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職務試行條例

職務試行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2 17:53:38

❶ 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高等學校教師為我國教育事業服務的積極性、創造性,激勵教師提高教育水平、學術水平及履行相應職責的能力,努力完成本職工作,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高等學校教師職務是根據學校所承擔的教學、科學研究等任務設置的工作崗位。教師職務設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各級職務實行聘任制或任命制,並有明確的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第三條高等學校的教師編制應依據國家規定的師生比例確定。教師職務應有合理結構。高等學校及校內各專業、學科的各級教師職務定額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第二章職責第四條助教的職責
(一)承擔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組織課堂討論等教學工作(公共外語、體育、制圖等課程的教師還應講課),經批准,擔任某些課程的部分或全部講課工作,協助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二)參加實驗室建設,參加組織和指導生產實習、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工作;
(三)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四)參加教學法研究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第五條講師的職責
(一)系統地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二)擔任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實驗教學工作,編寫實驗課教材及實驗指導書;
(三)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參加教學法研究,參加編寫、審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四)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教授、副教授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等;
(五)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六)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工作等教學工作。第六條副教授的職責
(一)擔任1門主幹基礎課或者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1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二)掌握本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參加學術活動並提出學術報告,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科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負責或參加審閱學術論文;
(三)主持或參加編寫、審議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持或參加教學法研究;
(四)指導實驗室的建設、設計,革新實驗手段或充實新的實驗內容;
(五)根據需要,指導碩士研究生,協助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指導進修教師;
(六)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七)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工作等教學工作。第七條教授的職責
除擔任副教授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外,應承擔比副教授職責要求更高的工作。領導本學科教學、科學研究工作,根據需要並通過評審確認後指導博士研究生。第三章任職條件第八條高等學校教師應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遵守法紀,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能全面地、熟練地履行現職務職責,積極承擔工作任務,學風端正。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第九條助教任職條件是,符合本條例第八條要求,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學士學位;或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提高,經考試或考察,確認達到學士學位水平,經過1年以上見習試用,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助教職責;
(二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證書,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助教職責。第十條講師任職條件是,符合本條例第八條要求,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擔任4年或4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期間,已取得高等學校助教進修班結業證書;或確認已掌握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內容,具有本專業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和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能力,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二)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證書且已承擔兩年或兩年以上助教職務工作,具有本專業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和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能力,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三)獲得碩士學位且已承擔2年左右助教職務工作,或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講師職責。

