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訴訟費法律法規
㈠ 法院訴訟費怎麼收取
法院訴訟費的收取標准如下:
一、財產案件 涉及財產的案件,訴訟費按照標的金額分段計算,具體計算方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二、非財產案件1. 離婚案件 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 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 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人格權案件
- 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
- 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
- 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 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其他非財產案件
- 每件交納50元至200元。
請注意,以上收費標准僅供參考,實際收費可能因地區、案件類型及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在提起訴訟前,建議咨詢當地法院或法律專業人士以獲取准確的訴訟費信息。
㈡ 訴訟費繳納管理辦法
訴訟費繳納管理辦法如下:
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費;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案件受理費包括:
(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三)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行政賠償案件。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是國務院於2006年12月19日頒布並在2007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文件。全法共由八章、共計五十六條所組成。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製定的。
【法律法規】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五十三條 案件審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將訴訟費用的詳細清單和當事人應當負擔的數額書面通知當事人,同時在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中寫明當事人各方應當負擔的數額。
需要向當事人退還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退還有關當事人。第五十五條 訴訟費用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以外幣為計算單位的,依照人民法院決定受理案件之日國家公布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計算交納;上訴案件和申請再審案件的訴訟費用,按照第一審人民法院決定受理案件之日國家公布的匯率換算第五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