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法規
① 建築法規在建設工程中的作用
用來規范建設工程中的行為。
建設法規基本特徵:
1、科學性:建設技術法規的制定來自大量的科學論證與工程實踐檢驗,是建設業執業人員普遍遵守的科學規范。
2、標准性:所規定的內容是人們普遍接受的技術標准,包括國家標准、國際標准、專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及企業標准,所採用的術語、符號、代號、方法是規范統一的。
3、系統性: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作為一個工程項目,從項目論證到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法規相互銜接、相互制約。
4、穩定性:作為法律,一方面體現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志,另一方面建設技術法規作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學總結,又是人們普遍接受和認可的統一規范。
(1)建築施工法規擴展閱讀
建設工程在市場准入方面的規定:
我國對建設工程監理的市場准入採取了企業資質和人員資格的雙重控制。要求專業監理工程師以上的監理工程師以上的監理人員要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不同的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企業至少要有一定數量的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並經注冊的人員。
為此,不僅在各級政府部門中設立了主管建設工程監理有關工作的專門機構,而且制定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明確提出國家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並明確規定了必須實行建設工程監理的工程規范。
② 建築施工有哪些安全規范
1、龍門吊、塔吊等做好基墊處理工作。提升設備必須先檢查合格後才准使用。
2、鋼管腳手架必須規范搭設,必須編制好安全施工技術方案。
3、嚴禁使用落後淘汰的施工機具、設備和工藝,否則,按要求凡是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頂格處罰。
4、安全防護設施必須按技術標准做好。
6、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7、搞好安全管理內業資料管理,搞好安全評價工作。
8、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准。
9、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性地深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0、嚴禁亂留施工洞,有的留置是很危險的,可能導致房屋垮塌。
11、要求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對自己負責、對單位負責、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
12、安全工作我們必須堅持長抓不懈,是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要時刻綳緊這根弦,安全工作,抓與不抓、重視與不重視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並且抓安全生產工作不是一個或幾個人能抓好,要大家齊抓共管。
13、要求大家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明確各自有什麼職責。
14、工地辦公室應設在施工現場空地內,而不能設在正在建設的房屋內。
15、加強消防通道、消防設施、避雷等安全設施的管理,杜絕事故發生。
16、要求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安全生產搞好,一是企業的效益好了,二是企業信譽也好了,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它直接關繫到企業的形象、關繫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繫到企業是否能創更好的經濟效益。
(2)建築施工法規擴展閱讀
貫徹執行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1、要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工程開工前,由生產、技術負責人、編制人員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向參加施工的有關管理人員和職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2、經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具有技術法規的作用,施工生產過程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遇到因條件變化或考慮不周必須變更安全技術措施內容時,應由原編制、審批人員辦理變更手續。
3、加強施工現場對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
4、安全技術措施中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裝置的實施應列入施工任務單,責任落實到班組或個人,並實行驗收制度。
5、建立健全與經濟掛鉤的獎罰制度,確保安全技術措施在施工生產中落實到位。
③ 建築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具體有哪些
另外針對我國監理企業深陷的「取費低、待遇低、素質低、影響差」惡性循環,未來政策還需推進監理服務價格合理化,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監理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
概而言之,責權利一致對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而言可謂至關重要:合理的責任設定,是充分調動各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責任一經確定,權力(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是其履行的保障;實行利益驅動,也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各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④ 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
A正確。B,優先採用遮陽、改善通風等低成本改造措施。C,是鼓勵和扶持。D,要符合標准,不能高。
⑤ 關於建築工程的索賠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建築工程的索賠法律法規有:《民法總則》、《合同法》內、《建築法》等涉及工容程索賠的條款,建設部發布的建設工程各種示範文本,也可以作為行業慣例,作為工程索賠的法律依據。《民法總則》規定了違約與侵權的原則性規定。《合同法》不僅有原則性規定,而且《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設工程合同,則對違約導致的索賠責任作了詳細的規定,如:《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資金、技術資料的,承包人可以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因發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緩建的,發包人應當採取措施彌補或者減少損失,賠償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窩工、倒運、機械設備搬遷、材料和構件積壓等損失和實際費用」。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工程索賠的法律依據和合同依據,都是相當復雜的。承包商必須要有專人研讀合同、管理合同,和整理合同條款中的索賠依據,並利用這些依據合法地開展施工索賠,獲得該得的利益或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