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山東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條例

山東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18 03:50:42

⑴ 問: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國家內法律法規和政策容既賦予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相應的權力,也賦予了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相應的責任。如果因為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的過失,未能發現和揭示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誤,或者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故意錯報,造成了經濟損失,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則要承擔相應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這就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1.過失責任
所謂過失,是指專業人員在履行法定義務時未能克盡職守,未能保持職業上應有的謹慎,以致給他人造成損失。對於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而言,過失主要是指未能遵循專業標准執行任務。
2.欺詐責任
欺詐是以欺騙坑害他人為目的的一種故意的錯誤行為。具有不良動機是欺詐的重要特徵,也是欺詐與過失的主要區別之一。對於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而言,就是為了達到欺騙他人的目的,明知被審單位有重大錯誤卻加以虛假陳述,而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⑵ 廣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的規定全文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由本組織成員大會表決通過。組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和住所;
(二)宗旨;
(三)組織的資產;
(四)成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五)管理人員的產生與罷免;
(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及其議事、辦事、表決規則(包括應當通過召開成員大會表決的重大事項、可以通過召開成員代表會議表決的具體事項、成員代表會議代表的人數及其產生辦法等);
(七)收益分配製度;
(八)監督管理與財務公開制度;
(九)組織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有關事項。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經營管理屬於本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資產;
(二)經營管理依法確定由本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源性資產及其他資產;
(三)管理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撥給的補助資金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的資產和資金;
(四)辦理集體土地承包、流轉及其他集體資產經營管理事項;
(五)為本組織成員提供服務;
(六)法律、法規、規章和本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享有以下權利:
(一)集體土地和其他集體資產的所有權;
(二)由本組織經營管理的國家所有的資產的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
(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管理內部事務;
(四)拒絕不合法的收費、攤派或者集資;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
(二)保護集體所有的和依法確定由集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產;
(三)接受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四)實行資產與財務公開制度,接受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部門的審計,接受組織成員的監督;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以下權利:
(一)依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享有集體資產產權、獲得集體資產和依法確定由集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產的經營收益;
(三)承包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及其他資產;
(四)對集體經濟組織公開招標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權;
(五)監督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查閱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會議的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等;
(六)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
(二)維護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三)依法開展家庭承包經營;
(四)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本規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實施,1990年5月16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廣東省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⑶ 對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報告怎麼寫

在全市農村集體,和各級的規定認真指導應認真執行的政策和甘肅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來管理的目的支持黨和政府的領導人,在該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省級站資金,資產,資源,責任,並開始工作,更好地為農民和農村社會的利益的穩定的目的,有效地保護,加強農村集體的規范化管理,及時糾正問題點的角度來處理村紀律,有效的集體保護和預防「三資」保險增值和損失和浪費,促進基層民主,在財務管理中的一些違規行為,從基層幹部和群眾的贊譽和認可的有關部門。審計報告如下:一,市六縣,佔了1529個行政村,合作社在9136,共有10 665核算單位,2008個行政村結束,在1517年,會計委託代理,為城市行政村總數的99.2%;村的村會計電算化143次,佔在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4%。市,縣(區),鄉(鎮)116146全日制在各級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其中包括:持有人18。市的1118專業技術城市的10,565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和財政收入和支出,債權和負債的會計單位審核小組39人員共組抽水下,以及在為農村過去的一年在農業中的土地徵用補償詳細的審計工作福利補貼農民和其他專項資金的轉移。

