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5-07-01 09:57:58

1.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對人口發展進行計劃調節,提倡晚婚晚育,實行少生優生,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本自治區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國家有關計劃生育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第三條推行計劃生育,必須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經常工作為主、避孕為主的方針,並採取必要的行政、經濟措施。第四條加強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提高節育技術和優生優育水平。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條例的實施,實行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開展全民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完成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任務。並相應解決計劃生育工作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經費等問題。
各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人口發展規劃並付諸實施,負責計劃生育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檢查督促國家、自治區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計劃生育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負責的制度,並應當配備專(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保證所需經費。企業、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由法定代表人負責,接受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和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
村公所的計劃生育工作由主任負責,並配備專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村(居)民小組的計劃生育工作由組長負責,並配備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
各級計劃生育協會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推行計劃生育工作。第六條全社會都應當支持計劃生育工作,支持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依法辦事。第七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都有宣傳和遵守本條例的義務。第二章生育調節第八條生育必須按計劃,禁止計劃外生育。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本條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九條非農業人口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本人申請,經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審查,縣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
(一)第一個孩子經地、市以上殘疾鑒定小組確定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夫妻一方為二等甲級以上或者夫妻雙方屬二等乙級的革命殘廢軍人,以及其他人員因公殘廢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夫妻雙方為獨生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五)夫妻雙方為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一千萬以下人口少數民族的。第十條農業人口的夫妻符合本條例第九條(一)至(五)項規定之一,或者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報縣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
(一)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二)男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的(多女戶招婿,只安排其中一個);
(三)經當地縣以上殘疾鑒定小組確診,同胞兄弟中只有一個有生育能力的;
(四)定居在靠國境線五公里以內的鄉村,並持有邊境居民證的。第十一條夫妻中女方屬非農業人口的,按本條例第九條規定辦理。夫妻中女方屬農業人口的,按本條例第十條規定辦理。脫離農業生產,在城鎮或者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生活的,按非農業人口的生育規定執行。第十二條婚後八年不育,並經當地縣以上殘疾小組確診為不育症,收養一個孩子後又懷孕的,經縣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生育一個孩子。第十三條再婚夫妻一方只有一個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可以再生育一個孩子。第十四條凡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的,生育間隔時間不得少於4周年;並交納計劃內二孩生育費。具體辦法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十五條實行統一的生育證管理制度,具體管理辦法由自治區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制定並組織實施。第三章優生與節育第十六條普及優生優育與節育科學知識,實行婚前檢查,凡患有醫學上認定不應生育的疾病的,禁止生育。

2.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202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戶籍或者居住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公民。第三條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採取綜合措施,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發展經濟、推進共同富裕、建設文明幸福家庭以及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負責組織本條例的實施。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民政、統計、市場監督管理、葯品監督管理、醫療保障等部門和稅務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有關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計劃生育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教育、科技、民政、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傳媒等媒體應當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公益宣傳。
學校應當根據受教育者的特徵,對學生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第二章組織實施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以及上一級人民政府人口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包括調控人口數量、推動生殖健康、促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加強母嬰保健和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家庭發展、健全保障措施、完善考核評估、推進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內容。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與人口發展有關的社會、經濟政策,應當徵求同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將人口和計劃生育經費納入本級預算,保障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經費,並逐步提高總體投入水平。第十一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承擔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明確專人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村(居)民自治內容,並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各項制度和措施。