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法規定的人大代表
Ⅰ 人大代表選舉法
依據:2003年10月出版的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縣鄉人大代表選舉流程》一書。主編陳斯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伯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副局長。說明,本文重點選摘了推薦人大代表候選人部分。
人大代表選舉流程摘要
一、縣(包括城市中的區,以下同)人大代表每屆任期五年。
二、代表名額:縣級基數為120名,每5000人可增加1名。
三、代表名額分配:一次足額分配到各選區。
四、選區劃分的依據:以公安部門戶籍登記的人口數或單位登記的人口數為依據。農村選區:一個村或幾個村為選區,城市選區:一個社區居委會或幾個社區居委會為一個選區。每一選區按1—3名代表劃分。
五、年滿18歲以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六、政府應在選舉日前21—25天完成選民登記。
七、選民一般在戶口所在地選區登記,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單位所在選區登記,也可在居住地登記選舉。
八、在選舉日20日前,在醒目的公共場所公布選民名單,名單要保留20天。
九、在選舉日5天前把選民證頒發到選民手中,或用身份證領取選民證。
十、人大代表候選人產生:
1、各政黨人民團體可聯合或單獨提名代表侯選人;
2、選區選民10人以上也可提名代表候選人。
A.聯名提名候選人不受選民小組限制,可在本選區內徵集聯名,但不得到本選區以外徵集聯名;
B.選民聯名提名候選人必須是本選區或本縣區選民。每個選民提聯名提出的代表候選人名額不得超過本選區的應選代表名額;
C.地方選舉領導小組可以廣泛發動,放手提名,盡量讓選民將具有先進性、代表性的人士提名出來,政黨、團體提名作為選民提名的補充。
D.選區選舉領導小組可以召集選民小組長進行布置動員,講清選民聯名提名候選人的意義、方法、程序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項;
E.在選民小組會議上發動選民聯名提名候選人,將《代表候選人推薦表》發給選民,由選民自行商量,聯名推薦,填表並簽名,然後收集。
F.選民在聯合提名前,要做到幾個明白,即明白自己所在地的選區、明白本選區應選的代表人數、明白代表的素質和結構要求、明白提名的方法和時間。
3、選民可以自薦當候選人。自薦候選人必須徵得10名以上選民聯名提名,才能成為初步代表候選人。再經過醞釀、協商或預選,為較多數的選民所同意,才可以成為正式代表候選人。
4、選民聯名提名候選人應注意的問題。
A.主要看參加聯名的人是否具有選舉權利,是否是本選區選民,候選人是不是本行政區域選民;
B.選民聯名提名候選人都要以書面形式提出,認真填寫《代表候選人推薦表》,寫明所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及推薦理由,並由本人簽名或蓋章。要將《代表候選人推薦表》按規定的時間交選區選舉領導小組,由小組匯總報選舉委員會。
C.選舉委員會公布初步代表候選人名單後,候選人提名工作即終止,任何人不得更換代表候選人,不得擅自刪減代表候選人名單。
D.要使所有代表候選人具有均等機會,不得以任何借口指定具體代表候選人。不得對選民所提名候選人進行種種限制,不得搞攤派提名或者指派提名,不得搞陪選。
5、選舉委員會公布初步代表候選人名單。
A.在選舉日的15日前公布名單,並分別在各選區專用公告欄張貼。
B.無論以哪種方式提名的代表候選人,凡符合選舉法規定的,都應當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
C.任何組織和個人,包括選舉機構,對依法產生的代表候選人都不得隱瞞、調換或增減。
D.公布代表候選人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黨派關系、工作單位、職務職稱以及推薦者等基本情況,有條件的還可以將其業績一並公布。這個名單還要印發到各選民小組。
6、正式代表候選人的醞釀和確定
A.小組長要向選民介紹本選區提名代表候選人情況,組織各選民小組進行醞釀、討論,(建議)用票決制選舉產生。根據本小組選民贊成的應選代表候選人票數多少順序,按應選代表名額提出本小組贊成的候選人名單報選舉委員會。
B.選舉領導機構可召集由選民小組長、有關方面負責人、和選民代表開會,對各小組上報名單進行民主協商,(建議)用票決制確定新一輪初步代表候選人名單。
D.將協商選舉產生的名單下發到選民小組徵求選民意見。可進行反復醞釀討論,直到按本選區多數選民意見,確定符合本選區應選代表數及差額要求的正式代表候選人。
E.代表候選人的產生無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把持包辦,不能採取由領導指派或者上級硬性下達代表構成比例的做法,更不能由政黨、團體或者少數人不經過選民充分民主協商就擅自決定,不應岐視任何一個渠道提出的代表候選人。
7、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的名單。
A.統計各小組選民的意見,可以採取「徵求意見票」的辦法,進行量化掌握,提高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的透明度。在此期間,如果未被提名的代表候選人得票多於被提名的代表候選人,應以得票多者為准。
B.要按照正式代表候選人多於應選代表三分之一至一倍的差額比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C.不能把政黨、人民團體推薦的候選人視為當然的正式代表候選人不交選民討論。
D.不能把明顯不夠代表條件的所謂「差額對象」列為代表候選人用來當「陪襯」。
E.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指定正式代表候選人。
8、必要時可以對初步代表候選人進行預選
A.如果經過反復討論協商,選民意見仍無法集中,選舉委員會可以通過預選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採用秘密投票的方式,根據差額比例要求,以得票較多的為正式代表候選人。
B.預選時間,應安排在選舉日前15至6日內。
C.參加預選人員應是選區全體選民,也可採用選民代表預選。
D.以選民代表預選的,每5名或10名選民可選一位代表。
E.召開預選大會前,應安排每位代表候選人作簡短陳述,向參加者介紹自己的情況,但不得超時。
F.預選一律採用秘密劃票,不得採用舉手錶決方式。預選選票統一印製,所有投票管理與正式選舉相同。
G.全體選民參加預選的,選區全體選民的三分之一參加投票,預選有效,不足三分之一參加投票預選無效。選民代表預選的,參加預選人員應到80%以上,否則無效,應另外選舉。
H.預選投票結束後,公開計票並當場公布計票結果。
I.以得票高者為正式代表候選人。
9、在選舉日5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A.名單以姓名筆畫為序,經過預選的按得票多少為序。
B.公布正式候選人其他基本情況。
C.一般來說,選一名代表,應有兩位正式代表候選人。
10、對代表候選人的介紹和宣傳
A.推薦者應向選舉委員會和選民介紹初步代表候選人情況。
B.可以在正式選舉前5天介紹正式代表候選人,在介紹范圍、形式、內容上應更為深入和詳細。本應平等、客觀、公開的原則,主要採取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會的方式。
C.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介紹代表候選人情況。可以通過開會、廣播、電視或書面方式介紹,可把候選人的有關情況印刷成書面材料,向選民散發或者在公共活動場所張貼,要特別安排好代表候選人在公開場所演講的介紹。
11.代表候選人應當向選民主動自我介紹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代表候選人自我介紹或自我推銷是主動參選行為,選舉委員會必須大力支持,並給予認真安排。
A.安排代表候選人在有關會議上發表供職演說並回答選民提問。代表候選人也可以自行安排供職演說會,但事先須報選區領導小組備案。
B.代表候選人可在選區張貼分發自我介紹,但事先須報選區領導小組備案。
C.代表候選人可以在選區通過其他媒體(如閉路電視、互聯網)介紹自己,但事先須報選區委員會和有關部門批准。
D.代表候選人可以走村串戶、拜訪選民、發放材料等介紹自己。
E.代表候選人演說宣傳一般包括三方面內容,自我介紹、本人願望、當選承諾。
F.候選人的自我介紹費用由候選人自行負責。
G.選舉日當天停止對代表候選人的介紹自我宣傳和拉票活動。
Ⅱ 選舉法規定人大代表選舉投票站如何設置
摘要 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在直接選舉中,有三種投票方式,即設立投票站、召開選舉大會和設立流動票箱。選舉委員會應當根據各選區選民分布狀況,按照方便選民投票的原則來確定具體投票方式。投票選舉在直接選舉時,由選舉委員會主持;在間接選舉時,由各該級人大主席團主持。各級人大代表選舉,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人對於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任何選民,也可以棄權。選民可以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委託投票。
Ⅲ 《選舉法》是怎麼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在各地方的人數
