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條例
A. 法醫鑒定和醫學鑒定有什麼區別
從鑒定的主體上說,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屬於集體合議鑒定製,而法醫鑒定屬於個人負責制。《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5條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實行合議制。《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3條第(五)項規定,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
從鑒定程序上說,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要嚴格按照《條例》及《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否則會因程序違法而不被法院採信。而法醫機構對醫療糾紛的過錯和因果關系的鑒定並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定。
從鑒定分析意見的內容上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分析意見與法醫鑒定的分析意見相比,前者缺乏邏輯性,而後者分析意見相對更為詳盡,更具有說服力。這可能與法醫鑒定專家更具有法律知識有關,而醫療糾紛鑒定實際上有時是需要一定法律知識的。
從鑒定報告的形式上看,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報告書,鑒定專家是不需要簽名的,而法醫鑒定報告書鑒定專家是必須簽名的。這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最受詬病的地方,實際上也有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本身規定的「公開」原則。
從出庭質證的要求上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對是否出庭質證沒有進行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明確拒絕出庭作證的。而法醫鑒定是明確規定要出庭進行質證的。雖然在司法實踐中,法醫鑒定專家出庭質證率也非常的低,但畢竟對其出庭質證的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拒絕出庭質證是違背民事訴訟法關於鑒定結論質證的規定,這也是法醫鑒定取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比較有說服力的理由之一。在有些地方法院就曾經明確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報告書沒有鑒定專家簽名,鑒定專家不出庭作證的,法院對其鑒定結論不予採納。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法醫鑒定的區別在患者方看來最大的區別在於,後者更具有中立性。組織進行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醫學會的章程規定其是為作為會員的醫療機構和醫學科技工作者服務的,因此,《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來《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中衛生部門「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游戲規則。但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只不過是從「老子給兒子鑒定」變成了「兄弟給兄弟鑒定」。
B. 司法鑒定輕傷的標准
頭部骨折應首先進行傷情鑒定。輕傷鑒定標准如下:
頭頸部損傷
第五條 帽狀腱專膜下血腫;
頭皮屬撕脫傷面積達20平方厘米(兒童達10平方厘米);頭皮外傷性缺損面積達10平方厘米(兒童達5平方厘米)。
第六條 頭皮銳器創口累計長度達8厘米,兒童達6厘米;鈍器創口累計長度達6厘米,兒童達4厘米。
第七條 顱骨單純性骨折。
第八條 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
C. 工傷保險條例對於傷殘等級鑒定時效有哪些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內勞動能力容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五條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後,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第二十六條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八條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後,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D. 刑事案件要求法院重新鑒定有這條例嗎
有證據證明原鑒定有瑕疵的,可以提請重新鑒定。
一、被害人可以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二、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中關於鑒定方面的相關規定:
1、第146條(偵查階段依申請重新鑒定)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2、第191條(法院依職權重新鑒定)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3、第192條(庭審階段依申請重新鑒定)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4、第198條 (因重新鑒定等原因而延期審理)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E. 法律是否有等法醫鑒定委託書出來才拘留人的條例,
對於刑事拘留,《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二十條 公安機版關對於權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拘留不一定要先鑒定
對於治安拘留,屬於處罰的決定,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鑒定屬於調查取證環節,必須先鑒定後處罰。
F. 甘肅省傷殘鑒定條例
你要去天水社保局申請。。。。就在綠色市場對面
我記得在3樓
你可以在2樓問一內下
我去年也做的容
先要填表
還要你的住院證明
反正挺麻煩的
一般是3個月1次
你先去咨詢一下吧
