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退費法律法規
⑴ 學費退費的法律規定
《學費收退費管理辦法(試行)》
__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的學費,包括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繳納的學費、住宿費,以及與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的其它學習性費用。
__第三條 高等教育屬於非義務教育,依法繳納學費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學院應依法向學生收取學費。
第六條 學費管理應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和「收支兩條線」制度。
__1、所有學生學費、住宿費,由學院財務部根據學生管理部門提供的學生名冊統一收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收取學生任何費用。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及部分代收款在入學報到時由財務部統一集中收取,學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到財務部辦理繳費手續。
__2、財務部按規定使用票據,按國家相關規定收取的學費、住宿費、各種代收款項,向學生開具收費票據,不得以其他名義轉借、轉讓收據;不得自行擴大收費范圍、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准。
__第七條 學院實行學年收費制。學生繳費原則上以一學年為繳費時間單位,當年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辦理。
_第十四條 學生學費(包括學費、住宿費及其他代收款)的退款,依據不同情形,分別按以下標准執行:
__(一)學生退學學費(專指學費)退款:
__1、新生報到繳費後,因體檢不合格,學院批准「保留入學資格」或經勸留無效、自願放棄入學資格的,退還其已繳納的全部學費。
__2、學生已按當學年學費標准全額繳納學費的,經學院批准退學的,按照該生當年在校的實際學習時間,計算其應退學費:
__(1)學生繳納學費後,因故退學、休學、轉學,根據實際在校學習時間,按每學年10個月計退剩餘的學費。在當學年第一學期開學一周內退學批準的,全額退還已繳學費;在當學年第一學期開學一個月內退學的退還已繳學費的90%;在當學年第一學期開學二個月內退學批準的退還已繳學費的80%,依此類推。
__(2)學生因違反校紀校規或觸犯刑律被勸其退學或被學院「開除學籍」的學生,一律不退還其學費。
__(3)經學院批准退學但未足額繳納學費的,按本條第(一)款第2項結算其學習費用。已繳學費超過結算費用的部分,退還給本人;不足其結算費用的應補齊。否則,不予辦理復學、肆業或結業等學籍證明。
__(二)學生退學住宿費退款:
__學生繳納住宿費後,批准退學、休學、轉學,根據其實際住宿時間,按每學年10個月計退剩餘的住宿費,具體退費方法按本條第(一)款第2項第(1)點。學生因違反校紀校規或觸犯刑律而被勸其退學或被 「開除學籍」的,一律不退還其住宿費。
__(三)學生退學代收款退款:
__代收的預收款,可依據實際使用情況具實結算,多退少補。
__退學學生需在財務部辦理完手續後方可最後離校。
__轉學學生收退費管理辦法參照退學學生的有關規定執行。
⑵ 補課班退費法律
補課班退費法律規定: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學生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學生要求退學、退費,學校須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二,學校開課前,學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學生出具國家各級各類承認學歷的院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或武裝部門的應征入伍通知書或因重大疾病、意外傷亡、家庭特殊困難等正當理由提出退學退費申請,而向學校提出退學退費申請的,學校扣除5%手續費,再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三,簽訂協議前務必看清協議內容 建議消費者保留維權證據。協議中有相關退費的約定,一般情況下以消費者和商家訂立的協議為准(無效格式條款除外)。
第四,學生在校期間因個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原因而無法繼續上課,申請退費的情況,則一律不予以退還。
第五,學校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進行收費,並使用相關部門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該票據作為學校收費和退費的唯一憑證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⑶ 我想退錢 有什麼法律法規可以幫助我退
合同整體是有效地,可以申請單獨的條款無效。合同規定的條款是「格式合同條款」,對消費者不利的內容,顯失公平,可以訴之該條款無效。上述條款無效後,可以申請退費。退費費用根據實際情況,如上了多少課,已用費用多少,剩餘退費多少。
⑷ 國家法律允許退學費嗎
國家法律允許退學費,但前提條件是必須辦理退學手續。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進一步規范高校教育收費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具體計算為年學費扣除已經學習時間學費(按月計算),如繳納6000元,按一年學習9個月計,每月學費為667元,如在11月份內辦理好退學手續,則應退給的學費為6000-667×3(9、10、11月份學費)=3999元。
退學程序問題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27條第6點之規定:學生本人申請退學,學校應予批准。
首先向學校學籍管理機構提出退學申請,一般是學生處。一般來說應該有專門的申請表格,填寫後上交,由校方逐級審批(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要求校方明確退學手續的審批時限,以防校方無限期拖延),按一般規程,退學手續的辦理最慢在兩周內即可獲批。
退學手續獲批後,校方應出具書面的退學通知單,學生拿到通知單後,應辦理離校手續,一般有專門的離校手續單,其中包括財務處,在辦理手續時,應要求學生處或財務處退還剩餘的學費。一般正規高校在通知本人來校辦理離校手續時,應該已經辦理好相關的退費手續。
學費收據問題 一般學校在學生繳納學費後,應當場開具學費收據。有一些學校因為單據問題,可能會晚一些統一發放,但按規定都是必須開具給學生的。
(4)醫院退費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如發生糾紛後解決辦法
1、向校長辦公室投訴或信訪。因為此問題各方面規定都非常明確,不屬於有爭議的內容,一般校長考慮學校聲譽不太會糾纏不清。
2、如學校層面無法解決,則直接向你所在城市的教委寫投訴信。現在信訪程序還是比較完備的,如果你寫了具名的投訴信,按照行政許可法規定,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在規定的工作日內反饋處理結果(一般是七天)。
學生在校期間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1、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使用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