審計資金總額1.06707億元,調查各種紀律處分43420元,收回貪污和挪用資金1,209,000美元的資本。在辦公室及村幹部38人的責任出發任期屆滿資本的研究,恢復111,000美元的各種違反紀律,清理移交離任村幹部經濟程序223(次)。 (一)在我市的財政審計工作在2008年村級收入和支出,並加強財務混亂村理順審計工作不留任何死角,繼續實施鄉鎮自查和自我檢查城站當地縣級單位集中服務「的方針,並計劃審計的1529個行政村,10 665核算單位,審計的1529個行政村,10 665實際的核試驗,累計審計資金的核算單位審查6.0431萬美元元審計核實全市農村社區集體固定資產三億四千零七萬二千??元,1人民幣1.2872萬美元,比上年凈增加,總負債為人民幣175.065萬美元,100萬美元○的21億美元,比上年5800;所有者權益億美元,超過上年429425000調查和348個核算單位的違紀七四一八八四○○元的凈增長,清理出不合理開支730 1,830,000美元,非標123欄114 980 000 108 000美元的現金白條頂庫的資金數量131佔49萬美元的審計工作組,及時處理的會計差錯更正,會計核銷一些不合理的開支,報銷票據退還政黨的成員;規范的文章和及時規范有關人員的程序,占收入重新make的治療水平,(二)特殊審計每年擴大糧食生產,農業環2008美元的直接補貼和綜合補貼,252,200,省政府分配到城市的食品補貼資金$農資綜合補貼1651300元,98.92元,與一起全市人均農民。分別為香港東曲礦451 000 000 31.04萬億美元元,土壤,和人民幣3.39萬億美元,2.561億美元左右,靈台縣,459萬人民幣, 268700萬元,崇信縣125萬元,991萬元,17 500元華亭縣人民幣13.73萬億美元,庄浪縣435萬人民幣,249,300元,景寧5.38億人民幣,33.04億元。公平和合理的補貼,以縣市區稅區計劃和2002年的核武器,一般鄉鎮的基礎上分解生產,計算的生產家庭補貼資金直接撥付到每個鄉(鎮)糧食補貼資金的會計核算中心的帳戶。信用社公社(鎮),每個農民與政府打交道的鄉(鎮)活期存摺信用社,農村社區的金融中心集中支付的聯合監管,農民得到的審計和監督的身分證,印章存摺,然後到信用社取款時,所有的榮譽,42.4的農民支付100%(2),森林補貼,糧食補貼,糧食在2004年,支付所有的現金補助資金,由當地信用社實施特別帳戶的關閉操作,採取存摺直接付款,農田農民直接獲得今年,全市補助資金的分配2007農民以種植糧食2.3682萬美元,其中:296,000元,2.0722萬美元元的糧食補貼的現金補貼,所有的農民29.4榮譽支付100%,從191.30元,農民??人均收入,每個國家安排3城市實施試點示範區147畝,每畝補助標准10元,優質小麥推廣良種補貼受益一共有147,000元,其中:崆峒區25萬畝2.5萬億元,土壤和250畝,250萬元,靈台縣,250畝,250萬美元,80,000英畝,崇信縣,800,000元,900,000元華亭縣,庄浪縣,25畝,250萬元和90000畝,景寧30萬多畝,示範區農民種植嚴格按照經審核的縣300萬人民幣。

發行份額卡,農民花你的卡更便宜的種子壟斷點,以購買種子,種子的壟斷行業,身份卡,在核反對派農民土地金融部門的資本要求並沒有發現任何違紀問題的違反,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全市2008農場機械狀態已安排補貼購買一個特殊的400萬元人民幣,其中:崆峒區$ 600,000 $ 600,000土壤和靈台縣100萬美元的華亭縣靜寧150萬美元的資金基於內容的,對農民購買小麥,玉米和其他糧食作物,考慮到30萬來操作的機器,重點行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經營機械,大型農機具的補貼標准,購買價格的10% - 30%,受益農民97 700,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紀律的,「建議」,以籌集資金和勞動力市「,在2008年的一次會議上,覆蓋33個鄉(鎮)586所有的724,000個行政村,資金總額679.27萬美元人民幣9.40元,人均籌資資金;提高涉及29個鄉(鎮)和554個行政村,50萬,每個工人的總人天3.8標准工日,收集審計替代人力資本對人民幣5.8969萬美元的資金1.912億美元的勞工標准和勞動,村級組織,嚴格履行資金,以提高勞動和程序,核准,備案及其他手續審查制度的實施「大會和村民決策系統」項目的事項,超出范圍的農民超過標準的任務分配給農民,並迫使資金替代勞動的現象。 6,村裡的財政援助。站,市,鎮農民在2008年轉移支付所有在村裡,村$ 14,400金融資本二十一萬九千五百四十元的水平;開支21.1895萬元人民幣,165,500元村幹部報酬

