衛生監督所應當選任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好的人員擔任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專職負責衛生監督稽查工作。
第八條 市衛生監督所應當定期對衛生監督稽查人員進行培訓、考核。考核不合格不能擔任衛生監督稽查人員。
第九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履行稽查職責時應當忠於職守,恪守職業道德,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遇有與被稽查對象有利害關系或其他有礙公正執法情況時應當迴避。
第十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在履行職權時,任何個人和單位應當予以配合,不得干涉和阻撓。

第三章 稽查程序

第十一條 市衛生局根據稽查工作計劃對衛生監督機構及監督人員衛生行政執法活動進行綜合性稽查,且每年至少稽查一次。
第十二條 對檢查發現、群眾投訴舉報、上級交辦、有關部門移送的違法違規事件應當作好記錄,經初步核實,對屬於稽查范圍的,有明確違法違規行為人、案件來源可靠的,由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批准立案查處,同時報市衛生局法制科備案。
對不屬於本部門稽查范圍的,應當及時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第十三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在執行任務時應當二人以上,並出示相應證件。
第十四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在實施稽查前,應當全面了解情況,調閱有關資料,確定相應的稽查方案。稽查方案應當包括稽查目的、稽查內容及范圍。
第十五條 被檢(調)查的衛生監督機構、衛生監督員應當根據稽查的要求,提供與稽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和情況,如實回答提出的問題。
第十六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在檢(調)查時應收集有效的證據,並聽取被檢(調)查的衛生監督機構、衛生監督員的意見;依據有關的衛生法律法規對行政管理相對人進行現場檢查、詢問調查、談話等,調查了解衛生行政執法情況。
第十七條 衛生監督稽查筆錄應當交由被檢(調)查單位、人員核對,核對無誤後由被檢(調)查單位、人員簽字或蓋章,拒絕簽字的應註明原因。
第十八條 衛生監督稽查人員在稽查過程中發現有違反衛生監督行為規范的,可以當場予以糾正;對於拒不改正的,可暫扣其衛生監督證件證章。
第十九條 市衛生監督所應當及時將稽查結果反饋衛生監督員。在稽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應當於稽查結束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稽查建議,稽查建議報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批准後製作衛生監督稽查意見書。衛生監督稽查意見書應當同時報市衛生局法制科備案。
第二十條 稽查過程中發現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交由其他部門處理的,報經市衛生局批准後,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第二十一條 被稽查單位在接到衛生監督稽查意見書後,應當及時整改並在30日內將整改情況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稽查單位。
第二十二條 稽查結果應當作為衛生監督機構及衛生監督員考評的重要依據。對於稽查結果中明示需整改部分拒不改正或者整改不力的衛生監督機構及衛生監督員取消其評比先進資格。
第二十三條 稽查結案後應當將有關材料及時整理、歸檔保存。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❷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屬於部門規章嗎

不屬於 。

❸ 怎樣規范稅務稽查工作

一是堅持依法合規原則。始終以現行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相關文件為依專據,規范稅務稽查執法行為,屬統一稽查執法和管理標准,提高稽查執法質效。二是堅持全面覆蓋原則。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深入學習《全國稅務稽查規范(1.0版)》,加深全體稽查人員對當前稅務稽查工作的認識,提高稅收法律相關知識的儲備,增強今後稽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三是堅持風險防控原則。探索構建以稅收風險管理為導向、以分類分級管理為基礎的現代稅收征管體制。不斷強化稅務稽查內控機制,防範執法風險、廉政風險。四是堅持協同共治原則。著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協稅護稅體系,促進稅法遵從度。加強國地稅合作,聯合制定執法方案,規范隨機抽查行為,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

更多有關財稅知識請關注財稅DADA官網

❹ 收費稽查管理制度

收費站稽查管理制度

一、通行費稽查工作是指各級通行費管理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為保證通行費管理規范,杜絕貪污行為所進行的監督管理工作。

二、稽查人員職責
1、稽查人員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熟練掌握和運用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工作規章制度,思想作風過硬,對違規違紀秉公辦事、依法行政、廉潔奉公、執法嚴明,並對突發事件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靈活處理能力。
2、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制訂落實稽查管理辦法具體措施。
3、受理舉報和其他監督管理單位或部門轉來的事項。
4、結合本地工作實際,細化各項考評標准,並對本級和下級稽查工作進行考評。
5、落實信息報告制度,及時記錄、定期或不定期報告通行費管理工作中重要事項及相關事項辦理情況。
6、依法處置收費行為中違規違紀行為和對外稽查沖崗逃費車輛。
7、建立省、市州、站三級稽查網路,加強收費行為及基礎管理的稽查力度。市(州)對所屬收費站的稽查每月不得少於稽查1次,收費站要加強日常稽查工作。

