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pdf
1. 求一份通用的勞動合同電子版
勞 動 合 同
甲方(用人單位): 乙方(勞動者):
住 所:身份證號碼:
家庭住址:
法定代表人: 聯系電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甲乙雙方經平等協商一致,自願簽訂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條款。
第一條 勞動合同類型和期限
(一) 甲、乙雙方選擇以下第1 種形式確定本合同期限:
1、固定期限:從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無固定期限:從年月日起至法定的終止條件出現時止。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為期限:從年月日起至工作任務完成時即行終止。完成工作任務的標志是。
(二) 試用期限
雙方同意按以下2 方式確定使用期限(試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內)。
1、無試用期。
2、試用期從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第二條 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一)乙方同意根據甲方工作需要,接受甲方安排
崗位(工種)工作,工作地點:。
同時,因工作需要,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調整乙方的工作內容。
(二)乙方應按甲方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達到規定的質量標准,並接受甲方的績效考核。
(三)乙方不能通過甲方績效考核的,視為乙方不能勝任本崗位(工種)工作,甲方有權調整乙方工作崗位(工種)或對乙方重新進行培訓。
(四)甲方有權依據本單位規章制度的規定晉升、降級乙方的職務,調整乙方的工作崗位。
(五)乙方同意甲方安排的經常性工作地點為甲方及甲方控股區域公司設立的營業地。因工作需要,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調整乙方至上述地點以外的工作地點。
第三條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雙方同意按以下第1 種方式確定乙方的工作時間,因工作需要,經甲方依法向相關部門申請,可以變更乙方的工時制。
1、實行標准工時制;
2、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
3、實行不定時工時制。
(二)甲方因為工作需要,可以依法延長乙方工作時間。
(三)乙方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
第四條 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一)甲方按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保護規定,提供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標準的勞動作業場所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切實保護乙方在生產工作中的安全和建康。
(二)對乙方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甲方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上崗前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在合同期內應定期對乙方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三)甲方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工作。
(四)乙方有權拒絕甲方的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對甲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份建康的行為,乙方有權要求改正或向有關部門舉報。
第五條 勞動報酬
(一)甲方依法制定工資分配製度,並告知乙方。甲方支付給乙方的工資不得低於市政府公布的當年度最低工資。
(二)乙方基本/固定工資標准為人民幣元/月。乙方的崗位工資或績效工資根據甲方聘任乙方的崗位所對應的工資等級、乙方的業績情況核定。如甲方的工資制度發生變化或乙方的工作崗位變動,按新的工資制度或變動的工作崗位確定。
(三)甲方在向乙方發放工資時,代扣代繳依法由乙方承擔的社會保險費。同時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第六條 社會保險
(一)甲乙雙方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其病假工資、患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甲方相關制度執行。
(三) 乙方患職業病或因工負傷的工資和醫療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甲方相關制度執行。
第七條 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
(一)甲方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應當公示,或者告知乙方。
(二)在勞動合同期內,雙方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甲方制定的規章制度,乙方違反勞動紀律及法律、法規、甲方的規章制度,甲方可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的處分,直至解除本合同。
第八條 勞動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續簽
(一)甲乙雙方經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變更合同應採用書面形式。
(二)甲乙雙方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甲方的規章制度規定,可以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
(三)甲乙雙方應在勞動合同期滿30天協商勞動合同續訂事宜,協商一致的,續訂勞動合同。
(四)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l、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甲方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五)乙方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乙方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六)甲乙雙方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後,乙方應按甲方規章制度規定辦理工作交接手續,甲方應開具「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同時,乙方應向甲方提供乙方人事檔案、戶口、社會保險關系等屬於乙方應轉移的涉及勞動關系相關關系、材料的去向。
第九條 勞動合同無效
(一)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甲方有權了解乙方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勞動者的學歷、履歷、資格或任職證明以及以前勞動關系是否解除或終止等。乙方應當如實說明,並應書面承諾真實性(附乙方入職承諾書)。
若因漏報、隱瞞前述基本情況,導致甲方簽訂合同的,經甲方查出或被原單位追述的,視為乙方的欺騙行為,甲方有權認定本合同無效,公司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並不予經濟補償,並追究乙方的賠償責任。
第十條 違約責任
