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問責條例的對象

問責條例的對象

發布時間: 2025-10-15 12:38:55

①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對象是哪些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抓住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這「兩個關鍵」,指向黨專委(黨組)、紀委(紀檢組)、黨屬的工作部門「三類組織」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明確提出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三大責任」,並明晰了全面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三個層次」,抓住了管黨治黨的關鍵。

②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的對象有哪些

  • 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內任和領導責任。容

  • 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③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問責主體是什麼意思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來例自中的問責主體是主要問責對象,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同時,還規定問責應當分清責任。

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負有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3)問責條例的對象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四條黨委(黨組)應當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問責工作的領導,追究在黨的建設、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

紀委應當履行監督專責,協助同級黨委開展問責工作。紀委派駐(派出)機構按照職責許可權開展問責工作。黨的工作機關應當依據職能履行監督職責,實施本機關本系統本領域的問責工作。

④ 黨內問責的六種情形

法律分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問責:(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或者在處置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的;(二)黨的建設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黨性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於形式,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問題突出,黨內和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三)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於寬松軟,好人主義盛行、搞一團和氣,不負責、不擔當,黨內監督乏力,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四)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導致違規違紀行為多發,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五條 問責對象是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重點是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及其領導成員,紀委、紀委派駐(派出)機構及其領導成員。

⑤ 問責條例和紀律處分條例區別

在共產黨的各種黨紀中,問責和處分是人們經常聽到的兩個名詞,如今國家逐漸開始正清悄視黨員的違紀問題,讓一些不法分子感到了重重危機,很多人都以為,共產黨問責條例和處分條例是一回事,兩者是答余渣可以相互替代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問責和處分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問責和處分有什麼區別?
(一)問責和黨政紀處分的主體不同。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進行,問責的主體一般是黨委、政府或者政府的工作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按照許可權履行相關職責,是實施的主體。而給予黨政紀處分的實施主體一般是紀檢監察機關。
(二)問責和黨政紀處分的客體不同。問責的客體一定是領導幹部,而紀檢監察機關需給予黨政紀處分的客體范圍則廣得多,包括所有的黨員、國家賦予權力執行公務的人員。
(三)問責和黨政紀處分的形式不同。問責機制有其特定的方式: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而違反黨政紀相關紀律的要給予的處分形式有黨紀處分和政紀處分。黨紀處分有: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對黨組織的黨紀處分有:改組和解散。政紀處分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問責可以單獨執行也可以和黨政紀處分共同執行,並不是對行政問責的行政人員都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是否給予處分應當依照有關黨紀政紀處分的規定執行。
問責條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問責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力度的不斷加大,問責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要求也越發迫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台正是立足黨的事業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現實需要的又一次頂層設計。
條例注重簡明實用,共13條,包括目的和依據,指導思想,問責原則,問責主體和對象,問責情形,問責方式,問責執行等。條例明確了問責主體和對象。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許可權,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包括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條例明確了問責內容和情形。條例規定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6個方面失職失責行為,造成嚴重後果或者惡劣影響的,進行嚴肅問責。
條例明確了問責方式方法。現有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14種問責方式。條例將這些問責方式規范為對黨組織的檢查、通報、改組3種方式,對黨的領導幹部的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4種方式。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中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經常使用。條例把責任落實到各級黨委及黨的工作部門。條例對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及黨的工作部門在問責中的職責作出明確規定,使責任不僅落實到黨委(黨組),也分解到組織、宣傳等工作部門,體現了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要求。條例堅持依規治黨,實現紀法分開。突出黨規特色,概括提煉,明確責任;採用黨言黨語、紀言紀語,不套用法言法語;對行政問責事項不作規定,對引咎辭職、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等已有明確規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重復規定;不套用問責啟動、問責調查等法律性,努力做到要義明確、便於執行。
條例注重與其他黨內法規的協調銜接。條例是對黨章規定的細化延伸,是對黨內其他問責規定的歸納提煉。將制定條例與正在修訂的黨內監督條例、已經施行的黨紀處分條例統籌考慮,與現行黨內法規中有關問責規定相互銜接。黨內法規中對有毀毀關處置措施已有明確規定的,如申訴方式、問責影響期等,條例不再重復。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五條問責對象是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重點是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及其領導成員,紀委、紀委派駐(派出)機構及其領導成員。
第六條問責應當分清責任。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負有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七條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第三十八條本條例所稱主動交代,是指涉嫌違紀的黨員在組織初核前向有關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或者在初核和立案審查其問題期間交代組織未掌握的問題。

⑥ 問責條例與紀律處分條例區別

法律分析: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進行,問責的主體一般是黨委、政府或者政府的工作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按照許可權履行相關職責,是實施的主體。而給予黨政紀處分的實施主體一般是紀檢監察機關。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一條 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規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嚴肅檢察紀律,規范檢察人員行為,保證檢察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等法律法規,參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結合檢察機關的實際,制定本條例。

熱點內容
經濟法責任的意義 發布:2025-10-15 16:24:37 瀏覽:710
經濟法的含義 發布:2025-10-15 16:24:23 瀏覽:40
廣東傑科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5 16:23:05 瀏覽:723
司法制度試題 發布:2025-10-15 16:17:15 瀏覽:490
專利法經濟法 發布:2025-10-15 15:50:42 瀏覽:210
條例共幾編 發布:2025-10-15 15:45:21 瀏覽:10
中級會計經濟法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10-15 15:37:54 瀏覽:188
勞動法怎麼請病假 發布:2025-10-15 15:36:21 瀏覽:461
法律知識安全講座徵文 發布:2025-10-15 15:30:58 瀏覽:73
正午陽光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15 15:25:52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