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法規
A. 現在健康證法律規定不查乙肝嗎
是的,於2009年來6月1日法律規定辦理健康源證不用查乙肝了。健康證是預防性健康檢查證明,證明受檢者具備做從業規定的健康素質。健康證主要涉及五個行業六種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健康。
健康證是對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有害作業人員、放射工作人員以及在校學生等按國家衛生法律、法規規定所進行的從業前、從業和就學期間的健康檢查。
健康證的種類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健康證。則另一種是食品健康證,是做飲食行業的人所需要的健康證。
(1)乙肝法規擴展閱讀
辦理健康證的好處:
一、衛生監管部門定期開展對餐飲單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情況專項整治工作。對無證上崗人員實施責令限期改正的行政處罰。執法人員要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寓服務於監督之中,耐心進行衛生法相關內容的宣傳教育。
二、為保證廣大消費者行使監督權,衛生監管部門應要求從事餐飲、理發、浴池等服務行業的人員在工作期間佩戴健康證。
三、經營者和服務人員要明確持證上崗的重要性,自覺主動地參加每年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
B. 新勞動法 關於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規定
就業促進法規定除餐飲等特殊行業外,不得強制進行兩對半檢查
C. 最新保護乙肝攜帶者就業的法律有哪些
根據《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衛生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教育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及相關法規和規章,切實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公平入學、就業權利。
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不得以學生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理由拒絕招收或要求退學。除衛生部核准並予以公布的特殊職業外,健康體檢非因受檢者要求不得檢測乙肝項目,用人單位不得以勞動者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由予以拒絕招(聘)用或辭退、解聘。
有關檢測乙肝項目的檢測體檢報告應密封,由受檢者自行拆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閱他人的體檢報告。
醫學研究證明,乙肝病毒經血液、母嬰及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日常工作、學習或生活接觸不會導致乙肝病毒傳播。
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用人單位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開展乙肝項目檢測(即乙肝病毒感染標志物檢測,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體、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體、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和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苷酸檢測等,俗稱「乙肝五項」和HBV-DNA檢測等,下同),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也不得詢問是否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在入學、就業體檢中提供乙肝項目檢測服務。因職業特殊確需在入學、就業體檢時檢測乙肝項目的,應由行業主管部門向衛生部提出研究報告和書面申請,經衛生部核准後方可開展相關檢測。
經核準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不得從事的職業,由衛生部向社會公布。軍隊、武警、公安特警的體檢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3)乙肝法規擴展閱讀:
乙肝攜帶者不可以從事的職業:
1、根據《公務員體檢特殊標准(試行)》,乙肝病原攜帶者不得從事特警崗位;
2、根據《衛生部關於民航空勤人員體檢鑒定乙肝檢測調整意見的復函》,民航招收飛行學生體檢鑒定乙肝項目檢測,可以保留體檢鑒定乙肝項目檢測;
3、血站從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備、供血等業務工作的員工也不得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近些年來,我國陸續出台新規保障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就業權利。
1、2010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發文,要求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禁止從事的工作外,不得強行將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准。用人單位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也不得詢問是否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2、2007年,原勞社部下發的《關於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指出,用人單位不得以勞動者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理由拒絕招用或者辭退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3、「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則在2008年被寫入《就業促進法》。
D. 乙肝疫苗的政策法規
免費普種乙肝疫苗
2011年4月22日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郝陽介紹,2009年起,中國各級疾控部門開始對15歲以下未接種過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費補種乙肝疫苗。此後兩年,共計為逾千萬孩子補種。摸底調查顯示,全國還約有626萬15歲以下的孩子未接種過乙肝疫苗。衛生部已部署,今年年內,要完成這些尚未受到免疫保護的孩子,免費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時間
根據2007年開始實施的《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到2010年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基本按方案要求,在全國范圍內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基礎上,以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將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風腮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乙肝疫苗的計劃免疫要按0、1、6來執行,即出生時、一個月時、六個月時各注射一針劑量為5ug。
E. 法律規定乙肝攜帶者不可以從事的職業有那些
