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治理法律法規
⑴ 國家對於工業揚塵有什麼規定和監測的
屬於固體污染,固體:建築揚塵或土地沙化引起的沙塵暴、城市道路揚塵、工業粉塵等
⑵ 六個百分百"工作標准出自哪個法律
出自《汕頭市住建局關於切實採取措施堅決強化施工揚塵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8年4月4日,我局下發了《汕頭市住建局關於切實採取措施堅決強化施工揚塵防治工作的通知》(汕住建通〔2018〕121號),部署了全市建築施工揚塵防治工作,要求全市各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項目必須嚴格落實「六個100%」的工作措施。
從檢查情況看,各工地防塵離「六個100%」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指示和我市創文提質升級的要求,現提出如下意見,請各有關單位結合汕住建通〔2018〕121號文提出的要求,一並貫徹執行。
(2)揚塵治理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落實「六個100%」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區縣、高新區、保稅區、華僑試驗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市安監總站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施工揚塵管理工作,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迅速開展施工揚塵大排查,並建立完善建築市場企業信用檔案,嚴格誠信管理。
2、對防治責任、防治措施不落實,導致施工揚塵污染較多、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要嚴肅責任追究,一律認定為企業不良行為,並錄入全省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予以公開;對違反揚塵污染防治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的建築工地,要嚴格進行行政處罰。
⑶ 急求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光看法律也沒用,還得看你們所處的流域,當地的環境背景。
關鍵的還得看你們當地環保局,要主動與其接觸,他們自然會提醒你們應該注意哪些,應該怎麼做!畢竟最終的定價權在他們手中,同樣的行為,可以罰1W,也可以罰你10W。
而且有的地方環保部門也有地方處罰辦法,下面羅列了一些,僅供參考
水污染處罰標准
違法行為
法律法規規定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水污染防治法》第41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6項: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水體排放含病原體的污水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6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7項: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地表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劇毒廢液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29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3項: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海域排放油類、酸液、鹼液、劇毒廢液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5條第1款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3項:處以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含汞、鎘、鉻、氰化物等可溶性劇毒渣向水體排放或直接埋入地下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1條第1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1項: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廢棄物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2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4項: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水體排放或傾倒放射性廢水或廢物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4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2項: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5條;《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7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5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40條第1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5項: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標準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27條《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23條第2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46條第2款: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或責令停業、關閉
在岸灘採用不正當的稀釋、滲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廢水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3條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1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海域排放超標廢水或將處理後的殘渣棄置入海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4條第2款、第15條第2款、第16條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5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拆船時任意排放或丟棄污染物,造成污染的
《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13條第1款、第14條
《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第17條第1款第4項: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擅自在岸灘堆放、棄置或處理廢棄物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1條第1款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6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岸灘批准使用場所內擅自堆放、處理未經批準的廢棄物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2條第2款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6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岸灘露天堆放劇毒、放射性、易溶解和易揮發性物質的廢棄物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2條第2款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6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地表水體岸坡堆放垃圾、傾倒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廢棄物的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13條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27條第5項:給予書面警告或處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在地面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物和其他污染物
《水污染防治法》第33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4項: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按規定時間及時關閉沿岸垃圾或工業固體廢物堆放場點的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12條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27條第4項:處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沒有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水污染防治法》第31條第2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7項: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運輸、存貯農葯和處置過期失效農葯,造成水污染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30條第2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使用無防止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污水和其他廢棄物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42條
《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1款第3項;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9條第7項: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向岸灘棄置失效或禁用的葯物和葯具的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19條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27條第4項: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大氣污染處罰標准
違法行為
法律法規規定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人口集中地焚燒瀝青、油氈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1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7條第1款: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2萬元以下罰款
露天焚燒秸稈、雜草、樹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1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7條第2款: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建築施工產生揚塵污染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3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8條: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下罰款
在人口集中地區存放煤炭、煤矸石等,造成污染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6條第4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處以五萬元以下罰款
開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煤炭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24條第3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0條:責令關閉
在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屆滿後繼續燃用高污染燃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25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1條:責令拆除或者沒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
在城市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地區新建燃煤供熱鍋爐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2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2條: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五萬元以下罰款
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製造、銷售或者進口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2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3條: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銷毀
未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期限停止生產、進口或者銷售含鉛汽油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4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4條: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所生產、進口、銷售的含鉛汽油和違法所得
未進行機動車船排氣污染檢測的,或者在檢測中弄虛作假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5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5條: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取消承擔機動車船年檢的資格
未採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氣排放粉塵、惡臭氣體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質氣體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6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6條第1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經批准,向大氣排放轉爐氣、電石氣、電爐法黃磷尾氣、有機烴類尾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7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6條第2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未採取密閉措施或者其他防護措施,運輸、裝卸或者貯存能夠散發有毒有害氣體或者粉塵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2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6條第3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未採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4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56條第4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新建的所採煤炭屬於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礦,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配套的煤炭洗選設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24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60條第1項:責令限期建設配套設施,可以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配套脫硫裝置或者未採取其他脫硫措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3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60條第2項:責令限期建設配套設施,可以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雜訊污染處罰標准
違法行為
法律法規規定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進口禁止生產、銷售、進口的設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1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30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53條:責令停業、關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35條: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5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規定,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30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56條: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5萬元以下罰款)
文化娛樂場所邊界雜訊超標排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3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59條: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5萬元以下罰款)
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產生環境雜訊設備,其邊界雜訊超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4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59條: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5萬元以下罰款)
