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更保障條例

更保障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15 09:39:35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的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
(2001 年11 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0號公布,根據2004年3月3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為了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進口產品數量增加,並對生產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損害威脅(以下除特別指明外,統稱損害)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調查,採取保障措施。 第三條與國內產業有關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下統稱申請人),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向商務部提出採取保障措施的書面申請。
商務部應當及時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決定立案調查或者不立案調查。
第四條商務部沒有收到採取保障措施的書面申請,但有充分證據認為國內產業因進口產品數量增加而受到損害的,可以決定立案調查。
第五條立案調查的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
商務部應當將立案調查的決定及時通知世界貿易組織保障措施委員會(以下簡稱保障措施委員會)。
第六條對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及損害的調查和確定,由商務部負責;其中,涉及農產品的保障措施國內產業損害調查,由商務部會同農業部進行。
第七條進口產品數量增加,是指進口產品數量的絕對增加或者與國內生產相比的相對增加。
第八條在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時,應當審查下列相關因素:
(一)進口產品的絕對和相對增長率與增長量;
(二)增加的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中所佔的份額;
(三)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包括對國內產業在產量、銷售水平、市場份額、生產率、設備利用率、利潤與虧損、就業等方面的影響;
(四)造成國內產業損害的其他因素。
對嚴重損害威脅的確定,應當依據事實,不能僅依據指控、推測或者極小的可能性。
在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時,不得將進口增加以外的因素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歸因於進口增加。
第九條在調查期間,商務部應當及時公布對案情的詳細分析和審查的相關因素等。
第十條國內產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的全部生產者,或者其總產量占國內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全部總產量的主要部分的生產者。
第十一條商務部應當根據客觀的事實和證據,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與國內產業的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第十二條商務部應當為進口經營者、出口經營者和其他利害關系方提供陳述意見和論據的機會。
調查可以採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也可以採用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
第十三條調查中獲得的有關資料,資料提供方認為需要保密的,商務部可以按保密資料處理。
保密申請有理由的,應當對資料提供方提供的資料按保密資料處理,同時要求資料提供方提供一份非保密的該資料概要。
按保密資料處理的資料,未經資料提供方同意,不得泄露。
第十四條進口產品數量增加、損害的調查結果及其理由的說明,由商務部予以公布。
商務部應當將調查結果及有關情況及時通知保障措施委員會。
第十五條商務部根據調查結果,可以作出初裁決定,也可以直接作出終裁決定,並予以公告。 第十六條有明確證據表明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在不採取臨時保障措施將對國內產業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害的緊急情況下,可以作出初裁決定,並採取臨時保障措施。
臨時保障措施採取提高關稅的形式。
第十七條採取臨時保障措施,由商務部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
在採取臨時保障措施前,商務部應當將有關情況通知保障措施委員會。
第十八條臨時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自臨時保障措施決定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不超過200天。
第十九條終裁決定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採取保障措施。實施保障措施應當符合公共利益。
保障措施可以採取提高關稅、數量限制等形式。
第二十條保障措施採取提高關稅形式的,由商務部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採取數量限制形式的,由商務部作出決定並予以公告。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
商務部應當將採取保障措施的決定及有關情況及時通知保障措施委員會。
第二十一條採取數量限制措施的,限制後的進口量不得低於最近3個有代表性年度的平均進口量;但是,有正當理由表明為防止或者補救嚴重損害而有必要採取不同水平的數量限制措施的除外。
採取數量限制措施,需要在有關出口國(地區)或者原產國(地區)之間進行數量分配的,商務部可以與有關出口國(地區)或者原產國(地區)就數量的分配進行磋商。
第二十二條保障措施應當針對正在進口的產品實施,不區分產品來源國(地區)。
第二十三條採取保障措施應當限於防止、補救嚴重損害並便利調整國內產業所必要的范圍內。
第二十四條在採取保障措施前,商務部應當為與有關產品的出口經營者有實質利益的國家(地區)政府提供磋商的充分機會。
第二十五條終裁決定確定不採取保障措施的,已徵收的臨時關稅應當予以退還。 第二十六條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不超過4年。
符合下列條件的,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一)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確定保障措施對於防止或者補救嚴重損害仍然有必要;
(二)有證據表明相關國內產業正在進行調整;
(三)已經履行有關對外通知、磋商的義務;
(四)延長後的措施不嚴於延長前的措施。
一項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及其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0年。
第二十七條保障措施實施期限超過1年的,應當在實施期間內按固定時間間隔逐步放寬。
第二十八條保障措施實施期限超過3年的,商務部應當在實施期間內對該項措施進行中期復審。
復審的內容包括保障措施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國內產業的調整情況等。
第二十九條保障措施屬於提高關稅的,商務部應當根據復審結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提出保留、取消或者加快放寬提高關稅措施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保障措施屬於數量限制或者其他形式的,商務部應當根據復審結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作出保留、取消或者加快放寬數量限制措施的決定並予以公告。
第三十條對同一進口產品再次採取保障措施的,與前次採取保障措施的時間間隔應當不短於前次採取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並且至少為2年。
符合下列條件的,對一產品實施的期限為180天或者少於180天的保障措施,不受前款限制:
(一)自對該進口產品實施保障措施之日起,已經超過1年;
(二)自實施該保障措施之日起5年內,未對同一產品實施2次以上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條任何國家(地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口產品採取歧視性保障措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國家(地區)採取相應的措施。
第三十二條商務部負責與保障措施有關的對外磋商、通知和爭端解決事宜。
第三十三條商務部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三十四條本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Ⅱ 城鎮住房保障條例 為什麼還沒出台