根據有關規定,下列工作屬於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門規定的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1、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第二十六條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工作經營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職業 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第七條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根據第2條的規定,下列為公共場所: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 患有《條例》第七條規定的疾病衛生管理標准: (一)病毒性肝炎 肝炎患者經系統治療後基本痊癒(主要症狀消失,肝區無明顯壓痛及腫大,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可恢復原工作。乙肝患者肝功能恢復正常,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需經六個月觀察無惡化,可恢復原工作。 乙肝病毒攜帶者若e抗原陽性,不得從事理發美容業、公共浴室業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飲水、飲食、整容、保育等職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第十九條 從事飲水、飲食、整容、保育等易使傳染病擴散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4、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工作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七條 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後方可從事化妝品的生產活動。 凡患有手癬、指甲癬、手部濕疹、發生於手部的銀屑病或者鱗屑、滲出性皮膚病以及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傳染病的人員,不得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
經衛生部核準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不得從事的職業和可以開展相關檢測的行業有:
5、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公務員體檢特殊標准(試行)》,「乙肝病原攜帶者,特警職位,不合格。」
6、根據《衛生部關於民航空勤人員體檢鑒定乙肝檢測調整意見的復函》要求,民航招收飛行學生體檢鑒定乙肝項目檢測,可以保留體檢鑒定乙肝項目檢測。
7、血站從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備、供血等業務工作的員工。根據《衛生部關於修訂<血站質量管理規范>「8·4」條的通知》(衛醫政發〔2010〕69號)要求,血站應「建立員工健康檔案。對從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備、供血等業務工作的員工,應當每年進行一次經血傳播病原體感染情況的檢測。
(5)乙肝法規擴展閱讀
乙肝不是一種簡單的疾病,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害怕,乙肝作為肝臟疾病的一種,對患者的肝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對乙肝孕婦,分娩前後或人工流產時,要注意衛生防護,防止血液污染環境。同時,為了達到保護兒童免受感染的目的,應對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乙肝疫苗。
2、乙肝患者要定期到醫院隨訪檢查。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如果發現疲乏無力,食慾不振,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在檢查中,同時發現有e抗原陽性,則表明病人有較強的傳染性,應進一步檢查治療。
3、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血液中含有病毒因此,他們是不能獻血的,也不能從事餐飲服務、育兒工作。患者在月經期要注意個人衛生,當有外傷出血時要妥善處理,傷口要認真包紮,防止血液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或者是對家人的影響。
4、從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唾液中,能檢出乙肝病毒,因此生活中應實行分餐制,餐具、牙刷等生活用品要專用,最好和自己的家人區分開來。
F. 工作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禁止乙肝攜帶者從事的工作
你說的那個文件2007年底就出台了,全文可按這個網址查看:
http://www.zdnet.com.cn/supe_tuangou//2008/0203/729547.shtml
重點是第十九條,解釋查看這個網址:
http://..com/question/39210884.html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過時的條文,杭州青年雷闖(乙肝病毒攜帶者)已經首獲食品衛生體檢合格證.查看這個網址:
http://news.ynet.com/view.jsp?oid=55746281
這個禁區已經突破了,其他行業的限制理由還能站得住腳嗎?
G. 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乙肝攜帶者不能從事的工作有哪些
1、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第二十六條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工作經營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職業
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第七條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持有「健康合格證「方能從事本職工作。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根據第2條的規定,下列為公共場所: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患有《條例》第七條規定的疾病衛生管理標准:
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經系統治療後基本痊癒(主要症狀消失,肝區無明顯壓痛及腫大,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可恢復原工作。乙肝患者肝功能恢復正常,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需經六個月觀察無惡化,可恢復原工作。
乙肝病毒攜帶者若e抗原陽性,不得從事理發美容業、公共浴室業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飲水、飲食、整容、保育等職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第十九條從事飲水、飲食、整容、保育等易使傳染病擴散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7)乙肝法規擴展閱讀:
1.《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乙肝病原攜帶者從事的工作外,不得強行將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准。
2.《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乙肝病原攜帶者從事的工作崗位以外招用人員時,將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準的。
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H. 有關乙肝的法律
由我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於2010年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中,有如下下內容:
切實取消就業體檢中乙肝項目檢測。……指導督促各類用人單位嚴格執行政策規定。採取多種形式向各類企業宣傳和介紹相關政策規定,禁止企業在就業體檢中採取任何形式要求求職者接受乙肝項目檢測,對企業違規行為,一經舉報查實,要依法處理。……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的體檢服務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相關規定完善體檢項目和體檢表格,明確區分就業體檢和其他健康體檢。有條件的地區,可制定統一的就業體檢表。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完善乙肝項目檢測知情同意制度,有關體檢報告應當完全密封,交受檢者本人或受檢者指定的人員,保護乙肝項目受檢者的隱私權。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和各類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開展主動巡查,切實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中介活動及用人單位招工行為的日常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管理。對違反規定進行乙肝項目檢測,或泄露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個人隱私的醫療衛生機構或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