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河北省行政處罰條例

河北省行政處罰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01 08:42:37

Ⅰ 河北省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推進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規范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行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應當遵循職權法定、權責統一、程序合法、高效便民、公正公開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

機構編制、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等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推進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加強業務指導,支持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第五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縣鄉財政體制統籌預算安排,保障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必需經費,合理配置執法設施設備,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整合城市管理、市場監管、治安交通、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各類信息系統,建立一體化的綜合監管執法指揮和信息化網路平台,提高監管執法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開展對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公眾的守法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宣傳典型案例,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第二章執法機構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要求,整合鄉鎮和街道現有站所、分局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下放的執法力量,組建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以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名義依法開展執法工作。

依法依規實行派駐體制的行政執法機構,單獨履行監管職責,但應當按照規定納入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統一指揮協調工作機制。第九條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配備與執法工作實際相適應的行政執法人員。第十條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的錄用,應當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經公共法律知識和專業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和行政執法證件後,方可上崗執法。第十一條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履職盡責,自覺遵守行政執法工作制度,秉公執法、規範文明、清正廉潔,維護行政執法機關公信力。第三章執法范圍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的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使。

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要求制定向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賦權的指導清單。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從賦權指導清單中選取執法事項下放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實施,並制定下放事項清單,向社會公布。下放事項清單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賦權指導清單、下放事項清單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變化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實際承接能力定期組織評估,根據評估情況適時進行調整。調整後取消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賦權事項,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後,依法由原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繼續行使。

行政處罰權由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依法相對集中行使的,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不再繼續行使。第十三條賦權指導清單外由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的行政處罰,擬採取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方式下放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實施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決定。第十四條賦權指導清單外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依法委託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使行政處罰權,並向縣級人民政府備案。

Ⅱ 河北省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裁量辦法是什麼

國土資源 行政處罰 裁量辦法 第四條 實施國土資源行政處罰,應當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按照合法、合理、公開、公正的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先行的原則。 對違法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類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時,所適用的處罰種類和幅度應當基本相同。 對於輕微的違法行為,能通過教育解決的,原則上不予處罰。 第五條 實施行政處罰行為,應當遵守行政處罰的法定程序。 第六條 實施國土資源行政處罰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行政違法行為和情節與行為人受到的處罰相比,畸輕或畸重的; (二)在同一案件中,不同行為人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情節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處罰差異較大的; (三)依據同一法律、 法規 和規章的規定辦理的同類案件中,違法行為人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情節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處罰差異較大的。 第七條 我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以下原則實施行政處罰: (一)同一行為違反兩個以上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應依據不同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分別處罰。但一個執法部門對違法行為已經給予處罰的,其他執法部門不再給予相同種類處罰;在依法給予其他種類處罰時,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同時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從重處罰情節,並且不具有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按最高幅度予以處罰;同時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按最低幅度予以處罰;同時具有一個或多個從重、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綜合考慮,根據其主要情節作出具體處罰決定。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處罰種類可以單處或者可以並處的,可以選擇適用;規定應當並處的,不得選擇適用。 (四)對輕微和一般違法行為實施單處處罰;對較重和嚴重違法行為實施並處處罰。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一)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違法行為的,但應責令其 監護人 嚴加看管和治療; (三)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未造成社會危害後果或社會危害後果顯著輕微的; (四)其他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辦案機關查出違法行為有 立功 表現的; (四)實施違法行為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從輕行政出處罰的。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 (一)被處罰後兩年內又實施同一性質違法行為或同一當事人被處罰兩次以上,或者經教育後仍不改正的; (二)違法行為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社會負面影響較大的; (三)違法行為對他人人身、財產造成嚴重損害的; (四)以暴力或其他威脅方式抗拒、阻撓執法的; (五)故意毀滅、轉移或藏匿 證據 ,無理拒絕、拖延提供證據或提供虛假材料以逃避處罰的; (六)隱匿、轉移、變賣、損毀被依法查封(封存)、扣押(扣留)的物品的; (七)在調查中通過轉移財產等方式故意逃避承擔法律責任的; (八)雖不屬上述行為,但性質惡劣,造成嚴重危害後果或惡劣社會影響的。 這個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辦法是針對河北省的,別的地方不適用。每個地方的國土行政處罰裁量辦法,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當地的法律法規。一般這個規定會持續兩年,在頒布的時候,頒發機構會註明頒發時間,以及法律頒發失效時間。

Ⅲ 河北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行政復議、審計等其他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活動,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本條例所稱行政執法,是指行政執法主體依法履行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徵收徵用、行政給付、行政收費、行政確認、行政登記、行政裁決、行政檢查等行政職責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行政執法監督,是指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所屬行政執法部門、上級行政執法部門對下級行政執法部門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

實施行政執法監督的政府和部門稱為行政執法監督機關,接受監督的政府和部門稱為被監督機關。第三條行政執法監督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合法公正、程序正當、違法必究的原則,保證法律、法規、規章的正確實施。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協調解決行政執法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並將行政執法工作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重要內容,督促行政執法部門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對行政執法工作的督導,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第五條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級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

行政執法部門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負責本部門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第六條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和行政執法監督網路平台,推進執法公開和執法信息共享,完善網上辦案和網上監督,提高行政執法監督的信息化和規范化水平。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第二章監督內容第八條行政執法監督包括下列內容:

(一)行政執法主體、執法許可權、執法程序的合法性;

(二)行政執法隊伍管理情況;

(三)行政執法決定的合法性和適當性;

(四)行政執法職責履行情況;

(五)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

(六)行政裁量基準制度落實情況;

(七)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情況;

(八)行政執法案卷管理情況;

(九)文明執法情況;

(十)依法應當監督的其他內容。第九條對職責履行情況監督,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審核確定本級政府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行政執法部門,明確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職責,並向社會公布;行政執法部門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編制行政執法事項清單,明確所屬執法機構以及執法崗位的執法責任,定期進行行政執法評議考核。第十條對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和持證上崗制度監督,包括行政執法人員通過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取得行政執法證件情況;持證上崗執法和業務培訓情況。第十一條對行政裁量基準制度監督,包括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執法裁量權進行細化、量化,制定行政執法裁量基準,並向社會公布情況,以及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的修改情況。

省級行政執法部門應當通過制定指導規范等方式,指導下級行政執法部門建立和實施行政裁量基準制度。第十二條對行政執法公示制度監督,包括在政務網站和辦事大廳、服務窗口等場所,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主體、人員、職責、許可權、依據、程序、監督方式、救濟渠道等行政執法信息,並進行動態調整;現場執法主動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表明身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檢查等行政執法結果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不得違法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行政執法信息。第十三條對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監督,包括通過文字、音像等方式,對執法活動進行全過程記錄並歸檔,實現行政執法的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對查封扣押財產、強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財產權益的現場執法活動和執法辦案場所,應當進行全程音像記錄。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兼職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01 12:28:14 瀏覽:884
韶關找律師 發布:2025-07-01 12:26:47 瀏覽:251
刑事訴訟法第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949
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的二十九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21
法院司法行政職位 發布:2025-07-01 12:20:55 瀏覽:404
法院防疫暗號 發布:2025-07-01 12:19:23 瀏覽:97
鄭州正言法律咨詢公司 發布:2025-07-01 12:14:30 瀏覽:13
勞動法用人規定 發布:2025-07-01 12:09:19 瀏覽:576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法律 發布:2025-07-01 11:54:04 瀏覽:1000
德國法刑法 發布:2025-07-01 11:53:53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