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交警條例

交警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31 09:28:56

① 公安局民警違法違紀處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確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安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執法過錯是指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故意或者過失造成的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法錯誤。

第三條 追究執法過錯責任,應當遵循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過錯與處罰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在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工作中,公安業務部門、法制、督察、人事等部門應當互相支持,積極配合。

第五條 對於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公安機關的執法過錯有突出成績的單位和人民警察,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范圍和認定

第六條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違反法律規定,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刑事、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撤銷,對不應當立案或者撤銷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銷的;
(二)在辦案中弄虛作假、逼供、騙供、誘供、逼取證人證言的,或者因為在勘驗、檢查、鑒定中出現重大失誤、疏漏而造成案件錯誤處理的;
(三)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犯罪事實錯誤,檢察院不予批捕、不起訴或者人民法院判決無罪的;
(四)應當報捕而未報捕導致檢察院在審查批捕時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五)呈報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審批機關或有關部門不予批準的;
(六)因辦案人員的主觀過錯導致案件主要事實錯誤或者嚴重違反法定程序,被人民法院、復議機關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
(七)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採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刑事強制措施,或者超過法定期限辦案情節嚴重的;
(八)違反法律規定,作出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或者採取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收容教育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辦理保外就醫、所外執行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收取費用的;
(十一)違反法律規定,使用警械、武器,情節惡劣或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二)違反法律規定,阻礙當事人行使申訴、控告、聽證、復議、訴訟和其他合法權利,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三)不履行辦案協作職責,或者阻礙異地公安機關依法辦案,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四)錯誤執行或者拒不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行政裁判、復議決定和其他糾正違法的決定、命令,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五)拒絕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六)其他故意或者過失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予以追究的執法過錯。

第七條 公安機關發生執法過錯的,應當根據人民警察在辦案中各自承擔的職責,區分不同情況,分別追究案件審批人、審核人、辦案人、鑒定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八條 辦案人、審核人、審批人都有故意或過失造成執法過錯的,應當分別承擔責任,其中審批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九條 審批人在審批時改變或者不採納辦案人、審核人的正確意見造成執法過錯的,由審批人承擔全部責任。

第十條 違反規定的程序,擅自行使職權造成執法過錯的,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 因辦案人或者審核人弄虛作假、隱瞞真相,導致審批人錯誤審批造成執法過錯的,由辦案人或者審核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二條 因鑒定人提供虛假、錯誤鑒定結論造成執法過錯的,由鑒定人承擔主要責任。

第十三條 下級公安機關按照規定向上級公安機關請示的案件,因上級公安機關批復、決定錯誤造成執法過錯的,由上級公安機關有關責任人員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改變案件定性、處理的,不追究人民警察的責任:
(一)法律規定不明確或者有關司法解釋不一致的;
(二)因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原因致使錯誤發生的;
(三)執行上級命令的;
(四)按照辦案協作規定協助辦案的。

第三章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處理

第十五條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員,應當根據其違法事實、情節、後果和責任程度分別追究行政責任、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對於發生執法過錯的責任人員,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作出以下處理:
(一)辭退;
(二)限期調離公安機關;
(三)停止執行職務;
(四)延期晉級、晉職;
(五)通報批評;
(六)取消評選先進的資格;
(七)離崗培訓;
(八)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九)減發或者停發崗位津貼、獎金。

第十七條 執法過錯責任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及公安機關有關規定給予處分。

第十八條 執法過錯責任人員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法移交有關部門辦理。

第十九條 公安機關依法承擔國家賠償責任的案件,除依照以上規定追究執法過錯責任外,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第二十條 公安機關發生執法過錯案件影響惡劣、後果嚴重的,除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外,還應當依照《公安機關追究領導責任暫行規定》,追究公安機關領導責任。

第二十一條 發生嚴重的執法過錯或者多次發生執法過錯的公安局、派出所和辦案單位,本年度不得評選為先進集體。

第二十二條 對執法過錯責任人的處理情況應當作為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考核、定級、晉職、晉升的重要依據,記入檔案。

第二十三條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由於輕微過失造成執法過錯的;
(二)主動承認錯誤,並及時糾正的;
(三)執法過錯發生後能夠配合有關部門工作,減少損失、挽回影響的;
(四)情節輕微、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追究執法過錯責任:
(一)因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刑訊逼供、蓄意報復、陷害等故意造成執法過錯的;
(二)阻礙對執法過錯責任進行追究的;
(三)對檢舉、控告、申訴人打擊報復的;
(四)連續多次發生執法過錯的;
(五)情節惡劣、後果比較嚴重的。

第四章 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程序

第二十五條 追究執法過錯責任,由發生執法過錯的公安機關負責查處;上級公安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查處下級公安機關發生的執法過錯案件。

第二十六條 公安法制部門負責執法過錯案件的檢查和認定,並提出糾正意見。
公安業務部門對本部門發生的執法過錯案件,應當主動檢查和糾正。
對於需要追究執法過錯的紀律責任的,由法制部門或者業務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督察或者人事部門,由督察或者人事部門研究決定後,報公安機關行政首長審批。

