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鄉條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哪一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
憲法第一百零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專,管理本行政屬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2. 少數民族鄉是由國家什麼部門規定的
少數民族鄉是由國家民政部門規定實施執行認定的!
3. 國務院《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是哪一年批准頒布的
《城市民族復工作條例》制1993年8月29日由國務院批准,1993年9月15日國家民委令第2號發布;《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是由國務院批准、經國家民委發布,旨在加強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促進適應城市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而制定。
《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1993年9月15日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發布。《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是為了促進民族鄉經濟、文化等項事業的發展,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增強民族團結而制定。
4. 依照法律的規定的許可權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不可以從事什麼
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不可以從事:
1、自行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2、制定具有民族特點的政府規章。
3、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 選項中哪個有權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5)民族鄉條例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三條行政區劃的設立、撤銷以及變更隸屬關系或者行政區域界線時,應當考慮經濟發展、資源環境、人文歷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況;變更人民政府駐地時,應當優化資源配置、便於提供公共服務;變更行政區劃名稱時,應當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徵。
第四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行政區劃的具體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全國行政區劃相關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行政區劃的具體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行政區劃相關的管理工作。
6. 民族鄉的規定
民族鄉除依照抄《中華人民襲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52條的規定,行使和一般鄉、鎮的職權之外,還具有比一般鄉鎮更多的自主權,可以根據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和民族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對於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決議、決定和其他規定中不符合本民族鄉情況的部分,可以報請該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批准變通執行或停止執行。民族鄉人民政府組成方面也有別於一般鄉鎮。民族鄉鄉長應由建鄉少數民族公民擔任。兩個或三個少數民族聯合建立的民族鄉,根據民族幹部的條件,經過協商,選舉建鄉民族的公民分別擔任鄉長、副鄉長。鄉人民政府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備,應保證建鄉少數民族公民佔有一定的比例。民族鄉在執行職務時,使用當地通用語言文字或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文字。國家對民族鄉實行優惠政策。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注意民族鄉的特點,幫助和扶持民族鄉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
7. 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許可權採取適合的什麼具體措施
《憲法》規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