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傷殘軍人辦法規定
❶ 傷殘軍人醫療報銷規定
【現役軍人 傷殘 待遇】《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現役軍人因戰、因公致殘,醫療終結後符合評定殘疾等級條件的,應當評定殘疾等級。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因病致殘符合評定殘疾等級條件,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的,也應當評定殘疾等級。
因戰、因公致殘,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至十級的,享受撫恤;因病致殘,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的,享受撫恤。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按照殘疾等級享受殘疾撫恤金。殘疾撫恤金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
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按照殘疾等級享受殘疾撫恤金。殘疾撫恤金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
因工作需要繼續服現役的殘疾軍人,經軍隊軍級以上單位批准,由所在部隊按照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
殘疾軍人的撫恤金標准應當參照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確定。殘疾撫恤金的標准以及一級至十級殘疾軍人享受殘疾撫恤金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依靠殘疾撫恤金生活仍有困難的殘疾軍人,可以增發殘疾撫恤金或者採取其他方式予以補助,保障其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❷ 煙台市人民政府發布傷殘軍人撫恤金提高多少
山東省最近公布上調10%。
❸ 新規定的傷殘軍人安置辦法的具體條文
(從2008年10月1日起執行) 單位:元/年 殘疾等級 殘疾性質 撫恤金標准 一級 因戰 22680 因公 21960 因病 21240 二級 因戰 20520 因公 19440 因病 18720 三級 因戰 18000 因公 16920 因病 15840 四級 因戰 14760 因公 13320 因病 12240 五級 因戰 11520 因公 10080 因病 9360 六級 因戰 9000 因公 8520 因病 7200 七級 因戰 6840 因公 6120 八級 因戰 4320 因公 3960 九級 因戰 3600 因公 2880 十級 因戰 2520 因公 2160 為切實保障退出現役的一至六級殘疾軍人(以下簡稱殘疾軍人)的醫療待遇,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和民政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障辦法〉的通知》(民發[2005]199號)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殘疾軍人按照屬地原則,結合當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參加殘疾撫恤關系所在統籌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並在此基礎上享受殘疾軍人醫療補助。 二、有工作單位的殘疾軍人隨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繳費。無工作單位的殘疾軍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所在單位無力參保的、無工作單位的殘疾軍人由殘疾撫恤關系所在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統一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其單位繳費部分,經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財政部門共同審核確認後,由財政安排資金;其個人繳費部分由民政部門代收後一並繳納。殘疾軍人參加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確有困難的,由所在單位幫助解決;單位無力解決的、無工作單位的殘疾軍人,經殘疾撫恤關系所在地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財政部門共同審核確認後,由殘疾撫恤關系所在地的財政安排資金。 三、殘疾軍人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享受醫療補助。醫療補助是對一至六級殘疾軍人的補充醫療保障,各地應按照「現有的醫療待遇不降低」的原則,根據以下補助范圍和標准,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具體補助辦法,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補助標准。 (一)住院費。殘疾軍人在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住院所產生的費用,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范圍內的葯物、診療和服務項目中由個人自負部分,以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起付額,在醫療補助封頂線以內的,給予醫療補助; (二)門診費用。原則上由個人帳戶支付,超出部分中,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范圍內的費用,給予醫療補助。具體補助標准,由各地根據上年實際發生金額和財政、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測算制定,要切實保障好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醫療待遇,一至四級殘疾軍人補助比例不低於80%,五、六級殘疾軍人補助比例不低於60%; (三)殘疾軍人舊傷復發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殘疾軍人所在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支付;殘疾軍人所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予以支付;無工作單位的按照工傷保險有關規定和標准列入醫療補助,由負責醫療補助的部門支付。 四、醫療補助所需資金由殘疾軍人殘疾撫恤關系所在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部門根據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財政負擔能力、殘疾軍人醫療費實際支出和原醫療保障水平等因素測算,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確定後,列入當年財政預算。各地要管好用好醫療補助的資金,保障殘疾軍人現有的醫療待遇不降低,尤其要對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給予政策傾斜。殘疾軍人在單位已享受的醫療保障待遇高於本辦法的,由原單位繼續予以保障。 五、殘疾軍人的醫療服務管理按照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執行。各地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管理,防止浪費。 六、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制定規范、合理、便捷的工作程序,切實履行各自職責。民政部門要嚴格一級至六級殘疾軍人的審核工作並提供有關資料,統一組織無工作單位的一至六級殘疾軍人辦理參保、繳費等續,做好各項協調工作;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殘疾軍人,基層民政部門要對其就醫等給予協助。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做好參保殘疾軍人醫療保險服務管理工作,按規定保障殘疾軍人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要對相關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分析,並商財政、民政部門解決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財政部門要及時安排資金,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殘疾軍人醫療補助資金專款專用。當地財政確有困難的,上級財政要幫助解決,特別是市、州級財政要切實負起責任。中央、省財政對財政困難及殘疾軍人人數較多的市、州給予適當補助。 七、各市、州要根據本辦法並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切實保障殘疾軍人的醫療待遇。