(一)甲方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甲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乙方違反法律法規、甲方規章制度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甲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2、對生產、經營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如果乙方不按本合同第八條(六)約定進行工作交接或則工作交接不齊備的,甲方有權拒絕支付經濟賠償,對甲方造成損失的,還應按本條例(二)進行賠付。如乙方不按合同第八條(六)約定向甲方提供人事檔案等涉及勞動關系資料,視為乙方自動放棄上述關系、材料的轉移。
第十一條 勞動爭議處理
因履行本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一方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二條 其他約定事項
(一)甲、乙雙方在本合同履行過程中相互發出或提供的所有通知、文件、文書、資料等,均可以當面交付或以本合同所列名的通訊地址或戶籍地址為送達地址,履行送達義務。一方如果遷址或變更電話,應及時書面通知另一方。
(二)如果乙方不能勝任工作,甲方按法定程序安排乙方離崗培訓,培訓期間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三)乙方已確認甲方已告知了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等情況。
(四)甲方的規章制度作為合同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包括不限於(乙方入職承諾書、培訓協議、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崗位說明書、員工手冊等)公司規章制度。
第十三條 其他事宜
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可以簽訂補充合同、專項協議。無特別約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本合同條款與國家、省、市有關規定不一致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簽字(蓋章)生效,雙方各執一份。本合同共6頁,塗改或未經合法授權代簽無效。
甲方:(公章)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或委託代理人: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1)工傷保險條例pdf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
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2. 誰知道《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研究》的全文,作者是於國慶,畢業論文急需資料,小女子拜求各位了!
全文46頁pdf版
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研究於國慶
【摘要】: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就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民工。他們為城市的繁榮和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農民工多從事建築、礦山等高風險、職業病多發的行業,缺乏必要的勞動保護,這使得農民工成為我國現階段職業災害的主要受害對象。從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工傷事故到規模驚人的農民工職業病群體,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數不清的勞資糾紛,均決定了我國應該努力解決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建立和完善針對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制度。 論文第一部分界定了農民工的定義,分析了農民工問題的由來,並從總體上概括了農民工的群體特徵; 論文第二部分界定了農民工工傷保險涉及的若干概念,介紹了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發達國家工傷保險的發展規律和我國現行農民工工傷保險的主要模式,闡述了解決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的必要性; 論文第三部分以濰坊市農民工工傷保險為例,通過已有數據的實證,分析了我國現行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如覆蓋率較低、工傷維權困難、費率機制不合理、預防機制不完善,工傷康復功能尚未發揮作用等,並對相關原因進行了探討,同時還介紹了濰坊市在農民工工傷保險方面的一些創新性做法; 論文第四部分提出了解決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的對策建議,即改革現行的二元戶籍制度、完善農民工工傷保險的法制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的費率機制、加強農民工工傷保險與工傷預防相結合、重視工傷康復工作、加強執法監察等措施,此外,針對農民工工傷保險待遇落實難的問題提出了「代位求償」的新思路,以更好的維護農民工的工傷權益。
【關鍵詞】:農民工 工傷保險 對策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842;F249.2
【DOI】:CNKI:CDMD:2.2009.125180
3. 急求!工作中意外死亡應付賠償
參見http://jackzhu12345.blog.bokee.net/bloggermole/blog_viewblog.do?id=341530的一、3:根據勞動部的有關規定,職工發生下列與生產、工作有一定關系的意外死亡,經查證屬實,可以比照因工傷亡處理。
http://jackzhu12345.blog.bokee.net/bloggermole/blog_viewblog.do?id=356848。
http://bbs.cqwb.com.cn/2006/08/20060826/6.pdf也有報道。
4. 如何獲取工傷事故賠償 pdf
建議先申請工傷認定,然後才能做工傷鑒定。賠償金額只有等鑒定等級後才能最終確定,而且同樣的等級各地賠償金額會有差異。如果自己不熟悉,建議尋求律師的幫助。或請按以下方式操作: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你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你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後,再申請工傷認定。
5、如果單位有交社保,則大部分補償由社保基金賠付,否則就全部由用人單位支付。
6、相關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你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
5. 工傷評殘的標准和規定
1 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 進行傷殘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
七級
24)四肢大關節人工關節術後,基本能生活自理;
25)四肢大關節創傷性關節炎,長期反復積液;
八級
21)因開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復發作者;
22)四肢大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無積液;
九級
22)患肢外傷後一年仍持續存在下肢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腫者;
23)骨折內固定術後,無功能障礙者;
十級
