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法規細化
『壹』 市容城管法律法規知識
城管是「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政府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的簡稱。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監察部門,是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它將過去由多個行政部門行使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行使。其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其行政法規依據是: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常用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行政處罰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等等,以及龐雜的地方法律法規,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北京市張掛標語張貼宣傳品管理規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等。
『貳』 急求城管執法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簡稱城管執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法依據是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以及各城市頒布的地方性法規。職責:對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無證違法建設處罰)、道路交通秩序(例如處罰攤販違法佔路)、工商行政管理(無照經營處罰)、市政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城市節水管理、停車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含拆遷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車、黑導游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進行綜合行政執法,其中的城市市容市貌、佔道擺攤、亂搭亂建等影響市容的現象整頓治理由於經常引發社會矛盾而引起媒體關注和熱點報道。
因為城管執法涉及許多領域,因此相關法律法規也較多,另外各省市城管管理職能也有一些不同,各地出台了一些《條例》、《規定》、《實施細則》,這些往往是城管執法主要依據。
主要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 、《國家賠償法》 以及各地涉及環境衛生、市容、市政等與城管職責相關《條例》。
『叄』 涉及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知識有哪些
國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版民共和國權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 。國務院行政法規: ·《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省市地方性法規(各個地方法規有些區別,下面列舉武漢市相關規定): ·武漢市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信息發布與傳播辦法(試行) ·湖北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及傳播管理辦法 ·武漢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武漢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武漢市住宅區物業管理條例(2004年)》 行政規章:·武漢市景觀燈光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 ·武漢市道路橋梁融雪防凍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試行) ·《武漢市控制和查處違法建設辦法》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燃氣管理辦法》
『肆』 如何用精細化「標准」支撐精細化城市管理
標準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實現社會管理目標的有效方法。要做到城市管理「像綉花針一樣精細」,需要更加註重運用標准來管理城市。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質監局獲悉,本市近日批准發布了今年第四批地方標准,其中包括史上最細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規范》、首次發布的城鎮行業節水評價規范、為文物「體檢」提供依據的全國首個《文物建築安全監測規范》等共12項。
節水:城鎮節水評價規范首次細分至行業
本次批准公布的新標准中包含了首次推出的系列面向行業的城鎮節水規范,其中包括寫字樓、學校、賓館、醫院。
標准編寫組成員,北京節約用水管理中心高原介紹,北京之前制定了機關、居民小區和工業企業的城鎮節水評價規范,但是隨著公共生活用水量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制定公共生活用水的各行業的節水評價規范的指導意義更大。
比如,學校行業是北京市第三產業的主要用水行業之一,2016年北京市學校行業用水量約為5655萬立方米,占第三產業用水量的比例為10%。雖然北京市多年來大力推廣學校節水,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管理手段的拓展,學校行業的節水水平仍有提升空間。另外,由於各類學校用水戶內部用水結構和用水行為復雜,該行業節水評價規范的制定也可為北京市第三產業其它行業節水評價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記者看到,系列地標以「細」為統領,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技術指標各有不同。比如學校節水又細分為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學校和小學。具體的評價細分為管理評價指標、技術評價指標和效率評價指標,每一項指標均提供了測算的具體公式、方法。如高等學校評價指標細致到公共浴室每人次取水量、食堂人均年取水量等指標。
文保:出台全國首個細到日常「體檢」的文物建築安全監測標准
北京是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大量文物古跡,根據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北京市現有世界文化遺產7處,各級不可移動文物共3840餘處。
文物建築大多年代久遠,受環境變化、氣候變化、地質變化及各種社會因素擾動的影響,存續情況不容樂觀,傾斜、裂縫、酥鹼、空鼓以及蟲害、劈裂、腐朽等病害威脅著文物建築的長久健康。
標准編制組吳星博士介紹,文物部門對文物建築存在的安全隱患歷來極為重視,但苦於沒有可以遵循的相關安全監測規范標准,缺乏明確的衡量指標,什麼情況下需要監測?日常監測什麼?怎麼監測?如何保證修繕保護方案的合理性、經濟性,避免過度修繕?一直是擺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繞不開的工作難題。此次,北京市出台《文物建築安全監測規范》,在全國率先啃了這塊硬骨頭,填補了文物建築安全監測相關標準的空白。
標準的特點同樣突出一個「細」字。給出了安全監測全套的工作流程指導,對於文物本體的監測又細分為木結構、磚結構、石質文物建築的監測。對於每一類監測,都列出了操作性很強的表格,對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甚至監測設備均給予了指導。
方便為民。
『伍』 大城管法規的介紹
武漢市城管局2013年2月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自2013年3月1日起,中國內地首部「大城管」法規——《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將首次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城市管理范圍、細化城市管理標准。1福建漳州市城市綜合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出台,漳州正式試水大城管模式。根據方案,城管委主任將由市長來擔任。
『陸』 如何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一: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
