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福建森林法實施條例

福建森林法實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8 22:55:58

『壹』 最新《森林法實施條例

盜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盜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二)盜伐幼樹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條規定的「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 (一)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採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本條和本規定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林木數量以立木蓄積計算,計算方法為:原木材積除以該樹種的出材率;「幼樹」,是指胸徑五厘米以下的樹木。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本款以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犯罪,規定了三檔刑罰J即對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按司法解釋,「數量較大」是指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樹一百至二百株為起點。對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巨大」是指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樹一千至二千株為起點。對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是指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樹五千至一萬株為起點。

『貳』 森林法實施條例2020年7月1日

摘要 請把您的問題詳細描述一下

『叄』 2020年新森林法實施條例全文

摘要 第一條 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保障森林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

『肆』 哪個有福建森林法,,最新的

頒布日期】2006-9-7
【實施日期】2006-9-7
【失效日期】
【頒布單位】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文 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森林資源的培育種植、採伐利用、經營管理的,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林業工作。區、縣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的林業工作。

鄉鎮林業工作機構對基層林業生產經營實施組織管理、提供服務。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貫徹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根據生態建設需要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增加對林業建設投入,加大力度重點發展公益林業,推動生態建設,提高林業科技水平,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植樹造林,加強森林保護和管理,保證森林資源穩定增長。

第五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森林的利用方向和生產經營目的,將林業區分為公益林業和商品林業,實行分類經營、管理。

公益林業按照公益事業進行管理,以政府投資為主,吸收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商品林業按照基礎產業進行管理,主要由市場配置資源,政府給予必要扶持。

第六條 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國投資者、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等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林業建設,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造林綠化、保護森林資源和林業科學研究及推廣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公民有權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進行制止、舉報和控告。

第二章 林地林權管理

第九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森林、林木、林地,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權屬:

(一)國有的土地上自然生長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國家;單位和個人營造的林木,其所有權屬於營造單位和個人。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其所有的土地上營造的林木和自然生長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承包集體所有的土地營造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承包方,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三)在國有的土地上義務栽植的林木,歸使用該土地的單位所有;沒有明確使用單位的,歸國家所有。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義務栽植的林木,歸該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另有協議或者合同約定的,按照協議或者合同的約定確定所有權。

(四)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合作營造的林木,為合作各方共有。

(五)農村村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上種植的林木,其所有權屬於個人。

第十條 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依照前款規定實施流轉的,應當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流轉,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必須依照法定程序辦理。

第十一條 森林、林木、林地,由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核發林權證書,確認其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權發證的具體工作,由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林權證書是該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二條 單位之間發生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在本區、縣范圍內的,由區、縣人民政府處理;跨區、縣的,由市人民政府處理;與外省、市之間的爭議,由市人民政府與有關省、市人民政府協商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由當地區、縣人民政府處理。

申請處理林木、林地權屬爭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和有關確權資料。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和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變動有爭議的林地,或者在有爭議的林地進行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章 植樹造林

第十三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林業發展規劃,確定森林覆蓋率目標,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各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規劃進行造林綠化。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第十五條 在宜林荒山、河渠沿岸、海岸沿線、湖泊水庫周圍、公路鐵路兩側和其他水土易流失的地區,應當分別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護岸林、沿海防護林、護路林等公益林。

第十六條 造林綠化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實行負責制:

(一)宜林荒山荒地,屬於國家所有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於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組織造林。

(二)國家機關、團體、部隊、企業、學校和其他單位管理范圍內適宜造林的土地,由該單位負責造林。

(三)農村村民使用的自留山,由農村村民負責造林。

在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承包造林的,應當簽訂合同。違反合同的,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七條 公益林建設必須遵守全面質量管理規定和技術規程,規范管理制度,對造林規劃和設計、種苗准備、整地栽植、撫育管護等主要工序實施全過程管理,重點工程還應當推行招投標和監理制度,確保造林質量與成效。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植樹造林加強指導和監督,組織檢查驗收,核實造林和成林面積。對未完成植樹造林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應當責令限期完成。

實行造林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重大和特大質量事故依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四章 森林資源管理

第十八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十九條 建立森林資源清查制度。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森林清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和監測體系,掌握森林資源變化情況。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統計行政管理部門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每五年組織一次全市森林資源清查工作。

第二十條 國有林場、苗圃、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撤銷、合並、改變隸屬關系,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一條 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徵用、佔用林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臨時佔用林地的,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