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職務試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社會科學事業,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科研工作的崗位責任制,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文件,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職務,是根據學科發展和科研任務的需要設置的工作崗位。研究職務的結構比例,由院統一核定。各級職務有明確的職責、限額和任期。第三條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職務定為: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實習員。第二章任職條件第四條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必須熱愛祖國,遵守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專心致志於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承擔黨和國家交給的各項科研任務,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第五條任職基本條件
一、研究實習員
獲得碩士學位、獲得研究生班結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證書;獲得學士學位,經過一年以上試用考察,表明:
1.基本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初步掌握必要的專業資料和進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二、助理研究員
擔任研究實習員職務四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擔任研究實習員二年左右;獲得研究生班結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證書,且已擔任研究實習員二至三年,表明;
1.對本學科具有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基本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和掌握必要的專業資料,能夠獨立進行研究工作,寫出有一定學術水平的論文和研究報告。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翻譯本專業的書刊。
三、副研究員
擔任本學科助理研究員職務五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擔任本學科助理研究員職務二年以上,表明:
1.在本學科的某一領域有深入的、創見性的研究,發表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或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或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的學術論文或專著。
2.能夠根據國家需要和本學科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設計有較高學術意義或應用價值的研究課題,具有指導和主持本學科一定領域研究工作的通知。
3.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並初步掌握第二門外國語。
四、研究員
擔任本學科副研究員職務五年以上,表明:
1.在學術上有較深的造詣,對本學科的某一領域有開創性的研究,或在重要理論問題上有所突破,撰寫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專著,推動了本學科的發展,或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或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
2.能夠根據國家需要和本學科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提出本學科某一領域的研究方向,設計具有重要意義或開創性的研究課題,具有指導和主持研究工作的能力。
3.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並掌握第二門外國語。第六條對社會科學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並取得突出成績者,在聘任研究職務時,可不受上述學歷和資歷的限制。第三章崗位職責第七條各級研究職務的職責
一、研究實習員
1.擔任高級研究人員的科研助手。
2.在高、中級研究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研究工作,每年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至少整理或寫出一二篇研究報告、專業學術資料或論文。
3.承擔研究所(室)交辦的工作。
二、助理研究員
1.承擔研究課題,每年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至少提交2-3萬字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科研成果。
2.在高級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參加集體科研項目和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
3.承擔研究所(室)交辦的國內、外學術活動和其他工作。
三、副研究員
1.承擔國家和院、所的科研項目,或獨立從事某一課題的研究,每年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至少提交3-5萬字學術論文或階段性成果。每隔1-2年寫出有創見性、有較高學術價值或有較大實踐意義的論文一篇。
2.根據需要,承擔所、室的科研組織工作,擔任課題組的領導人。
3.培養科研人才,根據需要,指導碩士研究生。
4.承擔研究所(室)交辦的國內、外學術活動和其他工作。
四、研究員
1.承擔國家和院、所的重大科研項目,或獨立從事某一課題的研究,每年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至少提交3-5萬字有較高學術價值或有較大實踐意義的論文或階段性成果。若干年內寫出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著。
2.擔任重點科研項目的學術領導,主持本學科重要領域的研究工作。
3.培養科研人才,根據需要,指導博士研究生。
4.承擔院(所)交辦的國內、外學術活動和其他工作。

❸ 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我國醫葯衛生事業,充分調動衛生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衛生技術人員提高技術水平、學術水平和履行相應職責的能力,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根據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特製訂本條例。第二章衛生技術職務第二條衛生技術職務是以醫葯衛生技術為主要職責,根據醫葯衛生工作的實際需要設置的專業技術工作崗位。衛生技術職務有明確的職責和履行相應職責必須具備的任職基本條件,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上,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有合理結構比例。第三條衛生技術職務分為醫、葯、護、技四類:
1.醫療、預防、保健人員: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主管)醫師醫師醫士
2.中葯、西葯人員:
主任葯師副主任葯師主管葯師葯師葯士
3.護理人員:
主任護師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護士
4.其它衛生技術人員:
主任技師副主任技師主管技師技師技士第四條主任醫(葯、護、技)師、副主任醫(葯、護、技)師為高級技術職務;主治(主管)醫(葯、護、技)師為中級技術職務;醫(葯、護、技)師、醫(葯、護、技)干為初級技術職務。第三章崗位職責第五條各類各級衛生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暫按衛生部(82)衛醫字第10號、(83)衛防字第61號、(81)衛葯字第10號、(79)衛葯字第983號等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第四章任職基本條件第六條衛生技術人員必須熱愛祖國,遵守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執行黨的衛生工作方針,遵守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第七條醫(葯、護、技)士
1.了解本專業基礎理論,具有一定的技術操作能力;
2.在上級衛生技術人員指導下,能勝任本專業一般技術工作;
3.中專畢業見習一年期滿。第八條醫(葯、護、技)師
1.熟悉本專業基礎理論,具有一定的技術操作能力;
2.能獨立處理本專業常見病或常用專業技術問題;
3.藉助工具書,能閱讀一種外文的專業書刊;
4.中專畢業,從事醫(葯、護、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經考核證明能勝任醫(葯、護、技)師職務;大學專科畢業,見習一年期滿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見習一年期滿;研究生班結業或取得碩士學位者。第九條主治(主管)醫(葯、護、技)師
1.熟悉本專業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國內本專業先進技術並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
2.具有較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熟練地掌握本專業技術操作,處理較復雜的專業技術問題,能對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進行業務指導;
3.在臨床或技術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學論文或經驗總結。能比較順利閱讀一種外文的專業書刊;
4.大學畢業或取得學士學位,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四年以上;研究生班結業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從事醫9葯、護、技)師工作三年左右;取得碩士學位,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二年左右;取得博士學位者。第十條副主任醫(葯、護、技)師
1.具有本專業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並應用於實際工作;
2.工作成績突出,具有較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或具有較高水平的科學論文或經驗總結。能順利閱讀一種外文的專業書刊;
3.具有指導和組織本專業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導和培養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工作和學習的能力;
4.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含大學本科)學歷,從事主治(主管)醫(葯、護、技)師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博士學位,從事主治(主管)醫(葯、護、技)師工作二年以上。第十一條主任醫(葯、護、技)師
1.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發展趨勢,能根據國家需要和專業發展確定本專業工作和科學研究方向;
2.工作成績突出,具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解決復雜疑難的重大技術問題或具有較高水平的科學專著、論文或經驗總結。能熟練閱讀一種外文的專業書刊;
3.做為本專業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善於指導和組織本專業的全面業務技術工作,具有培養專門人才的能力;
4.從事副主任醫(葯、護、技)師工作五年以上。

