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西省瑞金市計劃生育條例

江西省瑞金市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1 23:06:38

❶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關於社會撫養費用的標准

《江西省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規定:計劃外生育一胎子女的,根據不同情形,按照下列標准向雙方當事人分別徵收社會撫養費: (一)不符合《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再生育的,按本辦法規定的計征基數的3.5倍徵收; (二)符合《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但未申請領取《再生一胎生育證》生育的,按第一項規定標準的10%徵收; (三)符合《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但經查實,進行了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選擇性引產後,再懷孕生育的,按第一項規定的標准徵收; (四)雙方當事人均無配偶,一方或者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懷孕生育第一胎的,按第一項規定標準的50%徵收; (五)雙方當事人均無配偶,雙方均已達到法定婚齡,但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懷孕生育第一胎的,按第一項規定標準的30%徵收; (六)重婚生育、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第一胎的,按本辦法規定的計征基數的7倍徵收。第七條 未達到《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的間隔期生育第二胎的,按照下列標准向雙方當事人分別徵收社會撫養費:(一)生育婦女年齡未達到25周歲,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50%徵收;(二)生育婦女年齡為25-28周歲的,根據不同情形,分別按照下列標准徵收: 1、間隔期不滿1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40%徵收; 2、間隔期達到1周年、不滿2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30%徵收; 3、間隔期達到2周年、不滿3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20%徵收; 4、間隔期達到3周年、不滿4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10%徵收。(三)生育婦女年齡超過28周歲的,根據不同情形,分別按照下列標准徵收:1、間隔期不滿1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30%徵收;2、間隔期達到1周年、不滿2周年的,按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標準的10%徵收。第八條 計劃外生育二胎以上子女的,根據不同情形,從第二胎開始,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第一項或者第六項規定標準的2倍向雙方當事人分別徵收社會撫養費。

❷ 贛州市瑞金市產假的法律規定多少天

正常產假:98天(符合規定可延長60天),最高:158天。符合法律法規生育子女的,無論一孩、二孩還是政策內多孩都享受延長產假60天,並給予配偶15天陪產假;延長婚假、產假期間享受正常婚、產假待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三條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外,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十五日。假期工資和獎金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❸ 江西省計劃生育網站 請問新的計劃生育管理條例有些什麼改變一方是獨生子女的什麼時候可以再生一胎

以下你說的新的《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我會在最後給你解答你的提問。

009年3月27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第四次修訂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新的《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關於生育調劑的規定:
第九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在領取《再生一胎生育證》後,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生育1個子女的。

(二)獨生子女死亡的。

(三)只有1個子女,該子女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設立的技術鑒定組織確診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四)一方為革命烈士親生獨生子女或者六級以上殘疾軍人,只生育1個子女的。

(五)一方在煤礦井下連續從事采礦作業5年以上,並仍在從事煤礦井下采礦作業,只生育1個女孩的。

(六)雙方均為少數民族,且居住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只生育1個子女的。

(七)歸僑、僑眷或者在本省定居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台灣同胞,其子女均在國外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定居的。

(八)雙方均系華僑,一方回國時間在6年以內,只生育1個子女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再婚前只生育1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十)雙方均為農民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只生育1個女孩的;

2.男方到無兄弟的女方家結婚落戶只生育1個子女的,但女方姐妹有2人以上的,只能准許1人;

3.一方為獨生子女,且其父親或者母親亦無兄弟姐妹,只生育1個子女的;

4.男方的兄弟均無子女並已喪失生育能力,只生育1個子女的。

我的回答如下:
關於獨生子女的政策新的《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有兩款規定。分別是十九條第一款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生育1個子女的。和第二款獨生子女死亡的
以你的提問可以看出,你們夫婦只有一方是獨生子女,不符合新條例的規定,所以不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條件!!

以下回答你現在懷二胎需要繳納多少罰款的提問。
按照《江西省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五條規定:城鎮居民的社會撫養費徵收標准,以縣級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當事人計劃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前一年本縣(市、區)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計征基數,本縣(市、區)沒有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數字的,可以本設區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計征基數;當事人實際可支配收入高於前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以實際可支配收入為計征基數。
第六條規定:不符合《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再生育的,按本辦法規定的計征基數的3.5倍徵收;

計生部門的罰款又叫社會撫養費。社會撫養費都是依據夫婦雙方上一年度可支配收入3.5倍進行徵收。什麼是可支配收入?說白了就是純收入,如果有單位,以上一年度的工資總和為依據。如果沒有工作是農民,那就要看當地統計局上報去年人均純收入是多少。舉個例子:例如你們夫婦二人所在的當地政府上報2010年人均純收入為10000元的話,就是你的10000元加上你愛人的10000元然後乘以3.5就是需要繳納的社會撫養費,一共是70000元。說白就是夫婦雙方上一年度的純收入總和乘以3.5就是需要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社會撫養費跟收入是成正比,收入越多,繳納的越多。2006年南方一個富翁一次性繳納1個億的社會撫養費,央視新聞還對此事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這個社會撫養費也是根據地方差異,標準是一樣,都是3.5倍,但窮的地方處罰的少,是因為群眾收入少。富裕的地方處罰的多是因為群眾收入多。這也會出現同樣一個地級市或者同一個省。有的地方處罰的少有的地方處罰的多!!!
需要補充的是,社會撫養費一般都不是足額徵收,可以申請分期繳納,第一次繳納不低於50%。也就是70000元你只需要繳納35000元就可以,剩下的就要看計生部門的態度了!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你明白了沒有!!!!沒有明白繼續追加提問!

