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家旅遊政策法規
⑴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1)2014國家旅遊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⑵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3、《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4、《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5、《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6、《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7、《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8、《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9、《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四、福建省和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0、《福建省旅遊條例》
(2)2014國家旅遊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在法律層級上,除了《旅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外,我國規范旅遊活動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方面,其中還有:
1、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
2、規范旅行社旅遊經營活動的有《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等。
3、規范導游和領隊旅遊活動的有《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4、規范旅遊安全的有《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
5、規范旅遊糾紛處理的有《旅遊投訴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問題的通知》等。
6、現行有效調整旅遊活動的一般性法律還包括《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刑法》等。
⑶ 近年來國家關於促進旅遊行業發展的政策匯總
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旅遊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就業,拉動內需消費、加速經濟發展等具有很大的作用,為充分挖掘旅遊投資和旅遊消費增長潛力,國家出台了多項政策法規,通過逐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多方資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動旅遊產業發展。例如: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綱要》共二十篇,八十章,文中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的發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最近國家旅遊局有什麼新的規定和政策
國家旅遊局有《旅行社條例》
《旅行社條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回550號於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第答4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0號:《旅行社條例》已經2009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0號發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⑸ 目前我國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導遊人員管理條例》、《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旅遊投訴暫行規定》。
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
旅遊交通運輸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國民航旅客、行李國際運輸規則》、《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等。旅遊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5)2014國家旅遊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是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
旅遊法調整旅遊活動領域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以旅遊法律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狹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其他調整旅遊活動中各種法律關系的有關法律、法規,也包括國務院及旅遊主管部門制定頒布的單行旅遊行政法規 和部門規章 。
旅遊法概念,既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也包括地方的法規;既包括本國制定的法律、法規,也包括經我國政府簽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國際條約、國際協定等。
⑹ 旅遊政策法規
旅遊政策法規,是由崔巍,楊春暉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旅遊法規方面的教材。
內容簡介: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旅遊教育的保障,而旅遊教育的壯大又依賴於旅遊教材的支撐。20年來我國已先後出版了數十套旅遊法規方面的教材,為旅遊法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科研不斷創新,新教材必須吸收這些成果的精華,把最新的研究動態介紹給讀者。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批長期從事旅遊法學課程教學和科研的老師為高等職業院校旅遊專業學生編寫了《旅遊政策法規教程》,由湖南工學院陳國生袁鵬任主編,湖南工業科技職工大學教務處陳曉亮、長沙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易兵和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李玲任副主編。我們深諳質量和特色是一本教材的生命的道理,因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高職教育的改革要求,切實做到「基礎適度夠用、加強實踐環節、突出職能教育」,把握高職旅遊管理類專業課程建設的特點,融先進性、創新性、兼容性、實用性和科學性於一體,充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新理念。
這本教材取材廣泛,涵蓋了旅遊法學的主要分支學科,並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旅遊法學研究發展的實際,從較高的理論起點闡述了現代旅遊法學的一般規律,以最新的旅遊法規條例和旅遊法學研究成果展現旅遊法學體系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著力突出理論的全面性、知識的豐富性、結構的合理性、內容的科學性和敘述的生動性,是一本系統、科學、實用的旅遊法規教材。本書尤其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盡可能地將旅遊市場法律法規操作程序生動地介紹給大家,每章還附有復習與思考題,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完整、系統地掌握旅遊市場法律法規知識,為今後涉足旅遊業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
⑺ 研學旅行的國家政策及相關文件
2016.11.30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認證了研學旅
行的重要性;
2017.1.10國家旅遊局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詳細提出研學旅行的安全性問題;
2017.8.22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刻不容緩;
2017.9.25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已經確立納入學校教育學分系統;
2017.11.20教育部發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正式
官方公示了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為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國家大力支持研學旅行,近年來發布多項重要文件,要求為學
生創造更豐富的研學旅程,創造更安全的研學環境。研學旅行正當時!
1、《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育部於2016.11.30發布)
解讀: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
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
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2、《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國家旅遊局於2017.1.10發布)
解讀:
《研學旅行服務規范》是國家旅遊局針對研學旅行實施做出的權威性的規範文件,其中對人員
配置、產品分類、服務改進、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研學旅行機構或學校可以針對此文
件查漏補缺,及時調整。
3、《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於2017.8.22發布)
解讀:
《指南》主要明確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以推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研學旅行實施
過程中,校外機構應與學校的通力協作,已達學校教育目標,這是尤為重要的。
4、《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育部於2017.9.25)
解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
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7.11.20)
解讀:
文件大致明確了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和營地的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對研學旅行及營地教育從業
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⑻ 旅遊行業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旅遊法律、法規主要有:
1.《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旅行社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是為實施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而制定的。《實施細則》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旅行社的設立條件、旅行社的申報審批、旅遊業務經營規則、分支機構管理、旅遊者的權益保護、對旅行社的監督檢查等內容。
2.《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共17條。旨在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更好地保護、利用和開發風景名勝資源。
3.《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已經2016年9月7日國家旅遊局第11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要為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4.《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
於1987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11月10日由公安部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經第588號國務院令公布,對《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做出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前內有20條相關規定。
5.《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是為加強對旅行社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旅行社規范經營,維護我國旅遊業的聲譽,按照旅行社的經營特點,參照國際慣例,經國務院批准,對旅行社實行質量保證金制度。
⑼ 研學旅行的國家政策及相關文件有哪些
2016.11.30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認證了研學旅
行的重要性;
2017.1.10國家旅遊局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詳細提出研學旅行的安全性問題;
2017.8.22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刻不容緩;
2017.9.25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已經確立納入學校教育學分系統;
2017.11.20教育部發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正式
公示了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為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國家大力支持研學旅行,近年來發布多項重要文件,要求為學
生創造更豐富的研學旅程,創造更安全的研學環境。=
1、《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育部於2016.11.30發布)
2、《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國家旅遊局於2017.1.10發布)
3、《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於2017.8.22發布)
4、《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育部於2017.9.25)
5、《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7.11.20)
(9)2014國家旅遊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
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014年4月19日,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在第十二屆全國基礎教育學校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我國基礎教育新形勢與蒲公英行動計劃》的主題演講。
在會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學旅行的定義: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
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主題。
以課程為目標,以動手做、做中學的形式,共同體驗,分組活動,相互研討,書寫研學日誌,形成研學總結報告。
參考資料:研學旅行—網路
⑽ 旅遊政策法規
問:雙方的合同復是否制有效?旅遊者是否要承擔責任? 別人代簽合同,旅行社知道的並且認可了,那就是算有效合同。有錯方賠錢很正常。
為什麼?旅行社是否需要退還全額團款?為什麼?
要推翻的話,就是 自閉症不等同於精神病。家人隱瞞精神病史,家人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