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測繪管理法律法規詳解

測繪管理法律法規詳解

發布時間: 2022-01-12 04:11:12

⑴ 《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論文

《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測繪案例分析》三個科目。包含了測繪的所有項目和內容。

⑵ 測繪質量的法律法規

《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是2013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全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趨勢研究小組。
作者
全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趨勢研究小組 編
ISBN
9787561846513
頁數
160
定價
30.00元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內容介紹
《中大網校·大展宏圖系列輔導叢書·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應試指導: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2013)》嚴格依據考試大綱編寫,涵蓋大綱要求的考點,重點、難點在《中大網校·大展宏圖系列輔導叢書·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應試指導: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2013)》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作者精心挑選並編寫了大量的模擬試題,這些試題以歷年真題為模板,在出題角度和深度方面模擬真題,並解析詳盡,有利於考生掌握答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⑶ 測繪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採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基礎知識測量工作中,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用坐標和高程來表示(確定)的。表示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標有地理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小范圍內也可用極坐標;高程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也稱海拔。

目前,我國以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1985年決定採用新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我國的高程起算面,稱為「1985年黃海高程系」。之前,我國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距離、水平角及高程是確定地面點相對位置的三個基本幾何要素,則距離測(丈)量、水平角測量及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本著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則,現重點學習距離丈量、普通水準測量(高程、視距、斷面測量)。

測繪的種類

1、大地測量。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2、普通測量。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3、攝影測量。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感測器採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並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

按距離分可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影測量、地面影測量、近景影測量和顯微影測量:按技術處理方法不同可以分為:模擬法影測量、解析法影測量和數字影測量。

4、工程測量。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在工程運營階段對工程進行形變觀測和沉降監測以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按研究的對象可以分為:建築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礦山工程測量、鐵路工程測量、公路工程測量、輸電線路與輸油管道測量、橋梁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軍事工程測量等。

5、海洋測繪。以海洋水體和海底為對象,研究海洋地位、測定海洋大地水準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以及海洋磁力、海洋環境等自然和社會信心的地理分布及其編制各種海圖的理論餓技術的學科。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⑷ 我國測繪管理中有哪些基本的法律制度

你好:基本的范疇很廣,和你具體工作的性質和單位有關,給你個粗略的答案,供你參考,具體看看單位有啥業務,再行確定。首先,有測繪法,測繪標志法,檔案管理法和涉密管理辦法等。第二,就是具體的工作規范和法律,比如,你從事工程測量業務管理,要使用工程測量規范,衛星定位規范,水準測量規范,無人機遙感和地信規范等等。最後,要關注下成果檢查和驗收,儀器質量傳遞等條文和規范規程和標准等等。

⑸ 關於法律的知識

一、內容提要:
1、法的概述
2、民法
二、考試目的和考試要求: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法律基礎知識,以及民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基本要求:
1.了解法的概念、淵源和分類;
2.熟悉民法的概念;
3.熟悉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4.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5.熟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6.掌握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7.掌握自然人、法人和合夥;
8。掌握民事法律行為;
9.掌握代理的概念、分類、代理關系關系和代理權、代理行為;
10.熟悉訴訟時效;
11.了解民事責任;
三、內容輔導:
1、本章涉及有關的法律包括:1)《立法法》;2)《民法通則》;3)《物權法》。
2、本章的重點和易考點包括:
第一、有關法的基礎知識我們應熟悉。主要熟悉法的概念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等中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構成框架及其內涵、制定主體、規范范圍、相互關系等。
第二、有關民法的內容。一是要掌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二是民事權利的分類,要掌握掌握兩種分類方法及具體分類內涵及特點,即「根據權利標的的不同性質,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 如2005年房地產估價師試題中,出了一道有關此內容的單選題:根據權利的作用,以下民事權利中屬於形成權的是( D )。
A.物權
B.知識產權
C.人身權
D.撤銷權
做此題,我們必須熟悉民事權利分類中,形成權的具體范圍。在教材上也是舉小例子出現的,可能我們會忽視,也就是「形成權是指權利主體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如撤銷權、解除權、追認權、選擇權等」。
三是要分清自然人分類。也就是:根據自然人不同的認知能力,將自然人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3種。我們關鍵要搞清這三類自然人的范圍:①從年齡上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8周歲以上的公民以及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從能否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來分,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記住一個是「不能完全辨認」,一個是「不能辨認」。四是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條件和宣告部門要掌握。要分清「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可以宣告失蹤;「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可以宣告死亡。宣告部門都是人民法院

