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

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

發布時間: 2022-01-05 00:20:02

1. 表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成語

循規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解釋】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回定方圓的標答准工具,借指行為的准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准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處】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有時用來指人的行為;或處事原則;有時指藝術創作中死守清規戒律;不敢有創新和突破。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矩;不能讀作「jù」。

【辨形】矩;不能寫作「距」。

【近義詞】安分守己、規行矩步

【反義詞】胡作非為、隨心所欲

【辨析】~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規矩老實」的意思。不同在於:「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亂來;~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規;缺少大膽和創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例句】
(1)他很老實;一向~;沒有亂說亂動的行跡。
(2)一般地說;~;照章辦事;總會風險小些。

2. 假如你被聘用後,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但在一次工作中,有群眾卻認為你辦事太死板,不

回答 共 1 條
做好來自己本分的是事,也要熱自心幫助同事,漸漸的你就會被群眾所接受,還有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

這位高人回答了等於沒回答

我只想跟你說,如果同事有好的建議一定要聽,但請不要為了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

3. 「嚴肅對待」一件事情,意思就是嚴格遵守規則,規章制度來對待一件事情嗎

是一種心態和方法。心態上是認真嚴肅,不草率。方法上是按規章辦事。

4. 如何從嚴執行工作制度,規范工作紀律

1、要養成學習研究的習慣,融會貫通掌握制度規定。

組織工作業務范圍廣,政策性強,涵蓋基層組織建設、發展黨員、幹部監督管理、幹部培養選拔、公務員管理、檔案管理等方方面面。近年來,中央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幹部選拔任用、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幹部檔案管理、幹部問責等方面的制度,全面加強幹部從嚴管理。這些制度規定需要組工幹部熟悉掌握。

2、要養成嚴謹細致的習慣,求真務實落實制度規定。

嚴謹細致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工作作風。嚴謹細致就是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執行政策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要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執行幹部培養選拔、公務員管理、發展黨員等制度規定時,要堅持原則立場,嚴格標准要求,決不能放寬條件、降低標准。

3、要養成勤勉敬業的習慣,以人為本執行制度規定。

不折不扣地執行制度規定是組織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組工幹部必須堅守的基本原則。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在保證制度規定嚴肅性、權威性的基礎上,以人為本、創新方式,讓高冷、刻板的制度規定散發出人性的光輝。

(4)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擴展閱讀:

工作紀律是黨組織和黨員在黨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則,是黨組織和黨員依規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

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

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浪費國家資財等違反法律涉嫌犯罪行為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刑法規定的行為,雖不構成犯罪但須追究黨紀責任的,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應當視具體情節給予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

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的,原則上先作出黨紀處分決定,並按照規定給予政務處分後,再移送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

5. 公職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就可以完全避免工作中的問題,確保萬無一失么

摘要 首先,應該肯定機關辦事認真,積極的態度,充分說明了其踏實肯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其次,在堅持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還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機動靈活的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最後,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們應該認識到在自己的工作中堅持原則與創新性原則的重要性,積極踐行。以期達到符合一名合格公職人員的標准和要求。

6. 按規章制度執行,為什麼被說不懂圓滑,我錯了嗎

中國的憲法的地位是不能動搖的,所有要有地方法規和規章制度,就是為了管理和適合當地的情況。中國有56個名族所有適當的也增加了自治區。不是圓不圓滑,是具不具備條件的問題,或者是不是特殊情況,如果真的是做錯了就應該執行規章制度。如果特殊情況,應該特事特辦。謝謝你守護規章制度。

