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農村法規

新農村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01 22:22:16

1. 開發新農村、新城鎮建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要遵守《土地法》、《規劃法》,需經當地政府同意,規劃部門要規劃、國土局要有用地許可,如果是出讓土地,還需要掛牌交易,如果是集體土地需要辦理建房許可證。規劃、土地搞好了以後,還需要建設許可證、環評等。

2. 新農村建設的房屋法律規定,只可以賣給本村集體的人員,外村人員可以買嗎

你是畢業大學生沒工作在城市沒住房就可以轉了,我今年五月轉的,首先得村書記的同意,這很重要,他不同意那就沒有辦法轉啦,然後道鄉鎮府蓋章,然後到派出所蓋章,派出所的人會告訴你到縣公安局找副局長簽字蓋章,拿著這些到你戶口所在的派出所抽常表,他們會給你的戶口本上蓋上章在寫上常表已抽,你拿這個戶口本到你們村所在的派出所,派出所會給你個新戶口本,然後就是驗血驗脂紋等,這樣就扮好了。特別注意態度要好,記住把你所有的證都帶上,畢業證,身份證,你自己的戶口本,你老爸老媽的戶口本等等,反正能帶的證都帶上,要不他們隨便要個什麼證你沒有,你就白跑一倘了

3. 新農村建設的房屋法律規定,只可以賣給本村集體的人員,外村人員可以買嗎

新農村建設的房屋不可以賣給外村人員。

4. 新農村建設關於老土地建房的法律法規是什麼

這方面是依據《城鄉規劃法》,你新建房子要符合規劃才行。而且依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在城鎮范圍內建房要有規劃紅線圖。

5. 村民委員會建設、法律法規、及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今年剛剛抄開始實施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你可以查閱一下具體的法條。目前我國的村委會要設立,應當由鄉、鎮政府提出,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報縣政府批准。村委會成員中要有適當比例的婦女成員。可以根據需要,在村委會下設人民調解、社會治安、計劃生育、公共衛生等委員會,村委會成員可兼任委員會職務。
村委會制度作為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起著重要的領導作用,也有利於本地村民當家作主,更好地制定適合本村發展的政策,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6. 北京房屋拆遷補償律師農村拆遷拆遷依據的是什麼法律法規

分兩種情形。

  1. 政府征地拆遷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版補償條例》、《土地管權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

  2. 新農村建設拆遷政策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及地方出台的相關政策性文件

資料出處: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和新農村拆遷規劃拆遷補償的區別

7. 村幹部借用搞新農村的名義強占農民的宅基地搞房地產,農民應以怎麼的法律法規向其索賠

1、根抄據《中華人民共和襲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後,方能依該條例出讓其使用權。違反該條例的規定,擅自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其成員簽訂有關徵用土地協議的,其徵用土地協議無效;在非法取得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上進行開發建設的,以非法轉讓土地論處。2、所你你們村集體的這種做法是違法行為,你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訴、控告或檢舉。

8. 新農村建設中對拆遷戶斷電斷水是否違法 求高人指點一下 最好能給出具體的條例和法規

你要先去查一下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文件

9. 新農村建設,村裡強制收地合法嗎!賠償是怎麼規定的蔬菜大棚應該怎麼賠償的法律有關於此類規定嗎急

請查閱征地補償法律文件 參考資料:

(一)徵收土地補償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以及《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征地補償標准。

1、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2、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16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佔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佔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由遼寧省征地事務服務處具體組織實施,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准,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並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5、公開征地批准事項。經依法批准徵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准事項。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徵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准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政府批准後應按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同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10. 做新農村規劃得看什麼規范啊

新農村建設向何處去?首當其沖抓什麼?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規劃是龍頭。
應該說,自從中央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策之後,各級政府重視村鎮規劃的意識日益增強,編制鄉鎮、村莊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建設規劃的進度加快,力度加大。據了解,某省對去年一年全省村莊規劃編制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檢查,編制規劃的進度飛速增長,基本實現省里下達的目標,但按照規范逐一對照,規劃編制的質量卻遠遠達不到要求。他們發現,一些市、縣,鄉、鎮,為了應付指標,不少送檢的村莊規劃編制沒有很好地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規劃編制「克隆」現象比較普遍;有的規劃脫離實際,沒有地形圖。沒有體現地形地貌和地方特點,特色不明顯;有的規劃沒有解決好村莊道路、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古樹名木保護等問題;有的規劃用地指標未得到合理控制,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偏大,且存在大量佔用耕地現象;有的規劃成果不符合編制要求,未履行法定程序,沒有徵求村民意見,沒有經過審批,沒有報縣政府批准,不具合法性等。由此可見,規劃要真正合法和能有效地指導建設,就勢必先規范化。
所謂規劃,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規矩,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大多數群眾意願、比較長遠的發展計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村莊規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今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啟動之年,也是抓好新農村規劃編制、實施和管理的關鍵一年,按質保量編制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至關重要。
如何才能使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做到規范化,筆者認為,首先是規劃要有前瞻性,要結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5至10年的規劃期限,分長期布局、中期建設、近期治理三階段實施;其次是規劃要具有科學性,要嚴格遵照法律、法規、政策、技術規范與標准,按法定程序及時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再次是要尊重民意,要尊重地方民俗風情和生活、生產習慣,規劃方案應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參與,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村民自治作用。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