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和規定的

條例和規定的

發布時間: 2025-10-15 09:31:13

㈠ 法,通知,條例,辦法,規定,意見,決定,解釋,批復,細則,公告,這些法律法規的層級

法是最高的,是法律
條例、辦法屬於部門法規
規定、意見、解釋、細則是部門規章
公告、批復、決定、公告是部門意見

㈡ 法條例規定辦法區別

法,條例,規定,辦法四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制定主體、實施許可權范圍
1.條例由國家行政機關或權力機關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製定,它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它具有很長的時效性,它的實施許可權范圍是針對於國家的某一特定領域。
2.規定是領導機關或職能部門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制定相應措施,要求所屬部門和下級機關貫徹執行的法規性公文。規定的實施許可權范圍是局限於落實某一法律法規,有較強的約束力。
3.辦法是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它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綜上所述,條例由國家行政機關或權力機關制定,適用於國家某一領域;規定由領導機關或職能部門制定,適用於特定范圍內的工作;辦法由機關或部門制定,適用於對某一方面提出解決辦法。
4、法律位於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一概宣布無效。
為什麼要有法律:
人們的需求總是不能滿足,而且這些需求還都相同或相似,有著相同需求的人又都生活在一起,在這個資源有限的空間內追逐爭奪,那麼,沖突必然會發生,而且無法消除。這是一個死結,單憑人類的智慧,不足以解開。
聰明的腦袋不如合理的制度,這是歷史的經驗。
法律之所以被需要,一是由於沖突不可避免,二是人類追求安全。生而為人,不僅有慾望,還有理性,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有權衡得失的能力。沒有人喜歡不停地進攻與防範,整日提心吊膽。總之,人類追求安全的生存環境,而且,當陷入無休止的爭斗時,這種對安全的需求會壓倒一切。在沖突的環境下,對安全的需求會促使人們制定規則,互相約束,形成一個相對安定、有序的社會。
所以,人類之所以需要法律,並非我們本性嚮往規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㈢ 《**管理條例》與《**管理辦法》的區別

、「條例」「規定」「辦法」間的區別

「條例」與「規定」和「辦法」相比,主要特點是所涉及事物和問題的性質更重要,范圍比較寬;內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廣闊,穩定性強;對制定與發布機關的地位有較嚴格限制,如行政系統只有國務院有權使用,「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見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黨的系統也只限「用於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一般屬於「自主的」規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創造新的規則。

「規定」的特點是使用范圍廣泛,對制定和發布機關的地位無嚴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問題不如條例重大,范圍相對窄一些;內容詳盡具體,針對性強;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規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補充的」規范性公文(內容為依法或根據授權補充其他規范性公文的內容,對其加以細化和完善),也可以是「執行的」規范性公文(直接為有效執行其他規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創造新的規則,只是對這些公文在何種情況下適用做出具體規定,對有關概念和問題做出精細的解釋說明)。但從實際使用情況看,規定更適合作為「自主的」和「補充的」規范性公文。

「辦法」比「規定」所涉及的事物和問題的規模要更小一些,性質也相對輕一些;針對性更強,內容也更加詳盡、具體而精細,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為「執行的」規范性公文,如各種「實施辦法」即均具備這種性質。

㈣ 條例規定辦法

條例:政府機關通過的文件,政府機關同時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這個發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做了一些對實際事務進行規范和要求的文件,就是條例。辦法:更為詳細的做事規定,規定了做什麼事按什麼程序,要注意什麼。法規:是指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文件為基礎依據,再對照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制訂的實際執行標准.實際操作性是最主要的方面。
首先,需要明確法律是最高層級的,再往下是行政法規,一般表現為各種「條例」,這些「條例」之後一般都會上升為單行立法。除此之外的規范性文件,從高到低,分別是:規則、制度、辦法、細則、規定,另外的「通知、意見、決定、解釋、批復、公告」都是和行政行為掛鉤而作出的,其效力層級與作出機關的層級有關。「規則」的性質比較硬,制定者一般也受規則約束,屬於行政機關應當共同遵循的基礎規則;「制度」一般出現於上級對下級,制定者是判定者,具有變動和修改的許可權;「辦法」針對行政機關處理的各種事務而定,並不直接約束主體;「細則」一般是對「辦法」的進一步補充,對各種事務進行的詳細約束;「規定」是針對某種案例而言的,通常時效性比較強,影響范圍也不是很大。另外,「通知、意見、決定、解釋、批復、公告」根據作出單位不同,層級也有所區別,不可一概而論。
條例,規定,辦法三者的區別?
1.條例由國家行政機關或權力機關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製定,它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它具有很長的時效性,它的實施許可權范圍是針對於國家的某一特定領域。
2.規定是領導機關或職能部門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制定相應措施,要求所屬部門和下級機關貫徹執行的法規性公文。規定的實施許可權范圍是局限於落實某一法律法規,有較強的約束力。
3. 辦法是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它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第五條
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定、辦法、規則、細則。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准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等作出基本規定。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規定、辦法、規則、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的要求和程序等作出具體規定。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以及黨中央工作機關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可以使用規定、辦法、規則、細則的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㈤ 制度、條例、規定的區別

