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規章
Ⅰ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認為地方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不一致的,應如何處理( )
地方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沖突時,報請國務院決定.
Ⅱ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制度為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可以「參照」哪些規章
部門規章也就是看看行政機關程序和法定職權。
Ⅳ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認為地方行政規章於國務院部、委規章不一的怎麼辦
肯定是選C.應為地方行政規章在效力等級是是同一個級別的!
Ⅳ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的判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回和行政法規、地方答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Ⅵ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的規范和規則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的規范和規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回
《 最高人民法院關答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5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4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Ⅶ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發現地方規章與部門規章不一致時,應當選擇下列哪種做
這題我問了好幾個同學,查了好久,終於查到了:
《立法法》第86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該條還規定了法規與規章、地方性法規或規章之間沖突的解決辦法。
因此選
b
Ⅷ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
《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Ⅸ 吳某向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發現地方規章與部門規章不一致時,應當選擇下列哪種做法
幾個選擇都不正確。
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Ⅹ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如何對待規章
樓主的問題問的有點模糊,嘗試著解答下,希望對你有幫助。法院在審理行政回訴訟時針對你所答要起訴的行政案件適用的規章是基於你的主張,尊重你的訴訟權利,採取不告不理原則。上級政府規章和下級政府規章有沖突時適用上級政府規章;省級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省級政府規章與較大的市規章有沖突時由國務院裁決適用。省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有沖突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適用,下級地方性法規與政府規章有沖突時由下級人大常委會決定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