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標法條例關系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是什麼關系
我國法律體系效力層級是有高低之分的,最高的是憲法,其次是法律,然後是行政專法規。《招標屬投標法》是法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是行政法規,是法律的下位法,效力低於法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是對《招標投標法》的細化和補充。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釋義
正確答案甲對乙錯沒問題;第一,首先應該弄清楚「投標人澄清」和「投標人提出異議」得程序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本題是兩個投標人一起提出異議,而非澄清。關於對開標「提出異議」的要求是:投標人應當在開標現場提出,由招標人當場作出答復,並記錄。依據條例四十四條。
第二,《釋義》解釋:不同投標人,委託同一單位辦理投標事宜,可以視為串通。本題所述是兩家投標企業一起提交一份經兩人簽字的質疑材料,而非委託同一單位或同一人辦理投標事宜。(簡單點說就是一起提出異議,並不是委託同一人或單位投標,且題中未提及委託書)
第三,《條例》規定: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標人委託的范圍內開展招標代理業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本題中評標委員會並無違規情形,代理機構應將質疑材料提交招標方,由招標人作出答復(招標人有招標文件最終解釋權),代理機構得行為明顯干擾了評標專家獨立評審。(招標人委託的業務范圍不包括受理質疑、異議)
㈢ 招標投標法和實施條例有什麼關系
招標抄投標法是全國襲人大起草制定的,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是國務院起草制定的。
總之,《XXXX法》都是全國人大起草制定的,《XXXX條例》都是國務院起草制定的,《XXXX規定》或《XXXX辦法》都是相關部委起草制定的。
若有沖突,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其中人大起草的法處於最高或最上位置,其次是國務院,然後是部委,後面是地方政府,地方部門,依此類推。
㈣ 招投標法實施條例釋義
法律分析:依法完善招標采購制度,規范招標投標行為,提高公共資金采購效率,保證采購標的性能質量,統一規范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下列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一)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三)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前款所列項目的具體范圍和規模標准,由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法律或者國務院對必須進行招標的其他項目的范圍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制定本法。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與招標人存在利害關系是指
與招抄標人具有「利害關系」的情況比較復雜,通常是指潛在投標人和招標人之間存在隸屬關系、個人關系、經濟關系三個方面的關系,均可以認定為潛在投標人和招標人之間存在著利害關系。
隸屬關系,主要指招標人與潛在投標人之間相互控股或參股,或者有行政主管關系。
個人關系,指的是投標人的法定代表人等高管人員與招標人的法定代表人等高管人員存在夫妻關系、親屬關系或者為同一人的情況。
經濟關系,指的是潛在投標人為招標項目前期准備提供設計或咨詢服務等情形。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34條規定:「與招標人存在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招標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參加投標。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單位,不得參加同一標段投標或者未劃分標段的同一招標項目投標。違反前兩款規定的,相關投標均無效。」這條規定的目的是,與招標人具有利害關系的企業投標,容易與招標人產生協同一致或串通,影響招標公正性。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區別
招投標法是1999年頒布2000年正式執行的我國第一步關於招投標方面的法律,對我國的招投標起到指導性作用,而實施條例是於2012年2月1日正式執行的法律法規,是根據招投標法頒布10年以來一些不足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和說明,更具有可操作性,進一步細化了招投標過程中的各項環節。
㈦ 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
我在中國電力招標網上查了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以專下簡稱《招標投標法》)是《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的母法; 《條例》的制定根據是《招標投標法》。廣義上的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按照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國的招標投標法法律規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99年頒布的《招標投標法》,這是所有招標投標法律法規規范的基本法,也是狹義上的《招標投標法》;第二層次是由國務院頒布的招標投標行政法規,即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第三層次是由國務院下屬有關部門發布的有關招標投標的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招標投標法規和規章。以上三個層次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均可以稱為廣義上的招標投標法,共同構成我國招標投標的完整法律體系。三個層次的招標投標法律規范都是有關當事人從事招投標活動以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和處罰的根據;其中第一個層次和第二個層次的招標投標法律規范在有關當事人發生爭議時可以直接作為人民法院進行裁判的根據。
㈧ 招投標法釋義條例
法律分析: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下簡稱招標投標法),制定本條例。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招標投標交易場所,為招標投標活動提供服務。招標投標交易場所不得與行政監督部門存在隸屬關系,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國家鼓勵利用信息網路進行電子招標投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第八條 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應當公開招標;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請招標:(一)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二)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占項目合同金額的比例過大。有前款第二項所列情形,屬於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項目,由項目審批、核准部門在審批、核准項目時作出認定;其他項目由招標人申請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作出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