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的體系
『壹』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指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專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相一致屬,以憲法為統帥和根本依據,由部門齊全、結構嚴謹、內部協調、體例科學、調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規所構成,是保障我們國家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各項法律制度的有機的統一整體。
這個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七個法律部門組成。
『貳』 中國法律體系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內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其中最重要的是憲法,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統帥地位,是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根本保障。
(2)法規的體系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 換屆後的十屆全國人大提出,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重點將是「提高立法質量」。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同樣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不斷向前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對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提出了更為突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中國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憲法和法律的有效實施,加快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叄』 法律法規清單中的三體系是指的什麼
一、三體系標準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管理是企業運行的基礎,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現代化企業必須建立系統、開放、高效的管理體系,企業的每一部分工作都要納入體系中,這是現代生產集約化的需要,也是運行規范化、標准化的需要。因此企業要通過建立系列化、規范化、文件化的管理體系來規范企業的管理行為,從而達到現代管理的目的。1、使企業的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途徑:建立管理體系後,系統、規范的制度化文件成為企業上下人人遵守的內部法規,使企業的管理走向法制。2、是發動全體員工參與管理的好形式:管理層的理念、思路及目標通過體系文件變成全員的自覺行動,使管理部門的工作得到各有關部門的主動支持與配合。3、使企業建立起主動的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有效機制。通過管理體系特有的日常監測與測量、年度審核及管理評審,企業能主動地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持續改進的機制。二、向公眾展示企業良好形象和社會責任的佐證和媒介:1、質量管理體系:展示企業確保服務質量穩定,追求「零缺陷」的目標,對客戶負責的形象。2、環境管理體系:展示企業確保在服務過程中節約資源,少甚至無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標,對社會負責的形象與責任。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展示企業確保生產過程中少甚至無事故、職業病,追求「零事故」的目標,對員工負責的形象與責任。三、具有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企業實施並通過三體系認證,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不僅有造福社會的社會效益,也會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1、質量管理體系:穩定服務質量,減少客戶投訴,提高企業信譽,直接有利於拓展市場2、環境管理體系:節約能源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持續達到排放、減少排污費用,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保護環境作貢獻。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減少工傷事故,杜絕職業病危害,改善勞動條件,減少企業損失,調動員工積極性;為保持社會穩定作貢獻。目前通過三體系認證的公司越來越多,而在體系中的公司對供應商資質審查中,供應商的體系運行情況也是重要審查項目,為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中留有一席之地,通過三體系認證是目前企業發展大勢所趨。
『肆』 中國的法律體系
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並全面完成對現行法律和行政專法規、地屬方性法規的集中清理工作。
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4)法規的體系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國情要求,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以及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伍』 法律法規清單中的三體系是指的什麼
實際認證企業不同,法律法規是不一樣的,基本的法律法規如下:
1、質量:
a.《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b.《認證及認證培訓、咨詢人員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令2004 年第61 號)
c.《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e.《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2、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廢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CB3838-2002《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2697-1996《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3271-2001《工業企業廠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GB12348-2008《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GB12523-90排污收費制度、環境保護許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等等。
3、職業健康安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5.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6.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7.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自2003年6月1日起施 行
8.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9. 《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10.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1.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12.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2008年2月1日實施
『陸』 法規的定義
解釋:泛稱法律、條例規章等。
指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柒』 什麼是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Legal System)(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版行法律規范分類組權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7)法規的體系擴展閱讀
法律體系主要特徵
第一,法律體系是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構成的整體。
第二,法律體系是一個由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呈體系化的有機整體。
第三,法律體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門類齊全、結構嚴密、內在協調。
第四,法律體系是客觀法則和主觀屬性的有機統一。
另有法律體系的特徵
1、法律體系是一國國內法構成的體系,包括被本國承認的國際法。
2、它是現行法構成的體系
3、構成法律體系的單位是法律部門,法律部門是由若干相關的法律規范構成的,因此法律規范是法律體系構成的最基本單位。
『捌』 什麼是法規體系
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版同的法律部權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