❹ 傷殘軍人安置新規定有哪些
民政部、財政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印發《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政聯[2009]4號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及時妥善安置傷病殘退役軍人,根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及士兵
退役安置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軍
官、文職幹部和中級以上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
級士官、義務兵和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有軍隊軍務、幹部、營房部門和地方政府優
撫安置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第四條傷病殘軍人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重要貢獻,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
重、優待。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堅持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貫徹以人為本、
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則。
第二章安置方式
第五條軍官、文職幹部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者因病
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軍官、文職幹部退休安置,按照職務任免許可權審批。
第六條士官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
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士官退休安置,由軍區級單位軍務部門審批。
第七條初級士官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因戰、因公、因
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由國家供養終身;被評定為五級、六級殘疾的,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置。
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符合退休條件,自願放棄退休安置的,可以選擇由國
家供養終身。
第三章安置計劃
第八條傷病殘軍人批准退休後,翌年審定安置去向,納入軍隊退休幹部、士官
安置計劃,單獨列項。
傷病殘軍人退休安置去向審定,按照現行規定執行。
審定安置去向時,部隊除提供傷病殘退休軍人符合安置去向審定條件的材料外,
應當提供《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審批表》或《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
力醫學鑒定表》、《士官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表》。
第九條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工作,納入年度軍隊退休幹部安置交接工
作統一組織實施。
第十條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以及因患精
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級士官和義務兵年度安置計劃,由總參謀部和民政
部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分別下達。
符合上述條件的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年度安置計劃,由總政治部匯總後,納入
殘疾士兵年度安置計劃。交接工作由幹部部門會同優撫安置機構實施。
第十一條殘疾軍人退役移交政府安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殘疾撫恤關系轉
移手續,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規定標准發給殘疾撫恤金。
第四章安置補助
第十二條傷病殘退役軍人移交政府安置時,由軍隊根據本人傷病殘情況發給一
次性安置補助費。具體補助標准和辦法由總參謀部軍務部、總政治部幹部部、總後勤
部財務部另行規定。
第十三條接收一級至四級殘疾和患重症精神病退役軍人的優撫醫院,中央財政
給予適當補助,用於增加床位、醫療設備及房屋維修等支出。
第五章住房保障
第十四條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保障,納入軍隊退休幹部住房保障計劃,採取購
買經濟適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優先落實安置住房。
第十五條傷病殘退休軍人基本住房補貼不足10萬元的按10萬元計發。本人基本
住房補貼數額高於10萬元的,按照個人住房補貼實際數額計發。安置地在高房價地區
的,按照軍隊規定給予地區住房補貼。
第十六條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補貼經費由中央財政根據年度安置計劃人數列入
年度軍隊人員住房補貼預算統一安排。住房補貼兌現辦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分散供養的一級至四級殘疾的退役初級士官和義務兵的購(建)房經
費保障標准,按照安置地縣(市)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沒有經濟適用住房的按照普通
商品房價格)和60平方米建築面積確定,中央財政按照規定標准給予補助,不足部分
由地方財政解決。其中,初級士官按照有關規定領取住房補貼,住房補貼與中央財政
補助之和不足購(建)房經費標準的,由地方財政按購(建)房標准補齊。
第六章醫療保障
第十八條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後的醫療保障,比照安置地國家機關
退休公務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實行公務員醫療補助,享受同職級退休公務員醫療待
遇。對規定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較多的,由安置管理單位給予適當補助。其中一級
至級六級殘疾退休軍人由安置地民政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殘疾軍人醫療補助。
第十九條一級至六級殘疾初級士官、義務兵的醫療保障,按照國家有關殘疾軍
人醫療保障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大傷病殘退役軍人醫療保障經費投入力度,在分
配資金時向接收安置任務重、財政困難的地區傾斜。
第七章責任追究
第二十一條軍地有關部門應當嚴格遵守國家和軍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認
真做好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