主要區別

條例是法律性質文件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行政機關制發的,規定是對有關工作和事項根據條例做出的具體規定,制度是不同單位機關在內部實行的規章制度。

(5)條例和規定的擴展閱讀:

制度

制度用的地方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比如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當是一個企業的制度時,一般是指公司內部人員所要遵守的規章制度。

參考資料:規定-網路條例-網路制度-網路

㈥ 規定和條例哪個效力大

一、條例的法律效力大。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而通知、意見是政府或者部門出示的非規范性文件,如果從法律效力的角度看,條例的效力較高。
1、法律分析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2、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
3、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
4、其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第三十七條 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如下:
(一)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付的議案;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議案,組織起草法律草案和其他議案草案;
(三)承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有關具體工作;(四)承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五)承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題詢問有關具體工作;
(六)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安排,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專題匯報,提出建議;
(七)對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議;
(八)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付的被認為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國務院各部門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國家監察委員會的監察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地方性法規和決定、決議,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和規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經濟特區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提出意見;(九)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付的質詢案,聽取受質詢機關對質詢案的答復,必要的時候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報告;
(十)研究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負責有關建議、批評和意見的督促辦理工作;
(十一)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安排開展對外交往;
(十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㈦ 法律、條例、規定、通知等等這些法規的後綴名稱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有的時候立法委也可以
國務院叫條例
地方人大叫地方法規
地方政府 叫地方行政規章或制度

㈧ 請教 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很多時候還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願基礎上來強烈指導別人的決定。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㈨ 請教,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在法律體系中,法規、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這幾種法律文件的制定機關和下發部門有所不同,它們的效力和適用范圍也各有特點。

首先,法規通常由國家有權的行政機關制定,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這類法規往往涉及國家層面的重要事項,如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和制度。

其次,條例一般由省級地方機關制定,其效力次於法規,主要用於規范省級地方的具體行為和事項。條例的內容更加具體,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或地區的情況進行詳細規定。

再者,辦法、要求、規定、規范一般由部委制定,主要用於指導和規范特定領域的具體行為。這些文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便於相關部門和機構執行。

辦法通常是對某一事項的具體操作流程進行詳細規定,便於執行和操作。要求則是對某一行為或事項的具體標准和預期結果進行規定,強調執行的嚴格性和規范性。

規定則是對某一特定事項進行詳細的規定和要求,通常涉及具體的行為規范、操作流程等。規范則是對某一領域或行業的一般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導,強調行業的標准化和規范化。

綜上所述,法規、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各有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制定機關和下發部門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效力和作用。

熱點內容
民法典的體系化 發布:2025-10-15 13:13:38 瀏覽:454
經濟法初級考試扣分 發布:2025-10-15 13:09:53 瀏覽:2
廣東公積金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15 12:39:50 瀏覽:736
問責條例的對象 發布:2025-10-15 12:38:55 瀏覽:168
新加坡公司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5 12:37:43 瀏覽:975
刑事訴訟法辯護人幾人是上限 發布:2025-10-15 12:35:57 瀏覽:844
行政法二審審理期限 發布:2025-10-15 12:29:09 瀏覽:612
銀行法律知識工作建議 發布:2025-10-15 12:11:03 瀏覽:990
經濟法產生的法律原因 發布:2025-10-15 12:11:01 瀏覽:877
請下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10-15 11:47:58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