《城鎮住房保障條例》在網站上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時間一個月。現在根據向全社會、向公眾徵求意見的情況,以及徵求各地方、各部門的意見,再次聽取的專家意見,正在進行修改。在不太長的時間里,經過一定程序,《城鎮住房保障條例》就可以上報國務院。條例的出台,將解決民眾關心的使住房保障工作有法可依的問題,能夠使住房保障中的各項矛盾得以妥善處理,使老百姓的權利得到保障。
馮俊稱,保障房退出問題,是條例起草過程中著力解決的,這也是長期調研中關注的問題。
談到「保障房退出機制」,馮俊指出,媒體所說的退出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原本不符合條件,由於提供虛假信息又在審核過程中沒有審核出來,導致不符合條件的人住上保障房,這在嚴格意義上應該適用糾錯機制,要糾正。真正需要比較慎重考慮的是第二種情況。老百姓收入是增長的,保障住房會居住比較長時間,收入增長怎麼退出是個難點。
馮俊進一步指出,保障對象有兩個條件:一是住房確實困難,二是沒有能力通過自己努力在市場上獲得住房。退出問題的制度設計是這樣考慮的。如果你有了合適住房就應該退出來,把有限的保障房資源讓更需要的保障對象利用,這樣使資源配製更加公平,急用的人先用。
馮俊強調,在退出問題上,制度設計絕不能簡單化。較低收入家庭之所以收入低,是由兩個原因導致,一是勞動能力低,二是就業不充分。這樣的家庭在較短時間很難實現收入層級的變化,有時候收入稍微有點提高,也很難在市場上買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
馮俊稱,對收入提高後的退出機制設計一定要實事求是:第一,要有一定的寬容度,要允許一定的收入增長,要有一定的穩定時期;第二,通過經濟方法來處理退出問題。比如收入增長了,廉租房租金提高一點,隨著收入不斷增加,廉租房租金可以一直提高到市場租金。
馮俊說,總之,退出機制並不是說一定要退出保障房,而是要退出原來的福利機制。這樣的制度設計可能更合理一些。

Ⅲ 1951年勞動保障條例 全文

投入

Ⅳ 住房保障條例的解讀

導語;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像歐美以及咱們生活的亞洲地區都有住房保障體系,我國的住房保障條例以及政策出台較晚,我國的住房保障制度剛剛推出的時候,由於資格審核不太嚴格,導致了很多並不符合保障標準的家庭,住上了經適房,而那些原本沒有房子的家庭依然是「無家可歸」,這一不好現象在近幾年得到了重視,各地政府機關制定了一系列基本住房保障條例,以此來保護那些沒有住房或者租不起房的人。




一基本住房保障條例試用對象

什麼叫住房保障制度,簡單說就是在社會不斷發展之下,貧富差距拉大,為了讓那一部分買不起住不起房子的人也能住的起房買得起房而推出的。親注意嘍,一個社會文明的標准就是「民有所居」。人要想生存離不開衣食住行,所以住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住房保障條例規定:「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為中低收入家庭所提供的住房,保障房分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政策性住房三種構成」,他們和市面上的商品房有著本質的區別,規定不可以上市交易,使得他有了實實在在的用途,另外它主要為買不起房住不起房的老百姓提供住房服務。




二基本住房保障條例制定後的具體實施

在各地新的基本住房保障條例出台後,各地都加大了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到十二五計劃快要結束的時候,國家要把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占所有建設住房覆蓋率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到時候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就可以基本上得到解決了,呼呼,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房子住了。

