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政策法規
Ⅰ 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目的及意義
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目的及意義:
目的:倡導追求文明、崇尚科學的良好風氣。
意義:向群眾進行反邪教知識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充分認識到宗教與邪教的區別以及邪教的危害性、非法性和反動性。
通過開展本次反邪教宣傳活動,切實提高了群眾防範邪教的知曉率與參與度,掀起了反對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學、傳播文明的熱潮,使大家掌握了辨識邪教的基本知識與方法,達到了「入耳、入腦、入心」的目的,築牢了群眾的防線,為建設平安和諧烏蘭奠定了基礎。
向婦女群眾講解了國家針對反邪教的相關法規政策,闡述了邪教的危害以及遠離邪教的必要性,揭露批判邪教組織的本質和危害,幫助廣大婦女群眾增強辨別邪教的能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抵制各種歪理邪說的健康氛圍。
通過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家長進一步認識了邪教的本質特徵和危害性,在校園營造了防範邪教的濃厚氛圍,提高了師生防範抵禦邪教能力,厚積反邪教土壤,維護了校園和社會和諧穩定。
Ⅱ 中國法律規定的邪教有哪幾種
我國刑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蒙騙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姦淫婦女、詐騙財物的,分別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處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進行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條中的「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製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第二條
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聚眾圍攻、沖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擾亂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和科研秩序的;
(二)非法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煽動、欺騙、組織其成員或者其他人聚眾圍攻、沖擊、強占、哄鬧公共場所及宗教活動場所,擾亂社會秩序的;
(三)抗拒有關部門取締或者已經被有關部門取締,又恢復或者另行建立邪教組織,或者繼續進行邪教活動的;
(四)煽動、欺騙、組織其成員或者其他人不履行法定義務,情節嚴重的;
(五)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宣揚邪教內容出版物,以及印製邪教組織標識的;
(六)其他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行為的。實施前款所列行為,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
1.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組織機構或者發展成員的;
2.勾結境外機構、組織、人員進行邪教活動的;
3.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宣揚邪教內容出版物以及印製邪教組織標識,數量或者數額巨大的;
Ⅲ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什麼法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總是與特定的事件或行為相聯系專,沒有所謂籠統的「相屬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比如網路搜索,有時會出現「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這里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主要包括,《憲法》、《刑法》和互聯網管理規定。比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Ⅳ 淺述新中國宗教政策內容和要求
1.中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
2.中國法律規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在中國,任何人、任何團體,包括任何宗教,都應當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這與聯合國人權文書和公約的有關內容是一致的。
3.依法懲處邪教。
4.在司法保障方面,中國對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行為有明確的懲處規定。
5.在行政保障方面,中國各級政府設立了宗教事務部門,對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進行行政管理和監督,具體落實和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與世界上一些國家一樣,中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需依法向政府履行登記手續。
7.中國的宗教事業由中國各宗教團體、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來辦,中國的宗教事務和宗教團體不受外國勢力支配。中國政府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中國各宗教獨立自主自辦的事業。
Ⅳ 中國法律規定可以信養的有哪些宗教,有什麼規定。
貌似中國主要就道教。佛教,基督(包括東正教,新教等)伊斯蘭
Ⅵ 我國有哪些宗教政策
一、我國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含義: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2)實質: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問題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這說明,公民不論信教不信教,也不論信什麼教,是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誰也不得強加干涉。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兩個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項全面、完整的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
2、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1)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指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簡單講就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打擊犯罪、抵制滲透。可見,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與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對立的,而是為了更好的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84頁「專家點評」內容,思考宗教與邪教的區別。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回答問題
(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號,神話首要分子,宣傳迷信邪說,蒙騙群眾,非法聚斂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邪惡勢力。其本質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
3、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我國憲法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長期以來,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我國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又要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1)含義: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多做貢獻。
(2)原因:是社會主義社會對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都是國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團體是聯系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宗教界成為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教群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二、以科學態度對待宗教
1、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
(1)宗教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的用行政力量去消滅或發展宗教,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發展規律,科學處理宗教問題。
(2)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民主權利,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於加強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的團結,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2、弘揚科學精神
我國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加強對人民群眾的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社會根源何認識根源,在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創造宗教消亡的條件,這是解決在教問題的根本途徑。
Ⅶ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怎麼破解
「根據相關法律復法規和政策」制,總是與特定的事件或行為相聯系,沒有所謂籠統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比如網路搜索,有時會出現「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這里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主要包括,《憲法》、《刑法》和互聯網管理規定。比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Ⅷ 百度貼吧「抱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本吧暫不開放」請問所謂「法律法規和政策」是什麼法,什麼規定
因為中國法律淵源廣博,其實有很多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樓主要明白「和諧」
Ⅸ 中國的信仰自由具體是什麼含義呢法律規定可以施行的具體有哪些
1、含義
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通則》、《教育法》、《勞動法》、《義務教育法》、《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廣告法》等法律還規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3)《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可以以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尊重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護外國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國宗教界進行的友好往來和文化學術交流活動。
(9)邪教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政策
1、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干預司法、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絕不允許強迫任何人,特別是18歲以下少年兒童入教、出家到寺廟學經,絕不允許利用宗教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國家統一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2、保護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信徒活動場所內所進行的正常的宗教生活,按照宗教習慣自願的布施、乜貼、獻儀、奉獻以及在自己家裡進行修持、念經、禱告、守齋等,均受國家法律保護。
同時,宗教團體按照憲法、法律和政策的有關規定,可以開辦宗教院校,出版宗教書刊,銷售宗教用品和宗教藝術品,開展宗教方面的國際友好往來,進行宗教學術文化交流等。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時候,必須履行自己的應盡義務。
4、中國各種宗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自養、自傳的原則。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一條基本原則,也是中國宗教的一個顯著特色。
Ⅹ 我國法律對封建迷信有規定嗎
我國法律對封建迷信是有規定的。利用人的封建迷信思想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應追究法律責任。
1、《刑法》第三百條第一款、第二款,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蒙騙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
(10)邪教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我國一直大力打擊封建迷信活動,國家要求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封建迷信並不是法律概念,而是我國解放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專用名詞,專指人們相信星相、占卜、巫醫、風水、命相、鬼神的思想和行為。
在我國,迷信活動不受國家法律保護。但如果利用封建迷信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要根據情節予以處罰。
對於黨員幹部來說,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一個顯著特點,是對黨員幹部組織、參與迷信活動作出明確的紀律處罰規定。
根據新修訂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黨員幹部「搞封建迷信」分為組織迷信活動和參加迷信活動兩種情形:
第一類情形「組織迷信活動」的性質,顯然嚴重得多,其處罰有兩種:組織迷信活動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二類情形「參加迷信活動」,其處罰分為四種:
一是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二是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三是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四是對不明真相的參加人員,經批評教育後確有悔改表現的,可以免予處分或者不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