為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環境,打造宜居城市,實現居民安居樂業、環境整潔優美、社會和諧穩定,推動臨城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宜居宜業的繁榮、文明、和諧新臨城」為目標,按照「宏觀標准簡單、微觀管理精細」理念,啟動為期三年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程,構建「大城管」格局,理順體制,著力做好佔道經營、廣告牌匾、環境衛生、街道交通秩序等整治工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二、主要工作
(一)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管理體制上的突破
在積極推進城市管理「三級網路」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管理體制上的突破,解決部門之間交叉管理、職責不清、標准不一等嚴重影響我縣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問題,為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工程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成立由縣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建設局、工商局、公安局、交警大隊、交通局、環保局、財政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協調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城管局」)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綜合行使城市管理執法職能和環境衛生、市政、市容、綠化、規劃管理以及流動商販、露天經營、城市交通、客運秩序和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職能,達到城市管理高效、快捷、綜合執法的目的。
(二)增加環衛基礎設施
在新建道路、小區等處建設垃圾轉運站及公廁。同時,結合我縣道路實際情況,購買必要的機械清掃車、垃圾清運車。
(三)加強縣城功能分區規劃、建設、管理力度,實行「一證管多證」模式
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將縣城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分區,實施城區精細化管理。一是加大專業市場規劃、建設力度。結合縣城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各功能分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抓好停車場、水果專業市場、蔬菜專業市場、小吃(燒烤)市場、汽修建材市場等市場體系建設,為經營者提供合適場所。二是疏堵結合,治理佔道經營。結合市場建設,逐步取締街道佔道經營攤點。三是加強源頭治理。城區內的一切經營活動,必須符合縣城功能分區規劃。在經營業主辦理營業手續時,經建設局(城管局)審核同意後,方可到其他部門辦理有關證照,以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四)明確重點,落實責任,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突破
1、建設局(城管局)負責制定《臨城縣市容市貌及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門前三包管理辦法》,重點治理佔道經營、戶外廣告、牆體外立麵包裝、垃圾清掃、清運、公用設施維護及綠化亮化等工作。
2、公安局負責制定《臨城縣城市養犬管理規定》,加強對城區內養犬、戶外遛犬的管理,並負責做好對狂犬、流浪犬的捕殺工作。
3、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制定《臨城縣縣城交通秩序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清理整頓城市各主要街道、交通路口、出入縣城的計程車、機動三輪車和各種車輛亂停亂放、阻礙交通現象。禁止大型運輸車輛、未苫蓋的運輸車輛穿越城區。
4、環保局負責制定《臨城縣縣城環境、雜訊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企業污染、燒烤污染、雜訊污染等進行治理。
5、工商局負責制定《縣城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農貿市場衛生、攤位、設施及市場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治理。
6、交通局負責制定《縣城客運車輛、佔道修車等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客運車輛亂停亂放、隨意上下車、佔道修車等進行治理,並負責對穿越城區等級道路的維護管理。
以上各部門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後報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監督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負責整個活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建設局(城管局),具體負責活動的協調和落實。
(二)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領導小組將對各單位整治活動進展情況不定期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活動的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工作責任,每月底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整治活動進展情況。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單位要充分運用各種輿論工具,結合深入開展「三年大變樣」活動,廣泛宣傳。建設局(城管局)負責開通「12319」便民服務熱線。文明辦、愛衛辦及各部門都要開展群眾文明素質提升教育活動,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環境衛生意識等方面做好文章,通過群眾素質的提高來改善城市環境。
(四)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各單位要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累和完善城市管理的經驗,探索新的管理措施。從細節入手,疏堵結合,變被動為主動,把環境整治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長效管理軌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主抓、社會參與的「大城管」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篇二:
為貫徹落實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縣委提出的「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結合縣城實際,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一、目的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縣城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如何與時俱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通過精細化管理內在的系統性、網路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來推進城市管理資源優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學再造,管理主體多元參與,成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夠以信息為先導來整合、引導和分配城市管理資源;能夠使城市管理從定性變為定量,靜態變為動態,單一變為綜合,滯後變為實時;能夠促進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政府的職能轉變,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實現「精細管理、嚴格執法、立體監督、提升形象」的管理目標。
二、工作原則