(一)臨時佔用公益林林地面積五公頃以上,其他林地面積二十公頃以上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臨時佔用公益林林地面積不足五公頃,其他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不足二十公頃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臨時佔用公益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積不足二公頃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臨時佔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期滿應當歸還並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到期不及時恢復林業生產條件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逾期不恢復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第二十三條 徵用、佔用林地應當支付的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應當支付的人員安置補助費,依照《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臨時佔用林地的補償,按照用地單位與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簽訂的協議執行。

第五章 森林保護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督促有林的單位訂立護林公約。

國有林場和有林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根據實際需要配備護林員,並落實管護責任制。護林員負責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檢查森林火災隱患,維護林業管理秩序;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提請當地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在行政區域交界的林區,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應當建立護林聯防組織,負責聯防區的護林工作。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工作。森林防火實行行政首長區域負責制。

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為森林防火期。

第二十六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和林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林政隊伍,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森林公安機關。

林政管理機構、森林公安機關和森林植物檢疫站,根據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履行其職責和義務。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林區設立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

第二十七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森林、林木經營單位或者個人,發現其經營管理的森林、林木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病蟲害,應當及時進行防治,並報告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除治;發生危險性檢疫病蟲害時,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發生疫情的地區設立臨時性森林病蟲害檢疫檢查站,防止疫情蔓延。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規定森林植物的補充檢疫對象,並負責對森林植物進行檢疫。

第二十八條 禁止在封山育林區域內砍柴、放牧。

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山區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封山育林區採挖或者移植林木。需要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批准:

(一)申請採挖或者移植的林木權屬清楚;

(二)採挖或者移植後對森林無明顯破壞;

(三)具備符合規定的更新方案;

(四)具備符合規定的水土保持方案;

(五) 本年度申請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全部數量未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

第二十九條 從林區運出木材必須持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運輸證明。

運輸森林植物及其林產品(包括喬木、灌木、竹類、野生珍貴花卉、苗木、林木種子、繁殖材料和木材等),必須持有縣級以上森林植物檢疫機構簽發的檢疫證書。

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部門和郵政部門,憑木材運輸證明和檢疫證書辦理承運、郵寄手續。林業執法人員可以進入車站、港口、機場、貨場進行檢查。

第六章 採伐管理

第三十條 森林和林木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實行限額採伐。

國家批準的本市年森林採伐限額,由市人民政府下達到區、縣人民政府和鐵路、公路、城市綠化主管部門。

人工商品林實行不同於其他林木的採伐管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 人工商品林按照合理經營、持續利用的原則,由經營者依法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方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確定的合理年採伐量,安排採伐限額。

達到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規模的人工商品林經營者,可以單獨編制年採伐限額。

第三十二條 在採伐限額編制單位內,人工商品林採伐限額本年節余需要結轉下年使用的,應當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批准:

(一)本年度未出現濫伐林木行為;

(二)具備符合規定的更新造林計劃。

第三十三條 人工商品林的採伐限額不得用於採伐其他林木,但其他林木的採伐限額可以用於採伐人工商品林。

第三十四條 採伐林木實行採伐許可證制度,採伐林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證採伐。農村村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負責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的主管部門不得超過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採伐許可證。

負責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的主管部門必須使用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印製的林木採伐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 林木採伐實行分級分類審批制度。對公益林必須加強保護,嚴格管理,其採伐實行分級審批,具體許可權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對人工商品林,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林木經營者編制的森林經營方案依法審批。

鐵路、公路的護路林木和城鎮林木的更新採伐,分別由鐵路、公路和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批准。

一級河道護堤、護岸林木的更新採伐,屬於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范圍的,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屬於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審批范圍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審批。

水行政主管部門接受委託進行審批時應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委託要求,並接受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鐵路、公路、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和接受委託的市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林木的更新採伐進行審批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向市和所在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六條 人工商品林的採伐不得影響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對採伐後容易發生水土流失或者造成生態破壞的,應當採取水土保持或者生態保護措施。

第三十七條 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林木採伐實行伐前勘察核實、伐中監督採伐、伐後驗收更新。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市採伐限額管理、採伐審批和採伐許可證發放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章 支持和保障

第三十八條 公益林業建設、管理和重大林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應當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並予以優先安排。

商品林的營造和管理費用,以經營者的投入為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指導。

第三十九條 按照國家對林業實行的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金融機構和林業經營者可以協商確定貸款期限,政府視情況實行財政貼息。林業經營者可以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請貸款。

第四十條 依法徵收的育林基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步全部返還林業生產經營者。

第四十一條 建立森林生態補償基金,用於公益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規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條 森林火災消防、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執法和森林資源的清查、保護管理所需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政處罰,由區、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封山育林區內砍柴、放牧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警告,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下的罰款;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損壞的,依法賠償損失,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本辦法規定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以暴力、威脅手段阻礙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和護林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七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應當穿著公務制服,佩戴統一標志,出示執法證件。