第二十二條在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相關責任人依
據黨紀、政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給不符合條件的軍人辦理傷病殘退役手續的;
(二)未按照年度安置計劃及時兌現住房補貼、落實住房,或者未按照規定標准
發放有關經費的;
(三)以不正當理由拒絕審定安置去向或交接,影響年度安置任務完成的;
(四)交接工作中未履職盡責或者收取規定標准外經費,影響交接工作的;
(五)傷病殘軍人有關生活、醫療待遇落實不到位的。
第二十三條傷病殘退役軍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審定安置去向或者辦理移交手續
的,由管理單位研究報軍級以上單位批准,停止年度定期增加退休費,停發退休生活
補貼和地區津貼,取消安置補助費。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工作,按照總參某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頒發
的《軍人殘疾等級評定管理辦法》([2005]後字第2號)執行。
軍人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醫學鑒定工作,按照總參某部、總政治部、總後勤
部《軍人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辦法》(後發[2008]17號)執行。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適用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自頒發之日起施行。
❺ 煙台二等乙殘疾軍人醫療費是怎樣撥付的
現在不存在你說的二等乙殘疾軍人的,現在更改為等級殘疾軍人,所以你所說的醫療費用由當地的民政局優撫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軍人》辦法由財政部給予撥發的,所以具體咨詢民政部門。
❻ 傷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 傷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的具體內容
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對此有詳細規定,
第二章第四條 殘疾等級評定包括新辦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
新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以外的人員認定因戰因公殘疾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現役軍人因戰因公致殘未能及時評定殘疾等級,在退出現役後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認定因戰因公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是指對已經評定殘疾等級,因殘疾情況變化與所評定的殘疾等級明顯不符的人員調整殘疾等級級別。
屬於新辦評定殘疾等級的,申請人應當在因戰因公負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3年內提出申請。
第五條 申請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關系人)申請評定殘疾等級,應當向所在單位提出書面申請;沒有單位的,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
以原致殘部位申請調整殘疾等級的,可以直接向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
第六條 申請人所在單位或者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審查評定殘疾等級申請後出具書面意見,連同本人檔案材料、書面申請和本人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照片等一並報送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查。
申請新辦評定殘疾等級,應當提交致殘經過證明和醫療終結後的診斷證明。
申請補辦評定殘疾等級,應當提交因戰因公致殘檔案記載或者原始醫療證明。
申請調整殘疾等級,應當提交原評定殘疾等級的證明和本人認為殘疾情況與原殘疾等級明顯不符的醫療診斷證明。民政部門認為需要調整等級的,應當提出調整的理由,並通知本人到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殘疾情況鑒定。
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報送的有關材料進行核對,符合受理條件的簽發受理通知書;材料不全或者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告知當事人補充材料。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因戰因公負傷條件的,應當填寫《評定、調整傷殘等級審批表》,並在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知本人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或者行政公署以上民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對屬於因戰因公導致的殘疾情況進行鑒定,由醫療衛生專家小組根據《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出具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職業病的殘疾情況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指定的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作出;精神病的殘疾情況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指定的二級以上精神病專科醫院作出。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據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出具的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對申請人擬定殘疾等級,在《評定、調整傷殘等級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加蓋印章,連同其他申請材料,於收到醫療衛生專家小組簽署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一並報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行政公署民政部門。
對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人員,經審查認為不符合因戰因公負傷條件的,或者經醫療衛生專家小組鑒定達不到評定或者調整殘疾等級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逐級上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以外的人員,經審查認為不符合因戰因公負傷條件的,或者經醫療衛生專家小組鑒定達不到評定或者調整殘疾等級標準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填寫《不予評定、調整傷殘等級決定書》,連同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出具的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復印件)和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退還申請人。
第八條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行政公署民政部門對報送的材料審查後,在《評定、調整傷殘等級審批表》上簽署意見,並加蓋印章。