1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3 傷殘後的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第三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 百度文庫求一個文件,工傷保險條例PPT,求發至QQ31326653
你需要提供文檔的連接。然後採納答案即可發送郵箱。
7. 2011年工傷保險法
這是2010年通過的《工傷保險條例》,請看附件
8. 在那裡可以下載 紅頭文件雲南省國家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 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試行)
各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級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的通知》(雲政發〔2011〕255號),保障本省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傷保險權益和待遇,現將《雲南省國家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州市統籌地區的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雲 南 省 財 政 廳
2012年9月15日
雲南省國家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
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保障本省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人員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獲得及時救治和補償,依據《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雲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參保單位)自2012年1月1日起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
第三條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州(市)級統籌管理,工傷保險業務按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
省級參保單位、中央駐滇國家機關的工傷保險業務暫由省社會保險局經辦。省財政負擔的省級參保單位范圍由省財政廳進行審核確認。
第四條 各統籌地區參保單位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經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由單位按時足額向稅務部門繳納。
參保單位初次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費率按0.5%執行,個人不繳費。繳費數額為本單位工資總額乘以費率之積。
各統籌地區根據上年度基金結余情況,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商財政部門進行費率調整。
各級財政部門歷年劃撥的原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公)傷醫療等相關費用結余資金,與參保單位按月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統一並入工傷保險基金統籌管理。
省財政負擔的省級參保單位初次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經省社會保險局商省財政廳核定後,由省財政廳按年將費用直接撥入省級社保基金財政專戶工傷保險分戶。下一年度根據資金使用及結余情況,由省社會保險局商省財政廳對資金予以安排。此項資金與非財政負擔單位工傷保險統籌基金分賬核算。
第五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工傷保險待遇支出情況,提出用款計劃,經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將款從財政專戶撥入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戶,確保待遇支付。
參保單位被認定或視同工傷情形的傷殘人員及工亡人員供養親屬從所在單位繳費次月起,按本辦法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相應的待遇費用。
第六條 參保單位工作人員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應當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省級參保單位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事項,由參保單位向所在地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辦理。
第七條 參保單位的工傷人員經治療,病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需要進行勞動能力、生活護理依賴程度等級鑒定和輔助器具配置事宜向統籌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省級參保單位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辦法和標准執行。
第八條 參保單位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按《條例》和《辦法》規定的標准和項目享受待遇,但與民政撫恤規定的項目不可重復享受。
(一)納入工傷保險統籌後,經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達到1-4級傷殘的工傷人員,退出崗位停發工資的,可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二)參加工傷保險統籌後職工因工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死亡時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實行單獨建賬的,再支付本人40個月的基本工資。
(三)參保單位工傷職工享受工傷待遇時,以本人工資為計發基數的,本人工資指工傷職工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應發工資。
第九條 參保單位在本辦法實施前尚未參保繳費發生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按政策規定解決,經費由原渠道支出。
第十條 參保單位納入統籌前因公(工)受傷人員和部隊傷殘人員轉入的,隨單位一並參保,不作費用清償,並自次月起,因舊傷復發的,享受《條例》和《辦法》規定的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外的待遇。
工傷待遇中與民政撫恤待遇重復的喪葬補助金、殘疾撫恤金、遺屬撫恤金、護理費、輔助器具配置費等待遇項目不能重復享受。
第十一條 參保單位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按照工傷保險經辦服務流程辦理相關手續,嚴格執行參保登記、申報繳費、待遇審核等流程。
第十二條 參保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前已享受撫恤待遇的工傷人員,參保後原待遇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符合《條例》和《辦法》規定新發生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否則由所在單位按原渠道解決。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9. pdf 九級工傷怎麼賠償
結合你們省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查詢就業補助金、醫療補助金
工傷保版險條例
第三十七權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