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民族進步工作條例

民族進步工作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06 19:22:51

『壹』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條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2章25條.

『貳』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條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6章60條。

為了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各項工作適用本條例。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民族進步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反對民族分裂,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公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義務。明確了民族團結教育的社會責任、原則和相關法律責任。條例規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納入教育規劃,組織編寫適用於大中專院校、中小學的民族團結教育教材。

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民族團結教育培訓,發揮教師在學校民族團結教育中的主導、示範和表率作用。學校應當加強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並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貫穿學生成長成才的各階段。幼兒園應當對學前兒童進行適合兒童特點的民族團結教育。

『叄』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體現了哪些理念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全文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作為民族事務領域重要的行政法規,它的修訂體現了這樣一些基本理念:

一是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

法治的最終目的是保障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4條新增: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我國已經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相關條款,也都再次重申對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保護。雖然國際法上的少數人概念與國內的少數民族有一定差別,但相關規定對我國少數民族權利保障具有借鑒意義。《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就貫徹這樣的理念。當前城市少數民族社會治理的主要目標是:為少數民族提供公共服務,規范少數民族成員的行為,維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的安定有序。

二是從「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轉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變化最核心的是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多元化。一些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可以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在實踐中,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理方式值得推廣。內地一些城市從新疆等地調聘懂民族語言、熟悉民族情況的公職人員參與到本市的社會治理,就是希望通過他們的語言及文化優勢,更好地為當地新疆籍等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推進社會治理的民主化、科學化。

三是保持和促進城市的文化多樣性。

文化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多年來,少數民族群眾為其所在城市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宗旨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尊重並欣賞各民族的文化恰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城市的文化多樣性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四是依法處理民族事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理,法律保護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恰恰體現了在民族事務領域的法治精神。

『肆』 學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心得體會

全面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應當堅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實效、與時俱進的原則,使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這些原則,是多年來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後民族團結教育應當遵循的規律。

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要講求實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採取集中教育與經常教育、重點教育與普及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學習先進典型與弘揚先進精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

自治區穩定、發展的新形勢,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三股勢力」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的內容,強化責任,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黨中央要求把黨的十七大提出「弘揚法治精神」,「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4)民族進步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法治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標志著自治區對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邁出了重要步伐。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積極主動地履行地方立法職權,為新疆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取得的一項可喜成果。

熱點內容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
應當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01:29 瀏覽:204
陳維崧律師 發布:2025-05-26 09:53:51 瀏覽:878
司法考試考新的民法典嗎 發布:2025-05-26 09:46:15 瀏覽:634
湖南勞動法病假工資標准 發布:2025-05-26 09:45:40 瀏覽:577
經濟法的考試試卷A卷 發布:2025-05-26 09:30:25 瀏覽:65
雙流法院東升法庭 發布:2025-05-26 09:21:32 瀏覽:90
物流公司網點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21:26 瀏覽:141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