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違反行政法規違法

違反行政法規違法

發布時間: 2022-03-29 04:49:22

1. 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 強制性規定 有哪些

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這里主要涉及認定合同無效的法律依據問題。那麼對於第5項規定應如何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因此,在適用該項規定時應注意把握兩點:
(1)應注意認定合同無效依據的法律規范的效力層次,其只能是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有強制性規定的,不能以適用該項規定為由否定合同的效力。
(2)該強制性規定應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在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進行理解與適用時,應注意准確把握效力性強行性規定以及管理性強行性規定的區分標准。
我們認為,在把握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的強制性規范的區分標准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第一,該強行性規定是否直接表明違反該規定的合同應認定無效;第二,該強行性規定的制定目的是否為禁止民商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第三,雖無前述明確規定,但該強行性規定是否涉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國家利益的保護問題。在具體分析時要採用文義解釋、目的解釋和體系解釋的多種合同解釋方法,要注意運用公平原則對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進行衡量以確定強行性法律規范的性質。
如果該強行性規定明確表明違反該規定的民事行為無效的,其當然為效力性強行性規定;如果雖沒有明確表明,但其制定目的即為禁止某種民商事法律行為,否定其效力,而非出於行政管理的需要的,則也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如果其制定的目的兼有行政管理和禁止某種民商事法律行為的目的,但違反該規定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國家利益的,則仍應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簡言之,效力性強制性規范的目的在於否定民商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如果不否定合同的效力,將損害到社會公共利益。而管理性強制性的目的在於維護行政管理秩序,而非否定民商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違反其規定,將收到行政處罰。
司法實務中,我們在進行合同效力判定時,在有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時,一般應直接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認定合同無效,在無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時,如果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涉及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的,則可以以違反《合同法》第52條第4項的規定認定合同無效。
特別要注意的是:
不能把有「應當」、「必須」「不得」內容的法律行政法規都視為強制性固定,因而認定合同無效。要綜合以下幾個因素判斷:
一是合同法上的強制性規定一般都涉及重大社會利益和公共道德,或者事關國家重要宏觀調控措施、市場經濟基本秩序、市場經濟主體的基本權利。
二是合同法上的強制性規定一般都涉及對雙方交易行為的禁止,而不是出於行業管理的考慮對行業內一方行為的禁止。
三是合同法上的強制性規定一般都有相應的對雙方的制裁內容(可能不規定在同一法條,甚至同一法律中)。四是對於一些審判實踐中遇到的主要違反強制性規定的交易行為,最高人民法院一般都已通過司法解釋和判例以確定。在適用強制性規定認定合同效力時,要注意只有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本身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才認定合同無效,當事人以違反強制性規定的行為履行合同的,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同時,對於權利義務或合同標的可分的合同,只有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條款無效。

來源於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2. 處理行政法規違法的程序

違反行政處罰程序的處理辦法:被處罰人可以依法向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舉報、投訴,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責令其改正;或者被處罰人也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撤銷該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七十六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五)執法人員未取得執法證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3. 觸犯條例和法規算不算違法

是的。

違法: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或公民,因違反法律的版規定,致使法律所保護權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違法是指特定主體實施了與現行法相沖突的行為,引起相應的損害事實,法律對之進行否定性評價的狀態。 這是作為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之一的違法。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4.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行政規章是什麼區別關系,不要從立法主體上說,違反行政法規是違法行為還是違規行為

從法律抄上講是沒有違規行為的,不管你違反行政法規還是行政規章都叫做違法行為。我們一般所稱的行政法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律(如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等)、行政法規(如公務員處分條例等)和行政規章。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哪些

要包括內容上違法,也包括形式上違法。還有違法強行性規定,合同效力才無效等等。

6. 違反行政法規是違法嗎

違反行政法規當然是違法行為。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它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第五十七條規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第五十八條規定: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第五十九條規定: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第六十條規定: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六十一條規定: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7. 如何理解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專條,合同無效的屬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14條確認,這里所謂的「強制性規定」僅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7)違反行政法規違法擴展閱讀

強制性規定一般以三種情況出現。

1、強制性規定本身直接規定了違法行為的效力。

2、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但引致或結合其他法律條文,其他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了該違法行為效力。

3、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也沒有引致到其他具體的法律條文中,更沒有其他法律條文對其效力予以明確規定。

8.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如果發現有關行政法規違法或不適當怎麼處理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如果發現有關行政法規違法或不適當,則應該不適用該行內政容法規,而應直接適用法律。
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所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過錯的行政行為。行政違法是一種違法行為,其主要特徵有:
一、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的行為。行政違法不是一種違紀行為,而是一種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
二、行政違法是一種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較之犯罪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輕微。行政違法違反的是行政法律規范,犯罪違反的是刑事法律規范,依法追究不同的法律責任。
三、行政違法是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行為。

9. 八十多歲違反行政法規怎麼處理

摘要 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規的違法行為。包括兩種情況:(1)職務過錯,即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這類失職行為使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但還沒達到瀆職罪的程度。(2)行政過錯,即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司機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有的學者認為行政違法在許多情況下,專指行政過錯,主張把職務過錯稱為紀律違法。

10.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哪些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版情形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14條確認,這里所謂的「強制性規定」僅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10)違反行政法規違法擴展閱讀

強制性規定一般以三種情況出現。

1、強制性規定本身直接規定了違法行為的效力。

2、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但引致或結合其他法律條文,其他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了該違法行為效力。

3、強制性規定本身沒有直接明確規定違法行為的效力,也沒有引致到其他具體的法律條文中,更沒有其他法律條文對其效力予以明確規定。

熱點內容
民法機能 發布:2025-05-17 12:50:24 瀏覽:246
合同未約定遲延交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12:49:43 瀏覽:493
法治節目名稱 發布:2025-05-17 12:49:41 瀏覽:112
單位可以請法律顧問么 發布:2025-05-17 12:30:35 瀏覽:471
經濟法蘇蘇第13講 發布:2025-05-17 11:55:15 瀏覽:268
刑事訴訟法羈押必要性審查法條 發布:2025-05-17 11:54:28 瀏覽:126
農行規章制度規定專題課 發布:2025-05-17 11:51:56 瀏覽:681
婚姻法男方出軌財產分割 發布:2025-05-17 11:42:26 瀏覽:577
設區的市制定的規章備案 發布:2025-05-17 11:37:07 瀏覽:182
社會與法雨過天晴天晴扮演者是誰 發布:2025-05-17 11:37:04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