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
① 貴陽市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工作,維護教育教學秩序,保障中小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及時、公正、合法的原則。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中小學校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使用學校管理的校舍、場地、設施、設備期間,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中小學校,是指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中等技術學校以及其他中等以下教育教學機構。
本條例所稱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指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以及學校組織的校內外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人身傷害,是指造成中小學生肢體殘疾、組織器官功能障礙及其他影響人身健康的損傷或者由於傷害引起的死亡。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中小學校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和監督管理工作。
公安、文化、衛生、工商、交通、環保、城管、質監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職責,協同做好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工作。第二章事故預防第五條學校應當做好下列安全防範工作:
(一)實行安全責任制,嚴格安全保衛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二)使用的設施、設備以及提供的學習、生活用品符合衛生、安全標准;
(三)配備必要的消防設備,保持安全通道暢通;
(四)設立專人負責住校學生的管理工作;
(五)患有不宜從事教育教學、生活服務等疾病的教職工,不得安排相關工作;
(六)禁止學生賭博、酗酒、打架斗毆等行為。第六條學校、學生、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做好事故預防工作:
(一)學校對在校學生應當履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防止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二)學生應當服從學校管理,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樹立安全防範觀念,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三)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配合學校對被監護人進行教育、管理和保護;
(四)單位和個人為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的場所及設施、設備必須符合完全標准。第七條公安、城管、文化、衛生、交通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維護教育教學秩序,防止對學生的侵害。第八條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學校購買校方責任險。保險費由學校舉辦者承擔。
提倡學生自願參加意外傷害保險,學校呆以組織學生參加意外傷害保險活動,但不得從中收取費用。
設立學生傷害事故賠償補充資金,用於學校安全事故校方責任保險賠償金不足部分的補充。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由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章責任區分第九條造成學生傷害,有過錯的責任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學校過錯造成學生傷害的,學校承擔賠償責任;
(二)教職工履行教育職責、執行學校任務不當導致學生傷害的,由所在學校承擔賠償責任;
(三)第三人過錯造成學生傷害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四)學生及其監護人過錯造成其他學生傷害的,學生及其人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五)學校、第三人、受傷害學生及其監護人兩方以上有過錯的,由各方根據過錯大小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造成學生傷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學校根據過錯大小承擔賠償責任:
(一)學校使用的設施、設備不符合有關安全標准以及維護管理不當的;
(二)學校的安全制度有疏漏,存在安全隱患的;
(三)學校組織的活動,未按規定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有明顯的安全隱患或者超出學生一般生理承受能力的;
(四)學校向學生提供的學生、生活、醫葯用品以及其他物品不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
(五)學校知道學生有不適應某種場合或者某種活動的特異體質,未予以必要照顧的;
(六)學生傷害發生後,學校未及時採取救護措施致使損害擴大的;
(七)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學校未及時通知其監護人的;
(八)教職工侮辱、毆打、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的;
(九)教職工擅離工作崗位或者雖在工作崗位全未履行職責,以及違反教學工作要求、操作規程的;
(十)明知教職工患有精神病及其他可能對學生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疾病,學校未採取防範措施的。
教職工的過錯造成學生傷害,學校先行賠付後,可以向有過錯的教職工追償。
② 學生傷害事故如何預防
為了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保護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教育教學期間的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應當堅持安全優先、多方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
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處理應當堅持依法、公正、及時的原則。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學校舉辦者、學校、學校教職工、學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其他有關組織應當共同承擔預防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責任,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工作機制,組織、督促、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公安、衛生、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司法行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與有關部門、學校共同維護學校周邊環境安全,做好轄區內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有關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學校維護學校周邊環境安全,配合做好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有關工作。
第六條 學校依法負有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應當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應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消除安全隱患;當發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
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應當針對學生年齡、認知能力的不同,採用相應的方法和措施。
第七條 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第八條 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及時交流和反饋學生身體、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情況,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
未成年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對未成年學生的監護職責,加強對未成年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和保護。
未成年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法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將委託情況告知學校,並保持與受託監護人、學生、學校的聯系。
第九條 鼓勵學校投保校方責任保險及附加無過失責任保險,保險費用不得向學生收取。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應當投保校方責任保險,所需經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保障。
鼓勵學生、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投保學生意外傷害險等保險。
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適應學生人身安全保障需求的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