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刊登
『壹』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希么對條例規定辦法等的制度程序做了明確的規定
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對條例規定辦法等的制度程序做了明確的規定
『貳』 關於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是否屬於法律
國務院頒布的條例自屬於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叄』 章程和條例的發布機關可以是公司嗎
摘要 您好,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如果是公司內部的章程或條例,則可以由公司進行發布。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的發布時間
(1994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7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伍』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補充規定的條例
第一條
第二條軍隊中的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的紀律應當受到黨紀追究的,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本規定。插手干預基層敏感事務、違犯軍官職務任免紀律的,依照《關於軍隊領導機關工作人員插手干預基層敏感事務的處理規定(試行)》和《違犯現役軍官職務任免紀律的處理規定》處理。
第三條公開發表反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第四條在軍隊中進行策反或者組織、參加危害國家、軍隊安全活動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五條在軍隊中擅自成立軍隊條令條例規定以外的團體、組織或者擅自參加社會團體、組織及其活動,經批評教育不改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成立或者參加軍隊禁止性組織及其活動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六條編造或者傳播有嚴重政治問題的信息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戰時造謠惑眾,動搖軍心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七條參與或者以提供信息、資料、財物、場所等方式支持社會上的遊行、示威、靜坐、請願、串聯上訪活動的
組織社會上的遊行、示威、靜坐、請願、串聯上訪活動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八條參與宗教、迷信活動,經批評教育不改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造成惡劣影響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組織宗教、迷信活動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九條擅自出國、出境的;超過六個月不歸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十條弄虛作假,騙取不正當利益的
瞞報、謊報案件、事故或者其他按照規定應當上報的重要情況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戰時瞞報、謊報軍情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貽誤戰機或者造成作戰失利等嚴重後果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十一條違抗或者消極執行上級命令、指示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在執行作戰、搶險救災或者處置突發性事件等任務中,違抗或者消極執行上級命令、指示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十二條無故不參加學習、工作、訓練、執勤,經批評教育不改的,
第十三條授意、指使部屬違法違紀的
戰時有前款所列行為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由於上級授意、指使,致使部屬違法違紀的,對部屬依照第一款規定從輕或者減輕處分;事先進行抵制或者及時報告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以不予處分。
第十四條隱瞞、截留戰利品、慰問金、慰問品的,
私分戰利品、慰問金、慰問品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十五條插手部隊工程建設、物資采購、報廢裝備器材處理,以及轉讓、出賣、租賃軍隊房地產等,為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利用職權把親友調離參戰部隊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十六條用公款吃喝、送禮,經批評教育不改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用黨費或者專項業務經費吃喝、送禮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十七條違反財經紀律設立「小金庫」
第十八條在徵兵工作中失職、瀆職,接送不合格兵員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在徵兵工作中收受錢物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十九條違反武器裝備使用管理規定,遺失、遺棄、損壞武器裝備,擅自出賣、轉讓、出借、私存裝備器材,或者擅自改變武器裝備的編配用途,造成不良後果。
戰時有前款所列行為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二十條違反規定出借軍用車輛或者軍車號牌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出租、出賣軍用車輛或者軍車號牌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二十一條違反規定出借軍隊房地產或者擅自改變軍用土地用途的,
擅自出租、出賣、轉讓軍隊房地產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二十二條違反規定使用軍隊印章,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使用軍隊印章進行違法違紀活動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二十三條違反群眾紀律,侵犯群眾利益,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戰時有前款所列行為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第二十四條虐待俘虜,
以上: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第二十五條對同時違犯黨紀、軍紀的行為,應當按照規定分別處理。其中,受到開除軍籍或者除名處分的,一律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受到行政降職(級)、撤職處分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對違犯黨紀應當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的,如本人因同一行為已經受到行政記大過(含)以下處分,也可以不再給予黨紀處分。
第二十六條對犯罪情節輕微,依法免予刑事處罰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第二十七條對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本規定以及其他黨內法規沒有規定,但危害黨、國家、軍隊和人民利益,確需追究黨紀責任的違紀行為,比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本規定以及其他黨內法規中最相類似的條款處理。需要比照處理的案件,按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應當由軍級單位或者軍區級單位黨委、紀委批準的,報中央軍委紀委批准;應當由師、旅級單位黨委、紀委批準的,報軍區級單位紀委批准;應當由團級單位黨委、紀委批準的,報軍級單位紀委批准。各級紀委批準的比照處理案件,報中央軍委紀委備案。
第二十八條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的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應當受到黨紀追究的,按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規定由中央軍委紀委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2005年7月22日起施行。2000年2月18日中央軍委發布的《軍隊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的補充規定》同時廢止。
『陸』 請問法律專業人士:國務院發布的條例和各部委發布的規定之間是什麼關系
屬於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6)條例刊登擴展閱讀:
立法的相關要求規定:
1、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2、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柒』 用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文文種是哪些命令、條例、規定、決定、辦法 是嗎急需高手
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文文種種類:
一、公告、通告與通知
公告是「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告是「適用於公布社會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公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重要事項公告、法定事項公告;通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制約性通告、知照性通告;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公告、通告和知照性通知均具有「告知事項」的功能。
二、命令、決定與通報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報是「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命令中的嘉獎令、決定中的獎勵決定和通報中的表彰通報均具有「表彰先進」的功能。
三、命令與通知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命令,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公布令、行政令、嘉獎令和任免令;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命令和通知均具有「發布規章和人事任免」的功能。
四、決定、通知與意見
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決定,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政策性決定、部署性決定、獎懲性決定和變更撤銷性決定;通知,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決定、通知和指導性意見都屬下行文,均有「向下級布置工作」的功能。
五、函與意見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商洽函和協商性意見大多屬於平行文,均有「向平級和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協商工作」的功能。
六、報告、請示與意見
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報告,根據其內容性質可劃分為工作報告、情況報告、答復報告和報送報告;請示,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請求批准性請示;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報告、請示和建議性意見都屬上行文,均具有「向上級反映工作」的功能。
七、函與請示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請示,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和請求批准性請示。由此可見,函和請示均具有「請求批准」的功能。
八、批復、復函、通知與報告
批復是「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的行政公文。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函從行文往來上可劃分為發函和復函。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的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批復、復函、通知和報告均具有「回復事項』的功能。
『捌』 關於法律條例發布的緩沖期,法律有沒有具體規定
法律都有施行期,沒有規定的緩沖期。如果把發布期與實施期之間的時間段理解為緩沖期也可以,但無法律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