未經當地公安機關批准,進行產生偶發性強烈雜訊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19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4條: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機動車輛、機動船舶、鐵路機車不按規定使用聲響裝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3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7條:給予警告或處以罰款
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5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8條: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5條第2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8條: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在家庭室內娛樂活動中或在室內裝修活動中,未採取有效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6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8條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喇叭或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方法招攬顧客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44條第1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0條: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固體廢物污染處罰標准
違法行為
法律法規規定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不按規定貯存、運輸、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36條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18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3條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第27條第1、2項:給予書面警告或處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其限期改正;對違法的個人給予警告或處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擅自進口廢物作原料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5條第3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6條第1款:責令退運固體廢物,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走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原料為名進口不能作為原料的固體廢物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5條第1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6條:責令退運固體廢物,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走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將境外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4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6條第1款:責令退運固體廢物,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走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固體廢物非法入境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4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8條:依照本法第六十六條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第28條
擅自轉移固體廢棄物出省貯存、處置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3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9條第1款第7項: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設危險廢物標志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4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1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將危險廢物提供或委託給無許可證單位收集、貯存、處置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9條第3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2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轉移危險廢物不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環保部門報告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1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3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轉移危險廢物不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環保部門報告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1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3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0條第2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4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0條第1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5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將危險廢物和旅客混運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2條第2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6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危險廢物產生者不處置或不承擔處置費用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6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7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場所等未經消除污染轉作他用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3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4條第8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無證從事收集、貯存、處置危險廢物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9條第2款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5條第1項: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吊銷經營許可證
經我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的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58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67條:責令退運該危險廢物,可以並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⑷ 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方案
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方案建議:
1、執法人員深入到施工工地,廣泛宣傳有關工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執法程序、處罰標准,增強施工方的法律意識,督促其文明施工。
9、在建築物上運送散裝物料、建築垃圾和渣土的,採用密閉方式清運,不高空拋擲、揚撒。
10、工地內安裝揚塵實時監測系統、揚塵超標自動報警系統、自動降塵設備。
⑸ 《大氣污染防治法》主要規定了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主要內容有大氣污染防治標准和限期達內標規容劃、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和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於2015年8月29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5)揚塵治理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內容解讀:
堅持源頭治理,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提高相關產品質量標准。一是明確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
二是明確制定燃煤、石焦油、生物質燃料、塗料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產品、煙花爆竹及過濾等產品的質量標准,應當明確大氣環境保護要求。三是規定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調整能源結構,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⑹ 室內裝修產生揚塵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如果涉嫌侵權,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來維權。採納謝謝
⑺ 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政策法規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第五條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五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第六十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第六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以罰款,並予以公告。
(7)揚塵治理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一)不符合行政許可條件准予行政許可的;
(二)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包庇的;
(三)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
(四)對超標排放污染物、採用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環境事故以及不落實生態保護措施造成生態破壞等行為,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未及時查處的;
(五)違反本法規定,查封、扣押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設施、設備的;
(六)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
(七)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而未公開的;
(八)將徵收的排污費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六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⑻ 上海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目的和依據
為了防治揚塵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上海市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⑼ 揚塵治理法律法規是哪年哪月哪日實施。
我只知道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二十七條國家鼓勵貨運經營者實行封閉式運輸,保證環境衛生和貨物運輸安全。貨運經營者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
⑽ 關於煙氣排放的法律
環境保護法
第三章
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目標和治理任務,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
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區域、流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並採取措施按期達標。
第二十九條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予以保護,嚴禁破壞。
第三十條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合理開發,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依法制定有關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並予以實施。
引進外來物種以及研究、開發和利用生物技術,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第三十一條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國家加大對生態保護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確保其用於生態保護補償。
國家指導受益地區和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或者按照市場規則進行生態保護補償。
第三十二條國家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第三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促進農業環境保護新技術的使用,加強對農業污染源的監測預警,統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體富營養化、水源枯竭、種源滅絕等生態失調現象,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縣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提高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第三十四條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設,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有關標准,防止和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第三十五條城鄉建設應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保護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觀,加強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與管理。
第三十六條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國家機關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其他組織應當優先採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設備和設施。
第三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對生活廢棄物的分類處置、回收利用。
第三十八條公民應當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實施環境保護措施,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第三十九條國家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鼓勵和組織開展環境質量對公眾健康影響的研究,採取措施預防和控制與環境污染有關的疾病。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十條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第四十一條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第四十二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三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排污費應當全部專項用於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的,不再徵收排污費。
第四十四條國家實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由國務院下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實。企業事業單位在執行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同時,應當遵守分解落實到本單位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對超過國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國家確定的環境質量目標的地區,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其新增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第四十五條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
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六條國家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實行淘汰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銷售或者轉移、使用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
禁止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的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
第四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控制、應急准備、應急處置和事後恢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