根據住建部網站報道的數據;「負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負責人再次重申,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計劃,以及規劃設計的永久性建築工程已進入結構施工。住建部網站消息,全國計劃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以上,其中各類棚戶區470萬套以上,目前基本建成480萬套,已開工650萬套,基本建成400萬套,上述建設進度分別達到年度目標任務的92%和83%,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三保障房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條例頒布後,每個地方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的合理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很多人享受了政策頒布後的福利,但在保障房建設中又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交通不便影響人們正常的出行,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少數地方保障性住房離城市中心比較遠,使得教育,工作,等不能使民眾滿意,這就使住房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與住房息息相關的配套設施也沒有能同步建設,有的保障性住房建成後不能及時交房,或是入住了生活不方便。有的保障性住房內部空間結構安排不合理,影響了使用功能等。另外各地在建房上資金不足,地方配合不當,房價普遍超出普通家庭的承擔范圍等問題突出。




總的來說住房保障條例是國家出台的一項惠民政策,為的就是服務於大眾,希望以後有更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希望小編的講解對你有幫助。

Ⅳ 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修訂了哪些內容

黨章裡面有好幾處是經過修改之後有了明顯的不同變化的你,可以針對舊的黨章看一下。

Ⅵ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簡介

政黨的成員。即贊同某黨的綱領和政策、遵守黨章、自願加入該黨的成員。黨員是構成政黨的基石和細胞。黨員的數量決定政黨的規模和群眾基礎,黨員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政黨的水平。黨員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受黨紀的約束,在實現黨的決議(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方面起重大作用。一般政黨都重視吸收、挑選和培訓黨員,並依靠黨員開展活動,以實現該黨的主張。各類政黨和各國政黨的黨員資格和作用等有所不同。

Ⅶ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第二章 黨員權利

《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 》第二章 黨員權利

第六條 黨員有權參加黨小組會、支部大會、黨員大會以及與其擔任的黨內職務和代表資格相應的會議。

黨員因故不能到會的,應當履行請假手續。

黨員有權閱讀按照規定可以閱讀的黨內文件。

黨員有權提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要求。

黨員接受教育和培訓應當服從組織安排。

第七條 黨員有權在黨的會議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並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黨員有權在黨報黨刊上參加黨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的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黨員在討論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過程中,應當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得公開發表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相違背的觀點和意見。

第八條 黨員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的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

第九條 黨員有權在黨的會議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黨員以書面方式提出的批評意見應當按照規定送被批評者或者有關黨組織。黨員有權向黨組織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的違法違紀事實;有權向所在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提出處分有違法違紀行為黨員的要求。黨員有權向所在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提出罷免或者撤換不稱職黨員領導幹部職務的要求。黨員在進行批評、揭發、檢舉以及提出處分或者罷免、撤換要求時,要按照組織原則,符合有關程序,不得隨意擴散、傳播,不得誇大和歪曲事實,更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

第十條 黨員有權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問題時按照規定參加表決。表決時可以表示贊成、不贊成或者棄權。每個正式黨員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除外)。參加選舉的黨員有權了解候選人情況、要求改變候選人、不選任何一個候選人和另選他人。黨員有權經過規定程序成為候選人和當選。

第十一條 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者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其作證和辯護。申辯、作證和辯護必須實事求是。

第十二條 黨員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在黨的會議上或者向黨組織聲明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反映。黨員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決定相反的意見。

第十三條 黨員在政治、工作、學習等方面遇到重要問題需要黨組織幫助解決的,有權向本人所在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黨員對於黨組織給予本人的處分、鑒定、審查結論或者其他處理不服的,有權向本人所在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申訴;黨員認為黨組織給予其他黨員的處分、鑒定、審查結論或者其他處理不當的,有權逐級向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意見。黨員的合法權益受到黨組織或者其他黨員侵害時,有權向本人所在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控告。黨員有權要求有關黨組織對其提出的請求、申訴和控告給予負責的答復。

Ⅷ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第三章 保障措施

  •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是我們黨關於保障黨員權利方面一部分重要的黨內法規。它的頒布實施,是發展黨內民主、健全黨內民主生活、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對於進一步發揮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權力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願的黨內民主制度。

  •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再次強調到保障黨員權利,全會後即正式頒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這些重大決定和重要舉措,是黨中央從全黨工作的大局來謀劃和作出的,具有重要意義。

  • 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保障黨員權利,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現實需要。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後的一項基本建設。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又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一個方面的能力;提出必須轉變和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等等。

Ⅸ 保障措施條例第三十條

說一下具體的疑問是什麼。

熱點內容
法院賣的房子 發布:2025-05-21 01:29:50 瀏覽:528
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21 01:29:07 瀏覽:661
歐洲關於汽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21 01:12:13 瀏覽:298
長寧區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1 01:02:22 瀏覽:78
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發布:2025-05-21 00:53:07 瀏覽:86
德國民事訴訟法的歷史嬗變 發布:2025-05-21 00:52:18 瀏覽:114
最好的民法學教材 發布:2025-05-21 00:37:37 瀏覽:371
警街條例 發布:2025-05-21 00:37:36 瀏覽:660
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5-21 00:34:35 瀏覽:126
微信答應賠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0:26:27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