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事業人員管理條例
『壹』 山西省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桖標準是怎麼執行
您好!可以的,您可以參考以下權威的資料: 一、關於一次性撫恤金(工亡補助金)標准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 (二)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 (三)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於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原渠道解決。 二、關於一次性撫恤金計發辦法 從2006年7月1日起,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基數調整為:工作人員,計發基數為本人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工資,即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您,查看更多關信息您可以點擊我的logo,進入官網後進行進一步的查詢。
『貳』 山西省事業單位人員請假有什麼規定
關於事業單位人員請假的具體規定如下:
2008年2月15日人事部部長尹蔚民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令,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內容如下:
1、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2、工作人員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內又出現《條例》第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3、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於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4、機關、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應當徵求工作人員本人的意見,應當根據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對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是: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5、工作人員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計算辦法是:本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全年計薪天數(261天)。
6、機關、事業單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員因個人原因不休年休假,或請事假累計已超過本人應休年休假天數但不足20天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綜上法律,事業單位人員依法享有年假、病假、事假及喪假等等假日,若在節假日或者年假期間上班的,還要給予另外加班工資。
(2)山西省事業人員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人員病假期間生活待遇
國務院關於發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病假期間生活待遇的規定》的通知(國發[1981]52號),對病假期間的生活待遇作了規定:
1、工作人員病假在兩個月以內的,發給原工資。
2、工作人員病假超過兩個月的,從第三個月起按照下列標准發給病假期間工資。工作年限不滿十年的,發給本人工資的90%;工作年限滿十年的,工資照發。
3、工作人員病假超過六個月的,從第七個月起按照下列標准發給病假工資。工作年限不滿十年的,發給本人工資的70%;工作年限滿十年和十年以上的發給本人工資的80%;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人員,發給本人工資的90%。
4、一九四九年九月底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行政公署副專員及相當職務或行政十四級以上的幹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縣人民政府正副縣長。
及相當職務或行政十八級以上的幹部,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工作人員在病假期間工資照發。
5、工作人員在病假期間,可以繼續享受所在單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6、工作人員在病假期間享受本規定的生活待遇,應有醫療機構證明,並經主管領導機關批准。
『叄』 山西省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給予通報批評,並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設立、撤銷、合並行政機構、事業單位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機構、事業單位職責的;
(三)擅自增加編制或者改變編制使用范圍的;
(四)超出編制限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為超編人員核撥財政資金或者挪用其他資金安排其經費、以虛報人員等方式佔用編制並冒用財政資金的;
(五)擅自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的;
(六)違反規定干預下級行政機構、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事項的;
(七)違反規定審批機構、編制、領導職數和編制結構的;
(八)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的;
(九)不按照規定辦理機構編制管理證及其變更手續和年度審核的;
(十)不按照規定進行控編審核、領取控編通知單增加人員的;
(十一)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其他行為。
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有權依法改變或者撤銷同級和下級有關機構編制工作不適當的決定。
第五十三條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在機構編制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肆』 山西省事業單位吃空響人員怎樣處罰規定
山西省體育局機關事業單位 「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活動實施方案
嚴格清理查處。
1.對「吃空餉」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人員,要追繳「吃空餉」資金,上繳同級財政。對造成「吃空餉」負有責任的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黨紀政紀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
2.對「吃空餉」人員,要依據不同情形進行處理。對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未實際到崗工作的,要進行清退;對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要按照規定作出人事決定,辦理相關手續;對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已辦理離退休手續的,要核銷工資關系;對工資和津貼補貼處理未到位的,要按照政策及時處理。對利用職權讓親屬或他人在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的領導幹部,要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3、對調出機關事業單位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人員,要按照政策規定予以糾正;對雖未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但按照規定應當終止人事關系的人員,以及已達到退休年齡未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要盡快辦理人事關系終止或退休手續。
『伍』 山西省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第四章 職數管理
第三十條行政機構、事業單位的編制,應當根據其職責配置、編制標准等條件,遵循精簡的原則核定。
第三十一條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編制的不同類別和使用范圍審批編制。行政機構使用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不得混用、擠占、挪用或者自行設定其他類別的編制。
第三十二條行政機構、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的編制,應當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
各級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總額,由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在國務院批準的行政編制總額內提出分配方案,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各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編制的年度總額,由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方案,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
省屬事業單位核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編制,由其舉辦主體提出方案,經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
市、縣屬事業單位核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編制,由本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提出方案,經上一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上一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省、市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可以授權本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適量編制。其中,縣屬事業單位核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編制,還應當報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
事業單位核定自收自支事業編制,由其舉辦主體提出方案,報本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行政機構、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核定編制時,不得突破國家和省批準的編制總額。
第三十三條根據工作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在全省行政編制總額內對特定的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實行專項管理。
專項管理的行政編制,應當用於公安、司法行政(含監獄管理)和國家安全等機關。