2、參加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勤工助學、文娛體育及科技文化創新等活動,獲得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
3、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
4、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科學、公正評價,完成學校規定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5、在校內組織、參加學生團體,以適當方式參與學校管理,對學校與學生權益相關事務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6、對學校給予的處理或者處分有異議,向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員工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擁有退學、休學的權利。
7、法律、法規及學校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關於進一步規范高校教育收費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⑸ 培訓機構退費,法律的規定都有哪些
國家對於目前的培訓機構正在嚴厲的打擊當中,甚至直接出台了相應的規定,用來對他們進行約束。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培訓機構有一定矛盾的話,可以參照這一次的法律規定。在這一次的規定當中,就直接提出了應該如何向培訓機構提出退費的申請,以及如果他們不退費,應該如何投訴,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規定?
從垂直的規定當中就可以看出,對於培訓機構現在約束正在逐漸的加強當中,這主要是因為再前幾年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培訓機構是屬於良莠不齊的。這導致了當時的培訓機構一片混亂,而這一次對他們約束可以規范現在的市場,同時提高他們的培訓力量。特別是對於一些家長而言,可以讓他們購買到更放心的服務。
⑹ 教育培訓機構退費規定
一、培訓機構退費法律規定有哪些?
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學生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學生要求退學、退費,學校須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二,學校開課前,學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學生出具國家各級各類承認學歷的院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或武裝部門的應征入伍通知書或因重大疾病、意外傷亡、家庭特殊困難等正當理由提出退學退費申請,而向學校提出退學退費申請的,學校扣除5%手續費,再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三,簽訂協議前務必看清協議內容 建議消費者保留維權證據。協議中有相關退費的約定,一般情況下以消費者和商家訂立的協議為准(無效格式條款除外)。
關於違約金的問題,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約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對於消費者所說並未預約課程或者已取消課程等情況,建議消費者在與商家交流過程中,保留相關證據,如書面材料、錄音、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路聊天記錄等。若日後涉及訴訟,從證據的角度來看,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規則,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提供相關證據。
第四,學生在校期間因個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原因而無法繼續上課,申請退費的情況,則一律不予以退還。
第五,學校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進行收費,並使用相關部門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該票據作為學校收費和退費的唯一憑證依據。
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培訓機構教育或即將進入培訓機構學習的同學。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一定要學會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根據以上的培訓機構退費法律規定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上面的條款內容,這樣的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⑺ 教育部退費規定是什麼
全國各大中院校退費的標准如下:
一、注冊前休學者,免繳費;
二、注冊後上課前退、休學者(正式開始上課日收件者適用本條),學費退還2/3,雜費(含實習實驗費)及其餘各費全部退還;
三、上課後未逾學期三分之一(依各校行事歷計算,以下均同)而退、休學者,學、雜費(含實習實驗費)及其餘各費退還2/3;
四、上課後逾學期三分之一,未逾學期三分之二而退、休學者,學、雜費(含實習實驗費)及其餘各費退還1/3;
五、上課後逾學期三分之二而退、休學者,所繳各費均不退還。
具體情況是學校而定。可以咨詢當地教育主管部門。
⑻ 法律條文中賠償和退款一樣嗎
不一樣。退款不屬於賠償。賠償是額外的。比如消費欺詐是退一賠三,消費者支付了1000元買假貨,確定賣家欺詐後,賣家應當退還1000元,同時還需要額外賠償3000元給消費者。
⑼ 網課退費法律規定
網課退費法律規定: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學生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學生要求退學、退費,學校須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二,學校開課前,學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學生出具國家各級各類承認學歷的院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或武裝部門的應征入伍通知書或因重大疾病、意外傷亡、家庭特殊困難等正當理由提出退學退費申請,而向學校提出退學退費申請的,學校扣除5%手續費,再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三,簽訂協議前務必看清協議內容 建議消費者保留維權證據。協議中有相關退費的約定,一般情況下以消費者和商家訂立的協議為准(無效格式條款除外)。
第四,學生在校期間因個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原因而無法繼續上課,申請退費的情況,則一律不予以退還。
第五,學校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進行收費,並使用相關部門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該票據作為學校收費和退費的唯一憑證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