7. 如何看待按規章制度辦事和按領導意圖辦事

按制度辦事,首先當然要確保制度的正確與可行。如果制度本身是不科學的,不合理的,按制度辦事的結果可能是南轅北轍。因此,通過合法、合理的程序,擬訂出科學的制度是按制度辦事的前提條件。
按制度辦事,關鍵是要建立制度高於一切的文化理念。這一點在中國社會尤其顯得重要。中國人最不喜歡按制度辦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制度到了國人的身上,他都可以找到制度的缺限――好象天生就拿著放大鏡隨時在尋找別人的缺點,他都可以找到不按制度辦事的理由與借口。因此,對於中國人而言,執行制度之前,先要推崇制度的威嚴與神聖,提高人們的制度意識。
「制度大於老闆」,這是我們公司的文化,明文寫在制度手冊里。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制度管理體系,維護制度的尊嚴,以確保各項制度的實施與落實。
按制度辦事,要加強執行力,加強思想教育。我們往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執行力。怎樣才有執行力?外面很多書,很多培訓課程都講得頭頭是道。我個人認為,執行力是由心而生的力量,而這力量之源就是我們內心的那種道德素養。我們有各個方面的管理制度,但還是有很多員工包括管理人員都是打了卡然後去吃早餐;晚上打了加班卡之後回去睡覺;借著工作的名義辦理私人的事情;頂著公司的制度做一些違紀違章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深刻的原因是這種人品德素質不高,從而導致執行力差。制度或許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對於不想做事,又想拿錢的那部分無德的人來說,制度永遠是不完善的。所以,我覺得除了制度的完善,工作的監督,還必須加強思想的教育和品德的培養。
按制度辦事,要注意避免挫傷創新與激情。相對來說,制度是一種規范性的東西,是條條匡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準搞特殊化。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限制人的激情與思想,從而不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按制度辦事,一定要注意因制度而讓團隊變成死水一潭,讓人變成機器一個,讓思想和熱情變得麻木不仁。這就要求在不改變制度基本原則的條件下,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不要教條化。
按制度辦事,還要輔以文化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和影響力是有限的。再大型再規范的企業也不可能為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再說,制度是一種硬性的管理,是管理底線的,其本質是通過外在的強制力來達到規范化的目的。因此,企業在實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時,需要有一種更柔性和人性的方式來推動制度的嚴格,來從內心深處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這種讓員工自動自發、心甘情願地做好每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企業文化,具體來說,就是文化培養下的良好品德和習慣。文化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境界,它能彌補任何制度的不足。
當按制度辦事成為一種習慣;
當按制度辦事成為一種文化,「制度」可能也就不復存在。

