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㈠ 公安部對監控攝像頭安裝的規定
公安部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十二條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在營業場所出入口、消防安全疏散出入口、營業大廳通道、收款台前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設備 。 第十三條 歌舞娛樂場所安裝的閉路電視監控設備應當符合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相關國家或行業標准要求。 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的壓縮格式為H.264或者MPEG-4,錄像圖像解析度不低於4CIF(704×576)或者D1 (720×576);保障視頻錄像實時(每秒不少於25幀),支持視頻移動偵測功能;圖像回放效果要求清晰、穩定、逼真,能夠通過LAN、WAN或者互聯網與計算機相連,實現遠程監視、放像、備份及升級,回放圖像水平分辨力不少於300TVL。 第十四條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設置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監控室,由專人負責值守,保障設備在營業時間內正常運行,不得中斷、刪改或者挪作他用。
㈡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釋義與實務指南的內容簡介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458號,以下簡稱《條例》)的修訂,為文化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管理職責,有效維護娛樂場所秩序,打擊和查處娛樂場所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有力依據。
深入學習、廣泛宣傳是確保《條例》得到貫徹實施的首要環節。為幫助各級公安部門、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廣大執法人員熟悉、掌握《條例》的各項規定,正確理解《條例》的精神實質,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法制局組織編寫了《娛樂場所管理條例釋義與實務指南》一書。本書根據《條例》立法原意,結合修訂過程中討論的問題和長期的工作實際,對《條例》逐條進行闡述,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作了具體解答,同時還收錄了修訂前後的《條例》對照稿和娛樂場所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強。本書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法制局指定的全國公安機關治安、法制系統學習《條例》的唯一用書,是各地公安機關開展《條例》培訓、宣傳工作的必備教材。
該書由公安部法制局局長柯良棟、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吳明山擔任主編;由直接負責《條例》修訂、從事娛樂場所治安管理和法律研究工作的同志撰稿。全書由柯良棟、吳明山同志統一審改定稿。
㈢ 涉毒娛樂場所停業整頓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十四條,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下列行為提供條件:
(一),販賣、提供毒品,或者組織、強迫、教唆、引誘、欺騙、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二),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嫖娼;
(三),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
(四),提供或者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陪侍;
(五),賭博;
(六),從事邪教、迷信活動;
(七),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娛樂場所的從業人員不得吸食、注射毒品,不得賣淫、嫖娼;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上述行為提供條件。
第四十三條,娛樂場所實施本條例第十四條禁止行為的,由縣級公安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責令停業整頓3個月至6個月。
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娛樂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3)公安部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吸毒的危害可分為:
對身心的危害: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葯或減少用葯劑量後發生。
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並發症,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並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問題。此外,吸毒還會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
對社會的危害:
(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 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 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 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 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 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 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
對人體的機理的危害:
目前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於阿片酊葯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
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片肽作用於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人在吸食海洛因後,抑制了內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冰毒和搖頭丸在葯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葯,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㈣ 有償陪侍帶回公安局怎麼處理
一、公安機關一般會著重針對有償陪侍的提供者進行處罰,但對涉嫌違法的嫌疑人,可以傳喚至公安機關進行調查,這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82條明確規定的。只要是涉嫌違法,並不是要求違法證據確鑿,因為傳喚至公安機關調查也是為了調查取證,是一個獲得證據的過
二、我國的法律對有償陪侍的個人是沒有處罰的依據的,對於陪侍的場所是有規定的。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下列行為提供條件:提供或者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陪侍;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娛樂場所實施本條例第十四條禁止行為的,由縣級公安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責令停業整頓3個月至6個月;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娛樂經營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接受有償陪侍治安處罰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㈤ 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的治安檢查
