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輸血規章

輸血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3-28 14:53:51

『壹』 臨床輸血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主要有《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這個是主要的
還有《獻血法》《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等

『貳』 輸血管理制度

輸血管理制度
(1)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准確無誤方可輸血。
(2)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後,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3)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輸血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盪,血液內不得加入其它葯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4)輸血前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5)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後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血庫)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並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6)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以下核對檢查:
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入;
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於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重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並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
5) 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6)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
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後5-7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7)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並返還輸血科(血庫)保存。輸血科(血庫)每月統計上報醫務處(科)。
(8)輸血完畢後,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並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血庫)至少保存一天。

『叄』 涉及到輸血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三點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保證醫療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第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獻血工作。

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獻血工作。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採取措施廣泛宣傳獻血的意義,普及獻血的科學知識,開展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的教育。

新聞媒介應當開展獻血的社會公益性宣傳。

第六條

國家機關、軍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動員和組織本單位或者本居住區的適齡公民參加獻血。

現役軍人獻血的動員和組織辦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制定。

對獻血者,發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製作的無償獻血證書,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第七條

國家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九條

血站對獻血者必須免費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身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血站應當向其說明情況,不得採集血液。獻血者的身體健康條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血站對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過四百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六個月。

嚴格禁止血站違反前款規定對獻血者超量、頻繁採集血液。

第十條

血站採集血液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和制度,采血必須由具有采血資格的醫務人員進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後必須銷毀,確保獻血者的身體健康。

血站應當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標准,保證血液質量。

血站對採集的血液必須進行檢測;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醫療機構提供 第十一條

無償獻血的血液必須用於臨床,不得買賣。血站、醫療機構不得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單采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

第十二條

臨床用血的包裝、儲存、運輸,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對臨床用血必須進行核查,不得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於臨床。 第十四條

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

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前款規定的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定的費用。 第十五條

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為保證應急用血,醫療機構可以臨時採集血液,但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確保采血用血安全。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制定用血計劃,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不得浪費和濫用血液。 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按血液成份針對醫療實際需要輸血,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國家鼓勵臨床用血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紅十字會對積極參加獻

『肆』 輸血三個基本法律法規,輸血的兩法一規是什麼,輸血

一、血型與受血者應匹配二、輸血者本身無血液性傳染疾病,如艾滋、乙肝等三、輸血者生活習慣良好,無同性性交及多個性伴侶等危險行為四、輸血者身體狀況良好,身高體重血壓等均需達標五、輸血者在輸血前一段時間內無服用國家規定相關葯物及疫苗等(時間依所服葯物類型而定)六、有無過敏史等(如青黴素過敏者不得獻血)(可詳細參考獻血需知,是一個兩個大張紙的東西,非常非常詳細,上面每個小選項都一一列舉出來了)

『伍』 護理安全輸血管理制度ppt

一、首來診負責制度

二、三級源醫師查房制度

三、分級護理制度

四、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五、會診制度

六、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七、手術前討論制度

八、死亡病例討論制度

九、查對制度(醫囑,服葯、注射、輸液,輸血,手術病人查對制度)

十、病案管理制度

十一、交接班制度

十二、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

十三、會診轉診制度

十四、臨床輸血管理制度

十五、手術分級制度

十六、談話告知制度

十七、業務院長查房制度

十八、考勤考績制度

十九、技術比武、競賽制度

二十、醫療質量科室周末總結制度

『陸』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規定分別如下:

1、制度

①第三條 臨床醫師和輸血醫技人員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等;

②第四條 二級以上醫院應設置獨立的輸血科(血庫),負責臨床用血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實施,確保貯血、配血和其他科學、合理用血措施的執行。

2、流程

①第二十九條 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准確無誤方可輸血;

②第三十條 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後,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6)輸血規章擴展閱讀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的注意事項

1、臨床輸血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必將對患者的救治效果、醫院的醫療質量、提高輸血工作者自身醫療水平、避免醫療事故及減少醫療糾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這樣一來,建立健全臨床輸血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2、對於臨床輸血來說,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論,它不僅是質量的理論,而且其本身內在思想、概念和一整套管理技術更應該成為輸血事業發展的帶動性力量。因此嚴格執行輸血制度,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全面確保輸血的安全。

『柒』 輸血管理檢查標准

項 目 檢查內容
輸 血 前 1、檢查術前是否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
2、交叉配血時間、輸血治療同意書簽字。
3、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症。
4、臨床輸血一次用血備血超過2000ml時要履行報批手續,需經輸血科醫生會診,由科室主任簽字報醫務科批准(急診用血除外)。

輸 血 中 1、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症。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①若手術病人需要用血,按照輸血管理規定有執照的護士到輸血科取血。
②輸血前麻醉醫師,巡迴護士核查,輸血後再次核查並雙簽名。
③發生輸血反應及時處理上報科主任,護士長並作好記錄。
3、輸血袋回歸輸血科。

