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相關條例
『壹』 戶籍和籍貫
法律分析:籍貫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而戶口指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其中,戶口可以遷移,而籍貫一般是固定的。
法律依據:《戶口登記條例 》第五條 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處的立為一戶,以主管人為戶主。單身居住的自立一戶,以本人為戶主。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共立一戶或者分別立戶。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登記。
『貳』 法律規定籍貫的定義是什麼
按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規定,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回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答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叄』 有法律文件規定小孩籍貫必須要跟父親嗎
我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小孩籍貫出處,一般由父母商定。
籍貫隨父是中國傳統習慣,不符合男女平等的新風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九條規定: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所以小孩的籍貫可以跟父親,也可以跟母親,具體小孩籍貫跟誰要由夫妻間進行協商。
(3)籍貫相關條例擴展閱讀:
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
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於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
夫妻離婚,一般也會導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撫養權。失去撫養權的一方將失去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權利。不過,失去撫養權的一方仍然會享有探視權,可以在約定或裁判的時間內定期探視子女,與子女進行相對短暫的相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肆』 籍貫和戶籍有什麼區別
籍貫和戶籍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戶籍包含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居住地、婚姻狀況等,記錄自然人的身份信息情況,可以變動;籍貫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不能變動,如要變動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2、用處不同:戶籍包含自然人的身份信息,常用於公安機關登記個人信息、企業登記勞動者信息等情況;籍貫更強調對家鄉的歸屬感;
3、效力不同:戶籍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效力;籍貫是沒有任何效力。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五條
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處的立為一戶,以主管人為戶主。單身居住的自立一戶,以本人為戶主。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共立一戶或者分別立戶。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登記。
第六條
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第十三條
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
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1.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
2.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伍』 法律中籍貫怎樣規定
籍貫就是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18周歲以前的戶籍所在地,具體法律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第五條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5)籍貫相關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三條 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指紋信息、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編制。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
『陸』 小孩落戶籍貫怎樣規定
戶口本上面孩子的籍貫要填寫孩子出生時爺爺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而且回,每個人的籍貫的標答准填法都是按照這種要求填寫。
按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規定,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柒』 法律中籍貫怎樣規定
摘要 就是戶籍所在地
『捌』 籍貫的規定
法律分析:籍貫就是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18周歲以前的戶籍所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國國籍。
『玖』 新生兒上戶口籍貫規定
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一般而言籍貫是父系來源,不確定可否更改為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