對符合條件的,於收到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上述材料報送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不符合條件的,屬於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人員,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上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屬於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以外的人員,填寫《不予評定、調整傷殘等級決定書》,連同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出具的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復印件)和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逐級退還申請人。
第九條 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報送的材料初審後,認為符合條件的,逐級通知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申請人的評殘情況進行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致殘的時間、地點、原因、殘疾情況(涉及隱私或者不宜公開的不公示)、擬定的殘疾等級以及民政部門聯系方式。公示應當在申請人工作單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進行,時間不少於7個工作日。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對公示中反饋的意見進行核實並簽署意見,逐級上報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對調整等級的應當將本人持有的傷殘人員證一並上報。
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對公示的意見進行審核,在《評定、調整傷殘等級審批表》上簽署審批意見,加蓋印章。對符合條件的,由民政部門辦理傷殘人員證(調整等級的,在證件變更欄處填寫新等級),連同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出具的傷殘等級醫學鑒定意見(復印件),於收到材料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逐級發給申請人。對不符合條件的,由民政部門填寫《不予評定、調整傷殘等級決定書》,連同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出具的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復印件)和申請人提供的材料,於收到材料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逐級退還申請人。
第十條 申請人或者民政部門對醫療衛生專家小組作出的殘疾等級醫學鑒定意見有異議的,可以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重新進行鑒定。
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成立醫療衛生專家小組,對殘疾情況與應當評定的殘疾等級提出評定意見。
❼ 2018傷殘軍人最新政策
2018年8月1日起,國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
傷殘人員(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恤金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0%,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以上提標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
提高後,一級因戰、因公、因病殘疾軍人撫恤金標准分別為每人每年80140元、77610元、75060元。
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25440元、21850元和20550元。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和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55570元、55570元和25070元。
拓展資料:
根據《傷殘撫恤管理辦法》第2條的規定,傷殘撫恤對象包括下列中國公民:
(1)在服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退出現役的軍人,在服役期間因病評定了殘疾等級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
(2)因戰因公負傷時為行政編制的人民警察。
(3)因戰因公負傷時為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因參戰、參加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執行軍事勤務致殘的預備役人員、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員。
(5)為維護社會治安同違法犯罪分子進行斗爭致殘的人員。
(6)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致殘的人員。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民政部門負責傷殘撫恤的其他人員。
前款所列第4、5、6項的人員,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應當認定視同工傷的,不再辦理因戰、因公傷殘撫恤。
傷殘撫恤待遇。
退出現役後沒有參加工廠工作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撫恤金;退出現役後參加工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保健金;繼續在部隊服役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所在部隊發給傷殘保健金。傷殘撫恤金的標准,根據傷殘性質的傷殘等級,參照全國一般職工的工資收入確定。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國家供養終身。因戰致殘的革命傷殘軍人在評殘發證後,一年內因傷口復發死亡的,按照革命烈士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一年後因傷口復發致殘的,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因戰、因公致殘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因病致殘死亡後,其家屬按照病故軍人家屬的撫恤規定享受定期撫恤金。
❽ 6級傷殘軍人、身體某一部位需要置換、應該本人負擔大部分換件費嗎、為什麼煙台地區有這樣的規定
關鍵在於置換的部位是不是舊傷所在?其次置換所在醫院和部件是不是醫保目錄之內。
如果以上兩個問題全部是的,你完全可以自己不用出相關費用,可以名正言順的拿《軍人優撫優待條例》的國家保障的法規與民政局進行行政訴訟。
遼寧某市就有一個與你同級退休的殘疾軍人你在北京著名醫院置換進口膝關節,與你一樣費用報銷上受阻,幾度訴訟都是勝訴,最後還是民政、市財政和企業分擔了全部費用。
煙台地區這樣的規定一定會服從於《軍人優撫優待條例》規定的國家保障的法規的,祝您健康
❾ 傷殘軍人優撫條例
我在民政部門工作:
現在的發放是:
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根據死亡性質和死亡時月工資標准。
烈士:80個月工資
因公犧牲:40個月工資
病故:20個月工資
你說的殘疾費不能一次性給清,根據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生活自理程度、優重到輕分為一到十級,每年3月15日殘疾軍人攜帶傷殘證,存摺到民政局認證,發放撫恤金,享受標准按照傷殘級別而定,數額每年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