『捌』 求助輸血科相關制度操作規程

請輸入你的答案...一、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
1、輸血科主任崗位職責
2、輸血科工作人員崗位職責二、技術操作規程
1、血液接收、入庫、核查、保存、發放、收回、報廢規程
2、臨床標本採集、運送規程
3、標本接收、處理、保存、外送檢測、安全處置規程
4、檢測(實驗)報告發放、收回、更改和重新簽發規程
5、交叉配血操作規程
6、ABO、Rh(D)血型鑒定操作規程
7、抗體效價測定操作規程
8、ABH 血型物質測定操作規程
9、不規則抗體篩選和鑒定操作規程
10、新生兒溶血病鑒定操作規程
11、自身輸血、輸血治療操作規程
12、輸血前傳染病因子檢測項目操作規程
13、儀器使用操作規程
14、輸血不良反應報告、登記、處理規程
15、差錯的識別、報告、調查和處理規程
16、清潔和消毒操作規程
17、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急救用血、關鍵儀器設備、供電、信息系統)
18、室內質控、室間質評管理規程
19、輸血文案保存管理規程
20、信息管理系統使用、維護管理規程三、主要工作制度
1、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2、醫院臨床輸血審核制度
3、人員培訓與技術考核制度
4、值班制度
5、差錯事故的登記、報告制度
6、血液質量監控管理制度
7、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8、試劑與材料管理制度
9、庫房管理制度
10、安全與衛生管理制度
11、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本篇文章來源於 檢驗在線 http://www.labbbs.com/ 原文鏈接: http://www.labbbs.com/paper/rule/yNMDAwMDAwMjUyNg.html

『玖』 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__則第一條__為加強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推進臨床科學合理用血,保護血液資源,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和醫療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__衛生部負責全國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__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臨床用血管理,將其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完善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制定並落實相關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第四條__本辦法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臨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 組織與職責第五條__衛生部成立臨床用血專家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協助制訂國家臨床用血相關制度、技術規范和標准;

(二)協助指導全國臨床用血管理和質量評價工作,促進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

(三)協助臨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四)承擔衛生部交辦的有關臨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務。

衛生部建立協調機制,做好臨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證輸血治療質量。

第六條__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省級臨床用血質量控制中心,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的指導、評價和培訓等工作。

第七條__醫療機構應當加強組織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健全管理制度。

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為臨床用血管理第一責任人。

第八條 二級以上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應當設立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負責本機構臨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員由院長或者分管醫療的副院長擔任,成員由醫務部門、輸血科、麻醉科、開展輸血治療的主要臨床科室、護理部門、手術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醫務、輸血部門共同負責臨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醫療機構應當設立臨床用血管理工作組,並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條__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或者臨床用血管理工作組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認真貫徹臨床用血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范和標准,制訂本機構臨床用血管理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實施;

(二)評估確定臨床用血的重點科室、關鍵環節和流程;

(三)定期監測、分析和評估臨床用血情況,開展臨床用血質量評價工作,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

(四)分析臨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處理和改進措施;

(五)指導並推動開展自體輸血等血液保護及輸血新技術;

(六)承擔醫療機構交辦的有關臨床用血的其他任務。

第十條__醫療機構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和臨床用血需求設置輸血科或者血庫,並根據自身功能、任務、規模,配備與輸血工作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設施、設備。

不具備條件設置輸血科或者血庫的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臨床用血工作。

第十一條__輸血科及血庫的主要職責是:

(一)建立臨床用血質量管理體系,推動臨床合理用血;

(二)負責制訂臨床用血儲備計劃,根據血站供血的預警信息和醫院的血液庫存情況協調臨床用血;

(三)負責血液預訂、入庫、儲存、發放工作;

(四)負責輸血相關免疫血液學檢測;

(五)參與推動自體輸血等血液保護及輸血新技術;

(六)參與特殊輸血治療病例的會診,為臨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詢;

(七)參與臨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調查;

(八)根據臨床治療需要,參與開展血液治療相關技術;

(九)承擔醫療機構交辦的有關臨床用血的其他任務。



第三章 臨床用血管理第十二條__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臨床用血管理,建立並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並保證落實。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使用衛生行政部門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

醫療機構科研用血由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核准。

醫療機構應當配合血站建立血液庫存動態預警機制,保障臨床用血需求和正常醫療秩序。

第十四條 醫療機構應當科學制訂臨床用血計劃,建立臨床合理用血的評價制度,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血液預訂、接收、入庫、儲存、出庫及庫存預警等進行管理,保證血液儲存、運送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要求。

第十六條 醫療機構接收血站發送的血液後,應當對血袋標簽進行核對。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庫,做好登記;並按不同品種、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別有序存放於專用儲藏設施內。

血袋標簽核對的主要內容是:

(一)血站的名稱;

(二)獻血編號或者條形碼、血型;

(三)血液品種;

(四)采血日期及時間或者制備日期及時間;

(五)有效期及時間;

