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交通事故死亡火化規章制度

關於交通事故死亡火化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1-28 06:54:04

⑴ 交通事故死人後可以不經其家人同意直接將死者火化嗎

賠說來回答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檢驗、鑒定

第三十七條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屍體檢驗應當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內委託。
對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後需要檢驗、鑒定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對精神病的鑒定,應當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第三十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檢驗、鑒定機構約定檢驗、鑒定完成的期限,約定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十日。超過二十日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三十九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機構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為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出具的診斷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作為認定人身傷害程度的依據。
第四十條檢驗屍體不得在公眾場合進行。檢驗中需要解剖屍體的,應當徵得其家屬的同意。
解剖未知名屍體,應當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
第四十一條檢驗屍體結束後,應當書面通知死者家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的應記錄在案,並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由公安機關處理屍體,逾期存放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
對未知名屍體,由法醫提取人身識別檢材,並對屍體拍照、採集相關信息後,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填寫未知名屍體信息登記表,並在設區市級以上報紙刊登認屍啟事。登報後三十日仍無人認領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處理屍體。
第四十二條檢驗、鑒定機構應當在約定或者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檢驗、鑒定,並出具書面檢驗、鑒定報告,由檢驗、鑒定人簽名並加蓋機構印章。檢驗、鑒定報告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一)委託人;
(二)委託事項;
(三)提交的相關材料;
(四)檢驗、鑒定的時間;
(五)依據和結論性意見,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性意見的,應當有分析過程的說明。
第四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二日內,將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
當事人對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送達之日起三日內申請重新檢驗、鑒定,經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後,進行重新檢驗、鑒定。重新檢驗、鑒定應當另行委託檢驗、鑒定機構或者由原檢驗、鑒定機構另行指派鑒定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二日內,將重新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重新檢驗、鑒定以一次為限。
第四十四條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機動車行駛證以及扣押的物品。
對駕駛人逃逸的無主車輛或者經通知當事人三十日後仍不領取的車輛,經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請採納~

⑵ 關於交通事故的死人必須火化嗎

現在國家的政策就是任何人去世了,都使用火化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話,我們把它埋在墓地里就不會污染環境了。

⑶ 交通事故死亡,家屬不肯火化屍體怎麼辦

找一找交警隊讓他們和對受害方商談一下,
最高人民法
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33號)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⑷ 交通事故死亡責任認定書沒下來可以火化么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沒有影響,可以詢問交警隊。
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專規定》第三十一條屬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應當經急救、醫療人員或者法醫確認,並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出具死亡證明。屍體應當存放在殯葬服務單位或者醫療機構等有停屍條件的場所。

⑸ 交通事故死亡火化規定

按照《道路交通來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自》第四十一條的規定,交通事故死亡屍體的火化,是交警在檢驗屍體結束後,書面通知死者家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交警對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的應記錄在案,並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由公安機關處理屍體,逾期存放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
希望採納。

⑹ 我想請問一下,重大交通事故中的死者,是必須火化後才能要求賠償嗎交通法對這些有什麼規定嗎

根據: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一條 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由急救、醫療機構或者法醫出具死亡證明。屍體應當存放在殯葬服務單位或者有停屍條件的醫療機構。檢驗屍體不得在公眾場合進行。解剖屍體需徵得其親屬的同意。檢驗完成後,應當通知死者親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由公安機關處理屍體,逾期存放的費用由死者親屬承擔。
對未知名屍體,由法醫提取人身識別檢材、採集其他相關信息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填寫《未知名屍體信息登記表》,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有關部門。
核查出未知名屍體身份的,通知其親屬或者單位認領並處理交通事故。經核查無法確認身份的,應當在地(市)級以上報紙刊登認屍啟事。登報後十日仍無人認領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處理屍體。

《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
第五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指派或者委託法醫對當事人的人體損傷、屍體進行檢驗鑒定,並出具「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交通事故屍體檢驗報告」。涉嫌交通肇事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辦理刑事案件的規定對屍體進行檢驗鑒定。對屍體檢驗鑒定完成後,應當製作「屍體處理通知書」,通知死者親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的,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由公安機關處理屍體,逾期存放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
對未知名屍體,由法醫提取人身識別檢材,採集其他相關信息後,填寫「未知名屍體信息登記表」,報地(市)級公安機關刑事偵查部門。七日內無人認領未知名屍體或身份無法確定的,應當及時在地(市)級報紙上刊登啟事。從啟事刊登之日起十日後無人認領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由公安機關處理屍體。對未知名屍體的骨灰存放一年,存放證留檔備查。一年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殯葬部門處理骨灰。