⑷ 農村財務制度是什麼

古城鎮《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一、實行農村財務集中核算制度。即在鎮設立村級財務核算中心,核算中心設立村級統一賬戶,每村的各項收入都要進入統一賬戶。核算中心嚴格執行「四個不變、三個不準」的原則(「四個不變」即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不變,使用權不變,會計核算內容不變,使用方向不變,「三個不準」即村集體資金不準平調,不準借支挪用,不準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代扣代繳各種費用)。取消各村在銀行設立的所有賬戶,取消村會計、出納崗位,在村級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三權」不變的前提下,將其資金全部進中存放在會計核算中心為各村設立的賬戶上,由核算中心為各村的財務收支實行統一核算和管理。
二、財務人員的配備。村級取消會計出納後,每村設報帳員一名,負責本村報帳業務,報賬員由村推薦,經上級業務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後,由鎮政府聘任,聘期為三年,接受民主理財小組和核算中心雙重監督。
三、嚴格財務審批制度。村級所有開支首先由經辦人簽字並說明事由,並由村支部書記簽字,所有支出、收入一律使用正式發票或收據,嚴禁打白條。所有票據由村民理財小組審議後並加蓋民主理財小組專用章,然後管區書記、主任把關並按程序簽字,由鎮核算中心審核後入帳。
四、嚴格執行定期報賬制度。村級財務由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各村要自覺接受鎮核算中心的管理和監督,報賬前所有收支單據完善好村級手續的基礎上必須由管區書記和管區主任共同簽字把關,定期由報帳員及時到核算中心報賬。報賬具體時間為:每季度末的21-22日為西管區,23-24日為中管區,25-26日為東管區,如遇特殊情況另行通知更改。連續兩次無故不報賬的,將作為例行審計重點對象進行審計。
五、各村不準隱瞞、截留村集體收入資金,私設小金庫,如有此現象,一經查實,交由司法、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六、各村應當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各項財產物資的增減要有完整的原始記錄,各項收支活動要做到手續齊全,內容完整。每季度進行一次財產清查,每年年終進行全面財產清查。
七、各村黨支部書記對本村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及其它會計資料。
八、堅持定期公開制度。財務收支情況每季度公開一次,公開底稿由鎮經管站統一列印,報賬後於次月5日進行公開,公開內容至少保留5日,少於五日應重新公布。公開後鎮黨委政府將組織人員進行檢查,並將檢查情況進行通報。財務公開後,村民提出疑問,村幹部要認真答復村民的質疑。
九、各村應按照自己的收入情況合理舉債,按期償還債務。不準擅自向私人或金融部門借款,如確有需要,由村寫出申請,管區審核把關,經管站審核備案後,方可辦理。5000元及以上大額借款需經民主理財小組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否則由經辦人自己承擔。