8. 如何抓好制度建設,做到按規矩辦事

一、充分認識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制度執行力的重要意義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關繫到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和經濟安全,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經濟基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加強企業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是構建懲防體系的基礎工程,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本質要求,是促進企業有序、健康、持續發展的保證。
二、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制度執行力的幾個突出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高,執行難以到位。一方而是一些領導幹部對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廉政與業務工作結合不好,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抓反腐倡廉工作只停留在開會、講話、發文件上,存在重業務建設,輕黨風廉政建設現象。另一方而是在廉潔教育制度和方式上針對性、說服力、感染力還不強,還不能讓廣大幹部職工達到教育的效果,少數人員理想信念動搖,白我控制不嚴,個人的私慾、貪婪和僥幸心理膨脹。其二是少數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敷衍塞責,加上法制觀念淡薄,在辦事中注重「人情」「關系」,將法律法規和企業制度、程序拋與腦後,導致了腐敗現象的產生。
二是制度不完善,執行難以到位。一方而是制度針對性不強,管理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針對性越好,能夠規避「問題」的管理制度,才是好制度。另一方而是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強,一些制度存在內容空洞、要求籠統、難於操作的問題,看似健全,實質無從執行,只能成為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落實不到行動上、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達不到實用、可用、管用的要求。其二是結合度不夠,在制定反腐倡廉各項制度規定時,沒有與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相配合與銜接,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易發生腐敗問題的關鍵環節以及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還存在避重就輕的現象。
三是監督制約機製作用沒發揮,執行難以到位。一方而是上級監督「太遠」,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及時全而地了解和掌握下級單位的情況和問題,難以實施有效監督。另一方而是本單位監督「太軟」,習慣於運用年度考核、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述職評議等時機對領導幹部進行監督,疏於對他們進行及時、經常性監督,往往無法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部分人員還投鼠忌器,怕影響自身利益,前途、崗位,監督還不敢到位。其二是時機相對滯後,普遍存在重事後查處,輕事前、事中監督的傾向,同時在查處過程中也存在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責任追究不到位的現象。
四是幹部交流制度沒有較好推進,執行難以到位,一些關鍵崗位輪崗交流相對較少,有些人在一個地方、同一個部門和崗位上一蹲就是十幾年,工作時間長了,在眾多的老同事、老熟人而前,被復雜的人情關系所羈絆,辦事打不開情而,極易將工作關系當成人情關系,形成工作圈、社交圈,為腐敗滋生提供便利和條件。
三、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制度執行力的思考
(一)加強組織領導,增強貫徹執行制度的推動力
一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執行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約束的重點是權力運行,而掌握和行使權力的主要是領導幹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幹部要樹立制度而前人人平等、制度而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自覺帶頭學習制度、自覺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要把執行制度看作一而自律「鏡子」,隨時照一照自己的言行;把維護制度當作是一把監督「尺子」,經常量一量自己的差距,成為嚴格按制度辦事的表率,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切實做到行動先於一般幹部,標准高於一般幹部,要求嚴於一般幹部,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不把自己凌駕於制度之上,不把權力行使置於制度之外,才能增強制度執行的氛圍,有效推動制度的執行。
二是實行關鍵崗位輪崗制度。建立完善對關鍵崗位和關鍵環節的主要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實行定期、分批輪崗交流制度,其中也包括紀檢監察幹部的輪崗交流,輪崗交流和競爭上崗相結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群眾認可的原則,對工作中因效能、廉潔等問題造成不良影響的,原則上不能到重要關鍵崗位任職,以防止腐敗的苗頭滋生。通過經常性的輪崗交流,既能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培養工作多而手,又能有效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對進一步推動制度執行力也會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二)加強調查研究,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
反腐倡廉制度本身首先要有可執行的生命力。沒有生命力基礎的制度,是沒有執行力的。只有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並符合企業運作實際且具可操作性的反腐倡廉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從而為執行力的實現提供基礎。要在制度的內容、主體、程序、監督等有實質性要求,使執行人,監督人易於把握和操作。也就是說,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像車間的流水線一樣嚴密,一環扣一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具有可操作性。做到實用,內涵明確而清晰、文字表達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易記易行、程序不繁瑣,沒有華而不實的形式和空泛的內容;管用,在實際操作中管得住人、管得住事、管得住權,既是監督管理的依據,又是黨員幹部、職工遵守的規矩;可用,就是可操作,可執行,可責任(追究)到人。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有質、有形,扎實可靠,便於操作執行。
(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制度執行內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作出什麼樣的行動。如果廣大黨員、職工頭腦中沒有制度意識,對制度沒有認同力,制度執行就會大打折扣。要增強制度執行內力,就要強化宣傳教育,形成教育大格局,使黨員幹部、職工不僅認同而且知慎懂思曉俱。要認真做到常態化、分層次、分類別,有針對性地開展制度宣傳教育,結合身邊的事例教訓,結合個人切身利益,讓宣傳教育有影響力,有吸引力、有震撼力、有感染力。要讓大家在宣傳教育過程中做到制度人人知曉,人人敬畏,視反腐倡廉制度為懸在頭頂的「二尺利劍」,才能保持清醒頭腦,做到行所當行,止所當止。
(四)加強監督和責任追究,增強制度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離不開監督檢查。缺乏監督檢查的制度,是不帶「電」的高壓線,談不上執行力。監督是保證制度執行力的關鍵所在,必須切實把監督檢查融入到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對重點部門、關鍵崗位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監控,真正做到權利運行到哪裡,監督就落實到哪裡。要加強組織監督檢查,並注重把監督檢查的重點應放在權力較集中的部門、崗位、重點環節,隨時掌握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充分運用好審計、效能監察、考核等手段,可以及時發現制度自身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和違反制度的行為,並及時進行糾正、制止、公示,達到警示當事人,教育其他人的目的,有效堵塞可能發生腐敗問題的漏洞。要善於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積極創造群眾監督條件,拓寬監督渠道,通過實行廠務公開、建立網上舉報平台、群眾意見箱,開通監督電話等舉措,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監督。
「舞弊者得利,則接踵者繼;舞弊者受罰,則接踵者絕」,加大對制度執行不力情況的責任追究,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是提升制度執行力的重要保證。違反制度的行為,是對制度權威的公然蔑視和挑戰,是對制度最大的傷害,因而絕不能輕易放過。對違者姑息遷就、照顧「而子」,亂開「口子」,或者以「治病救人」為幌子,只能是讓制度摻水,降低人們對制度的信任度和崇尚感,削弱制度的執行力。因此,而對腐敗分子和違紀違法行為,我們要敢於「亮劍」、弘揚正氣,充分發揮制度的震懾力,使制度真正成為不可觸犯的「高壓線」,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9. 表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成語有哪些

循規蹈矩、規行矩步、按圖索驥、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抱令守律、因循沿襲、墨守陳規、規行矩止、規規矩矩

10. 對於:公司需要所有員工都遵守規章制度與作業流程,嚴格按章辦事及下屬應服從上級安排,一切行動聽指揮,你

這還用說嗎?任何一個公司要想發展好,都必須如此。當然,追求卓越的企業,還要建立、培育能夠充分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的企業文化。要讓員工對企業有歸屬感,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要為員工提供對企業管理建言獻策的平台和機制。等等。

熱點內容
我國的合同法不適用於以下 發布:2025-07-09 02:45:08 瀏覽:552
會計部門規章在效率 發布:2025-07-09 02:40:07 瀏覽:957
兩個條例六個准則 發布:2025-07-09 02:39:13 瀏覽:827
為什麼勞動法不更新 發布:2025-07-09 02:37:41 瀏覽:563
法律服務所實習 發布:2025-07-09 02:29:01 瀏覽:597
德治法治國家 發布:2025-07-09 02:21:43 瀏覽:727
民法總論期末試題 發布:2025-07-09 02:18:35 瀏覽:61
勞動法中對工服收費的 發布:2025-07-09 02:09:22 瀏覽:387
金灣區律師 發布:2025-07-09 02:07:08 瀏覽:577
教育部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9 01:56:06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