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
Ⅰ 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的第四章 環境監控和應急處置
第三十條 流域水環境保護實行跨行政區域水環境質量監測和報告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水行政、海洋、漁業、住房和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完善環境監控體系,提高實時監控能力和環境信息共享水平。
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江河、湖泊、水庫跨市界交接斷面設置水環境質量監測點,組織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並發布水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監測斷面水環境質量出現異常變化時,應當立即向省人民政府報告。
設區的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在江河、湖泊、水庫跨縣(市、區)界交接斷面設置水環境質量監測點,組織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並定期向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監測結果。監測斷面的設置應當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 流域上下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負責日常水環境質量的監測、預警、檢查工作,並互通情況。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跨行政區域聯防治污機制,協調處理跨界水污染防治工作。跨界流域水污染或者相關管理工作糾紛,有關人民政府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協調處理。
第三十二條 流域上游地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可能對跨界斷面水環境質量產生影響,或者可能造成水環境質量超標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詢相鄰的下游地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意見。相鄰的上下游地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就跨界斷面水環境質量影響及環保措施等結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城鎮污水、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監管,建立運行評估考核制度。
排污單位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保證水污染物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建立水污染物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登記制度,記錄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和水污染物排放情況以及相關監測數據。
第三十四條 重點排污單位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將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還應當將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
第三十五條 可能發生水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水污染事故應急方案,定期進行演練,做好應急准備。應急方案應當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化工、醫葯等生產企業和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建設事故應急池等水污染應急設施,防止在處理安全生產事故過程中產生的可能嚴重污染水體的消防廢水、廢液直接排入水體。
第三十六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應當立即啟動應急方案,採取應急措施,並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並通報同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海洋、漁業、農業(畜牧)等主管部門。
第三十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漁業污染事故,或者漁業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應當立即向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其他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應當立即向事故發生地的海事管理機構報告,接受調查處理;給漁業造成損害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通知漁業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漁業主管部門、海事管理機構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開展調查處理工作,同時向本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通報情況。
第三十八條 流域發生水污染事故的,負責水污染事故應急和事故調查處理的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立即按照應對突發事件的要求,啟動應急預案,採取應急措施,並及時通知相鄰地區政府,做好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消除影響。
Ⅱ 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09-08在福建省泉州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版自然人投權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南環路生物醫葯產業園。
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500MA2YJR9R7M,企業法人顏章根,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福建祥業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的第四章 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制定生態建設和保護規劃,加強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良好地區以及重點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採取措施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資源破壞。對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污染與破壞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承擔恢復整治責任。
第二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湖泊、江河流域及山體的環境保護,改善流域的生態環境,並保證跨行政區界河流的交接斷面水質符合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源的保護工作。全省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水利、衛生、建設、國土資源等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把保護水源和防治水污染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建設和完善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對工業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做到達標排放,改善水環境質量。
鼓勵多渠道投資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
第二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大氣污染,嚴格控制粉塵排放,加強對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惡臭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的監督管理。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對含苯廢氣等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治理,做到達標排放。
鼓勵、支持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的生產和使用,逐步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產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
第二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劃定畜禽養殖場禁建區,加強對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的防治以及對使用化肥、農葯、農用薄膜和動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監督管理。
發展和推廣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有機食品。
第二十四條對產生雜訊和振動的機械設備、機動車船、航空器、飲食娛樂服務場所以及其他雜訊源,應當採取消聲防振措施,其雜訊和振動必須符合有關標准。
禁止夜間和午間在療養區以及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和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從事產生雜訊、振動超標的建築施工等活動。建築施工因特殊情況,確需夜間及午間作業的,必須報經所在地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五條城市飲食服務場所應當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做到達標排放。油煙凈化裝置排放口的高度和位置應當不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環境。
第二十六條應當採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易消納降解的包裝物、容器和農用薄膜。鼓勵對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容器、農用薄膜、廢油和廢舊電池等資源進行回收利用。
第二十七條推行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限期禁止在城市市區一定范圍內現場攪拌混凝土。大中型建設項目散裝水泥使用量應當達到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標准。
限期禁止生產、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塑料袋。
禁止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含磷洗滌用品。
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限期期限由設區的市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
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對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實行分類收集、綜合利用和無害化集中處理。
鼓勵多渠道投資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
醫院臨床廢物、醫葯廢物、廢葯物葯品等危險廢物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未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或者處置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有資質的單位集中處置,處置費用由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承擔。處置費用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九條從事核技術應用、伴生放射性礦物資源開發利用和豁免水平以上的電磁輻射項目建設和設備應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並採取防護措施,防止環境污染。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放射性廢物(源)必須按規定收貯和處理,禁止自行掩埋或者轉讓。
第三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創建煙塵控制區、雜訊達標區等環境優化區域。
Ⅳ 福建省環保局舉報電話
12369,全國環保投訴都可以打這個。
Ⅳ 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為"福州市洋里污水處理廠",成立於2002年7月5日;2009年12月25日,更名為"福州專市洋里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屬";2011年9月23日,更名為"福建海峽環保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8日,"福建海峽環保有限公司"變更設立為"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秉宏
成立時間:2002-07-05
注冊資本:4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0010013619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洋里路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