第四十八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林區的范圍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五十條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月8日天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同時廢止。

『伍』 森林法實施條例2020年7月1日將森林分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20年7月1日將森林分為發展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充分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以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范了在我國領域內從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種植、採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管理活動,是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嚴格遵守的法律准則。
森林的作用:
1、凈化空氣.
2、調節氣候.
3、提供木材.
4、防止水土流失.
5、維持生物物種多樣性.
6、涵養水源.
7、消除噪音
8、旅遊資源
9、保護土壤;
10、涵養水源;
11、調節氣候,製造氧氣;
12、凈化空氣;
13、消除雜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四條 森林分為以下五類:
1、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2、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陸』 森林法實施條例處罰全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四條
無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對貨主可以並處非法運輸木材價款30%以下的罰款。 運輸的木材數量超出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運輸數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超出部分的木材;運輸的木材樹種、材種、規格與木材運輸證規定不符又無正當理由的,沒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偽造、塗改的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並處沒收木材價款10%至50%的罰款。
承運無木材運輸證的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運費,並處運費1倍至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擅自移動或者毀壞林業服務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將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改變為其他林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收回經營者所獲取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並處所獲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倍以下的罰款。

『柒』 森林法第44條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3條

答:《森林法》第44條: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回、采種、采脂和其他活動,答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3條: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捌』 森林法第44條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3條是什麼

答:《森林法》第44條: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內采種、采脂容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43條: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玖』 《森林法實施條例》與《森林法》的法律地位如何

我國法律位階大體是這樣的:最高的是《憲法》,第二位階為基本法,森林法屬於基本法,因為他的制定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位階為普通法,就是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 的,《實施條例》屬於此!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頒布時間和機構(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 頒布時間和機構(2000年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8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面是分類標准,你可以看一下!

基本法律
處於第二位階的基本法律的創制權屬於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制定或系統修改必須經全國人大代表過半數通過才能達成,這是基本法律區別於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徵之一。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釋不能突破該法的基本原則。基本法律的適用和執行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和法律授予權力的行政機關。基本法律的調整事項是社會生活中重要的利益歸屬和配置。
我國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訴訟法等。一方面,基本法律的創制對憲法具有高度的依賴性。如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其基本原則、刑事司法體制、司法權力與訴訟權利的關系等問題的根本解決,均以憲法規定的組織規范和人權規范為前提;反之,作為根本法的憲法的重大變動也會帶動作為基本法律的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刑罰是國家對國民自由的侵害方式中最為嚴峻的一項,也因此其被視為最受爭議的一項;該項刑罰之執行亦正意謂著,為了大眾之安全利益而完全忽視了犯罪行為人之自由利益。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團體與個人之利益絕無僅見地只有在刑事訴訟上才有如此重大的沖突,而這種在法律上所做之利益權衡正象徵性地說明了在一般公共事務中考量國家與個人間的關系時,刑事訴訟法就成了國家基本法的測震器。」另一方面,我國刑事訴訟法的適用主體主要是檢法兩院,雖然立法法規定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權力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但是根據司法原理,司法機關為准確適用刑事訴訟法,必須先正確理解刑事訴訟法的法律規范,欲正確理解,便需要澄清模糊認識以消除歧見,因此,司法機關對刑事訴訟法在司法中的具體運用擁有解釋權,盡管政府的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律授權參與刑事訴訟並肩負部分訴訟職能,但是,因行政權不具有司法權的終局性,故其無司法解釋權力。由此看來,在刑事訴訟法的立法、解釋和適用上,應當並重刑事訴訟法作為基本法律僅低於根本法律的較高位階,不能隨意對刑事訴訟法的法律規范做出與其規范意旨相左的解釋或者變通。
普通法律
基本法位階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普通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普通法律的創制依據是作為根本法律的憲法和憲法之下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所調整的事項包容於基本法律調整事項之下,其內容為普通的社會關系中的利益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行政法規編輯
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是憲法的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拾』 森林法實施條例2020年7月1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8

熱點內容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發布:2025-05-23 22:10:24 瀏覽:669
2016勞動法34號曠工規定 發布:2025-05-23 22:05:49 瀏覽:56
區級法律援助培訓班講話稿 發布:2025-05-23 22:00:20 瀏覽:354
為打擊跨國犯罪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23 21:55:52 瀏覽:425
重慶市審計監督條例 發布:2025-05-23 21:55:12 瀏覽:483
訴周口司法局 發布:2025-05-23 21:54:57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