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漁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漁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9-21 10:09:57

㈠ 養殖漁業有哪些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漁業養殖業是人類利用可供養殖的水域,按照養殖對象的生態習性和對水域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運用水產養殖技術和設施,從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養殖。漁業的養殖需要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劃,相當低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請,同構之後才能從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第十條 國家鼓勵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充分利用適於養殖的水域、灘塗,發展養殖業。

第十一條 國家對水域利用進行統一規劃,確定可以用於養殖業的水域和灘塗。單位和個人使用國家規劃確定用於養殖業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塗的,使用者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養殖證,許可其使用該水域、灘塗從事養殖生產。核發養殖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塗,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養殖生產。

㈡ 釣魚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1、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釣魚。2、部分水庫有地方政策規定不允許釣魚。3、私人擁有的漁業養殖區根據私人規定來決定是否可以釣魚。具體內容可以參考下面當地法律依據,不過具體情況還是看當地相關通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發展人工養殖,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灘塗、領海、專屬經濟區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法。

第三條國家對漁業生產實行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並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漁業生產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採取措施,加強水域的統一規劃和綜合利用。

第四條國家鼓勵漁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漁業科學技術水平。

第五條在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進行漁業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六條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漁業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重要漁業水域、漁港設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設漁政檢查人員。漁政檢查人員執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交付的任務。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全日制讀幾年 發布:2025-09-21 13:11:09 瀏覽:415
國土局行政答復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3:10:13 瀏覽:822
法律援助在線咨詢珠海 發布:2025-09-21 13:10:11 瀏覽:259
勞動法中試用期提前3內 發布:2025-09-21 13:00:50 瀏覽:935
經濟法什麼會考 發布:2025-09-21 12:59:55 瀏覽:854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