(六)儲存條件。

禁止將血袋標簽不合格的血液入庫。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在血液發放和輸血時進行核對,並指定醫務人員負責血液的收領、發放工作。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的儲血設施應當保證運行有效,全血、紅細胞的儲藏溫度應當控制在2-6℃,血小板的儲藏溫度應當控制在20-24℃。儲血保管人員應當做好血液儲藏溫度的24小時監測記錄。儲血環境應當符合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九條 醫務人員應當認真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嚴格掌握臨床輸血適應證,根據患者病情和實驗室檢測指標,對輸血指證進行綜合評估,制訂輸血治療方案。

第二十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臨床用血申請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少於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提出申請,上級醫師核准簽發後,方可備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提出申請,經上級醫師審核,科室主任核准簽發後,方可備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達到或超過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提出申請,科室主任核准簽發後,報醫務部門批准,方可備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規定不適用於急救用血。

第二十一條 在輸血治療前,醫師應當向患者或者其近親屬說明輸血目的、方式和風險,並簽署臨床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緊急輸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後,可以立即實施輸血治療。

第二十二條__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節約用血的新型醫療技術。

三級醫院、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應當開展自體輸血技術,建立並完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

醫療機構應當動員符合條件的患者接受自體輸血技術,提高輸血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第二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成分輸血,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

第二十四條 醫療機構應當將無償獻血納入健康教育內容,積極主動向患者、家屬及社會廣泛宣傳,鼓勵健康適齡公民自願參加無償獻血,提升群眾對無償獻血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第二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建立臨床用血不良事件監測報告制度。臨床發現輸血不良反應後,應當積極救治患者,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並做好觀察和記錄。

第二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制訂臨床用血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保證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大量傷員和特殊病例、稀缺血型等應急用血的供應和安全。

因應急用血或者避免血液浪費,在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核准,醫療機構之間可以調劑血液。具體方案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制訂。

第二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邊遠地區醫療機構臨床用血保障工作,科學規劃和建設中心血庫與儲血點。

醫療機構應當制訂應急用血工作預案。為保證應急用血,醫療機構可以臨時採集血液,但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輸血;

(二)所在地血站無法及時提供血液,且無法及時從其他醫療機構調劑血液,而其他醫療措施不能替代輸血治療;

(三)具備開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艾滋病病毒抗體和梅毒螺旋體抗體的檢測能力;

(四)遵守采供血相關操作規程和技術標准。

醫療機構應當在臨時採集血液後10日內將情況報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臨床用血醫學文書管理制度,確保臨床用血信息客觀真實、完整、可追溯。醫師應當將患者輸血適應證的評估、輸血過程和輸血後療效評價情況記入病歷;臨床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輸血記錄單等隨病歷保存。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培訓制度,加強對醫務人員臨床用血和無償獻血知識的培訓,將臨床用血相關知識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內容。新上崗醫務人員應當接受崗前臨床用血相關知識培訓及考核。

第三十條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科室和醫師臨床用血評價及公示制度。將臨床用血情況納入科室和醫務人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

禁止將用血量和經濟收入作為輸血科或者血庫工作的考核指標。



第四章 監督管理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情況的督導檢查。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醫療機構臨床用血評價制度,定期對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工作進行評價。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臨床合理用血情況排名、公布制度。對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臨床用血量和不合理使用等情況進行排名,將排名情況向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機構公布,並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情況納入醫療機構考核指標體系;將臨床用血情況作為醫療機構評審、評價重要指標。



第五章 法律責任第三十五條 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進行通報批評,並予以警告;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設立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或者工作組的;

(二)未擬定臨床用血計劃或者一年內未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的;

(三)未建立血液發放和輸血核對制度的;

(四)未建立臨床用血申請管理制度的;

(五)未建立醫務人員臨床用血和無償獻血知識培訓制度的;

(六)未建立科室和醫師臨床用血評價及公示制度的;

(七)將經濟收入作為對輸血科或者血庫工作的考核指標的;

(八)違反本辦法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六條 醫療機構使用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血站供應的血液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七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關於應急用血采血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萬元以下罰款,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八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本法規定,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於患者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患者健康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並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監管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分。

第四十條__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臨床用血管理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__則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衛生部於1999年1月5日公布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中美法官 發布:2025-05-17 15:57:43 瀏覽:868
刑法的私塾丁 發布:2025-05-17 15:53:05 瀏覽:709
2017厚大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17 15:48:41 瀏覽:887
民法典地鄰 發布:2025-05-17 15:47:16 瀏覽:896
青島司法考試 發布:2025-05-17 15:45:51 瀏覽:186
刑法已滿 發布:2025-05-17 15:36:32 瀏覽:771
西渡司法局 發布:2025-05-17 15:32:31 瀏覽:729
仙游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15:29:46 瀏覽:288
司法改革團隊 發布:2025-05-17 15:29:38 瀏覽:314
代簽會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15:29:37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