各總部、大軍區級單位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應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由人民解放軍選舉委員會分配。各地駐軍應選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代表的名額,由駐地各該級人大常委會決定
Ⅳ 關於全國人大代表可以選舉哪些人
全國人大代表候選人是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第二十九條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按選區或者選舉單位提名產生。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聯合或者單獨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每一選民或者代表參加聯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均不得超過本選區或者選舉單位應選代表的名額。
(4)選舉法規定的人大代表擴展閱讀:
根據憲法和法律,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選舉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選舉,即由選民直接選舉人大代表。根據選舉法規定,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區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另一種是間接選舉,即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根據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設區的市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我國各級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則都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Ⅳ 人大代表是依據什麼選舉的呢
人大代表的選舉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進行。
你似乎是問在什麼范圍內選舉。具體來說,選舉的時候會劃分成多個選區。
基本上是在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街道里參加選舉,另外還會根據事業單位、生產單位、工作單位劃分。比如說老師和學生就是在學校里參加選舉的,退休的人就在自己住的街道統一參加選舉。
在不同的領域、性別、民族上,都是有具體比例配額的
Ⅵ 根據憲法規定,省,直轄市的人大代表由誰選舉
下一級人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七條: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6)選舉法規定的人大代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通過和發布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的計劃。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的執行情況的報告;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Ⅶ 我國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不超過多少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四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第十五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解放軍選舉產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三千人。
Ⅷ 我國《選舉法》規定的主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工作的組織機構有哪些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工作的組織機構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設立選舉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選舉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受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工作。
選舉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1、劃分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區,分配各選區應選代表的名額;
2、進行選民登記,審查選民資格,公布選民名單;受理對於選民名單不同意見的申訴,並作出決定;
3、確定選舉日期;
4、了解核實並組織介紹代表候選人的情況;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5、主持投票選舉;
6、確定選舉結果是否有效,公布當選代表名單;
7、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選舉信息
Ⅸ 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通過間接選舉方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全國人大代表由軍人選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由香港、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選出,台灣省的全國人大代表由在祖國大陸的台灣省籍同胞協商選舉會議選出。
全國人大代表的人數不超過3000人。省級人大代表的人數不超過1000人,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代表人數不超過650人。
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代表人數不按人口數分配,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決定。同時,法律還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作出規定,人口特別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代表1人。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代表10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實行差額選舉。候選人人數要多於代表人數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候選人獲得全體代表過半數的選票才當選。
(9)選舉法規定的人大代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八)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九)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十)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二)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三)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四)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五)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六)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Ⅹ 人大代表選舉方法
理論上,按法律規定,各級人大代表都是依照法律規定,民主選舉產生的。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普遍的。凡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人大代表產生方式有兩種: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過間接選舉方式,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換屆選舉的時候應該會由所在單位組織選舉投票來選舉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