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進口奶粉相關法律法規

進口奶粉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23 06:41:15

A. 進口食品外箱是否需要加貼中文標簽

需要。

在境內銷售的進口商品的包裝、說明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所以在中國銷售的進口食品,必須使用中文包裝或貼中文標簽。

由於我國是消費大國,很多廠家為方便中國顧客了解產品,會印刷中文,因此以中國為目標市場銷售的商品,銷售商會專門印製商品標識或製作包裝,其他進口商品,為控製成本,同時又遵守中國法律,可以加貼中文標簽形式銷售。

(1)進口奶粉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進口食品注意事項:

1、進口國外的食品需要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等手續外,企業單位或者是個人用戶還需要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2、申報人將申報材料提交檢務部門,經檢務部門受理後對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必要時對申請單位進行現場審查,審核同意後制證。

3、申報人繳費後領證,備案周期申報材料經審查符合規定和有關要求的,自受理審查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手續。

4、提供進出口報檢所需資料最好是關於食品的,不符合我國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根據檢驗結果及危害程度採取退貨、銷毀、改作另用或加工處理後供人食用等處理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進口食品標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進口食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管理規定

B. 進口奶粉沒有中文標簽、違反國家哪些法律法規

根據《食品安全法》,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C. 牛奶能喝么聽說含激素,是真的么

我們喝的牛奶是否含生長激素? 專家稱目前國內對奶製品檢測沒有生長激素項目,不排除小品牌、小牛場鑽法律空子 日前,全美星巴克因發現其奶製品、牛奶產品中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質——人工生長激素而緊急撤換,中國星巴克宣稱其牛奶均在本地采購,不含生長激素。「我們喝的牛奶里有沒生長激素?」立即引起消費者廣泛關注—— 日前,美國星巴克公司總部宣布,將全面更換全美星巴克咖啡店內使用的牛奶及奶製品,因為這些牛奶和奶製品可能含有人工生長激素rBGH,而這種生長激素被懷疑可致癌。對此,星巴克中國公司表示,該公司使用的牛奶和奶製品均在國內采購,不含有生長激素。據悉,目前我國法規規定,在飼養料里不允許添加生長激素。但有關專家提醒,由於國家對奶製品、鮮奶收購不進行生長激素項目的檢測,因此不排除一些從非正規牛場收購的奶粉、奶製品原料中含有生長激素。 美國星巴克63%奶製品含可疑致癌物 日前,星巴克美國總公司發言人波爾曼表示,該公司已經通知所有的牛奶供應商,讓他們提供不含人工生長激素rBGH的牛奶。從2006年年底,該公司已經開始逐漸使用不含rBGH的牛奶了,目前店內使用的牛奶和相關產品中有37%已經不含有rBGH。換言之,即全美星巴克涉及牛奶成分的食品有63%含有可能致癌物質。 據悉,除了鮮牛奶之外,星巴克店裡相關奶製品還包括咖啡中使用的稀奶油、鮮奶油和蛋酒。據介紹,很多國家,人工生長激素rBGH都是不被允許使用的。 中國星巴克宣稱牛奶本地采購 美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一直以來強烈抗議星巴克的牛奶中含有人工生長激素rBGH,這是一種能夠提高牛奶產量的添加劑。有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稱,人工生長激素rBGH有可能增加消費者患癌症的機率,而且對牛本身也是有害的。有美國研究曾表明,喝了這些牛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確實有所提高。 日前,星巴克大中華區公關部有關負責人孫可江向記者表示,星巴克在中國的食品由本地供應商供應,因此不會含有可疑致癌物rBGH。「向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營養和健康的產品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們在中國,一直嚴格要求供應商保證提供給我們不含rBGH的牛奶。」孫可江說。 據悉,目前中國星巴克奶製品的供應商是雀巢。昨日,雀巢方面回應記者稱,在中國,該公司向星巴克銷售的奶製品均是由產自中國本地的生鮮奶製成。新聞報道中提到的rBGH激素情況只是發生在美國。該激素在中國是禁止使用的。 專家:從美國進口的奶製品可能含有rBGH 據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介紹,在飼養奶牛的方法上,美國自成一體,和歐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不同。美國牛場追求高產奶量,故在飼養中會允許在飼料中添加催產激素。而歐盟和澳洲則追求低成本高質量奶源,故不會含有激素。 那麼,國內產的牛奶和奶製品是否也會含有人工生長激素rBGH呢?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表示,至今為止,國家農業部未批准在國內奶牛養殖中使用這種人工激素,國內產的牛奶和奶製品應該不含有這種物質。據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有關專家介紹,rBGH這種激素中含有可促進動物生長的荷爾蒙,目前國內還沒有廠家生產此類葯品,但是否從國外引進得看是否經過農業部備案。王丁棉強調,用於提高奶產量的rBGH,我國對於牛場管理的規定中一直強調,不得在飼料中添加和使用,所以規范的、大的牛場所產的牛奶應該不會含有這類物質。 不過,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鮮奶采購的相關法規里,國家標准里並沒有寫明是否允許含生長激素,而只是寫明了對於農葯殘留、抗生素的限量,而且在國家相關部門對奶製品、牛奶產品的檢測中,也沒有這個項目的檢測。所以,不排除有些小牛場、小農戶鑽法律空子,比如國家規定不得在飼料中添加生長激素,但有可能有些人使用針劑,為奶牛打入生長激素。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部分企業在奶製品中添加美國進口奶粉,而這些奶粉里也有可能含有生長激素。 本報記者 歐志葵 小資料 食用含rBGH奶製品增加患前列腺癌幾率 據有關資料顯示,rBGH人工生長激素可促進奶牛產奶,但增加患癌症幾率。1994年,FDA(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rBGH(重組牛生長激素)來促進奶牛產奶,最高可增產20%。但增加了牛奶產量以後就發現,在這種牛奶裡面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含量也隨之增高,如果食用該牛奶或其製品,患前列腺癌或更年期乳腺癌的幾率將增加。 據英國女教授簡·普朗特研究發現,喝了此類牛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確實提高了一些。據悉,rBGH在歐洲及加拿大已經被禁止使用。