第三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調整職責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編制。但是,在同一個行政區域不同層級之間調配使用行政編制的,由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中央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第三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核定編制,所需要的編制由承擔具體工作的行政機構解決。
第三十六條行政機構、事業單位的編制、領導職數和編制結構在機構設立時一並核定,並根據職責的變化,適時調整。
第三十七條行政機構、事業單位的編制標准,可以由省機構編制管理機關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提出,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確定。
第三十八條行政機構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一般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核定:
(一)省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正、副職領導職數為二至四名。二十名以上的,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增加副職領導職數一名;
(二)市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正、副職領導職數為二至四名。其內設機構的正、副職領導職數:編制三名以下為一名;四至七名為一至二名;八名以上為二至三名;
(三)縣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正、副職領導職數為二至三名;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綜合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增加副職領導職數一至二名;專業性強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置一至二名行政技術領導職務(如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統計師等)。
第三十九條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一般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核定:
(一)事業單位的正、副職領導職數:編制五名以下為一名;六至十五名為一至二名;十六至五十名為二至三名;五十一至一百名為三至四名;一百零一至五百名為四至五名;五百名以上為五至六名。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參照本級行政機構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標准核定;
(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正、副職領導職數,參照本級行政機構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標准核定;
(三)國家和省有關編制標准中有領導職數標準的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職數,按照標准核定。
第四十條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在核定編制時,行政機構的編制結構一般應當按照綜合管理人員編制、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和行政執法人員編制分類;事業單位的編制結構一般應當按照行政管理人員編制、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生產工人編制和後勤工作人員編制分類。
『陸』 晉人社廳發2018年65號文件
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西省財政廳
關於2018年調整省直統籌單位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
(晉人社廳發【2018】78號)
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山西省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山西省煤炭工業社會保險中心,各省直工傷保險統籌單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山西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調整省直統籌單位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7年12月31日前省直統籌單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工傷職工和按月領取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
二、調整標准
(一)傷殘津貼
一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90元,二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80元,三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70元,四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60元,五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50元,六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40元。
1996年10月1日前因工緻殘,被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其傷殘津貼的調整標准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每人每月增加175元,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每人每月增加145元。
一級至四級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按上述標准增加傷殘津貼後,其傷殘津貼低於2690元的補到2690元。
(二)生活護理費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工傷人員護理費標准由每人每月221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257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工傷人員護理費標准由每人每月177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2060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工傷人員護理費標准由每人每月133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540元。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
配偶每人每月增加65元,其他親屬每人每月增加55元。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上述標准增加後,其配偶撫恤金低於1275元的補到1275元;其他親屬撫恤金低於1045元的補到1045元。
三、資金渠道
調整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所需資金,凡參加工傷保險統籌並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未納入工傷保險統籌支付的按原渠道解決。
四、其他事項
(一)按照原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喪葬費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等待遇標準的通知》(晉勞社養[2002]310號)規定領取工傷護理費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的人員,其工傷護理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的調整按本通知執行。
(二)因工傷殘一級至四級和因工傷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人員,按照《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18〕65號)增加基本養老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含工傷保險補差部分)達不到2690元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齊到2690元。需補差待遇的,由原用人單位填寫《退休工傷人員待遇補差申報表》,報省直統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確認。補差金額由省直統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按月發放。
(三)本通知下發前已按照有關規定一次性結算工傷保險待遇並終止工傷保險關系的人員,不在這次待遇調整的范圍。
五、工作要求
各省直統籌單位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抓緊實施,確保各項待遇落到實處。
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按照《山西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參照省直調整辦法,結合本統籌地區實際,對工傷保險待遇標准進行調整,盡量縮小與全省平均待遇水平的差距,具體方案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
各市工傷保險待遇調整結束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要認真做好統計匯總工作,並於10月底前將《2018年工傷保險待遇調整情況匯總表》報省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中心。
附件:2018年工傷保險待遇調整情況匯總表.xls
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西省財政廳
2018年8月22日
『柒』 山西省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四條全省各級使用行政、事業編制的其他組織的機構編制管理,參照本規定執行。法律、法規和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五條本規定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捌』 山西省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國家人社部與財政部日前發出《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
掛鉤調整體現為「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並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予以照顧。
最近以來,山西省政府正在按照這個通知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實施細則,預計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但都是從2016年1月開始補發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