三、稽查的內容:
1、內查:主要稽查收費行為;通行費票款;操作規范;著裝規范、文明服務;站容站貌、環境衛生等。
2、外查:主要稽查沖崗逃費車輛;大噸小標車輛;轉借、偽造月(期)票車輛;營運性軍車;非執行任務的警車;損壞收費設施的車輛等。

四、稽查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1、執行稽查任務必須有兩個以上稽查人員參加,必須堅持原則,秉公執法,保守秘密。稽查人員不得飲酒上崗。
2、著裝整齊、佩(執)證上崗,使用文明用語。
3、如實認真地填寫稽查記錄,保證車道暢通,維護站亭設施安全。
4、依據收費站內部管理制度和崗位規范開展稽查並進行處理。
5、對外罰款必須手續齊全,使用財政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罰款必須如數及時交財務部門繳存財政。

五、稽查人員嚴禁發生下列行為:
1、隱瞞違紀事實真相。
2、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個人私利。
3、夥同他人謀取不正當經濟利益。
4、行為不當造成不良影響。
5、飲酒上崗。
6、攜帶現金上崗。
7、要求、同意或默許收費站工作人員及稽查人員放「人情車」。
8、有其他瀆職行為和嚴重錯誤。

❺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一共做過幾次改動最新版的是哪一年的

就改動過一次!最新版的就是2009年12月24日印發的 國稅發〔2009〕157號

❻ 如何開展稽查管理工作

一、 健全督查機構,完善督查監督機制

督查機構和機制的健全完善,是順利開展督查工作的保障。每一項工作任務進行跟蹤督查,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

二、善於抓住重點,採取正確方式進行督查

督查方式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督查工作所取得的結果以及收到的實效,直接關繫到督查結果的真實性,督查結果的好壞,也直接關繫到領導的決策和應用。所以,採取正確的督查方式,是督查工作中的一門學問和藝術。我局堅持採取的多種督查方式,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督查人員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進行,實行局領導親自督查與督查專門科室督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日常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著裝督查與便裝督查相結合。通過這些實用的、可操性強的督查方式,糾正了一大批違規、違紀行為,加強了執法隊伍建設,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在全方位進行督查的基礎上,督查人員還按照局黨委部署的重要工作進行督查,不放過每一個環節,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可見,突出督查重點,把握重點環節,是完成督查工作基本任務的有效手段,這些重點環節也是城市管理督查工作的著力點。只要把握重點,抓好重點,才能保證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

做好督查工作,要做到決策督查和專項查辦兩不誤、兩手抓。在新形勢下,以往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有的已不適應督查工作的新要求,必須在實踐中加以改進,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提高督查工作水平,推動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工作穩健發展。

❼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第五十三條的適用條件

  • 第五十三條 被查對象或者其他涉稅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依法組織聽證。聽證主持人由審理人員擔任。

  • 聽證依照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執行。

沒有適用條件,依申請,只要申請了就必須聽證。

❽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規定,查處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中,需要延長稅收保全期限的,應當逐級報請( )批准

這道題出得並不嚴謹。它的本意是要考核關於《稅務稽查工作規程》第三十內八條的內容容,但是沒有給出需要延長的期限是否在6個月內。若屬於超過6個月,應當選擇D(即第三十八條的本意);若未超過6個月,可能選A,也可能選B(主要看稅收保全措施的對象以)。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第三十八條 採取稅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6個月;查處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延長稅收保全期限的,應當逐級報請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一)案情復雜,在稅收保全期限內確實難以查明案件事實的;
(二)被查對象轉移、隱匿、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其他證據材料的;
(三)被查對象拒不提供相關情況或者以其他方式拒絕、阻撓檢查的;(四)解除稅收保全措施可能使納稅人轉移、隱匿、損毀或者違法處置財產,從而導致稅款無法追繳的。

熱點內容
廣州黃埔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02:36:47 瀏覽:194
刑法的痛苦 發布:2025-09-18 02:35:06 瀏覽:744
法官助理的產生 發布:2025-09-18 02:34:16 瀏覽:94
學生公民道德歌歌曲 發布:2025-09-18 02:29:57 瀏覽:32
工傷保險條例培訓視頻 發布:2025-09-18 02:29:56 瀏覽:592
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2:22:46 瀏覽:500
高新技術企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2:19:46 瀏覽:718
專科醫院治療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8 02:11:20 瀏覽:665
超市好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8 02:11:18 瀏覽:454
公務員管理條例2018 發布:2025-09-18 02:07:02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