農村財務審計制度
一、本制度適用於村級一切與財務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
二、負責農村財務審計的職能部門為鎮審計所。作為鎮政府的常設專職機構,鎮審計所負責對鎮政府和縣審計局報告工作。
三、審計人員實施審計事項,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山東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條例》的規定。以法律、法規和規章為准繩,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等職業道德,實行迴避制度,增強審計結果的客觀真實性,防範和化解審計風險。
四、據縣審計局和鎮政府下達的審計計劃,定期對村級財務收支、農民負擔管理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審計監督,主要審查:
1、農民負擔管理制度及財務管理制度受否健全有效,帳表反映的內容是否真實、完整、准確,記錄是否及時、清晰。
2、帳、證、表、卡是否一致,是否相符,各項支出是否全部入賬,支出是否合理,有無隱瞞、截留收入或其它違規違法行為。
3、農民負擔項目是否有預算,項目的實施是否與預算相符。
4、村級所收水費、一事一議等是否與縣、鎮核定的金額一致,是否按照中央、省、市、縣、鎮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有無搭車收費現象,是否有挪用公款、揮霍浪費村公用資金等問題發生。
5、各項費用的開支是否真實合規,事由充分。各項優撫救濟等款物是否按照上級要求及時發放到優撫對象手中。
6、村級水費、一事一議款、土地承包費、宅基押金等款項是否及時、足額的上交鎮核算中心實行「雙代管」。
7、村級班子成員的離任審計。
8、縣、鎮交辦的臨時性審計任務和群眾關心的其他問題。
五、審計程序:制定審計方案——成立審計小組——下達審計通知書(實施審計三天前下達)——實施審計(就地審計、送達審計)——提交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意見書——作出審計決定。
六、被審計單位違反條例規定,拒絕或者拖延提供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資料或者拒絕、阻礙檢查的,由鎮政府責令其改正並給與相應的處分,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審計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鎮黨委、政府給與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村級電話費、電費其他費用制度
為規范村級財務支出管理,嚴格禁止公款吃喝,約束村幹部行為,提高村幹部廉潔自律意識,特製定本制度。
一、除招商引資等正常村務活動外,村幹部一律不準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公款吃喝。
二、對無正當事由的招待費或車費,一律由村幹部自己出資,不得以公款報銷。村級招待要本著從簡的原則,杜絕村幹部之間、幹部與機關幹部之間相互用公款宴請的行為。必要的公款招待要嚴格報銷審批程序,手續齊全,由當事人簽名和註明事由並經民主理財小組批准蓋章 ,對變通報銷的招待費,一經查實按貪污處理。
三、對村級招待費實行總量控制,全年招待費總額不得超過村人口人均5元。
四、村級電話費最高不得超過80元/月。(手機或電話只報一項,低於80元的據實報,高於80元的部分自費)。
五、電費有遠程教育設備、辦公室並且設備在辦公室的報銷辦公室電費,設備不在辦公室的,報效設備所在戶電費30度/月。
六、參與鎮村目標責任考核人員(包括村「兩委」成員、計生專職主任), 其工資報酬一律由鎮統籌;結合年終考核,由鎮財政所按年初規定的標准統一發放。不參與鎮村目標責任考核人員(包括村民組長、群團組織負責人),原則上實行誤工補貼的方法。其工資報酬由村自負,發放形式和數額須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各村不得設立小金庫,不經鎮政府批准,村幹部不準以任何理由巧立名目,發放誤工補貼、獎金及實物。如村興辦大型公益事業,村幹部誤工時間較多,需發誤工補助的由村寫出申請,報管區審批,經管站審核方可報銷。

古城鎮村級「雙代管」資金申領
制度及程序

古城鎮核算中心作為古城鎮政府的常設機構,負責對村級資金、賬目進行統一暫時代管,本著村級資金所有權、使用權不變的原則,擔負著對村級財務收支進行監督管理的作用,村級對該項資金擁有使用權和所有權,並在需要使用資金時可隨時到核算中心支取,具體制度及程序如下:
一、古城鎮村級「雙代管」資金管理制度
1、村級資金不管是來源於哪個渠道都要記入該「雙代管」賬戶,並將所收入現金上交核算中心,隨用隨支。不按時將收入款項上交「雙代管」賬戶的,將按財經法規制度嚴肅查處。
2、村級支取現金時要按照核算中心的要求按時到核算中心記賬,以便於核算中心所代管的帳目及時與村級帳務核對。
3、村級支取「雙代管」資金時,要按照申請書要求把需要填寫的內容填寫完整才能夠支取,入賬時核算中心要核實入賬單據是否與申請書原因相符,不相符的不予入賬。
二、資金申領程序
1、經分管領導同意後,可到核算中心領取申請書並核實代管資金額度。
2、在核算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填寫申請書並加蓋經管站公章。
3、找相關人員簽字:申請人處由申請人支部書記簽字並加蓋村級公章,審核人由各管區書記、管區領導簽字,並由管區書記找鎮領導簽字把關。
4、以上手續完備後,到核算中心支取現金並給核算中心開具收據,村級拿申請書記賬聯按時到核算中心記賬。