很多我也忘記了
最後人家會通知你什麼時間去找哪個部門的哪個人領你填的表格
然後去指定的醫院去做鑒定
我是在407醫院做的
不需要找熟人
只要你的確是有傷殘就可以申請
G. 怎麼做司法鑒定
2019年12月19日,《上海市司法鑒定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分為總則、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司法鑒定活動、監督與保障、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六章,共五十六條,重點規范如下:
(一)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登記管理制度
《條例》按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對不同類型、類別鑒定機構、鑒定人實行分類管理。對從事「四大類」鑒定業務的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實行登記管理,對從事「四類外」鑒定業務的其他鑒定機構、鑒定人,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進行管理。
明確本市建立司法鑒定工作銜接協調機制;明確鑒定機構、鑒定人名冊及信息的公告和發布機制。
(二)完善司法鑒定程序規范
《條例》對司法鑒定活動的具體程序作了規定:
一是明確辦案機關委託鑒定的鑒定機構、鑒定人選擇范圍、委託程序等。
二是明確委託規范、受理規范、委託事項確認、不得受理情形等具體事項。
三是細化鑒定迴避,標准適用,鑒定意見書出具,終止、補充、重新鑒定,鑒定人出庭等程序和條件要求。
四是明確特別疑難、復雜、特殊的技術問題以及有較大爭議的鑒定案件,辦案機關可以委託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提供專家咨詢意見。
(三)對「四類外」鑒定機構、鑒定人依法加強監管和信息公示
《條例》明確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其他鑒定機構、其他鑒定人依法管理,其他行業主管部門以及市司法鑒定協會等行業協會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公告其他鑒定機構、其他鑒定人的主體信息和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信息,也鼓勵其他鑒定機構、其他鑒定人通過平台公告其信息。
《條例》還對其他鑒定機構、其他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活動的程序和標准以及投訴處理等作了指引性規定。
(四)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提升監管實效性
一是建立司法鑒定信息化監管制度。通過對司法鑒定案件實行統一賦碼管理,實現司法鑒定案件實施全流程監管。
二是健全完善兩結合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司法鑒定協會在自律管理、業務指引、職業道德教育、行業懲戒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優化管理與使用銜接機制,明確市司法行政部門與辦案機關之間的信息互通機制,包括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名冊和其他鑒定機構、其他鑒定人信息,鑒定人出庭作證和鑒定意見採信等信息的互通。
H. 行業傷殘鑒定標准
工傷鑒定標準是受傷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後,對傷殘程度進行鑒定所依據的標准。在我國對工傷職工傷殘等級進行鑒定所依據的標准為《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GB/T 16180-2016)》
這是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共分為十個鑒定標准,最嚴重的為一級傷殘,最輕的為十級傷殘。現將一級和十級鑒定標准簡介如下:
一級傷殘的鑒定標准包括:極重度智能損傷;四肢癱肌力≤3級或三肢癱肌力≤2級;重度非肢體癱運動障礙;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體表面積≥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關節活動功能基本喪失;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內容。
十級工傷鑒定標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
勞動者受傷後只有經過鑒定才能確定傷殘等級,確定了傷殘等級才能據此加以索賠,這樣才能更好為自身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I. 法醫鑒定人體損傷鑒定第5.7.2b什麼條例
屬於法醫不規范表述。
人體損傷傷殘鑒定,法醫在鑒定意見中表述第5.72b,回是指依據的答鑒定標准條款,2016年12月31日之前一般採用國家標准《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該標准只有 4.7.2b,指」頭面部損傷致「」雙側眼瞼重度下垂(或嚴重畸形)「,沒有5.72b的條款;自2017年1月1日起,採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安部、司法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該標准只有「」5.7.2頭面部損傷「」2)面部片狀細小瘢痕形成或者色素顯著異常,累計達面部面積的50%「,沒有5.72b的條款。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GB18667-2002
4.7Ⅶ級傷殘
4.7.2頭面部損傷致:
a.一側眼球缺失;
b.雙側眼瞼重度下垂(或嚴重畸形);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安部、司法部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5.7七級
5.7.2頭面部損傷
1)面部中心區條狀瘢痕形成(寬度達7.5px),累計長度達375px;
2)面部片狀細小瘢痕形成或者色素顯著異常,累計達面部面積的50%;
J. 耳膜穿孔2015年最新輕傷鑒定條例
耳膜穿孔,應當按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進行法醫鑒定。該標准輕傷二級標准版:
權a)外傷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癒合。
b)聽骨骨折或者脫位;聽骨鏈固定。
c)一耳聽力障礙(≥41dB HL)。
d)一側前庭平衡功能障礙,伴同側聽力減退。
e)一耳外耳道橫截面1/2以上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