❹ 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的內容

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才的合理交流,鼓勵他們在推進技術進步,振興經濟,實現四化中作出貢獻,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關於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報告》和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規定》,特製訂本條例。
第二條工程技術職務(簡稱技術職務)是為生產建設、勘察設計、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崗位的工程技術人員設置的技術職務。
第三條工程技術職務名稱定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第四條聘任或任命技術職務的主要依據是:擔任技術職務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具備履行相應職責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相應的業務知識與技術水平。並應具備相應的理工學科的學歷和從事技術工作的資歷。 第五條擔任技術職務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積極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第六條擔任技術員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完成一般技術輔助性工作的實際能力;
(二)初步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三)大學專科、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在工程技術崗位上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
第七條擔任助理工程師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的實際能力;
(二)能夠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三)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經考察合格;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在工程技術崗位上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大學專科畢業,從事技術員工作2年以上;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從事技術員工作四年以上。
第八條擔任工程師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下列部門之一的條件
(1)生產、技術管理部門
①基本掌握現代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方法,有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的能力;
②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③有一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和技術經濟效益;
④能夠指導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2)研究、設計部門
①有獨立承擔較復雜項目的研究、設計工作能力,能解決本專業范圍內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
②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③有一定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能吸收、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研究、設計水平和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④能夠指導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二)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合格;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2年左右;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1986年國家制定的政策,文件匯編和網上搜索都是5年以上)
第九條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下列部門之一的條件:
(1)生產、技術管理部門
①具有解決在生產過程或綜合技術管理中本專業領域重要技術問題的能力;
②有系統廣博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現代管理的發展趨勢;
③有豐富的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實踐經驗,在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社會、經濟效益;
④能夠指導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2)研究、設計部門
①具有獨立承擔重要研究課題或有主持和組織重大工程項目設計的能力,能解決本專業領域的關鍵性技術問題;
②有系統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領域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③有豐富的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實踐經驗,取得過具有實用價值或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研究、設計成果,或發表過有較高水平的技術著作、論文;
④能夠指導工程師、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
(二)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工程師工作5年以上。
第十條擔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職務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具有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技術開發、技術情報等工作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應能比較熟練和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第十一條為了廣開才路,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對在生產、勘察、設計、研究和技術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工程技術人員,可不受學歷、資歷的限制,破格聘任或任命相應的技術職務。 第十二條技術職務設置的原則、職務數額和各級職務的合理結構比例,要在批準的編制定員的基礎上,根據部門任務的實際需要、國家規定的限額幅度和上級下達的工資增長指標確定,並制定出實施方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執行。技術職務的結構比例,應隨著技術、生產發展的需要,適時行進合理的調整。