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統籌規劃、政策協調和工作落實,推動出台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工作責任制,確保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所需的人員和經費,並接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監測體系和人口預測預警制度,密切監測生育形勢和人口變動趨勢。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與同級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督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教育、統計、醫療保障等部門應當相互提供有關人口數據,實行人口信息資源共享。第三章生育調節第十四條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依法收養子女的夫妻和再婚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收養的子女以及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不合並計算。

3.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把計劃生育工作列為領導任期目標崗位責任制的重要內容,進行定期考核,並根據工作優劣,予以獎懲,以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人口計劃。第三條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自治區規定的職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第四條 各地區行政公署,各市、縣人民政府設立計劃生育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配計劃生育助理;村公所、街道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配專(兼)職計劃生育人員。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保證計劃生育工作的所需經費;要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對超生的罰款工作,所罰款項必須用於發展計劃生育事業,嚴禁貪污、挪用和揮霍浪費;計劃生育部門要按照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國家財政部的有關規定,管好、用好計劃生育經費。第六條 各地、市、縣計劃生育部門負責人的調動與配備,應徵求上級計劃生育部門的意見。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上級下達的人口計劃指標制定人口計劃,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開「生育口子」,生育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嚴禁無證生育。第八條 確認第一個孩子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須按《廣西壯族自治區獨生子女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標准與第二胎優生原則和審批程序(暫行規定)》進行鑒定。第九條 確認因公殘廢(指在搶救公共財產或他人生命財產、同壞人壞事作斗爭以及其他因公務活動導致殘廢)喪失勞動能力的,由市、縣以上殘疾鑒定小組鑒定,鄉、鎮以上人民政府審查認定。第十條 確認夫妻一方為二等甲級以上和夫妻雙方為二等乙級革命殘廢軍人的依據,以《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為准。第十一條 本人是父母唯一的親生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未滿十八周歲而死亡、只剩下本人的,均屬獨生子女,但其父母又收養有一個孩子的,不是獨生子女;夫妻終身未生育而收養一個孩子的,也不是獨生子女。第十二條 確認烈士獨生子女,必須持有其父(母)《革命烈士證明書》並符合《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烈士。第十三條 農業人口中的多女無子戶招婿,只安排其中一個生育第二個孩子,由該戶姐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指定。第十四條 農業人口的同胞兄弟均已結婚,其中只有一個有生育能力,或只有一個結婚,其餘均已超過四十五歲且未結婚的,可生育第二個孩子,但其中一個兄弟已收養一個孩子的,則不能生育第二個孩子。第十五條 在國境線五公里以內定居十年以上,並持有邊境居民證的農業人口,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第十六條 農業人口的已婚婦女脫離農業生產到縣、市或鄉鎮所在地從事個體工商、運輸、建築等行業,或在鄉鎮企業、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連續生活、工作一年以上的,執行非農業人口的生育政策。第十七條 再婚夫妻一方原只生育一個孩子(或未生育而收養一個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可再安排生育一個孩子。第十八條 凡准予生育第二人孩子的,必須在第一個孩子年滿四周歲以後才能有計劃地安排。第十九條 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的計劃生育,由女方戶籍所在地的計劃生育部門負責管理。
已婚公民申請經營個體工商業的,必須持有原轄區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關於申請人計劃生育情況的證明;申請經營個體工商業的超生者,已採取絕育措施,並具備其他條件的,方准予經營。
對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違反計劃生育的罰款,由當地個體勞動者協會協助計劃生育部門收繳,按當地有關規定管理使用。第二十條 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問題,按以下辦法管理:
(一)進入城鎮從業或暫住的流動人口中的育齡夫妻,暫住時間超過三個月的,必須持有原居住地鄉、鎮以上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計劃生育情況的證明;已懷孕的婦女,必須持有縣級以上計劃生育部門簽發的准生證,無有關證件的,公安部門不得辦理暫住戶口,用人單位不得僱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簽發營業執照;
(二)進入城鎮暫住的流動人口的育齡夫妻,必須服從新居住地的計劃生育、公安等部門和用人單位的管理;用人單位和居住地的街道居民委員會應對育齡夫妻建立計劃生育卡,並負責監督管理;
(三)進入城鎮的基本建設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時,必須同當地計劃生育部門簽訂計劃生育合同,不簽訂計劃生育合同的,城建部門不準辦理施工手續,施工單位和城建部門違反此規定的,均處以經濟罰款,並追究領導責任;施工單位違反計劃生育合同的,除由當地計劃生育部門按照計劃生育合同規定罰款外,所建工程竣工後,由發證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四)進入城鎮的流動人口,違反計劃生育應受處罰的,由用人單位或新居住地的街道居民委員會協同當地計劃生育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執行;
(五)到農村從業或暫住的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問題,由用人單位和暫住地的計劃生育部門按當地規定管理;流動人員中如有違反計劃生育:屬非農業人口的,由用人單位或暫住的鄉、鎮人民政府按戶籍所在地的有關規定處罰;屬農業人口的,按當地的有關規定處罰;
(六)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的計劃生育部門必須建立外出人員的計劃生育管理制度,配合流動人口新居住地的計劃生育部門共同做好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七)流動人員就地採取節育措施的手術費:屬有工作單位的,憑醫院證明回原單位報銷;無工作單位的,憑醫院證明到本人戶籍所在地的計生管理部門報銷;
(八)因違反計劃生育規定而外逃、躲避的,由戶籍所在地和臨時居住地的計劃生育、公安部門按有關規定從嚴處罰;對提供躲避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應予罰款;
(九)不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的第十五條和本細則有關流動人口管理規定的單位,應追究其領導責任,並由計劃生育部門給予罰款。