第三十三條 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娛樂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人民警察證件,表明執法身份,不得從事與職務無關的活動。
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娛樂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應當記錄在案,歸檔管理。
第三十四條 監督檢查記錄應當以書面形式為主,必要時可以輔以錄音、錄像等形式。
第三十五條 監督檢查記錄應當包括:
(一)執行監督檢查任務的人員姓名、單位、職務;
(二)監督檢查的時間、地點、場所名稱、檢查事項;
(三)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
第三十六條 監督檢查記錄一式兩份,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並經娛樂場所負責人簽字確認。
娛樂場所負責人拒絕簽字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在記錄中註明情況。
第三十七條 公眾有權查閱娛樂場所監督檢查記錄,公安機關應當為公眾查閱提供便利。
第三十八條 公安機關應當建立娛樂場所違法行為警示記錄系統,並依據娛樂場所治安秩序狀況進行分級管理。
娛樂場所分級管理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結合本地實際自行制定。
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娛樂場所進行分級管理,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定期考核,動態升降。
第四十條 公安機關建立娛樂場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對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實行信息化監督管理。
㈥ 公安機關對行為、場所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公安機關對行為、場所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行為、場所的強制措施主要是責令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和責令停業整頓等。
(1)責令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責令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是指公安機關在辦理治安案件過程中,依法責成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而被處以拘留的行為人,在法定期限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的法律措施。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
(2)責令停業整頓。責令停業整頓是指治安管理主體針對特定場所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不按規定設置相應設備、設施等,令其在一定時間內停止營業予以整改的法律措施。
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的規定,娛樂場所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不按規定設置包廂、包間、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等,情節嚴重的,由縣級公安部門責令停業整頓。
㈦ 娛樂場所保安員工作細則
根據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和公安部《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為更好地發揮娛樂場所保安員的履職作用,結合我區實際,特對娛樂場所保安員工作職責規定如下:
一、維護娛樂場所治安秩序,及時發現和協助公安機關調查處置娛樂場所內發生的違法犯罪活動。
二、做好娛樂場所各項安全防範和巡查工作,及時排查、發現安全隱患,並向客戶單位、轄區派出所及有關職能部門報告,有權利督促客戶單位進行整改。
三、對進入娛樂場所人員進行安全檢查,防止人員攜帶管制刀具和危險物品進入場所,一經發現應婉言謝絕其進入場所,強行進入的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機關處置。
四、對於個別滋事生非人員要好言勸離,對控制不了局面情況,要及時向管區民警或110匯報,發生了案件要保護現場、保全證據、滯留目擊證人。
五、加強對場所服務生的治安防範教育,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六、每天上崗前檢查消防設施、設備是否完好,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消防演練。
七、督促娛樂場所落實從業人員等信息採集工作及從業人員上下班實時刷卡制度。
八、每天向管區民警做一次工作情況匯報。 九、協助公安機關做好娛樂場所內其它相關工作。
娛樂場所安檢門配備使用工作規范
根據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公安部《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和《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精神,為維護娛樂場所正常的經營秩序,特對我市娛樂場所安檢門的配備、使用工作規范如下:
一、娛樂場所安檢門必須設置在主要通道入口處,場所有多個通道的應同時設置安檢門或對其他通道用移動隔離設施進行臨時隔離;
二、娛樂場所應在安檢門的旁邊配置桌子和存放物品的器具,進入場所的人員接受安全檢查時應自覺拿出手機、鑰匙等物,配合安全檢查人員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三、每個安檢門要落實1至2名專職保安人員負責安全檢查工作,保安員應主動引導進入場所的人員通過安檢門進行安全檢查;
四、安檢門的檢測靈敏度應當調整至可以發現小型刀具;
五、檢測時安檢門發出警示信號的,安全檢查人員應仔細對其進行檢查,需要開包查驗的,要提醒當事人自行開包接受查驗;
六、當安全檢查發現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時,保安人員應立即向110報警,並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七、對拒絕安全檢查的人員,要耐心說服勸導,經勸說仍無效的,可以拒絕其入場。
娛樂場所從業人員信息卡使用管理規范
為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按照國家有關信息化標准規定,切實加強娛樂場所從業人員管控,對娛樂場所從業人員發放信息卡實行信息化管理,現就信息卡使用管理等問題規范如下:
一、辦理信息卡的范圍
凡在娛樂場所內從業的人員,除法人、投資人、經營負責人及取得保安資格證的保安人員外,其他從業人員均要辦理從業人員信息卡。
二、信息卡的使用管理
1、從業人員信息卡實行一人一卡,全東勝區通用。從業人員在上班期間必須統一佩帶信息卡上崗。
2、娛樂場所實行從業人員上下班實時刷卡(信息卡)制度,從業人員每天必須在上下班時持本人信息卡在專用讀卡器上刷卡,通過娛樂場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實時、如實將從業人員相關信息傳輸到公安機關。
3、從業人員不得委託他人代為刷卡。
4、新招收的從業人員,場所業主必須要求其在24小時內到指定地點辦理信息卡(正在辦理信息卡的人員憑辦理單位相關憑證上崗)。
5、從業人員應妥善保管信息卡,防止信息卡損壞、遺失。
6、從業人員信息卡損壞、遺失的,應在24小時內補辦。
㈧ 公安部對警察不得進入消費型娛樂場所是怎麼規定的