(一)科學發展,精細規劃的原則。城市建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融、科學發展。因此,城市管理工作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尊重客觀規律。要按照「十一五規劃」和金堂縣城市總體規劃,對區域定位、道路輻射、城市設施等方面進行精細規劃,尤其要對與市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細微之處進行設計,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的衣、食、住、行、購、娛。同時,要突出我縣地域特色,從街道景觀、市政設施、雕塑小品、廣場綠地、步行街、休閑場所、文化設施等方面凸顯金堂歷史、水文化等特色,形成金堂獨有的城市風格。
(二)整合資源,綜合管理的原則。樹立「大城管」意識,探索實施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凝聚管理合力,降低管理成本。城市管理各職能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強化目標管理,明確職責分工,把搞好城市管理作為共同目標,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形成創建合力,共同參與城市管理。
(三)依法行政,注重實效的原則。在執法過程中,完善執法程序,提高執法水平,注重以人為本、情法相融、疏堵並舉。法律有明確規定的,要嚴格落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餘地;違規情況較輕的,要規范勸導,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對明顯違法者,要嚴厲查處,注重效果;對屢教不改者,要從嚴入手,從重處罰;對打「擦邊球」的,要堅持原則、耐心說服。
三、實施范圍
(一)地域范圍
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地域范圍為整個縣城建成區域。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先重點區域,後次要區域。重點區域 20XX年1月1日前實施運行,次要區域20XX年7月1日前實施運行。
(二)對象范圍
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對象的范圍,以《縣城城市精細化管理標准》中確定的四大類(市容市貌類、公用設施類、環境衛生類、園林綠化類)為主。
四、制定標准
要根據自身實際,從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居民小區等方面入手,科學制定精細化管理考核標准,並認真加以落實。
(一)體現精細標准。要從城市的功能設定、區域規劃、設施管理等各個層面入手,全面進行精細化管理。無論是一個小區還是一棟樓房,無論是一條道路還是一盞路燈,無論是一片綠地還是一處管網,無論是一條斑馬線還是一個禁行標志,均需本著規范、服務、便民的原則,從點滴入手,精心設計、務求科學、認真實施。
(二)體現運轉快速。要特別注重處理問題的時限,建立反應迅速、行動及時的工作機制。比如,路面發生破損影響交通時的修補時限;沉陷扭曲的路沿石、台階坡道、破損的人行道板的修復時限;接受市民訴求的受理時限和辦結時限;如發生井蓋缺失、破損,首先進行安全警示,然後於多少工作日內補裝、更換;雨水箅子如出現缺失、破損,必須於多少工作日內補裝、更換等。
(三)嚴格考核評比。要嚴格獎懲,實行「月考核、季獎懲、年表彰」制度;同時加強督促檢查,以促進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落實。對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有突出表現、成效顯著、反映良好的,大力宣傳表揚;對工作敷衍塞責、落實不力、缺乏責任心的,嚴格進行處罰,從而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
五、組織實施
(一)依照標准,制定細則。依照城市管理標准,制定完善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努力實現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
(二)打造樣板,試點先行。採取「打造樣板、組織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行」的辦法,以縣城為樣板,以十里大道、濱江路、中心廣場等重點區域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試點,嚴格標准,細化責任,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根據試點情況,經驗,探索研究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規律,最後全面推廣。
(三)建立機制,明確責任。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暗訪通報制、有獎舉報制、陽光公示制。明確管理任務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限;嚴格落實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使權利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做到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 保證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六、監督機制
制定了科學完善的標准,就必須要有嚴密的機制來保障落實。因此,要建立政府督導、部門督查、輿論監督、社會投訴的立體監督機制。
(一)政府督導。將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納入縣級相關部門、各鄉鎮年度目標管理,加強縣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和各鄉鎮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檢查指導,堅持鄉鎮城市管理檢查評比制度,加大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目標的督查、考核和驗收。
(二)部門督查。加強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的監督檢查,有效保障和監督局屬單位及其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防止和糾正不文明執法、不履行法定職責等行為。
(三)輿論監督。利用金堂電視台、金堂信息等新聞媒體,以正面宣傳、反面曝光為主要手段,加強對破壞城市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等違規違章行為的輿論監督力度,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社會投訴。採取設立投訴電話、投訴信箱等方式,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及時發現、處理城市管理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實行訴求辦結回復制,暢通信息渠道,從而達到市民認同,提升城管形象的目的。
七、宣傳教育
面對城市發展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必須不斷拓寬城市管理工作渠道,大力加強宣傳,整合社會力量,形成強勁合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管好執法隊伍。加強對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下屬單位和執法隊員相互交流,隊員間、單位間開展競賽,不斷強化每個單位、每名隊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提高執法水平。
(二)提高市民素質。採取多種形式,以家庭、社區、單位、團體、學校為基本陣地,廣泛開展宣傳教育,著力抓好廣大市民講文明、講衛生、守法規、樹新風、愛家鄉的宣傳教育,培養廣大市民的文明意識、法規意識,提高市民素質。
(三)加強法規宣傳。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審批程序、執法紀律的宣傳和解釋,以實現與廣大市民互動為前提,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台,提高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增進其對城管執法工作的理解,增強行政執法工作的透明度。
篇三:
隨著管理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與此同時,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的總體水平還較低,跟不上發展形勢的需要,重建設、輕管理、規范少的問題比較突出。為切實提高城鎮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充分發揮市政設施的應有功能,根據盟行署《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盟城鎮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意見》(錫署發〔20XX〕67號)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城鄉規劃法》為綱領,認真貫徹落實盟行署《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盟城鎮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意見》,嚴格執行《巴音胡碩鎮城市總體規劃(20XX-2020)》,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強城市建設,創新管理手段,建立起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監管有力、科學規范的城鎮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和水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合理規劃,突出時代、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則;堅持整合城鎮管理資源,優化城鎮管理流程,逐步推行城市管理數字化的原則;堅持創新城鎮管理理念和手段,實行人性化管理和親情化服務的原則;堅持群眾參與,加強公眾監督,公開辦事內容、程序、制度,真正解決群眾關心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和民主評議的原則;堅持有效的開展城鎮居民衛生意識教育、環境意識教育和文明意識教育,提高廣大居民整體素質的原則。
三、主要措施
(一)要根據《錫盟城鎮精細化管理標准》的范圍,圍繞規劃建設、市容環境、公用行業、市政設施、園林規劃、公共交通、居民小區、建築工地、行政執法等管理內容,科學劃分工作流程、崗位責任,形成管理區精細化管理體系。
(二)整合資源,理順體制。以發揮市政投資最大效益為目標,統籌實施市政規劃,統籌項目審查,統籌安排施工;建立完善市政、社區、街道城鎮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城鎮管理相關部門之間、條塊之間的配合。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城鎮精細化管理工作,切實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落實領導和部門責任制,各司其職、部門聯動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管理格局。
(三)實施崗位培訓,強化責任意識。要通過實施全員精細化管理崗位培訓,使每位參與管理的幹部職工都能深入細致的學習、了解和熟練的掌握各自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增強幹部職工的自我約束能力,強化規范意識、自覺意識和執行能力、團隊的整體管理能力。
(四)完善監督管理考評機制,實行以獎代撥的獎勵機制。在完善城鎮精細化管理評價體系和城鎮管理精細化目標考評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城鎮管理以獎代撥專項資金。將城鎮規劃管理、城鎮精品工程建設、城鎮街巷綜合整治、城鎮周邊區域治理和城鎮精細化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列為年度城鎮管理的重點考評內容。考評實行分項考核,通過科學評價,按等級實施以獎代撥,充分調動各方面參與城鎮管理的積極性。
(五)健全機制,強化監管,加強宣傳。要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的各項機制,完善檢查考評的各項措施、制度及監督機制,並向社會公布,利用電視、網路、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使精細化管理的各項制度、規范、考評內容家喻戶曉,爭取社會各界及全體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人人關注、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
『柒』 城管法律法規
1、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和改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義務。車站、碼頭及其他公共娛樂場所、集貿市場、大型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應當做好市容環境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
2、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擾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職務。違反本規定的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持建築物的整潔、美觀。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街道的臨街建築物的陽台上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違反本規定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4、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或者未經批准張貼宣傳品。違反本規定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5、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6、不按規定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7、運輸液體、散裝貨物不作密封、包紮、覆蓋,造成泄漏、遺漏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8、未經批准擅自飼養家畜家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責令其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並可處200元以下的罰款。 9、未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批准,擅自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所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市容的;可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
10、擅自在電線桿上張貼、塗寫、刻畫和張掛物品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1、擅自在市區散發廣告、宣傳品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2、建築材料等堆放在護欄圍擋外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3、在市區亂倒垃圾、糞便、污水或者沿途燃放鞭炮、拋撒冥紙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4、在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焚燒樹葉、枯草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5、在人行道上或公共場地亂停、亂放交通工具,影響城市市容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6、擅自擺設攤點,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7、在城市規劃區內,所有車輛向車外拋棄、傾掃廢棄物,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8、施工場地的施工車輛不按指定的路線、時間行駛,不按指定地點傾倒渣土,或者渣土、沙石等沿途撒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9、施工場地的泥漿未沉澱排入下水道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20、對非出租汽車擅自安裝頂燈、計價器等客運設施或者標識的,由城市客運管理機責令其改正,並處以3000以下的罰款。
21、對未經批准非法從事計程車汽車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22、損壞城市樹木花草的;可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
