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26 00:00:23

㈠ 深圳噪音擾民時間標准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條例的規定,深圳市噪音擾民的時間是中午的十二時至十四時或者是夜間的二十三時至次日的七時,在此時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的建築施工作業的是會被禁止的,然而施工作業是在居民住所旁的話是要嚴格按照噪音擾民時間來作業的,受到噪音騷擾的居民可以到相關部門投訴處理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1、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22點或至次日早6點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
2、如果您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根據國家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0分貝,夜間為40分貝。
3、國家《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中,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稱為環境雜訊污染。包括了工業雜訊污染、建設施工雜訊污染、交通運輸雜訊污染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我們著重介紹社會生活雜訊污染。

法律依據: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第二十九條 在城市建成區內,禁止在中午(十二時至十四時)或者夜間(二十三時至次日七時)進行產生環境雜訊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國家、省、市重大項目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2、按正常作業時間開始施工但因生產工藝要求必須連續作業的;3、因道路交通管制的原因需要在指定時間裝卸、運輸建築材料、土石方和建築廢棄物的;4、搶修、搶險、應急作業的。

衍生問題:
國家對空調外機噪音規定?空調根據其匹數大小對雜訊值要求有所不同:即國家規定製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調室內機雜訊不應大於45分貝,室外機不大於55分貝;500W至4500W的分體空調室內機雜訊不大於48分貝,室外機不大於58分貝。

㈡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環境雜訊的預防和治理,保護和改善生活、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特區環境雜訊的污染防治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生態環境的聲音。
本條例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環境雜訊超過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情形。第三條環境雜訊的污染防治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統籌規劃、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單位和個人享有在安寧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權利,負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
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產生環境雜訊的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
受環境雜訊影響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責任單位和個人及時採取措施消除影響。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消除雜訊污染並依法承擔責任。第五條市、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聲環境質量負責。
市、區政府應當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制定和採取有利於聲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市、區政府在制定城市規劃時,應當結合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合理規劃各類功能區域和交通干線走向,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第六條市、區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環保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環境雜訊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督促、協調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機構開展環境雜訊監督管理,具體負責對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以及商業經營活動、營業性文化娛樂活動中產生的社會生活雜訊實施監督管理。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對道路、城市軌道、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等交通雜訊實施監督管理。
公安部門負責對機動車雜訊和本條第一款規定之外的社會生活雜訊實施監督管理。
市場監督部門負責對國家、行業或者地方標准中規定雜訊限值的產品實施監督管理。
鐵路、民航、海事、漁業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分別對鐵路機車、航空器、機動船舶雜訊實施監督管理。
規劃、建設、城市管理、文化等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對環境雜訊實施監督管理。第七條市環保部門和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環境雜訊監督管理的需要,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地方環境雜訊標准和技術規范。第八條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社區工作站、物業管理等單位應當協助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加強聲環境管理,組織開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和環境雜訊糾紛調解工作。第九條鼓勵和支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先進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第二章環境雜訊的規劃控制第十條市環保部門應當會同規劃、交通、建設、公安、市場監督等有關部門,根據人居環境建設要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制定本市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市環保部門在制定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時,應當將規劃草案向社會公布,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不得少於三十日。
市環保部門和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制定年度實施計劃,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一條市環保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聲環境質量標准,劃分聲環境功能區,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區域功能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調整聲環境功能區。第十二條市環保部門應當加強環境雜訊預測評估研究,組織繪制環境雜訊地圖,為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環境雜訊管理和公眾參與提供科學依據。環境雜訊地圖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
環境雜訊地圖的具體實施辦法由市環保部門另行制定。第十三條區域聲環境質量達不到規定要求的,環保部門應當暫停審批該區域新增環境雜訊排放的建設項目或者提出環境雜訊控制和削減計劃並組織實施。第十四條在紅樹林等自然保護區以及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雜訊、振動超過標準的生產經營項目。第十五條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合理規劃城市公共設施,新建、改建、擴建城市公共設施應當符合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新建城市公共設施的,應當與雜訊敏感建築物保持合理的雜訊防護距離;改建、擴建城市公共設施的,應當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雜訊干擾周圍環境。
新建雜訊敏感建築物應當與已有的供電等城市公共設施保持合理的距離。

㈢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的決定(2020)

一、刪除第二十一條。二、將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住房建設部門應當將建築施工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推廣使用低雜訊建築施工設備和工藝。」三、將第二十八條修改為:「建築施工作業可能向周圍環境排放雜訊的,施工單位應當按相關技術規范要求採取安裝在線監測設備,設置隔聲圍擋、隔聲屏或者隔聲房等雜訊防治措施,確保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達標排放。

「生態環境部門應當與住房建設、交通運輸、水務等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建立建築施工工地管理信息互通機制,及時獲取建築施工項目相關信息。」四、將第三十條修改為:「具有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一、二項情形之一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作業前五個工作日向工程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設單位出具的項目證明材料;

「(二)工程監理單位出具的連續施工意見書;

「(三)特殊需要的證明材料;

「(四)符合相關規范的施工現場環境雜訊防治方案,包括作業時間、作業內容、作業方式以及環境雜訊防治措施等。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符合規定的申請應當自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出具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應當載明作業時間、作業內容、作業方式以及環境雜訊防治措施等內容。

「施工單位取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出具的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後,應當至少提前二十四小時在受影響區域的顯著位置向周圍單位和居民公布,並按照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要求進行施工。監理單位應當對施工單位落實施工現場環境雜訊防治措施情況進行監理。

「監理單位對其出具的連續施工意見書的真實性負責。住房建設部門應當出台相關工作指引,規范連續施工意見書的出具流程、載明事項等,並加強監督檢查。」五、刪除第七十七條第二項中的「第二十八條」以及第三項。

將第七十七條第七項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款規定,施工單位未向周圍單位和居民公示相關信息,或者監理單位未按照要求對施工單位落實施工現場環境雜訊防治措施情況進行監理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萬元罰款。」六、將第七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規定,未按照要求採取雜訊防治措施的,或者未取得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或者未按照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的要求進行施工的,處三萬元罰款。」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㈣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一條的決定(1997)

一、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對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暫扣其營業執照,經檢查達到規定要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還營業執照」。二、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十五項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機動車輛大修竣工未經雜訊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出廠的,由環境保護部門對機動車輛大修經營者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暫扣其營業執照並責令整改,經檢查達到整改要求的,應予以發還」。三、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十七項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燃放煙花爆竹的,除沒收其未燃放的煙花爆竹外,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根據本決定進行修正,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指定的報刊上重新公布。

熱點內容
茂名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7-26 17:10:01 瀏覽:893
2014年法規真題與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26 17:05:06 瀏覽:303
物業居住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17:04:25 瀏覽:159
行政法的管理論使用 發布:2025-07-26 16:48:21 瀏覽:680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發布:2025-07-26 16:37:51 瀏覽:196
分家契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6 16:23:47 瀏覽:1000
機會聘禮退會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26 16:23:43 瀏覽:924
大連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7-26 16:22:57 瀏覽:912
車送到法院 發布:2025-07-26 16:17:15 瀏覽:879
安徽太和法院 發布:2025-07-26 16:16:30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