⑸ 鄉鎮經管站是否有資格出據審計報告

沒有這個資格,出具的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⑹ 濟南市人民政府第238 號文件

濟南市土地徵收管理辦法(濟南市政府令第238號)
《濟南市土地徵收管理辦法》已經2010年7月15日市政府第5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長張建國
二O一O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土地徵收管理,規范土地徵收行為,維護集體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和實施規劃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批准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家所有,並依法、合理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補償、安置的行為。
第三條本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行政區域內(含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土地徵收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統籌安排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徵收工作。
第五條土地徵收工作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市征地辦公室具體負責。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組織、協調工作。
市發展改革、城鄉建設、規劃、環保、財政、物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民政、公安、住房保障管理、林業、水利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土地徵收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對提前完成土地徵收補償安置任務、搬遷並交付被徵收土地的,由市人民政府予以獎勵。
第二章土地徵收程序
第七條擬徵收土地時,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擬徵收土地的依據、位置、范圍、用途、補償依據等徵收事宜書面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並通知有關部門自告知之日起停止辦理擬徵收土地范圍內戶口的遷入、分戶、房屋交易、房屋抵押、房屋的新建及翻(擴)建、核發營業執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有關手續。
第八條書面告知後,市征地辦公室應當會同被徵收土地的區人民政府,組織轄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擬徵收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進行調查登記,並與相關產權人共同確認調查結果。
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應當按照確認結果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確認補償:(一)不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證書或批准手續的建(構)築物;(二)自土地徵收告知之日起,搶栽的樹木、搶種的農作物和搶建的建(構)築物。
第九條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和調查確認結果,擬定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書面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並要求聽證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組織聽證;沒有異議的,由市征地辦公室、市(區)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支付部門(單位)與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包括被徵收土地的位置、數量、地類、補償標准、安置方式、費用撥付的時間和方式、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交付土地的時間和方式、協議生效的時間等。
第十一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擬定土地徵收方案,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條土地徵收方案批准後,由市人民政府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予以公告,內容包括批准土地徵收的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批准用途、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和安置途徑等。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經批準的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公告的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有異議的,應當自公告之日起1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
確需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進行修改的,由市征地辦公室和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修改意見,經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土地徵收補償標准有爭議的,應當先向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協調;協調不成的,向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申請裁決。
第十五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應當自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最終批准之日起90日內,向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足額支付。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條土地徵收方案經依法批准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足額補償到位後,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規定的期限內清理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並移交土地。
第十七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公共設施或公益事業用房、鄉鎮村企業用房和其他非居住用房的,被搬遷人應當持《集體土地使用證》或《房屋所有權證》到所在區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登記,申請補償安置。
第十八條土地徵收方案經依法批准且落實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後,由原登記機關將被搬遷人的《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依法予以變更登記或注銷。
第三章土地徵收補償安置
第十九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按照《山東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執行。
第二十條土地徵收被安置人員為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含大中專院校學生、現役士兵、勞教服刑人員)。
具體需要安置的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土地數量除以土地徵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佔有的土地數量計算。
第二十一條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應當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和社會保障,其餘的部分用於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公益事業或進行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
社會保障所需資金中由被征地農民個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的部分,應當從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中列支,專款專用。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土地不足0.5畝,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滿足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每畝地可以另行安排不超過5人所需的社會保障費用。
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按照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被徵收土地上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應當支付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補償標准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執行。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產權人所有;青苗補償費歸土地承包人所有。
第二十三條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徵收年度計劃和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測算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待土地徵收方案批准後由市財政部門保障足額支付。
第二十四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應當保障其居住條件。
第二十五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以房屋安置為主,標准為每人40平方米(建築面積,下同)。原住房面積不足每人40平方米的,按照每人40平方米安置。原住房面積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補償;安置房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部分和地下室,由被安置人按照房屋建設成本價購買。
第二十六條被征地農民房屋安置後,村莊外緣閉合圈內的全部土地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徵收,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轉為政府對被搬遷人的房屋安置費用。村莊外緣閉合圈的界定以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准。
第二十七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已房屋安置的,不再安排宅基地。
第二十八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外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其搬遷的住房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以貨幣方式補償。補償後由區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的標准為被搬遷人重新安排宅基地,並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手續。
第二十九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其搬家費、過渡安置費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執行。
第三十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公共設施或公益事業用房、鄉鎮村企業用房及其他非居住用房的,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予以補償。
房屋及附屬設施的搬遷費,按照該建(構)築物補償費總額的15-20%予以補償。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分配方案,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由全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並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區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收支情況納入村務公開的內容,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
第三十二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不得挪作他用。
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使用進行監督和指導。
市、區財政、審計等部門應當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和使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情況進行監督。
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的使用進行調控和管理。
第三十三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未足額撥付到位的,市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用地、建設手續。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土地徵收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過程中弄虛作假,冒領、截留、侵佔、挪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由國土資源、農業、財政、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其改正、退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集體土地使用權人在規定時間內不交出土地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交出土地。逾期不交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阻撓和破壞土地徵收工作,妨礙土地徵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鄉鎮公共設施、公益事業、民營企業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其補償安置的程序和標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九條辦理土地徵用手續,其補償安置的程序和標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條國家、省批準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地補償安置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一條各縣(市)可以參照本辦法制定土地徵收管理辦法。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2003年4月28日濟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濟南市統一徵用土地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⑺ 什麼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管理條例》以及國務院有關規定,為了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把農民負擔和農村集體經濟監督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制化管理,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收支和有關經濟活動,依照本辦法規定接受審計監督,鄉(含鎮,下同)村集體所有制企業內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情況就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