第二十七條 被追究執法過錯責任的人民警察不服追究執法過錯責任決定的,可以向本級或者上級公安機關申訴;接受申訴的公安機關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答復。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本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由公安部法制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② 機動車違章罰款標准

1988年3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已經廢止,其調整內容已被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10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國務院於2004年4月30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代替。

第九章 處罰

第七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外,均按本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七十四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外,可以並處弔扣六個月以下駕駛證;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弔扣六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駕駛證:

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把機動車交給無駕駛證的人駕駛的;

挪用、轉借機動車牌證或駕駛證的。

第七十五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也可以並處弔扣六個月以下駕駛證;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弔扣六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駕駛證:

塗改、偽造、冒領機動車牌證、駕駛證或者使用失效的機動車牌證、駕駛證的;

學習駕駛員不按指定時間、路線學習駕駛或者單獨駕駛車輛的;

不按規定超車或讓車的;

不按規定停車或車輛發生故障不立即將車移開,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的。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一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可以並處弔扣四個月以下駕駛證:

駕駛與駕駛證准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的;

不按規定參加駕駛員審驗或者審驗不合格仍駕駛車輛的;

用人工直接供油駕駛車輛的;

駕車穿插、超越警車及其護衛車隊的。

第七十七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可以並處弔扣三個月以下駕駛證:

逆向行駛的;

駕車下陡坡時熄火、空檔滑行的;

駕駛未經檢驗或者經檢驗不合格的車輛的;

駕駛轉向器、制動器、燈光裝置等機件不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第七十八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三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可以單處弔扣二個月以下駕駛證:

駕駛後視鏡、刮水器不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進入導向車道後,不按規定方向行駛的;

向右轉彎,遇同車道內有車等候放行信號時,強行轉彎的;

行經交叉路口、鐵道路口,不按規定行車或者停車的;

不避讓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工程救險車、救護車的;

不按規定申領和使用機動車臨時號牌、試車號牌或移動證的;

在禁行的時間、道路上行駛的。

第七十九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二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可以單處弔扣一個月以下駕駛證:

不按規定會車、倒車或掉頭的;

貨運汽車不按規定載人的;

實習駕駛員不按規定駕駛大型客車、電車、起重車或帶掛車的汽車的;

駕駛雜訊和排放有害氣體超過國家標準的車輛的;

不按規定拖帶掛車或牽引車輛的;

不按規定駕駛履帶式車輛的。

第八十條

可以並處弔扣一個月以下駕駛證:

違反交通信號、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指示的;

違反車速或裝載規定的;

不按規定使用警報器或標志燈具的;

在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明令禁止停放車輛的地方停放車輛的。

第八十一條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不按規定安裝車輛號牌的;

不攜帶駕駛證、行駛證的;

駕駛和乘坐二輪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的;

駕駛輕便摩托車載人或駕駛二輪、側三輪摩托車後座附載不滿十二歲兒童的;

駕車沒有關好車門、車廂的;

穿拖鞋駕駛機動車的;

駕車時吸煙、飲食或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行為的;

不按規定使用喇叭或喇叭音量超過標準的;

不按規定臨時停車的。

(2)交警條例擴展閱讀:

第十章

第十章 附則

第八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九十條

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辦法,由公安部另行制定。

第九十一條

上道路行駛的專門從事運輸和既從事農田作業又從事運輸的拖拉機安全技術檢驗、駕駛員考核、核發全國統一的道路行駛牌證等項工作,公安機關可以委託農業(農機)部門負責,並有權進行監督、檢查。

軍隊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車輛的檢驗、駕駛員考核及核發牌證,由軍隊、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負責。

第九十二條

本條例由公安部負責解釋。

第九十三條

本條例自1988年8月1日起施行。1955年公布的《城市交通規則》同時廢止。

③ 交警穿便服執法違法那一條條例

違反行政程序法中的「表明身份原則」,因違反程序法也是違法,而違法無效,你可主張該交警的執法行為無效。住維權成功 !

④ 交警處罰條例第幾條規定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不能罰款兩次

這個我們是非常有資格回答的!

第一:我們經常來往於交警大隊,對交通規則條例按理說比交警還熟悉;

第二:正好為了這樣的案例(發生在自己身上),專門去跑了法制科,與法制科的阿Sir對於條例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得出的答案是:同一違章在同樣的時間和同樣的地點是不能被處罰兩次的,除了下面這種情況:不同的罰則條例。舉個例子:酒駕駛的同時闖了紅燈,那麼闖了紅燈是相應的罰款500;違章代碼1625; 而酒駕是屬於治安處罰條例。

第二個問題:罰單分為電子眼和現場單

罰單分為電子眼和現場單兩種,怎麼區別兩種罰單呢?

現場單是交警現場給開出的,需要你出示駕駛證,並且需要你簽字的違章才是現場單;而電子眼是不需要的。有很多人認為違停的罰單是現場單其實是錯誤的,違停是電子眼(劃重點嘍)。

兩種罰單的處理日期,現場單是必須在15天內處理完畢(繳費完畢),否則會產生滯納金;而電子眼的單是不需要15天內處理的。

What?電子眼的違章不需要15天處理?