23、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樹木的;可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24、損壞城市綠化設施的;可處5000元以下罰款。
25、未經同意擅自佔用城市綠化用地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責令限期退還、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並處30000元以下罰款。
26、未經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綠地內開設商業、服務攤點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處30000元的罰款。
27、施工單位未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由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8、處置建築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築垃圾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建築垃圾的,由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被檢查單位或現場進行調查或者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二)查閱、調閱或復制被檢查單位或個人與檢查事項有關資料;
(三)依法採用錄音、錄(攝)像等手段,取得有關證據材料;
(四)依法對違法行為所涉及的工具、物品、證件以及建築物、構築物予以查封、扣押或對證據進行登記保存;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捌』 城管執法依據的是哪一項法規
1、城管全稱「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在我國,任何行政主體的權力都來回自法律法規授權。答從本質上來講,城管的產生,就是把原來各個部門分散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身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行政法規依據: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玖』 如果我是一名城管怎樣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設質量、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指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通過城市管理目標量化、管理標准細化、職責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緻、細致、深入、規范」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當前,很多城市在推行精細化管理。實踐表明,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把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城市標准化管理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制定管理標准、建立標准化體系兩方面內容。建立管理標准,就是按照執法標准化、管理標准化、公共服務標准化的要求,在各部門建立管理標准,實現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就是在各部門管理標準的基礎上,形成整體的管理體系,從服務工作流程、崗位工作要求、服務質量要求、質量評價考核等方面對城市管理行為進行規范。
建設以網格化為支撐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務系統。城市網格化管理是以一萬平方米為基本單位,以社區行政區為分界,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由城市網格監督員對所分管的網格進行全時段監控,同時對靜態城市部件與動態城市事件進行定位分類管理服務的一種方式。網格化管理為精細描述管理對象、精確採集管理服務信息、精準處理管理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撐,可以保證管理服務活動快速靈敏反應。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應將智慧城市理念運用於城市管理,大力發展智能規劃、智能建築、智能交通、智能園區建設,通過信息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建立網格化、數字化、智能化和屬地化的管理服務模式。
把依法管理貫穿於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始終。法律制度是各項工作規范高效運行的根本保障。應全面梳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細化自由裁量權標准,確保處罰的合理性與公平性。整合執法資源,建立一支由公檢法、職能部門和街道組成的綜合執法大隊,整合城市經濟執法體系、城市建設執法體系、城市管理執法體系、社會公共服務執法體系、公共安全保障執法體系五支執法體系的工作力量,實現聯合執法、協同執法,降低執法成本。
建立社會組織參與城市管理的管理網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市民生活得更舒適、更健康、更方便。因此,應特別強調在便民、利民基礎上的精細化管理,強化社會化導向,倡導公眾參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社會化,是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應推行公共服務社會化,採用服務外包和購買服務等方式,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城市管理服務中的難題,降低城市管理服務成本;推行社區管理社會化,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加強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拓展社區服務職能。
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指標考評體系。可以組建以政府為主導、政府機構和第三方中介組織為主體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考評隊伍,構建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組織保障、綜合執法、市政設施、市容環衛、數字化管理等內容為主體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評價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各部門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評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讓廣大市民監督。根據考評結果,對相關部門進行綜合考核,對其管理和服務行為進行調整,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績效評估提供依據。
『拾』 國家什麼時候提出城管的精細化管理
1980年,中國出現城管。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或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簡稱「城管局「城管」,是中國內地城市管理中負責綜合行政執法的部門。
其前身「城管辦」等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事業單位。後來,城管部門逐漸納入各地方的行政編制,成為行政「城管局」,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職權。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簡稱城管執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法依據是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以及各城市頒布的地方性法規。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或城管執法因經常被稱為「城管」而被等同於城市管理工作而與「城市管理」的概念混淆。而實際上,城市管理與城管執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城市管理是時間、邏輯和知識三個維度的系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