4.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團結、經濟繁榮與社會和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戶籍或者居住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公民應當遵守和執行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計劃生育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的公益宣傳。第六條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推行誠信計劃生育長效機制,落實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實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發展經濟相結合、與幫助群眾勞動致富相結合、與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第二章組織實施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
人口發展規劃應當包括控制人口數量、改善人口結構、增進生殖健康、促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加大經費投入、健全保障措施、完善考核評估、推進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內容。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人口綜合治理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利於人口和計劃生育的社會、經濟政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制定與人口發展有關的社會、經濟政策,應當徵求同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意見。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將人口和計劃生育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確保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所需的必要經費,並逐步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總體水平,使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經費的增長幅度高於本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有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相適應的機構及工作人員;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有專人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工作責任制,確保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所需的人員和經費,並接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第十一條建立人口信息共享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與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督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教育、統計等行政部門應當相互提供有關人口數據,實行人口信息共享。第十二條農村村民委員會和城鎮居民委員會應當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村(居)民自治內容,落實計劃生育的各項制度和措施。
村(居)民委員會可以將計劃生育列入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
村(居)民委員會可以與村(居)民簽訂計劃生育合同(協議),明確權利、義務和獎勵、扶持內容。第三章生育調節第十三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禁止違法生育子女。第十四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辦事處批准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含依法收養,下同)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後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後未生育過的;
(四)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醫學專家進行醫學鑒定確診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因傷致殘,經依法鑒定,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夫妻雙方定居在國境線五公里以內的鄉村且連續居住十年以上,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七)法律、法規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夫妻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夫妻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兩個子女。
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已各生育一個子女的,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一胎子女。
夫妻一方為本自治區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5. 南寧市貫徹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長期任務。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細則》),特製定本規定。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現任制。各縣、區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門每年要與市人民政府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責任書,並按責任書的工作任務、目標抓落實,年終由市人民政府組織檢查、評估、兌現獎罰規定,以確保全市人口計劃的完成。第三條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公安、工商、衛生、建設、民政、交通、房產管理、勞動、人事部門要會同計劃生育部門,共同把計劃生育工作做好。第四條加強各級計生部門組織建設。要進一步健全村(含居委會)及村以下的計生工作網路,做到人員專職、報酬和工作任務落實。村設計劃生育服務室,聘請專干1人;村委會聘請專職計劃生育副主任1人;村民小組聘請人口管理員1人。
居委會(含家屬委員會)聘請專職計劃生育副主任1人;居民小組(含單位宿舍區的棟)聘請人口管理員1人。
每月發給村(居)民小組人口管理員不少於10元的計劃生育補貼。經費從縣區財政或鄉統籌經費中解決。
市各有關主管部門(條)要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職能,分工1-2名專職或兼職的計劃生育幹部。第五條新建成的房屋開發區,住宅樓分片劃塊,成立居民委員會,按規定聘請專職計劃生育副主任和人口管理員。
未建制居委會的住宅樓群和別墅區中的計劃生育工作,暫由物業管理部門或者小區管理機構負責,具體由房產部門督促落實。第六條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配備專(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一千人以上設計劃生育辦公室,辦公室設專職2人以上(主任享受單位中層領導待遇);五百至一千人和服務網點分散的單位,設專職1-2人;三百人至五百人的,設專職或指定兼職1人;不足三百人的,分工1人兼職抓計劃生育工作(單位分工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數額,均在已核定單位編制總數內調整解決)。第七條生育必須憑證,嚴禁計劃外生育。符合生育條件要求生育孩子的,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實行憑證懷孕生育。已婚育齡夫妻必須向所在單位或村(居)委會提出申請,南寧市區內由城區按上級下達的人口計劃審批一孩,並辦理《生育證》;申請生育第二個孩子的,須報縣、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並發給年度《生育證》(《生育證》發放管理規定另文)。凡符合條件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夫妻,在市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領取第二個孩子《生育證》的同時,交納計劃內二孩生育費(二孩收費標准按自治區物價局、市物價局規定辦理)。
在領取一、二孩《生育證》的同時簽訂計生合同,依法進行管理。已婚育齡婦女生育後,必須在小孩出生後的當月內向現居住地計劃生育部門申報出生情況;並按有關規定落實放環或結扎措施。第八條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需由夫妻申請,屬職工和城鎮居民的由所在單位(居委會)核實簽署意見,城區計生行政管理部門審發。散居在職工工作單位的無業人員由居住地的單位出具證明,辦事處核實簽署意見,城區計生行政管理部門審發。
