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源保護條例
Ⅰ 合肥市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第一章 總 則
合肥市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致力於強化城市飲用水的保護,以防止水體污染,確保居民的飲水安全和身體健康。其立法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安徽省城鎮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和法規,同時結合合肥市的實際情況制定。
本條例的適用范圍限定在城市規劃區內的飲用水水源保護,涵蓋了飲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兩種類型。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及其引水渠道、河流作為重點保護對象,而巢湖則被列為戰略儲備飲用水水源,其保護遵循《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市政府在必要時,會根據城市發展需要確定新的水源保護地並依據本條例進行管理。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在保護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負責統一管理和監督城市飲用水水資源,進行規劃、調配和水質監控。其他相關部門如建設、國土資源、規劃等,也依據各自職責協同工作,共同維護飲用水水源安全。市政府將飲用水水源保護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規劃,並採取措施推動其實施。
縣(區)、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地方層面,需要依法加強管理,協助做好相關工作。條例強調每個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源不受污染的職責,有權對污染行為進行制止、檢舉和控告。同時,對在水源保護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市人民政府會給予表彰和獎勵,以鼓勵和激勵更多人參與到這項重要工作中來。
(1)安徽省水源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合肥市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的決議
Ⅱ 安徽省城鎮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第六章 法律責任
安徽省城鎮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第六章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條款:
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渣、城市生活垃圾:
- 環保部門可對違規單位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排放高、中放射性廢水:
- 違規者將面臨5萬元以下的罰款,體現了對放射性污染的嚴格管控。
擅自利用溶洞排放病原體污水或其他廢棄物:
- 企業事業單位若違規,將被處以2萬元以下的罰款,以防止水源污染。
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違規設立碼頭或堆放有毒有害物質:
- 違規者將被要求拆除並處以10萬元的罰款。
在一級保護區內進行水上訓練或養殖活動:
- 違規者將被責令停止活動,並可能面臨5000元以下的罰款。
在二級保護區內停靠機動船舶:
- 違規者將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處罰,最高罰款2000元,以維持水上交通秩序。
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擴建或改建項目違規排放污染物:
- 政府有權責令停業或關閉,超標排放者將面臨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治理的可能被強制關閉。
盜伐、濫伐水源涵養林及破壞植被:
- 違規者將受到林業部門的處罰,嚴重者將追究刑事責任。
環保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
- 將依法受到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