⑻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專工作。國屬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既賦予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相應的權力,也賦予了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相應的責任。如果因為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的過失,未能發現和揭示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誤,或者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故意錯報,造成了經濟損失,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則要承擔相應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這就是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1.過失責任
所謂過失,是指專業人員在履行法定義務時未能克盡職守,未能保持職業上應有的謹慎,以致給他人造成損失。對於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而言,過失主要是指未能遵循專業標准執行任務。
2.欺詐責任
欺詐是以欺騙坑害他人為目的的一種故意的錯誤行為。具有不良動機是欺詐的重要特徵,也是欺詐與過失的主要區別之一。對於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而言,就是為了達到欺騙他人的目的,明知被審單位有重大錯誤卻加以虛假陳述,而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⑼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規范要求有哪些

離職審計顧名思義就是對離職人員的工作質量的檢查,看有無違法違規、工作是否准確、完成的質量如何,工作的結果怎樣,最後要對其工作質量出具結論。如果工作沒有什麼問題,不用怕,如果有一定的問題,自己看著辦吧。

⑽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有哪些作用

您好。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在規范和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規范農村財務管理,保障集體資產安全
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可以揭露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克服管理混亂的現象,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促進集體經濟組織完善和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幫助集體經濟組織理順經濟關系,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二)維護財經紀律,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種形式,集體財產屬於集體成員共有,任何個人不得侵佔、挪用。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能夠促進農村基層幹部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村級財務公開質量,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三)加強集體資產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積累了一定規模的集體資金、資產。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可以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議,將有限的資金、資產用於發展壯大集體企業、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改善農村基礎實施等項目,提高集體經濟效益,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熱點內容
自學考試經濟法專業 發布:2025-07-19 00:51:56 瀏覽:98
退休後法官津貼 發布:2025-07-19 00:44:03 瀏覽:471
立法炒房 發布:2025-07-19 00:34:08 瀏覽:795
勞動法加班補多少倍工資 發布:2025-07-19 00:20:52 瀏覽:341
行政法法律部門是 發布:2025-07-19 00:11:35 瀏覽:637
勞動法摘抄 發布:2025-07-19 00:03:34 瀏覽:533
黨內法規制度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23:51:20 瀏覽:147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