D. 為什麼進口產品有的是中文包裝而有的是原產國文字包裝

或是出口轉內銷。

出口轉內銷指原來已經出口到外國的情況下,由於各種原因,經由各種渠道返回本土銷售。

廣義上的出口轉內銷是一種經營手法的轉變,指的是經濟危機背景下,原來外貿出口型企業受到國際市場消費的壓縮,產品銷售壓力加大,企業為求生存,把銷售途徑從國外市場改為國內市場,通過轉內銷的方式來獲得商品出售的新渠道,進而求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成為企業在危機中尋求出路的一個途徑。

國內企業掉頭轉向做內銷,不但可以消化庫存,還可以通過促銷等手段盡快實現資金回籠,加大企業的利潤度和資金周轉率,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通過這樣一個轉向的機會,還可以拓展產品在本國國內銷售渠道,增加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市場機會。

(4)進口奶粉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要解決中國出口轉內銷引起的不良影響,有以下的辦法:

一,大力發展中國的現代物流業,吸引更多的國際物流企業將區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分撥中心設立到中國國內來。尤其需要加快中國保稅港、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新型物流載體的建設,為物流企業進入中國,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更合理、寬松的環境。

二,大力改善中國服務業環境,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將區域銷售總部設立到中國國內。

例如可進一步考慮賦予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物流載體以貿易功能,從而建立更多的可體現進出口貿易性質的載體,允許在區內、中心內設立純貿易公司,吸引企業在區內、中心內完成國際貿易結算,逐步推動建立起一些帶有行業特色的區域性國際商品交易市場。

這既可解決因多方貿易因素引起的出口轉內銷問題,更重要的是可將貿易所帶來的增值部分及其稅收留在中國國內。

三,加強監管,由中國海關監管結轉貨物最終實際出口,一旦內銷由海關按進口貨物補征進口關稅和增值稅。

四,重新合理設置進口關稅率、出口退稅率。抑制因進口關稅率倒掛而引起的國貨以一般貿易方式復進口的現象。使出口退稅率更合理地體現抑制資源性初級產品出口,鼓勵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導向性作用,使國貨復進口企業雖然提早獲得退稅,但也損失了退稅率的差額。

五,調整部分政策抑制國貨復進口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情況。如中國國產設備出口後復進口享受減免稅政策,這有違減免稅政策是為了吸引國外先進技術的初衷,應該明確限制國產設備不得享受減免稅政策。

E. 飛鶴奶粉和伊利金領冠哪個好

國產奶遭遇抵制,主要是因為「三氯氰胺奶粉事件」造成的惡果,而且「三氯氰胺奶粉事件」的主角,還是中國馳名商標的持有者三鹿集團,雖然經過這次事件,三鹿集團轟然倒塌,但是「三氯氰胺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最終導致國產奶粉不被信任。「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之前,國產奶市場份額是65%,事件之後跌至30%以下,一線城市更是跌到了15%以下,這促使了監管層對國產奶的監督力度越來越大。

目前在國內市場比較受歡迎的國外奶粉,主要還是國外大品牌奶粉,畢竟這些企業都有多年的經營經驗,無論是技術,還是質量確實要比國內品牌更具競爭力,只是價格比較貴,普通大眾很難接受而已。國外中低端品牌在國內的接受程度並不是特別高,這個領域的市場依舊是以國產奶粉為主。

F.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國家制定了《食品衛生法》、《進出口食品檢驗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規,基本建立了

D 試題分析:該題考查規范市場秩序,題干說國家制定了11部法律和22部法規,基本建立了食品、農產品「從農用到餐桌」全過程的認證認可體系,這有利於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中國產品的信譽,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故 ① ③ ④均符合題意, ②優化外貿結構與題意無關,沒有涉及到外貿,故答案應選D。點評:本題的關鍵是能夠排除無關選項,難度一般。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市場規則。即建立和完善市場准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G. 進口食品沒貼中文標簽如何處罰

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經營的工具、設備等物品,以及罰款。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七)、(九)、(十一)、(十二)項,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經營的工具、設備等物品;

違法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7)進口奶粉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 禁止食品經營者經營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三)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四)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六)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七)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九)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

(十)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經營的食品;

(十一)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食品;

(十二)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進口的預包裝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對因標簽、標識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而被停止經營的食品,在食品生產者採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生產者採取的補救措施。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執行的規定 發布:2025-07-03 12:49:31 瀏覽:475
非訴女律師 發布:2025-07-03 12:42:15 瀏覽:325
深圳按勞動法的皮具廠 發布:2025-07-03 12:40:14 瀏覽:832
企業集團的法律責任承擔 發布:2025-07-03 12:36:11 瀏覽:131
延吉法院 發布:2025-07-03 12:33:05 瀏覽:778
律師停業 發布:2025-07-03 12:32:14 瀏覽:253
天津司法改革後法官 發布:2025-07-03 12:23:27 瀏覽:84
企業管理的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03 12:23:16 瀏覽:322
經濟法市場主體法 發布:2025-07-03 12:18:28 瀏覽:227
曾仕強道德經的智慧 發布:2025-07-03 12:17:14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