違停也不需要15天處理?

電子眼要什麼時候處理呢?

既然電子眼不需要15天內處理,那也總得有個處理期限吧!

如果你需要辦理車類業務(比如年審、過戶、補牌等),因為要求車輛狀態正常,所以在這之前要把違章處理好。

By the way,@所有人!這里在教一下大家怎樣優雅的處理扣分的違章!

多個違章如何一次性扣12分以下?

假如你是C類證,並且現在有5個扣3分,也就是總共15分的違章。如果一次性全去處理完,那麼肯定會去重新進行科一考試,不過如果不是著急辦理車類業務的話,可以採用在清分前後辦理違章,每次不超過12分這個方式:比如我在這個周期內處理3個3分違章,下個周期再去處理另外2個就可以了

⑤ 超速22%交警條例怎麼處罰

違法代碼 違法行為 處罰

1349 機動車在一般道路超速20%以下 扣3分,罰款版20-200元,予以警告
1632 機動車在一般道路超速20%以上權50%以下 扣6分,罰款20-200元,予以警告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2 條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二條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

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

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於2004年4月28日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法規,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115條。

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87號國務院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改。

⑦ 改車標交警處罰條例

最好不要這么做,因為根據《機動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私換車標是違法的,個人改標的車輛在車輛年檢中是通不過的,以下是一些相關資料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中說明:「車輛在車身前部外表面的易見部位上應至少裝置一個能永久保持的商標或廠標,在車身外表面的易見部位上應裝置能識別車型的標志。產品標牌應固定在一個明顯的、不受更換部件影響的位置,其具體位置應在產品使用說明書中指明」。顯然,私自換標也有悖於此項規定。 對於私自更換車標的行為,交警部門指出,駕駛員希望自己的車更具個性化色彩,這無可厚非,但車標、車身顏色和車號牌,是識別機動車的重要信息,擅自更改,會給機動車管理及道路交通管理帶來隱患。希望駕駛員在裝飾自己的愛車時,多考慮一下公共利益。 隨後,記者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解到,汽車經銷商、汽配商店、汽車美容店等未經商標持有人許可,擅自為車主更換車標的行為,違反《商標法》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一經發現,將被依法沒收其非法所得並被處以罰款。此外,有3種情節嚴重的行為還可能構成犯罪,即:未經許可使用他人商標、明知是假冒商標商品還進行銷售、非法製造或買賣他人商標。執法部門一旦掌握了經營者商標侵權事實,將依法予以查處。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違章停車處罰標准

根據2003年10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最新規定,該法律規定違章停車只罰款不扣分,違章停車有如下處罰條例: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三條

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可以指出違法行為,並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並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

(8)交警條例擴展閱讀

違停被拍多次,別急著交罰款

只要違停車輛仍在同一地點,在兩次執法之間,沒有將車輛移動。並且路面民警沒有告知駕駛員將車輛移走,看做一次處罰。

在此情況下,如果有兩次及以上處罰記錄,算做重復錄入情況。但當民警告知駕駛員此處無法停車,並要求移開時,若駕駛員不配合民警調度,車輛將會被交警拖移離開現場。

有了預警平台後,監管民警通過大數據分析,主動排查發現疑似執法重復錄入數據,並將結果推送至各勤務大隊進行核查,經執法單位核查確認後,於三日內將重復數據撤銷。對非現場執法數據,按時間順序將違法時間靠後的數據撤銷;對民警現場進行了處罰,又被電子監控抓拍的,撤銷電子監控抓拍數據。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的規定、怎樣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應當按照交通信號使用;在交警現場指揮的情況下,應當按照交警的指揮;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予以保證。通過安全和順暢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9條:如果行人,乘員或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應當給予警告或者罰款。不低於5元但不超過50元;如果機動車駕駛員拒絕接受罰款,他或她可以扣留他的非機動車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條: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規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應當給予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減。本法另有規定,按照處罰規定執行。

(9)交警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統令於8日頒布,將於2004年5月1日實施。

2011年4月2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它將於1日實施。

⑩ 交警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熱點內容
2014年勞動合同法解讀 發布:2025-05-15 18:17:36 瀏覽:389
刑法槍斃 發布:2025-05-15 18:06:59 瀏覽:495
法院聘用製法警 發布:2025-05-15 18:01:11 瀏覽:948
考試作弊的刑法 發布:2025-05-15 18:00:37 瀏覽:988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5 17:59:52 瀏覽:37
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第一節講義 發布:2025-05-15 17:54:33 瀏覽:334
法律法規死傷標准 發布:2025-05-15 17:52:33 瀏覽:622
民法與思政 發布:2025-05-15 17:47:31 瀏覽:190
如經濟法般 發布:2025-05-15 17:43:29 瀏覽:23
民法典上新 發布:2025-05-15 17:42:47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