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留置是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

留置是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

發布時間: 2021-01-16 06:17:50

『壹』 我國法律規定的擔保的種類有哪些

抵押。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佔有,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內的擔保。質容押。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留置。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貳』 簡述我國《擔保法》規定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依照我國《擔保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擔保主要有五種方式:
(1)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2)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憑證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或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或權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或者權利的價款優先受償。
(4)留置,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5)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於合同履行前,為了保證合同的履行,在應支付的規定數額內,預先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項作為債權的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上述5種擔保方式中,留置是法定擔保方式,即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留置權,無需當事人之間約定。其他4種擔保方式需由當事人之間約定,是協議的擔保方式。

『叄』 4、依據我國《擔保法》,留置權僅適用於:( )

1、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留置權僅適用於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回同中發生的答債權債務。
2、其他法律特別規定有上述合同之外可以留置的合同,債權人也享有留置權。
《擔保法》
第八十四條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適用前款規定。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得留置的物。

『肆』 <擔保法>中規定的擔保方式有哪些

抵押。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佔有,回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答的擔保。質押。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留置。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伍』 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抵押。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佔有,將回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質押答。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留置。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陸』 在擔保法中,抵押,質押,留置有什麼區別

抵押是不轉移抵押物的佔有的,而且抵押適用於動產、不動產和權利。
質押是轉移物的佔有的,並且只是適用於動產和權利
留置是一方可以在對方支付對價之前保留該物的佔有如果對方不支付對價那麼一方可以不交付留置物。留置僅僅用於動產。多見於加工承攬。
典權只用於不動產,是對使用權的出典。

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本法所稱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下列權利可以質押:
(一)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二)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
(三)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
(四)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
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典權不是擔保物權,而是用益物權。典權,是指出典人將自己所有的不動產交由典權人,典權人向其支付一定典價後對出典不動產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抵押,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不轉移法律規定的可做抵押的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抵押物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質押,就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法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
抵押與質押的區別在於:1.抵押的標的物通常為不動產、特別動產(車、船等);質押則以動產為主。2.抵押要登記才生效,質押則只需佔有就可以。3.抵押只有單純的擔保效力,而質押中質權人既支配質物,又能體現留置效力。4.抵押權的實現主要通過向法院申請拍賣,而質押則多直接變賣。

『柒』 根據《擔保法》第82條的規定,留置權的設立必須具備的條件( )

《擔保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根據以上規定,留置權的設立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1、須債權人佔有債務人的動產;
2、須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
3、須債權的發生與佔有該留置動產有直接的牽連關系。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有哪些

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二條 在借貸、買賣專、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屬動中,債權人需要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設定擔保。
本法規定的擔保方式為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熱點內容
條金條例 發布:2025-08-21 20:38:44 瀏覽:974
道德經第26章 發布:2025-08-21 20:09:54 瀏覽:744
法治與和諧社會論文 發布:2025-08-21 19:58:09 瀏覽:836
涉及法律知識的笑話 發布:2025-08-21 19:51:02 瀏覽:468
國家勞動法流產假期多少天 發布:2025-08-21 19:41:58 瀏覽:689
勞動法社會實踐報告 發布:2025-08-21 19:31:45 瀏覽:162
工業化強國都是法治國家 發布:2025-08-21 19:25:16 瀏覽:71
一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發布:2025-08-21 19:24:05 瀏覽:764
經濟法慕課 發布:2025-08-21 19:17:31 瀏覽:445
合同法解釋15條 發布:2025-08-21 18:56:41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