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補償法規
1. 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三章 熱價的制定和調整
第十條 熱價的制定和調整(以下簡稱制定)應當遵循合理補償成本、促進節約用熱、堅持公平負擔的原則。
第十一條 成本是指價格主管部門經過成本監審核定的供熱定價成本。熱電聯產企業應當將成本在電、熱之間進行合理分攤。
第十二條 利潤按成本利潤率計算時,成本利潤率按不高於3%核定;按凈資產收益率計算時,凈資產收益率按照高於長期(5年以上)國債利率2-3個百分點核定。
第十三條 各類用戶的熱價應當反映其耗費的供熱成本,逐步減少交叉補貼。
第十四條 熱力生產企業與熱力輸送企業之間按熱量計收熱費。熱電聯產熱源廠、集中供熱熱源廠和熱力站應當在熱力出口安裝熱量計量裝置。
第十五條 熱力銷售價格要逐步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基本熱價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計量熱價主要反映變動成本。基本熱價可以按照總熱價30%-60%的標准確定。
新建建築要同步安裝熱量計量和調控裝置。既有建築具備條件的,應當進行改造,達到節能和熱計量的要求,實行按兩部制熱價計收熱費。
第十六條 暫不具備按照兩部制熱價計費條件的建築,在過渡期內可以實行按供熱面積計收熱費,並要盡快創造條件實現按照兩部制熱價計收熱費。
第十七條 熱力企業(單位)向工業企業供應的蒸汽,按照熱量(或蒸汽重量)計收熱費。
第十八條 制定和調整居民供熱價格時,應當舉行聽證會聽取各方面意見,並採取對低收入居民熱價不提價或少提價,以及補貼等措施減少對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響。
第十九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熱力企業(單位)可以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制定或調整熱價的書面建議,同時抄送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
(一)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合法經營,熱價不足以補償供熱成本致使熱力企業(單位)經營虧損的;
(二)燃料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的。
第二十條 消費者可以依法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制定或調整熱價的建議。
第二十一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商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對調價建議進行統籌研究,擬定調價方案。
因燃料價格下跌、熱力生產企業利潤明顯高於規定利潤率時,價格主管部門可以直接提出降價方案報當地人民政府審批。
第二十二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受理熱力企業(單位)關於制定和調整熱價的建議後,要按規定進行成本監審。
第二十三條 制定和調整熱價的方案經人民政府批准後,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告,並報上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四條 熱力企業(單位)應當根據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如實提供生產經營及成本情況,並出具相關賬簿、文件、資料。
第二十五條 熱價不足以補償正常的供熱成本但又不能及時調整熱價的地區,省級人民政府和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熱力企業(單位)實行臨時性補貼。
第二十六條 由房屋產權單位或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支付採暖費用的,應當按有關規定改為單位向職工直接發放補貼。
2. 取暖費一直沒交,有滯納金么
360問答
天津市取暖費的滯納金如何計算,取暖滯納金如何計算,是否有上限,滯納金如何開票是否上交國家
king3015 LV10
2019-04-20
滿意答案
Q597411655
LV12
推薦於2017-11-25
日違約金額最高不得超過以面積計費方式的供熱採暖費的2‰;沒有上限,滯納金歸供熱部門所有。
用熱戶應在年12月31日前向供熱單位全額交納供熱採暖費,逾期未交費的,應從逾期之日起按日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由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日違約金額最高不得超過以面積計費方式的供熱採暖費的2‰;
未簽訂合同的,日違約金為以面積計費方式計算供熱採暖費的2‰。供熱單位對逾期未交費用熱戶停熱的,停熱期間僅按停熱天數收取熱能損耗補償費,違約金不再累計。
(2)熱補償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簡單講,就是從滯納那天開始,算到繳納那天,每天按稅款的萬分之五徵收。
滯納金是指行政機關對不按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相對人,課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盡快履行義務,屬於行政強制執行中執行罰的一種具體形式。
具有法定性、強制性和懲罰性的特點。
所謂法定性,是指滯納金是由國家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款項,個人和其他團體都無權私自設立;
強制性,是指滯納金的徵收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
懲罰性,指的是滯納金是對超過規定的期限繳款而採取的懲罰性的措施。根據滯納金的以上特點,滯納金只能發生雙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國家行使公共權力的過程中,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一入秋,供暖的事兒就成了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長期以來,熱用戶拖欠供暖費,供暖企業有沒有權力收取滯納金一直是供暖費收取問題中的焦點,近日,一家收取滯納金的供熱企業被熱用戶起訴到沙河口區人民法院,最終供熱企業退還了收取的滯納金。
市民張女士系我市某工廠職工,住在西崗區黃河社區。2004年單位效益不好,未替張女士交納供暖費,張女士對此事並不知情。去年9月份,張女士家裡經過供暖分戶改造,某供熱公司通知張女士,補繳2004年欠繳的供暖費,並交納滯納金1163.10元,否則公司不再收取2015年的供暖費,並停止向張女士家供熱。
張女士想,2004年確實拖欠供熱公司的供暖費,但這個費用應當由自己單位交納,現在已經過了十年多了,賬算在自己身上不公平。考慮到供暖分戶,如果不交去年冬天全家都得挨凍,老伴身體不好,這供暖費不交還真不行。沒辦法,張女士補繳了2004年自己單位拖欠某供熱公司的供暖費,同時還承擔了滯納金1163.10元。
雖然交了滯納金,但張女士一直對供暖企業有無權力收取這筆錢心存疑慮。今年8月份,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的王金海、陳泰安律師向張女士提供法律援助,代理她將某供熱公司起訴到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要求某供熱公司退還已經收取的滯納金1163.10元。主審法官接到張女士的起訴後,主動找到某供熱公司。法院認為,根據《大連市供熱用熱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相關規定,供熱單位「不得以用戶拖欠費用等任何理由拒絕收費或者同其他收費項目捆綁收費」,用戶「未在規定時間內交納用熱費用的,供熱單位應當書面催告。經書面催告仍不交納的,可以在未交納用熱費用的供熱用熱期停止供熱」。因此,供熱公司不得收取用戶的滯納金。鑒於本案系在《條例》出台之前發生的拖欠供熱費的情況,希望某供熱公司能夠與張女士調解結案。
某供熱公司的代理人認為,張女士是去年9月17日補繳了2004年欠繳的供熱費和滯納金,這是她的自願行為。對於2004年發生的供熱費,屬於拖欠,一直掛在賬上,補繳是應當的。對於滯納金,當時也有文件規定,公司是可以收的。考慮到張女士老兩口年齡大了,並且法官親自到公司調解,某供熱公司表示可以退還已經收取的滯納金。
近日,在法院調解下,某供熱公司退還了張女士的滯納金1163.10元,張女士從法院撤回對某供熱公司的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