第十三條設置工程技術職務時,要根據生產、勘察、設計、研究、技術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崗位,制訂各級職務職責,建立技術責任制或崗位責任制。職責范圍應該包括:工作范圍、任務、許可權、完成任務的要求和必須履行的責任、義務等。職責要符合實際,明確具體,便於執行和檢查。 第十四條聘任或任命技術職務,一般由單位行政領導或同行專家在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中提名推薦;工程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簡稱評審委員會)根據任職條件和崗位職責要求對推薦的人員進行評議審定,提出具備任職條件的人員名單;單位行政領導必須在經過相應的評審委員會評審認定的符合相應任職條件的技術人員中,按照限額進行聘任或任命。
第十五條評審委員會是評議、審定工程技術人員任職條件的組織,其委員應由同行技術專家和擔任較高技術職務的、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經單位領導或上級主管機關批准。評審委員會應以民主的程序進行工作,在評審工程技術人員任職條件時,必須有2/3以上的委員到會,經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的半數以上討論通過,方能確認有效。評審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科學地評價被推薦的工程技術人員,審定任職條件,准確地寫出考核評語。
第十六條各地區和部門可根據實際需要分別建立高級、中級、初級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高級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一般應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組建,也可以授權確實具備評審條件的所屬單位直接組建,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其委員必須有2/3以上是知名技術專家或擔任高級技術職務的人員,並注意吸收一定數量的技術水平較高的中青年工程技術人員參加。 第十七條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後,各級國家機關的技術職務實行任命制,實行任命制的部門,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行政領導向被任命的技術人員頒發任命書。
事業單位的技術職務一般實行聘任制。三線、邊遠地區和不具備聘任條件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實行任命制,但應創造條件逐步實行聘任制。實行聘任制的單位,行政領導應向被聘任的技術人員頒發聘書,雙方簽訂聘約。
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和任命制,每一任期一般不超過5年。在任職期滿前三個月至六個月,單位行政領導要根據任務需要和技術人員在任職期間的實績,提出連聘(連任),或解聘(免任)的意見,並通知本人。
第十八條聘任或任命單位,對受聘或被任命的技術人員,在任職期間的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等,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結果記入考績檔案,作為提職、調薪、獎懲和能否連聘或連任職務的依據。
第十九條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後,對暫時未被聘任的技術人員,原單位要繼續關心,區別情況,妥善安排。本單位安排有困難的,要鼓勵他們到更需要或更能發揮作用的單位去任職。待聘人員應積極應聘到其他單位工作,原單位要積極幫助聯系,提供應聘方便。待聘人員在尚未應聘到其他單位工作以前,應做好原單位所安排的臨時性工作。
第二十條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時,應堅決執行國務院有關幹部離休、退休的規定。在這次技術職務聘任中,達到規定離休、退休年齡的技術人員,凡符合高一級技術職務聘任條件的,先經過任職資格評審,確定相應技術職務後,再辦理離休、退休手續。
第二十一條工程技術人員在擔任技術職務的任職期限內,按照有關的工資規定,領取相應的技術職務工資。
第二十二條聘任或任命各級技術職務的批准許可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根據幹部管理許可權確定。 第二十三條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是對技術人員管理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各級黨政領導和科技幹部管理部門,要認真掌握政策,注意維護聘任或任命單位和工程技術人員雙方的權益。對利用聘任或任命之機打擊迫害工程技術人員的,或偽造學歷、資歷,謊報成果,騙取技術職務的,應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適用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
企業單位也應參照上述規定,結合企業特點逐步實行。
第二十五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有關部委、直屬機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訂實施細則,報國家經委備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實施細則,由總政治部制訂,並抄送國家經委。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由國家經委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批准之日起實行。

熱點內容
發包人分包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2:21:32 瀏覽:90
法律援助服務問題 發布:2025-07-12 22:13:13 瀏覽:667
精講民法典 發布:2025-07-12 21:49:15 瀏覽:541
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7-12 21:47:44 瀏覽:731
海淀法院窗口 發布:2025-07-12 21:37:15 瀏覽:722
民法總則頒布時間 發布:2025-07-12 21:19:31 瀏覽:894
行政法規起草由哪難點部門負責 發布:2025-07-12 21:17:01 瀏覽:636
民法典每個公民 發布:2025-07-12 21:16:22 瀏覽:805
試述經濟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 發布:2025-07-12 21:15:58 瀏覽:711
招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1:11:12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