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條例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的殘疾人教育條例
(1994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1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內法規的決定》修訂)容 第五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第五十二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⑵ 《殘疾人教育條例》規定,適齡殘疾兒童,殘疾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途徑有哪些
《殘疾人抄教育條例》規定了襲以下就學途徑:
第十七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學習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就近到普通學校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能夠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學習生活需要特別支持的,根據身體狀況就近到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一定區域內指定的具備相應資源、條件的普通學校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需要專人護理,不能到學校就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通過提供送教上門或者遠程教育等方式實施義務教育,並納入學籍管理。
第十八條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經教育、康復訓練,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學校可以建議殘疾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將其轉入或者升入普通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在普通學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難以適應普通學校學習生活的,學校可以建議殘疾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將其轉入指定的普通學校或者特殊教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⑶ 殘疾人教育條例 殘疾人保障法 有那些
不太懂你抄的意思,你都說了是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殘疾人保障法了,這是兩個具體的法律文件,如果是要這兩個文件的具體條文的話,網路一下就有
如果你要是想問殘疾人教育的相關法律的話就只有這一個專門文件,當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件,只不過大多是政策上的。
如果想問有關殘疾人保障方面的文件的話,就多了,殘疾人保障法算是最為綜合的文件,裡面規定了關於殘疾人各種保障的具體條文,如就業保障,社會保障等等。
⑷ 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殘疾人有什麼照顧政策
殘疾人的照顧政策不會在物業管理條例內陳述。對於殘疾人的照顧條例,應該在民政部門的法律法規中體現。
⑸ 國家對殘疾人評殘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等級劃分標准:
一、中度殘疾人包括:
視力殘疾中的一版級低視權力、二級低視力;
聽力殘疾中的二、三級;
言語殘疾中的二、三級;
肢體殘疾中的二級;
智力殘疾中的三、四級。
二、重度殘疾人包括:
視力殘疾中的一級盲、二級盲;
聽力殘疾中的一級;
言語殘疾中的一級;
肢體殘疾中的一級;
智力殘疾中的一、二級。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的簡介
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國務院領導同志在會上的講話和最近專國務院和國家教委先屬後發出的《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關於頒發〈普及義務教育評估驗收暫行辦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對發展殘疾人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1994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1號發布 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頒布日期:20110108 實施日期:20110108 頒布單位:國務院
⑺ 2017年殘疾人教育條例在內容和結構調整上與1994年殘疾人條例相比有什麼不同
1990家頒布實施復《殘疾保障》務院制1994頒布實施《殘疾教育條例》2007頒布實施《殘疾業條例》據完全統計涉及殘疾權益保障律規50部現已形殘疾保障核行政規、規支撐保障殘疾權益律體系主要:《華民共殘疾保障》殘疾康復、教育、勞業、文化、社保障、障礙環境律責任做明確規定《殘疾教育條例》殘疾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級等教育及教育、教師、物質條件保障獎勵與處罰做明確規定《殘疾業條例》用單位責任、保障措施、業服務律責任做明確規定《刑》第18條規定:精神病能辨認 或者能控制自行候造危害結經定程序鑒定確認負刑事責任第19條規定:聾啞或者盲犯罪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事訴訟》第34條規定:告盲、聾、啞或者未沒委託辯護民院應指定承擔律援助義務律師其提供辯護《高等教育》第9條規定:高等校必須招收符合家規定錄取標准殘疾入其殘疾拒絕招收《收養》第8條規定:收養能收養名收養孤或者殘疾童受收養滿35周歲及收養名限制
⑻ 2018殘疾人政策
1、重度殘疾來人單獨立戶申自請低保。對於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2、4類人增發低保金。對於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群,採取增發低保金等多種措施提高救助水平。3、低保設置「減退期」。對於參與扶貧項目的農村低保對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可以扣減必要的工作成本,並給予一定期限的「漸退」期,實現穩定脫貧後再退出低保范圍。
⑼ 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
1990年,國家頒布實施《殘疾人保障法》,國務院1994年頒布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2007年頒布實施《殘疾人就業條例》。據不完全統計,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有50多部,現已形成以殘疾人保障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為支撐的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體系,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無障礙環境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教育條例》對殘疾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師、物質條件保障和獎勵與處罰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就業條例》對用人單位的責任、保障措施、就業服務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 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高等教育法》第9條規定:「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
《收養法》第8條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或者殘疾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年滿35周歲以及收養一名的限制。」
⑽ 2017年的條例,殘疾人(二級殘疾證)的開公司都有哪些優惠,稅是多少
財政部國家稅務抄總局《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三條、第四條規定:對殘疾人個人就業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36號)第六條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93)財法字第40號]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對殘疾人個人為社會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二)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農業產品增值稅稅率和若干項目征免增值稅的通知》[(94)財稅字第004號]第三條的規定,對殘疾人個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免徵增值稅。對殘疾人個人就業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主席令第四十四號)第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142號)第十六條的規定,對殘疾人個人取得的勞動所得,按照省(不含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減征幅度和期限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所得項目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和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和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