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供水條例滯納金取消

供水條例滯納金取消

發布時間: 2022-01-02 20:35:07

⑴ 自來水天價滯納金的法律依據

這都是「法制」社會下的催生物,目前國家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2004年,國家發改委、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於修訂〈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的通知》,把原國家計委、建設部《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第三十條中「接到水費通知單15日內仍不交納水費的,按應交納水費額每日加收5‰的滯納金」的規定刪去。2005年,建設部進一步規定,城市供水企業在具體執行中,可按《合同法》、《城市供水條例》的有關規定,通過與用戶協商,在供水合同中約定逾期付款的違約金標准;沒有約定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等等。但是自來水公司卻收取了千分之五每天的天價滯納金,為什麼這些問題的提案沒有得到批准或答復,我們不得而知,利益鏈條下的驅使使得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導致在自來水、水、氣等繳費大廳每天爭吵不休,這都是「壟斷」下的必生物,因此,打破水、電、氣等壟斷才是解決的根本,打破壟斷才能打破政府保護主義,只有競爭才能促進這些企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否則,只會使得社會矛盾越來越突出。

⑵ 自來水公司水費違約金是多少

自來水公司水費違約金:

1. 根據國家計委和建設部《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 第三十條用戶應當按照規定的計量標准和水價標准按月交納水費。接到水費通知單15日內仍不交納水費的,按應交納水費額每日加收5‰的滯納金。沒有正當理由或特殊原因連續兩個月不交水費的,供水企業可按照《城市供水條例》規定暫停供水。

2. 具體情況,可以咨詢當地的稅務局。

(2)供水條例滯納金取消擴展閱讀:

1.「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階梯水價」充分發揮市場、價格因素在水資源配置、水需求調節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價上調的空間,增強了企業和居民的節水意識,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階梯式計量水價將水價分為兩段或者多段,每一分段都有一個保持不變的單位水價,但是單位水價會隨著耗水量分段而增加。

2. 「階梯水價」的基本特點是用水越多,水價越貴。例如有的城市將居民的生活用水水價設定兩個水量的分界點,從而形成三種收費標准:用水15噸以內為人民幣0.6元∕噸,15—20噸為1.4元∕噸,20噸以上為2.1元∕噸。缺水城市可實行高額累進加價制。

3. 早在2002年4月1日,中國國務院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就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通知》要求全國各省轄市以上城市須在2003年底前實行階梯水價,其他城市則在2005年底之前實行階梯水價。

4. 2014年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出台「指導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為配合實施「階梯水價」制度,科技含量較高的「階梯水價水表」已經面市。

階梯水價

⑶ 供水、供電等公共服務部門收取滯納金是否合法

我覺得供水供電等公務,服務部門收取滯納金是合理的。

⑷ 現在自來水公司收取滯納金的行為到底算不算違法啊

【1】你不填信息,不知你是哪裡人。

【2】各地都有供水條例,以沈陽的為例。

【3】根據《沈陽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條例》第27條,

用戶應當按月繳納水費,城市供水企業應當按期查驗水表,收繳水費。

用戶逾期未繳水費的,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向欠費用戶發出繳費通知並送達到戶。

欠費用戶收到催繳水費通知後,應當於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繳納水費。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繳納的,應當向供水企業說明。

供水企業向欠費用戶發出繳費通知並送達到戶十五日後,

欠費用戶無正當理由仍未能繳納水費的,供水企業可以對欠費用戶停止供水,

並對欠費用戶按日加收應繳水費千分之三的滯納金。

【4】如果不按地方法律繳納水費滯納金的,

供水公司多計算了,用戶可以去當地的公共事業管理局投訴

⑸ 水電費遲交,應該付多少滯納金

根據供水條例規定,逾期不繳納水費的用戶,每天按所欠水費的千分之五繳納水費滯納金。

⑹ 不交水費多久會收到催繳通知通知之前會有滯納金嗎

用戶應按時繳納水費。未能按期繳納水費或因銀行存款不足造成扣款不成功的用戶,逾期要計收水費滯納金。

依據《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 (計價格【1998】1810號 第三十條:

用戶應當按照規定的計量標准和水價標准按月交納水費。接到水費通知單15日內仍不交納水費的,按應交納水費額每日加收5‰的滯納金。

沒有正當理由或特殊原因連續兩個月不交水費的,供水企業可按照《城市供水條例》規定暫停供水。

水費通知單的送達主要有三種方式:

