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運用

刑法運用

發布時間: 2025-07-12 16:25:01

Ⅰ 簡述我國刑罰的具體運用

1.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刑法本身固有的、帶有全局性的、根本性意義的原則,是在制定和適用刑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准則。
2. 我國刑法確立了三條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和罪刑相適應原則。
3.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律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律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何種行為構成犯罪、犯何罪、處何刑,都必須由刑法明文規定。該原則的確立限制了法官在定罪和量刑上的隨意性,有效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表明,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是刑法對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司法公正的要求。
5. 罪刑相適應原則指出,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刑罰應重罪重刑、輕罪輕刑,實現罪刑相稱,罰當其罪,避免重罪輕刑、輕罪重刑的畸輕畸重現象。

Ⅱ 刑法發揮的作用有哪些

您好,廣義來刑法是一自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現實與可能發揮的作用。國外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刑法具有以下三種功能:
1.行為規制功能,指刑法具有使對犯罪行為的規范評價得以明確的功能。其具體內容為,刑法將一定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並給予刑罰處罰,表明該行為在法律上是無價值的(評價的功能);同時命令人們做出不實施這種犯罪行為的內心意思決定(決定的功能)。
2.法益保護功能,指刑法具有保護法益不受犯罪侵害與威脅的功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刑法禁止和懲罰犯罪,是為了並保護著法益。
3.自由保障功能,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個人自由不受國家刑罰權不當侵害的功能。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刑法所規定的犯罪,他就不受刑罰處罰,這便限制了國家對刑罰權的發動;對犯罪人也只能根據刑法的規定給予處罰,不得超出刑法規定的范圍科處刑罰,這便保障犯罪人免受不恰當的刑罰處罰。因此,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又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黃奕律師函 發布:2025-07-12 20:52:43 瀏覽:54
民事訴訟法69條 發布:2025-07-12 20:52:06 瀏覽:39
注冊公司涉及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2 20:48:46 瀏覽:636
法學專業情書 發布:2025-07-12 20:26:09 瀏覽:253
勞動法法條解釋 發布:2025-07-12 20:16:01 瀏覽:429
出納刑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0:15:04 瀏覽:840
經濟法中高級管理人員指哪些 發布:2025-07-12 19:59:51 瀏覽:828
2016年民商法排名 發布:2025-07-12 19:59:01 瀏覽:228
道德與法治題目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317
龍崗有什麼廠按勞動法不上夜班的 發布:2025-07-12 19:46:29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