獎勵終身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婦(含夫妻終身未育依法收養一個孩子),凡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家庭享受以下獎勵和優待:
1、已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夫婦,發給不少於80-100元的一次性獎金。
2、每年發給獨生子女保健費80-100元,發至孩子年滿十四周歲。
3、對已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夫婦,有條件的可以對其獨生子女實行「三免」(免醫療費、免入托費、免學費),至獨生子女十四周歲。如無條件實行「三免」的,應享受正常的勞保福利待遇,醫療費報銷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4、機關、群眾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在房改時不論是男方或女方,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照顧獨生子女家庭。城鎮、農村的獨生子女及其父母符合招工、招干、招生條件的,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用或錄取。對獨生子女入托兒所、幼兒園應優先照顧。
5、經審批符合《條例》規定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夫婦,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孩子並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由雙方單位各發一次性獎金400-500元。

6. 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1996)

第一條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把計劃生育工作列為領導任期目標崗位責任制的重要內容,進行定期考核,並根據工作優劣,予以獎懲,以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人口計劃。第三條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自治區規定的職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第四條各地區行政公署,各市、縣(城區、郊區)人民政府設立計劃生育行政管理機構;鄉(鎮)人民政府設立計劃生育辦公室,配備專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鄉(鎮)計劃生育辦公室是鄉(鎮)人民政府管理計劃生育工作的職能部門,在同級計劃生育服務所掛牌辦公。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企業事業單位配備專(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保證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所需要的經費並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採取有效措施,做好二孩生育費、計劃外生育費、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費以及違反計劃生育有關規定處罰款的徵收和管理工作。二孩生育費和徵收計劃外生育費、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費,必須全部用於發展計劃生育事業。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應按照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國家財政部的有關規定,管好、用好計劃生育經費,嚴禁貪污、挪用和揮霍浪費。第六條地區、市、縣(城區、郊區)和鄉(鎮)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的調動與配備,應徵求上一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上級下達的人口計劃指標制定人口計劃,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開「生育口子」,生育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嚴禁無證生育。第八條初婚育齡夫妻要求生育的,必須持有法定結婚證,由夫妻雙方提出申請,經夫妻雙方所在單位或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審查,戶籍所在地鄉(鎮)級人民政府或縣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審批並發給生育證,方能生育。第九條確認第一個孩子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應按《廣西壯族自治區獨生子女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標准與第二胎優生原則和審批程序(暫行規定)》進行鑒定。夫妻一方或雙方為非農業人口的,由地區(市)以上殘疾鑒定小組鑒定,其生育指標由地區(市)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夫妻雙方為農業人口的,由當地縣以上殘疾鑒定小組鑒定,生育指標由縣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審批。第十條確認因公殘疾(指在搶救公共財產或他人生命財產、同壞人壞事作斗爭以及其他因公務活動導致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由市、縣以上殘疾鑒定小組鑒定,鄉(鎮)以上人民政府審查認定。第十一條確認夫妻一方為二等甲級以上和夫妻雙方為二等乙級革命傷殘軍人的依據,以《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證》為准。第十二條本人是父母唯一的親生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而死亡,只剩下本人的,或夫妻終身未育依法收養一個孩子的,均屬獨生子女。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屬獨生子女:
(一)父母生育本人後又收養一個孩子的;
(二)父或母再婚後又生育一個孩子的;
(三)同胞兄弟姐妹中,有屬於1982年11月25日以後超生的,但未滿18周歲死亡而僅剩本人的;
(四)父或母再婚,在再婚家庭中本人繼父或繼母原來已生育並存活有孩子的的。第十三條確認烈士獨生子女,必須持有其父(母)的《革命烈士證明書》並符合《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三條規定的烈士。第十四條農業人口中的多女無子戶招婿,只安排其中一個生育第二個孩子,由該戶姐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鄉(鎮)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指定。但其餘各對夫妻如分別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第九、第十條有關各項規定者,也可以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第十五條農業人口的同胞兄弟均已結婚,其中只有一個有生育能力,或只有一個結婚,其餘均已超過45周歲且未結婚的,可生育第二個孩子。但其中一個兄弟已收養一個孩子的,則不能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第十六條婚後8年不育,依法收養一個孩子後又懷孕,夫妻雙方或一方為非農業人口的,經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安排生育一個孩子;夫妻雙方為農業人口的,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報上一級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可安排生育一個孩子。但已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的除外。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兼職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01 12:28:14 瀏覽:884
韶關找律師 發布:2025-07-01 12:26:47 瀏覽:251
刑事訴訟法第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949
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的二十九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21
法院司法行政職位 發布:2025-07-01 12:20:55 瀏覽:404
法院防疫暗號 發布:2025-07-01 12:19:23 瀏覽:97
鄭州正言法律咨詢公司 發布:2025-07-01 12:14:30 瀏覽:13
勞動法用人規定 發布:2025-07-01 12:09:19 瀏覽:576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法律 發布:2025-07-01 11:54:04 瀏覽:1000
德國法刑法 發布:2025-07-01 11:53:53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