1、對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抄表員會將水費通知單送至物業管理辦公室或小區門衛值班室;

2、對沒有物業管理但有門衛值班室的小區,抄表員會將水費通知單送至門衛值班室;

3、對長期無人管理的住宅小區,抄表員會將通知單張貼在較顯眼的位置,如單元樓梯口。

供水部門相關人士提醒市民,若用戶未能及時收到水費通知單,可在小區抄表結束後撥打供水熱線8112112咨詢。

也可攜帶以往繳費憑證前往水費繳費點繳納,水費發票上有用戶的檔案號,用戶可牢記檔案號前往水費繳費點報出檔案號,便可繳納水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城市供水條例

⑺ 自來水公司收天價滯納金

城市供水條例取消了滯納金,但增加了雙方簽訂供用水合同後的違約金,現在大多公司還是執行千分之五每日,可以看看你的供用水合同。
四川省供水條例四十三條節選:用戶應當依法按照《供用水合同》約定交納水費。逾期不繳納的,供水企業可以按照合同約定追究用戶的違約責任。
另外,不知道你是哪兒的,各省供水條例有細節上的差異。你可以上網查找當地最新供用水條例。(最好在查下本市城市用水管理辦法之類的)。
《合同法》第114條節選: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實際上你的水費(270元)欠繳對自來水公司正常經營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我們這慣例是違約金不得高於水費本金。你可以向水公司領導反映情況要求減免(減免違約金是有程序的,一般收費員無權),無果的話可以向水公司上級主管部門投訴,再無果可以向工商反應合同違法。

⑻ 水費滯納金的收取標准

水費滯納金各地的收取標准各不相同。
以沈陽、長沙和武漢為例,欠費用戶無正當理由仍未能繳納水費的,沈陽和長沙對欠費用戶按日加收應繳水費3‰的滯納金,而武漢按日加收所欠水費百分之一的滯納金。
水費是使用供水工程供應的水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向供水單位繳納的費用。需要徵收水費的種類如下:
1、居民生活用水;
2、機關、社會團體等事業單位用水;
3、工業用水;
4、商業、服務業、基建用水;
5、特種行業用水。
水費繳納方式如下:
1、到市區提供一戶通服務的銀行現金繳費或銀行代扣;
2、到水務產業公司各營業廳現金繳費或刷卡繳費,還可進行預存水費方式繳費;
3、到各郵政營業廳、郵政便民服務站和村郵站進行繳費;
4、登錄支付寶網站進入「我的應用」中的「水電煤繳費」,點擊「繳水費」按鈕進行繳費。
《沈陽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用戶應當按月繳納水費,供水企業應當按月逐戶查驗水表,收繳水費。
用戶逾期未繳水費的,供水企業應當向欠費用戶發出繳費通知並送達到戶。欠費用戶收到催繳水費通知後,應當於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繳納水費。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繳納的,應當向供水企業說明。供水企業向欠費用戶發出繳費通知並送達到戶15日後,欠費用戶無正當理由仍未能繳納水費的,供水企業可以對欠費用戶停止供水,並對欠費用戶按日加收應繳水費3‰的滯納金。
非居民用戶用水實行分類計費,按照實際用水性質和用水量繳納水費。用水性質沒有分類計量的,按其中用水類別最高價計收水費。
《武漢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負責賠償;
(二)違反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責令限期補交水費,逾期不補交的,按日加收所欠水費百分之一的滯納金;
(四)違反第二十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拆除,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違反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拆除,並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六)違反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拆除,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七)違反第二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責令改正,並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長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條例》第三十條 用戶應當按照規定的計量標准和水價標准按時繳納水費。逾期未繳納的,按日加收應繳水費千分之三的滯納金。情節嚴重的,經市、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供水。

熱點內容
人民法治各省記者站 發布:2025-07-10 11:19:33 瀏覽:709
勞動法三倍工資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1:13:04 瀏覽:127
法治進行時今天直播 發布:2025-07-10 11:07:50 瀏覽:866
日料員工規章制度6 發布:2025-07-10 10:57:53 瀏覽:107
民事案件作偽證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10:47:07 瀏覽:24
2016年婦女職工勞動法 發布:2025-07-10 10:24:51 瀏覽:457
活刑刑法 發布:2025-07-10 10:19:29 瀏覽:212
學校20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0 10:17:42 瀏覽:528
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違反 發布:2025-07-10 10:13:22 瀏覽:405
食品安全法律知識問答答案 發布:2025-07-10 10:06:20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