❹ 江西計劃生育條例,辦了准生證後,每年都得回家孕檢嗎,有一年沒回家,村書記就給罰了我1000元,試問這哪條

全國統一新法條例出來了,獎無;鼓一;罰二。獎無:不生孩子社保由國家來交,醫療免費,60歲後國家每年付一萬元給他當退休補助。鼓一:生一個照舊,免繳個人稅,經營生意稅減半,買房七折,供房免首期,利息減半。罰二:生二個繳社保加倍,個人所得稅定為一千要交10元一月,生三個以上類推,社保是三倍,個人所得稅翻倍,總之你給社會增加負擔你就要為社會貢獻更多

❺ 江西省計劃生育條例

你好,來

江西省自計劃生育條例

詳情請點擊進入:http://ke..com/view/3078583.htm



❻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介紹

《江西來省人口與計劃源生育條例》是經1990年6月16日江西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通過省級行政條例。其後歷經多次修訂。2016年1月20日江西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對該條例進行修正。該《條例》分總則、生育調節、技術服務、管理責任、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1、保障與獎勵、法律責任、附則8章67條。

❼ 江西計劃生育條例

具體是要看你是第幾胎?我生育第一胎(因為沒有打結婚證,後來補的)今天去上戶口,都說是非婚生育,要罰款3000元(還說是優惠價)我是江西的,可能各個地方的計劃生育條例都有一定的區別.我還有第二個,2004年年底的,去問了一下,如果現在要上戶口,最少得罰款10000多.聽說現在直接找派出所(有熟人)的話可以直接在派出所上戶口(當然也要花費一定的費用,但是比街辦計劃生育委員會要便宜)

❽ 江西計劃生育新政策

朋友,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於1990年6月16日江西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內員會第十五容次會議通過 1995年6月30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第一次修訂 1997年6月20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二次修訂 2002年7月29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第三次修訂 2009年3月27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第四次修訂 2009年3月27日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4號公布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根據你所提供的信息,你夫婦在懷孕生育二孩時實屬計劃外懷孕,本身不屬於生育范圍,應受到相應處罰(可參考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七條),至於罰多少,那得根據當地人均純收入來算。希望我的回復令你滿意。

❾ 江西贛州的計劃生育條例

注意第五十二條中的(二)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計劃外生育:
(一)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再生育的;
(二)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但未申請領取《再生一胎生育證》生育的;
(三)未達到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的間隔年限生育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懷孕生育或者非婚生育、重婚生育的。
為他人計劃外生育提供幫助而非法收養子女的,視為計劃外生育。
計劃外生育的,應當對其徵收社會撫養費。
第五十三條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再生育或者重婚生育的,除按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外,還應當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屬國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職工的,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其中女職工產假期間停發工資、獎金,不享受有關生育的福利待遇,孕期檢查、分娩、產褥期的醫葯費均自理;
(二)屬農民的,5年內不得享受集體福利。
第五十四條對出現計劃外生育的單位,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察機關視情節輕重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給予處分。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
(一)非法為他人摘取避孕節育環,或者採取其他方式妨礙避孕節育的;
(二)非法施行輸卵(精)管復通手術的;
(三)個體行醫人員及其他未取得合法資格的人員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四)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五)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對出現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六條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計劃生育證明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取消其計劃生育證明;出具證明的單位有過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不履行協助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部門或者單位,由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予以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個體業主擅自招用無婚育證明的成年流動人口的,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經依法鑒定因施行計劃生育手術造成身體傷害系施行手術單位過錯所致,受術者的治療費由施行手術的單位承擔,施行手術的單位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構成醫療事故的,按國家有關醫療事故處理的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
(一)虐待生育女孩的婦女、採取絕育措施的婦女或者不育婦女的;
(二)拒絕、阻礙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
(三)以毆打、侮辱、誹謗或者故意毀壞其財物等方式對計劃生育工作人員進行報復的。
第六十一條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按規定發放生育證和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或者出具假證明的;
(二)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資料的;
(三)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
(四)對舉報計劃生育工作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行為的人員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截留、貪污、侵佔、挪用、私分計劃生育經費、社會撫養費、生育證工本費或者罰款的;
(六)明知他人計劃外懷孕而不督促其採取補救措施的;
(七)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三條社會撫養費具體的徵收標准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遵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合同法劉凱湘 發布:2025-07-11 04:02:49 瀏覽:279
巡察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發布:2025-07-11 03:52:30 瀏覽:735
湯陰法院張 發布:2025-07-11 03:52:27 瀏覽:519
建設法治中國答案 發布:2025-07-11 03:41:46 瀏覽:502
錦州北街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7-11 03:28:39 瀏覽:118
沈丘法院尹 發布:2025-07-11 03:27:04 瀏覽:115
監督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行政主體 發布:2025-07-11 02:47:18 瀏覽:486
樊勝美媽媽吳法官 發布:2025-07-11 02:45:37 瀏覽:298
立法影響因素 發布:2025-07-11 02:40:42 瀏覽:574
銀行業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7-11 02:39:59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