因此如果對於死亡原因沒有爭議,屍體鑒定完畢後不需要重新鑒定的,應該
盡快火化,保留已經無意義,而且喪葬費是固定的,多產生的屍體保管費等需要自己承擔。

法律關於是否火化後才能要求賠償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但是實踐中個別法院會要求提供火化證明,才能要求喪葬費,因為沒有火花,喪葬費沒有實際發生,不能要求。但大部分法院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⑺ 交通事故死亡 屍體應該什麼時候才可以火化請求專業人士給與肯定的答復

首先建議你委託律師介入,畢間人死了,律師做為專業人士,具備處理這方面事務的技能,所以,如果想利益最大化,建議委託律師。

交通事故死亡,應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也就是要確定死亡是否和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

然後由交警部門進行責任認定,

《交處規》第四十七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10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10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5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這一條規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10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不是講必須要等到抓到人以後才能出事故認定書?

《交處規》第四十九條規定逃逸交通事故尚未偵破,受害一方當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當事人書面申請後10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並送達受害一方當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有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的責任;無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無責任。
依此條來看,在肇事方逃逸時,認定書只需載明事故調查的事實情況,如果有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還要確定受害人的責任。隻字未提如何認定肇事逃逸方的責任。《道交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那麼當出現肇事方逃逸,且肇事方尚未抓獲時,而受害方又因種種原因,需要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認定書,受害方是有權要求交警部門在接到書面申請的10天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而且個人認為,在製作認定書時,交警部門在載明事故情況後,在責任的劃分上,應認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因為正是肇事方逃逸的行為致使現場變動,以致無法查清事實,那麼就應該由逃逸方承擔這種不利後果。

因為你說過這是在上下班的途中出的交通事故,依《工傷保險》條例這屬於工傷,可要求享受工傷待遇。但在你申請認定工傷時,要出具事故認定書,且責任劃分要認定勞動者對事故的發生負主要以下責任。還要出具勞動合同(或其它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勞動局很可能會讓你們先去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

事情比較復雜,建議你們還是委託律師來處理。

另,給你個視頻地址,是關於《交通事故處理實務》《工傷事故處理實務》的,有更詳細的解說。
http://you.video.sina.com.cn/a/4119084-1704596957.html

⑻ 交通事故死亡的屍體如何處理

交通事故死亡的屍體處理的程序:

1、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是先勘查現場,火化屍體,再處理善後。處理屍體屬於交通事故的現場勘查和調查階段的工作,與善後處理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前者是為了查清事實,弄清原因,分清責任;後者是根據「以責論處」的原則,確定各方當事人對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應承擔的補償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已查明死因的屍體進行火化與事故的善後處理,沒有內在的聯系。

2、因此,在處理交通事故時,要注意教育死者的親屬,把火化屍體和善後工作嚴格區別開來,不要「挾屍勒賠」,以不火化屍體為條件,對肇事方和事故處理機關施加壓力,以求額外的過高要求。否則,不但會防礙交通事故的正確處理,還會敗壞社會風氣,擾亂社會治安,妨礙社會管理秩序,情節嚴重的還會受法律制裁。

3、屍體處理方法。根據國家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凡有條件的地區,屍體一律火化處理。對交通事故死者屍體的處理當然不能例外。對少數民族死者屍體的處理,應尊重其民族的風俗習慣。

⑼ 關於交通事故的死人必須火化嗎

無論是交通事故死亡或有其它死因,都應當實施火葬。
交通肇事是指車輛行為人在行駛過程中,回發生碰撞、碾答軋、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交通事故,承擔事故相應責任的情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而交通肇事所致的社會危害性達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規定的定罪條件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法律責任

⑽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與遺體火化以及賠償有無關系

可能會有影響,如果已經火化但事故認定書認為死亡結果和交通事故沒有關系或關系不大,則此時就沒有鑒定的可能了。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延遲發工資 發布:2025-07-10 13:00:11 瀏覽:857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解讀 發布:2025-07-10 12:54:10 瀏覽:226
律師執業格言 發布:2025-07-10 12:51:52 瀏覽:222
美國律師資格 發布:2025-07-10 12:35:31 瀏覽:757
法律援助處要預約嗎 發布:2025-07-10 12:20:34 瀏覽:813
聊城律師電話 發布:2025-07-10 12:13:43 瀏覽:259
道德與愛情 發布:2025-07-10 12:08:08 瀏覽:820
監獄法律援助工作站 發布:2025-07-10 12:01:47 瀏覽:488
山東社保局視同繳費法規匯編 發布:2025-07-10 11:59:52 瀏覽:457
郄鵬恩商法體系 發布:2025-07-10 11:57:11 瀏覽:983