這是公安部的三項紀律,是不得進入夜總會,具體如下:
「三項紀律」即:公安民警決不允許面對群眾危難不勇為;決不允許酗酒滋事;決不允許進夜總會娛樂。公安民警違反上述規定的一律先予以禁閉,並視情給予紀律處分。
造成嚴重後果或者惡劣影響的,一律給予開除處分,並視情追究有關領導責任。隱瞞不報、包庇袒護的,從嚴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三項紀律外,公安部還有8條禁令:
一、嚴禁在任何場合發表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違背的言論;
二、嚴禁黨員民警信仰宗教和參加迷信活動;
三、嚴禁擅離職守、無故缺席重要會議和外出不報告;
四、嚴禁有警不處和對群眾及案件當事人謾罵、推諉、遇事不作為;
五、嚴禁利用職權為家屬親友謀取利益、變相從事經營性活動,違規接受禮品禮金、參與公款宴請和高檔消費;
六、嚴禁打探案情、插手、干預執法和辦人情案、金錢案、關系案;
七、嚴禁違規查詢、下載和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泄露警務工作秘密;
八、嚴禁涉黃、涉賭、涉毒、酒後駕車和公務活動、工作期間飲酒。
對違反上述禁令的人員,一律先予停職,接受組織調查,根據事實、性質和情節,依規依紀從嚴處理。對違反禁令行為隱瞞不報、壓案不查、包庇袒護的,一經發現,從嚴追究領導責任。
(8)公安部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違紀記過處分情況: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
第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違反規定滯留境外不歸的;
(二)參與、包庇或者縱容危害國家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
(三)參與、包庇或者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活動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風報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條 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的,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故意違反規定立案、撤銷案件、提請逮捕、移送起訴的;
(二)違反規定採取、變更、撤銷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刑事強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的;
(五)違反規定延長羈押期限或者變相拘禁他人的;
(六)違反規定採取通緝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偵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
第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違反規定為在押人員辦理保外就醫、所外執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員與其親友會見,私自為在押人員或者其親友傳遞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後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員看管在押人員的;
(四)私帶在押人員離開羈押場所的。
有前款規定行為並從中謀利的,從重處分。
第十一條 體罰、虐待違法犯罪嫌疑人、被監管人員或者其他工作對象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實施或者授意、唆使、強迫他人實施刑訊逼供的,給予撤職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對依法應當辦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銷案件、提請逮捕、移送起訴等事項,無正當理由不予辦理的;
(二)對管轄范圍內發生的應當上報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體性或者突發性事件等隱瞞不報或者謊報的;
(三)在勘驗、檢查、鑒定等取證工作中嚴重失職,造成無辜人員被處理或者違法犯罪人員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職造成被羈押、監管等人員脫逃、致殘、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後果的;
(五)在值班、備勤、執勤時擅離崗位,造成不良後果的;
(六)不履行辦案協作職責造成不良後果的;
(七)在執行任務時臨危退縮、臨陣脫逃的。
第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利用職權干擾執法辦案或者強令違法辦案的;
(二)利用職權干預經濟糾紛或者為他人追債討債的。
第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隱瞞或者偽造案情的;
(二)偽造、變造、隱匿、銷毀檢舉控告材料或者證據材料的;
(三)出具虛假審查或者證明材料、結論的。
第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違反規定吊銷、暫扣證照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的;
(二)違反規定查封、扣押、凍結、沒收財物的。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擅自設定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的;
(二)違反規定設定罰款項目或者實施罰款的;
(三)違反規定辦理戶口、身份證、駕駛證、特種行業許可證、護照、機動車行駛證和號牌等證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許可事項的。
以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的名義收取錢物,不出具任何票據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投資入股或者變相投資入股礦產、娛樂場所等企業,或者從事其他營利性經營活動的;
(二)受雇於任何組織、個人的;
(三)利用職權推銷、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險等產品的;
(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近親屬在該人民警察分管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經勸阻其近親屬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從工作調整的;
(五)違反規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和人事安排,為本人或者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六)相互請托為對方的特定關系人在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方面提供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七)出差、開展公務活動由企事業單位、個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級公安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安排出入營業性娛樂場所,參加娛樂活動的;
(八)違反規定收受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乾股的。
第十八條 私分、挪用、非法佔有贓款贓物、扣押財物、保證金、無主財物、罰沒款物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或者在執行任務時不服從指揮的;
(二)違反規定進行人民警察錄用、考核、任免、獎懲、調任、轉任的。
第二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記大過處分:
(一)在工作中對群眾態度蠻橫、行為粗暴、故意刁難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規定著裝,嚴重損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務著警服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的。
第二十一條 違反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定的,依照《公安民警違反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定行政處分若干規定》給予處分。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一)違反警車管理使用規定或者違反規定使用警燈、警報器的;
(二)違反規定轉借、贈送、出租、抵押、轉賣警用車輛、警車號牌、警械、警服、警用標志和證件的;
(三)違反規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條 工作時間飲酒或者在公共場所酗酒滋事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造成後果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開除處分。 攜帶槍支飲酒、酒後駕駛機動車,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二十四條 參與、包庇或者縱容違法犯罪活動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參與、組織、支持、容留賣淫、嫖娼、色情淫亂活動的,給予開除處分。 參與賭博的,依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從重處分。
第二十五條 違反規定使用公安信息網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㈨ 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的罰則
第四十一條 娛樂場所未按照本辦法規定項目備案的,由受理備案的公安機關告知補齊;拒不補齊的,由受理備案的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由原備案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第四十二條 娛樂場所違反本辦法第八條至第十八條、第三十條規定的,由縣級公安機關依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三條 娛樂場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由縣級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娛樂場所保安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三十一條規定的,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四十四條 娛樂場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不配合公安機關建立娛樂場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的,由縣級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經警告不予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或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已有處罰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違反治安管理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㈩ 公安部關於監控錄像安裝及使用的有關規定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第十二條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在營業場所出入口、消防安全疏散出入口、營業大廳通道、收款台前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設備 。
第十三條 歌舞娛樂場所安裝的閉路電視監控設備應當符合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相關國家或行業標准要求。
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的壓縮格式為H.264或者MPEG-4,錄像圖像解析度不低於4CIF(704×576)或者D1 (720×576);保障視頻錄像實時(每秒不少於25幀),支持視頻移動偵測功能。
圖像回放效果要求清晰、穩定、逼真,能夠通過LAN、WAN或者互聯網與計算機相連,實現遠程監視、放像、備份及升級,回放圖像水平分辨力不少於300TVL。
第十四條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設置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監控室,由專人負責值守,保障設備在營業時間內正常運行,不得中斷、刪改或者挪作他用。
(10)公安部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其他要求: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按照國務院公安部門的規定在營業場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設備,並應當保證閉路電視監控設備在營業期間正常運行,不得中斷。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將閉路電視監控錄像資料留存30日備查,不得刪改或者挪作他用。
歌舞娛樂場所的包廂、包間內不得設置隔斷,並應當安裝展現室內整體環境的透明門窗。包廂、包間的門不得有內鎖裝置。
營業期間,歌舞娛樂場所內亮度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標准。
娛樂場所使用的音像製品或者電子游戲應當是依法出版、生產或者進口的產品。
歌舞娛樂場所播放的曲目和屏幕畫面以及游藝娛樂場所的電子游戲機內的游戲項目,不得含有本條例第十三條禁止的內容;歌舞娛樂場所使用的歌曲點播系統不得與境外的曲庫聯接。
游藝娛樂場所不得設置具有賭博功能的電子游戲機機型、機種、電路板等游戲設施設備,不得以現金或者有價證券作為獎品,不得回購獎品。
娛樂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應當對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負責。
娛樂場所應當確保其建築、設施符合國家安全標准和消防技術規范,定期檢查消防設施狀況,並及時維護、更新。
娛樂場所應當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應急疏散預案。
營業期間,娛樂場所應當保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不得封堵、鎖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得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設置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娛樂場所應當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設置明顯指示標志,不得遮擋、覆蓋指示標志。
任何人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或者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和傳染病病原體進入娛樂場所。
迪斯科舞廳應當配備安全檢查設備,對進入營業場所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歌舞娛樂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游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