第一節 法 的 概 述
一、法的概念(了解)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例題:根據法的概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
C、法不體現國家意志
D、法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
答案:C
解析: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體現國家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稱。
二、法的淵源(了解)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行政規章、特別行政區法和國際條約等。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按照特別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二)法律
這里指狹義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一種法。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一是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二是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例題: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依法制定,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法的統稱。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
C.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D.國務院各部委
答案:A
解析: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因此A項是正確的。
(三)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依法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四)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
例題:下列關於地方性法規,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B、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C、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相抵觸,但行政法規除外
D、地方性法規效力不得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E、地方性法規是一種規范性文件
答案:BC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五)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事關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分為部門規章和政府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如《房產測繪管理辦法》(建設部、國家測繪局令第83號)為建設部、國家測繪局聯合制定的部門規章。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按法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亦稱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特別行政區的法和中國同外國締結或中國加入並生效的國際條約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之一。
中國現行法的淵源知識匯總表
法的淵源 制定主體 地位及法律效力 備注
憲法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而高於其他法。
行政法規
國務院依法制定 效力低於憲法、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 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
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 其地位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不得與它們相抵觸。
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 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在法律適用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例題1.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的效力關系為( )。(2004年試題)
A、部門規章高於地方政府規章
B、部門規章低於地方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具有同等效力
D.兩者不可比
答案:C
解析: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例題2:下列關於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2004年試題)
A、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一般不溯及既往
B.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C.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一般規定
D.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答案:C
解析:同一機關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例題3: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是( )。(2007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試題)

A.地方性法規
B.政府規章
C.部門規章
D.自治條例

答案:B

解析: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作為地方司法依據之一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政府規章是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法文件,也稱為地方政府規章。
三、法的分類 (了解)
法有許多分類的方法。
按法所規定的內容不同,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一般是指以規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或職權、職責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法,如《城鄉規劃法》、《建築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程序法通常指以保證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實現或保證主體的職權和職責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續為主要內容的法,如《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
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從空間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地區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的法為一般法。從時間效力看,適用於非常時期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平常時期的法為一般法。從對人的效力看,適用於特定公民的法為特殊法,適用於全國公民的法為一般法。特殊法與一般法的關系為,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例題:按照法的效力范圍,法分為( )。
A、實體法
B、程序法
C、特殊法
D、一般法
E、國內
答案:C D
解析:按照法的效力范圍,分為特殊法和一般法。

⑹ 如何理解測繪法律法規及各種規范

是各種規范的抄組合,內容涉及招投標、保密、各部門和人員的義務和權利、各個不同的測繪產品或者工程的質量要求、標準的文檔格式是什麼、各種測繪產品的規格的詳細說明、如何保護測繪相關的標志、如何匯交相應的測繪成果、測繪儀器和軟體等工具的使用要求……

⑺ 目前我國在測繪管理方面分別有哪些法律法規

網路文庫有詳細答案回。答

http://wenku..com/link?url=-zKCdn0tf0g-WKR-JuAs6X0FB_UgO6zC8iM37g3tz6PIQeAbV_y

⑻ 什麼是測繪法規

測繪法規是指關於涉及測繪方面的法規,如《地圖審核管理規定》、《測繪科學技術管理規定》、《房產測繪管理辦法》等。

⑼ 測繪工程管理與法規心得

背,然後抄,然後再背,然後靠忽悠了。這東西及格沒問題,綜合和應用真心惡心

⑽ 我國目前的測繪法律法規體系自上而下包括幾個層次分別起什麼作用

我國目前的測繪法律法規體系自上而下包括的層次與其他行業是一樣的,包括: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分別起到保證本行業有法可依,工作有序開展的作用。

熱點內容
司法規定 發布:2025-07-05 06:22:05 瀏覽:212
河南律師咨詢 發布:2025-07-05 06:22:05 瀏覽:357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形式 發布:2025-07-05 06:17:04 瀏覽:726
加油沒付錢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06:16:33 瀏覽:205
雲南凌雲律師 發布:2025-07-05 06:15:09 瀏覽:198
涉外婚姻法全文 發布:2025-07-05 06:13:41 瀏覽:313
移交法院上屬 發布:2025-07-05 06:13:41 瀏覽:627
香港公司蓋章公證法規 發布:2025-07-05 06:08:01 瀏覽:626
新疆法制網民法典 發布:2025-07-05 06:07:59 瀏覽:490
專利代理人與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05 05:57:20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